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消瘤止痛药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7797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癌消瘤止痛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外敷抗癌消瘤止痛药。主要是治疗中晚期实体肿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骨肿瘤及腹腔各种恶性肿瘤。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各种恶性肿瘤主要是采用早期手术切除的方式,但是,在确疹时大约有60%的患者已属于晚期,从而失去手术机会。早期手术也只能切除可见肿块,因此复发率高。当前所使用的放疗方式,仅适合于少数患者,不具有普遍性。化疗的方式虽然可治愈一部分肿瘤患者,但对实体肿瘤的治愈率并不高,同时具有较大的负作用,对身体有严重伤害。动脉介入化疗虽然可暂时阻断肿瘤的血供,控制肿瘤生长,使肿瘤坏死缩小,但极易产生侧支供血而复发,且费用高,患者难以接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采用了中医方式治疗癌症,即口服中药,根据中医学理论,中药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抗癌消瘤,但多数中晚期癌症病人食欲差,消化不良,吸收功能障碍,口服用药艰难,达不到抗癌消瘤的剂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恶性肿瘤治疗效果显著、无需口服、使用方便、成本低的抗癌消瘤止痛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抗癌消瘤止痛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成份及重量配比名称 重量份数a、凤仙花叶75份~100份b、木芙蓉叶75份~100份c、大黄75份~100份d、芒硝35份~50份e、天花粉 35份~50份f、姜黄15份~30份
g、雄黄 15份~30份h、天南星15份~30份i、乳香 10份~20份j、没药 10份~20份k、麝香 1份~3份。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癌消瘤止痛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整理药原料,将麝香去杂,置于乳钵中研细,研细后的粒度为100目~120目;b、将雄黄用水飞法研细,粒度为100目~120目,温度为20℃-60℃,晾干;c、将芒硝、乳香、没药粉碎,粉碎时的温度控制在-10℃~0℃之间,粒度为100目~120目;d、将凤仙花叶、木芙蓉叶、大黄、天花粉、姜黄、天南星除尘清洗,烘干粉碎,烘干的温度控制在60℃~80℃之间,粒度为100目~120目;e、将上述药原料按如下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形成混合药粉凤仙花叶 75份~100份木芙蓉叶 75份~100份大黄 75份~100份芒硝 35份~50份天花粉 35份~50份姜黄 15份~30份雄黄 15份~30份天南星 15份~30份乳香 10份~20份没药 10份~20份麝香 1份~3份;f、将上述混合药粉与生蜂蜜混合调成膏状。
所述的各药原料份碎后含水率控制在1%~5%之间。
所述的混合药粉与生蜂蜜的配比为混合药粉∶生蜂蜜=1∶3~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本发明的产品属于外敷,无需病人口服,因此使用方便,特别适合食欲差、消化不良、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全部为中药成分,成本低,在治疗的同时可增强病人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加工工艺及生产设备简单,易撑握。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抗癌消瘤止痛药,它包括如下中药药粉,每种药粉的用量以重量份数计凤仙花叶75克、木芙蓉叶75克、大黄75克、芒硝35克、天花粉35克、姜黄15克、雄黄15克、天南星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麝香1克。
实施例2一种抗癌消瘤止痛药,它包括如下中药药粉,每种药粉的用量以重量份数计凤仙花叶100克、木芙蓉叶100克、大黄100克、芒硝50克、天花粉50克、姜黄30克、雄黄30克、天南星3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麝香3克。
实施例3一种抗癌消瘤止痛药,它包括如下中药药粉,每种药粉的用量以重量份数计凤仙花叶88克、木芙蓉叶88克、大黄88克、芒硝42克、天花粉42克、姜黄22克、雄黄22克、天南星22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麝香2克。
