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1136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及粘膜下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咽部病灶内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小血管增生、内皮细胞肿胀、血液循环障碍等症状,症状表现为咽部不适、咽异物感、咽痛、咽痒、咽干燥、咳嗽、声音嘶哑、咽部痰液附着。慢性咽炎病程长且症状顽固,不易快速治愈。现有药物对于治疗慢性咽炎效果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制剂“欣舒利咽丸”,可以治疗各种慢性咽炎,具有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活血软坚、宣肺祛痰、开音利咽的功效。
本发明提出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药物按照重量份数比制成血竭7~13、 苏子12~18、广木香12~18、桔梗12~18、青果7~13、 白马兰27~33、山豆根22~28、 玄参17~23、板蓝根22~28、射干12~18、桃仁7~13、 槐肉13~18。
优选配方为(按重量份比)血竭10、苏子15、广木香15、桔梗15、青果10、白马兰30、山豆根25、玄参20、板蓝根25、射干15、桃仁10、槐肉15。
制造工艺1.按上述重量份比称取药物,将血竭、苏子、广木香、桔梗、青果粉碎成100目的细粉待用。将白马兰、山豆根、玄参、板蓝根、射干、桃仁、槐肉,加650重量份的水,煎煮1.5小时后滤出药汁,再加520重量份的水煎煮1小时后滤出药汁,将两次药汁合并煎煮浓缩为90份重量份比。
2.将上述药汁与所述的细粉用制丸机制成制成3克重的药丸,其中药物含量7.5克,对药丸进行烘干及灭菌包装。
方中的槐肉、白马兰、山豆根、板蓝根、射干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的功效;血竭祛痰止痛开音;玄参滋阴清热、解毒软坚;桃仁活血化淤、祛痰止咳;桔梗、苏子宣肺祛痰、开音利咽、利气宽胸;青果清热化痰、生津利咽;广木香行气止痛。
用量用法成人每次服药3丸,一日3次;8~12岁儿童每次1丸,一日3次;12~16岁每日2丸,一日3次。每次在饭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内含化,含化后半小时内不喝水不进食。
疗程每15天一个疗程,一般需要1至2个疗程就可以治愈。
治疗效果共收治56例慢性咽炎患者,患病时间2~6个月的16例,6~12个月的20例,12~24个月的13例,36个月以上的7例。
56例病例中1个疗程治愈的7例,占12.5%,2个疗程治愈的25例,占44.6%,2个疗程后好转的21例,占37.5%。,无效的3例,占5.4%。
病例1杨先起,男,33岁,住乐清市乐成镇田垟村一诊时间2002年11月17日症状咽部不适、有异物感、干咳、咽痒、咽轻痛、干燥,似有痰液附着在咽部,长咳嗽咳痰,上述症状已经有1年多,经多家医院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但未能治愈。
检查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可见血管扩张,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悬雍垂水肿,诊断为慢性肥厚性咽炎。
治疗口含欣舒利咽丸,1次3丸,一日3次,连用15天。
二诊时间2002年12月3日患者自述用药2天后症状减轻,用药1周后明显减轻。
症状咽部轻度干燥、咽痒。
检查咽部暗红明显减轻,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减小。
治疗继续服药15天。
三诊时间2002年12月20日患者咽部症状消失,咽部粘膜恢复正常,并在1年后复诊时无复发,属临床治愈。
病例2乐彩霞,女,住乐清市翁垟镇新河村一诊时间2002年11月5日症状咽痛、咽干燥、咽部有异物感、似有痰液附着在咽部、反复干咳。发病约有3年,期间服用各种药物后症状有所减轻但未治愈,就诊时因感冒后上述症状明显。
检查咽部粘膜弥漫性暗红色,诊断为慢性单纯性咽炎。
治疗服用欣舒利咽丸,1次3丸,1日3次,连用7天。
二诊时间2002年11月13日患者自述咽痛、咽部异物感明显减轻。
检查咽部暗红明显减轻。
治疗继续服药15天。
三诊时间2002年12月2日患者咽部症状消失,在此一年后多次复诊未见复发,属临床治愈。
