一种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752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方剂,尤其涉及一种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妇科不孕症是许多妇女的一种痛苦,同时也给婚姻家庭生活带来了诸多痛苦,妇女月经不规则是造成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不孕症的常用药物有克罗米粉,黄体酮。这些药物经长期服用有副作用,治标不治本,易复发,不易根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用药考究、配方合理、针对性强、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所述方剂中含有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枸杞子、当归、益母草、赤芍、白芍、牛膝、泽兰、坤草、香附、路路通、丹参、鸡血藤、紫石英,所述各味中药单位剂量中的重量比依次为15∶15∶12∶12∶12∶30∶10∶12∶10∶12∶15∶10∶15∶30∶30∶20-30。该方适用于女性不孕属肾虚精亏,气滞血淤者。
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不同,可酌情加减(1)偏肾阳虚者加仙茅、仙灵脾、肉苁蓉,各味中药单位剂量中的重量比依次为12∶15∶12。
(2)偏肾阴虚者加熟地、首乌,各味中药单位剂量中的重量比依次为24∶15。
(3)阴虚有热者加女贞子、旱莲草、丹皮,各味中药单位剂量中的重量比依次为15∶30∶10。
(4)宫寒者加艾叶、乌药、小茴香,各味中药单位剂量中的重量比依次为15∶6∶6。
(5)腹痛者加元胡、三棱,各味中药单位剂量中的重量比依次为10∶10。
(6)腰痛者加川断、寄生,各味中药单位剂量中的重量比依次为15∶15。
(7)黄体功能不足者去泽兰,加仙茅、仙灵脾龟板、鹿角胶,各味中药单位剂量中的重量比依次为12∶15∶12∶12。
(8)继发不孕者加穿山甲,在单位剂量中的重量为6克。
本方剂的服用方法为(1)月经周期正常每月服药7剂,月经第1天开始服药,连服3日,每日1剂,每剂煎200-300ml,早晚2次分服。月经第11天起服上方,在单位剂量中加仙茅12克、仙灵脾15克、肉苁蓉12克,再服4剂。同时配合基础体温测定。
(2)月经周期在40-50天的,用上方于月经第7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连服5日停2日,每月服药15剂。
(3)月经周期2-3月一潮或闭经者用上方加仙茅12克、仙灵脾15克,每日1剂,连服7日停3天。至月经来潮时再服3剂,停药1周后再开始服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方剂根据不同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辨证施治,进而有效的补肾气、益精血、养冲任、调月经,最终达到促进受孕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选取菟丝子15克、五味子15克、覆盆子12克、枸杞子12克、当归12克、益母草30克、赤芍10克、白芍12克、牛膝10克、泽兰12克、坤草15克、香附10克、路路通15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紫石英20克,按照规定煎服。该方适用于女性不孕属肾虚精亏,气滞血淤者。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不同,可酌情加减(1)偏肾阳虚者加仙茅12克、仙灵脾15克、肉苁蓉12克。
(2)偏肾阴虚者加熟地24克、首乌15克。
(3)阴虚有热者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30克、丹皮10克。
(4)宫寒者加艾叶15克、乌药6克、小茴香6克。
(5)腹痛者加元胡10克、三棱10克。
(6)腰痛者加川断15克、寄生15克。
(7)黄体功能不足者去泽兰,加仙茅12克、仙灵脾15克、龟板12克、鹿角胶12克。
(8)继发不孕者加穿山甲6克。
本方剂的服用方法为(1)月经周期正常每月服药7剂,月经第1天开始服药,连服3日,每日1剂,每剂煎200-300ml,早晚2次分服。月经第11天起服上方,在单位剂量中加仙茅12克、仙灵脾15克、肉苁蓉12克,再服4剂。同时配合基础体温测定。
(2)月经周期在40-50天的,用上方于月经第7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连服5日停2日,每月服药15剂。
(3)月经周期2-3月一潮或闭经者用上方加仙茅12克、仙灵脾15克,每日1剂,连服7日停3天。至月经来潮时再服3剂,停药1周后再开始服药。
权利要求
1.一种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剂中含有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枸杞子、当归、益母草、赤芍、白芍、牛膝、泽兰、坤草、香附、路路通、丹参、鸡血藤、紫石英,所述各味中药单位剂量中的重量比依次为15∶15∶12∶12∶12∶30∶10∶12∶10∶12∶15∶10∶15∶30∶30∶20-30,该方适用于女性不孕属肾虚精亏,气滞血淤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菟丝子15克、五味子15克、覆盆子12克、枸杞子12克、当归12克、益母草30克、赤芍10克、白芍12克、牛膝10克、泽兰12克、坤草15克、香附10克、路路通15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紫石英20克,煎熬成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肾阳虚者在所述方剂中加仙茅12克、仙灵脾15克、肉苁蓉15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阴虚者在所述方剂中加熟地24克、首乌15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阴虚有热者在所述方剂中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30克、丹皮10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宫寒者在所述方剂中加艾叶15克、乌药6克、小茴香6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腹痛者在所述方剂中加元胡10克、三棱10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腰痛者在所述方剂中加川断15克、寄生15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黄体功能不足者在所述方剂中去泽兰,加仙茅12克、仙灵脾15克、龟板12克、鹿角胶12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继发不孕者在所述方剂中加穿山甲6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经促孕的中药方剂,其主要特点是所述方剂中含有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枸杞子、当归、益母草、赤芍、白芍、牛膝、泽兰、坤草、香附、路路通、丹参、鸡血藤、紫石英,所述各味中药单位剂量中的重量比依次为15∶15∶12∶12∶12∶30∶10∶12∶10∶12∶15∶10∶15∶30∶30∶20-30,本发明具有补肾益精、调补冲任、疏肝解郁、活血通络之效。经临床验证,该方可广泛应用于对不孕症的治疗中。
文档编号A61P15/08GK1772152SQ20051002095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6日
发明者李琦白 申请人:李琦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