实施例4a、整理药原料,将麝香去杂,置于乳钵中研细,研细后的粒度为100目;b、将雄黄用水飞法研细,粒度为100,温度为20℃,晾干;c、将芒硝、乳香、没药粉碎,粉碎时的温度控制在-10℃,粒度为100目;d、将凤仙花叶、木芙蓉叶、大黄、天花粉、姜黄、天南星除尘清洗,烘干粉碎,烘干的温度控制在60℃,粒度为100目;e、将上述药原料按如下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形成混合药粉凤仙花叶75克、木芙蓉叶75克、大黄75克、芒硝35克、天花粉35克、姜黄15克、雄黄15克、天南星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麝香1克。
f、将上述混合药粉与生蜂蜜混合调成膏状。混合药粉与生蜂蜜的配比为混合药粉∶生蜂蜜=1∶3。其中生蜂蜜也可用水包油型基质代替。
所述的各药原料份碎后含水率控制在1%。
实施例5a、整理药原料,将麝香去杂,置于乳钵中研细,研细后的粒度为120目;b、将雄黄用水飞法研细,粒度为120目,温度为60℃,晾干;c、将芒硝、乳香、没药粉碎,粉碎时的温度控制在0℃,粒度为120;d、将凤仙花叶、木芙蓉叶、大黄、天花粉、姜黄、天南星除尘清洗,烘干粉碎,烘干的温度控制在80℃,粒度为120目;e、将上述药原料按如下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形成混合药粉凤仙花叶100克、木芙蓉叶100克、大黄100克、芒硝50克、天花粉50克、姜黄30克、雄黄30克、天南星3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麝香3克。
f、将上述混合药粉与生蜂蜜混合调成膏状。混合药粉与生蜂蜜的配比为混合药粉∶生蜂蜜=1∶5。其中生蜂蜜也可用水包油型基质代替。
所述的各药原料份碎后含水率控制在5%。
实施例6a、整理药原料,将麝香去杂,置于乳钵中研细,研细后的粒度为110目;b、将雄黄用水飞法研细,粒度为110,温度为40℃,晾干;c、将芒硝、乳香、没药粉碎,粉碎时的温度控制在-5℃,粒度为110目;d、将凤仙花叶、木芙蓉叶、大黄、天花粉、姜黄、天南星除尘清洗,烘干粉碎,烘干的温度控制在70℃,粒度为110;e、将上述药原料按如下份数混合均匀形成混合药粉凤仙花叶88克、木芙蓉叶88克、大黄88克、芒硝42克、天花粉42克、姜黄22克、雄黄22克、天南星22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麝香2克。
f、将上述混合药粉与生蜂蜜混合调成膏状。混合药粉与生蜂蜜的配比为混合药粉∶生蜂蜜=1∶4。其中生蜂蜜也可用水包油型基质代替。
所述的各药原料份碎后含水率控制在3%。
混合药粉与生蜂蜜的配比是指各自所占重量份数的配比。本发明中所提及的份数是指重量的份数。
抗癌病历1、胰腺癌,王淑丽,女,42岁,庄河市吴炉镇农民,2000年4月。
症状左上腹触及不规则包块,质硬。腹胀仅能食少量流质,体温38.6℃,持续性上腹部剧痛,牵扯背部及左肩胛疼痛,肌注强痛定不能缓解。
诊断B超,胰尾部实质性肿块62×43mm,余(-)化验,癌胚抗原(+),胰腺癌。
治疗用本品外敷左上腹肿块及后背痛处用药10天,疼痛可以忍受,但仍影响睡眠,体温37.8℃,用药20天,疼痛能忍受,不影响睡眠,体温37℃,用药30天,肿块处略变软,体温正常,饮食增加,配合扶正中药。用药45天,B超,肿块48×36mm,用药3个月,B超,肿块32×25mm,用药6个月,B超,胰尾部未见肿块,临床治愈。
生存期五年以上,至今仍健在,可以参加一般劳动。
2、肝癌,黄凤珍,女,59岁,庄河镇兴达街道家务,2001年10月。
症状右肋及上腹部持续性胀痛,翻身困难,严重影响睡眠,食欲差。
诊断右侧肝内45×55mm以上5个,其中最大的实体肿块60×58mm,少量腹水,未做病理检查,胎甲球(+),每日度冷丁2只肌注。
治疗用本品20天后,基本停用度冷丁。用药40天,CT检查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因用药局部出现散在皮疹而停药,改用他药治疗。20天后病情有所加重,病人复来求治,仍用此药外敷,三个月后,CT检查肿瘤缩小一半,经六个月治疗,临床治愈。
生存期四年以上,至今健在无复发。
3、肝癌,林成香,女,54岁,庄河市吴炉镇家务,2004年10月。
症状腹胀,不能食,每餐仅几匙米汤,上腹部近圆形,不规则,实体肿物凸出,持续性疼痛不可忍,严重影响睡眠,被迫体位。体温38.5℃,心率88次/分。
诊断B超,左叶肝内实质性肿块99×86mm,右叶肝35×38mm以上三个肿块,脾略大。化验胎甲球(+)。
治疗用本品敷治20天,体温37.5℃,心率75次/分,疼痛能忍受,用药30天,肿块周围似变软,未增大,体温37℃,饮食每餐增至100ml左右,于是间断配合扶正中药,敷治三个月,经B超,左叶肝的肿块缩小至78×54mm,右叶肝内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脾大小正常,余(-),于是停止敷用。转入某大医院治疗。
4、膀胱癌,孙连荣,女,38岁,庄河市小孤山镇农民,2004年4月。