病例3洪进发,男,31岁,住乐清市乐成镇盐盆村一诊时间2003年1月7日症状咽痒、咽异物感、咽轻度疼痛、干咳,发病约有3年半,日常服药后症状有反复,未能治愈。
检查咽部粘膜呈暗红色,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簇,诊断为慢性肥厚性咽炎。
治疗服用欣舒利咽丸1次3丸,1日3次,连用15天。
二诊时间2003年1月23日症状咽部粘膜充血减轻,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减小治疗继续服用7天三诊时间2003年2月2日患者自述仅有少量干咳,稍有咽痒检查咽部粘膜充血基本恢复,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减小。
治疗继续服用7天四诊时间2003年2月12日患者症状消失,咽部粘膜恢复正常。1年半后复诊无复发,属临床治愈。
病例4柴少华,女,27岁,住乐清市翁垟镇沙角村一诊时间2002年12月15日症状咽干燥、咽异物感、咽痛、干咳,发病约有半年。
检查咽部粘膜呈暗红色,咽小血管口张,悬雍垂水肿,诊断为慢性单纯性咽炎。
治疗服用欣舒利咽丸1次3丸,1日3次,连用7天。
二诊时间2002年12月23日症状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咽部粘膜轻度充血。
治疗继续服用7天三诊时间2003年3月2日患者咽部症状消失,咽部粘膜恢复正常,患者要求继续服药1周。1年内复诊无复发,属临床治愈。
病例5王彬武,男,45岁,住乐清市乐成镇田垟村一诊时间2003年2月7日症状咽痒、咽异物感、咽痛、干咳,发病约有2年半,日常服药后症状有反复,未能治愈。
检查咽部粘膜变薄,咽壁干燥,咽后壁有薄痂皮附着,诊断为慢性萎缩性咽炎。
治疗服用欣舒利咽丸1次3丸,1日3次,连用15天。
二诊时间2003年2月23日症状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咽部粘膜病变减轻。
治疗继续服用15天三诊时间2003年3月10日患者症状消失,咽部粘膜恢复正常。1年半后复诊无复发,属临床治愈。
本方构成了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活血软坚、宣肺祛痰、开音利咽的效果,组方合理,毒副作用小,临床观察对各种慢性咽炎具有很好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迅速且治愈后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取血竭1公斤、苏子1.5公斤、广木香1.5公斤、桔梗1.5公斤、青果1公斤、白马兰3公斤、山豆根2.5公斤、玄参2公斤、板蓝根2.5公斤、射干1.5公斤、桃仁1公斤、槐肉1.5公斤。
制造工艺
1.将血竭、苏子、广木香、桔梗、青果粉碎成100目的细粉待用。将白马兰、山豆根、玄参、板蓝根、射干、桃仁、槐肉加65公斤水,煎煮1.5小时后滤出药汁,再加52公斤水煎煮1小时后滤出药汁,将两次药汁合并煎煮浓缩成9公斤。
2.将上述药汁与所述的细粉用制丸机制成药丸并烘干,制成3克重的药丸,其中药物含量7.5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血竭7~13、 苏子12~18、广木香12~18、桔梗12~18、青果7~13、 白马兰27~33、山豆根22~28、 玄参17~23、板蓝根22~28、射干12~18、桃仁7~13、 槐肉13~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血竭10、苏子15、广木香15、桔梗15、青果10、白马兰30、山豆根25、玄参20、板蓝根25、射干15、桃仁10、槐肉1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制剂“欣舒利咽丸”,采用纯天然中草药血竭、苏子、广木香、桔梗、青果、白马兰、山豆根、玄参、板蓝根、射干、桃仁、槐肉,经过严格筛选并按照制造工艺制成药丸。本方明提出的欣舒利咽丸具有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活血软坚、宣肺祛痰、开音利咽的效果,组方合理,毒副作用小,临床观察对各种慢性咽炎具有很好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迅速且治愈后无复发。
文档编号A61P11/04GK1682951SQ20051005390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1日
发明者叶汉强 申请人:叶汉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