症状小腹痛,尿血。
诊断沈阳市某大医院,膀胱镜及切片确诊为膀胱癌,并施化疗二个疗程,病情未能控制,继续增大至36×28mm。
治疗用本品外敷小腹病处,三个月肿瘤缩小至13×8mm,化验尿(-),经沈阳某医院复查为可以带瘤生存,而停药,至今无复发。
5、末期肺癌,孙景友,男,62岁,庄河市兴达街道工人,2005年8月。
症状右周围性肺癌,合并肺内感染,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体温持续39.5℃,心率140次/分,呼吸困难,翻身起坐均须帮助。针药难效,饮食难下。
诊断CT右肺巨大实体肿块,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与纵隔融为一体,肝内转移。
治疗用本品外敷胸背、锁骨周围及腋下,10余天,体温持续在36.8~37.5℃,心率115~120次/分,症状有所缓解,用药二个月,生活可以自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基本缓解,现仍要治疗之中。
6、乳腺癌,李桂芳,59岁,女,庄河市吴炉镇家务,2004年7月。
症状右侧乳腺转移癌,质硬边界不清,腋下淋巴肿大。
诊断大连某医院,施左侧乳腺癌手术切除术70余天,化疗中,右侧乳腺转移25×30mm。
治疗因惧怕手术,求治于我。采用本品外敷,右乳房及腋下用药,二个月,到大连某医院复查,已临床治愈,至今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抗癌消瘤止痛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成份及重量配比名称 重量份数a、凤仙花叶 75份~100份b、木芙蓉叶 75份~100份c、大黄 75份~100份d、芒硝 35份~50份e、天花粉35份~50份f、姜黄 15份~30份g、雄黄 15份~30份h、天南星15份~30份i、乳香 10份~20份j、没药 10份~20份k、麝香 1份~3份。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癌消瘤止痛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整理药原料,将麝香去杂,置于乳钵中研细,研细后的粒度为100目~120目;b、将雄黄用水飞法研细,粒度为100目~120目,温度为20℃-60℃,晾干;c、将芒硝、乳香、没药粉碎,粉碎时的温度控制在-10℃~0℃之间,粒度为100目~120目;d、将凤仙花叶、木芙蓉叶、大黄、天花粉、姜黄、天南星除尘清洗,烘干粉碎,烘干的温度控制在60℃~80℃之间,粒度为100~120目;e、将上述药原料按如下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形成混合药粉凤仙花叶75份~100份木芙蓉叶75份~100份大黄75份~100份芒硝35份~50份天花粉 35份~50份姜黄 15份~30份雄黄 15份~30份天南星 15份~30份乳香 10份~20份没药 10份~20份麝香 1份~3份;f、将上述混合药粉与生蜂蜜混合调成膏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癌消瘤止痛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药原料份碎后含水率控制在1%~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癌消瘤止痛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药粉与生蜂蜜的配比为混合药粉∶生蜂蜜=1∶3~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癌症的外敷抗癌消瘤止痛药及制作方法,由如下成分及重量配比组成凤仙花叶75~100份,木芙蓉叶75~100份,大黄75~100份,芒硝35~50份,天花粉35~50份,姜黄15~30份,雄黄15~30份,天南星15~3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麝香1~3份。步骤如下整理药原料,将麝香去杂,置于乳钵中研细,研细后的粒度100~120目;将雄黄研细,粒度100~120目,晾干;将芒硝、乳香、没药粉碎,粉碎时的温度控制在-10~0℃之间,粒度100~120目;将凤仙花叶、木芙蓉叶、大黄、天花粉、姜黄、天南星除尘清洗,烘干粉碎,烘干的温度控制在60~80℃之间,粒度100~120目;将上述药原料混合,并与生蜂蜜混合调成膏状。使用方便,适合食欲差、消化不良、吸收功能障碍的中晚期患者。成本低,可增强病人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工艺及设备简单,易撑握。
文档编号A61K35/55GK1814246SQ20051004783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4日
发明者高飞 申请人:高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