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支气管炎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80903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支气管炎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复方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咳嗽”,“哮喘”病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安嗽糖浆为中药与西药组成的复方制剂,该制剂以浙贝母、百部,桔梗、前胡,姜半夏,陈皮、薄荷、甘草等中药润肺止咳,配合以西药氯化铵化痰,盐酸麻黄碱止咳,中西药物有机组合,共呈润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剂,对于痰热阻肺,喘息气短,咳嗽痰粘,口渴咽干等表现的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但由于目前市场只有糖浆一种剂型,剂型单一,不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因此开发一种新的剂型已显得迫为必要,而且原糖浆的质量标准只对盐酸麻黄碱进行鉴别,只检测药品中氯化铵的含量,而对药品中的其他中药成分如陈皮、前胡、甘草等没有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复方颗粒剂;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复方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复方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是由如下重量体积比(按g/ml的比例)的原料药制备而成浙贝母流浸膏20-25体积份、甘草流浸膏20-25体积份、百部20-25重量份、桔梗流浸膏15-20体积份、前胡20-25重量份、姜半夏20-25重量份、陈皮10-15重量份、氯化铵20-25重量份、盐酸麻黄碱0.3-0.4重量份、薄荷脑0.1-0.2重量份;其中浙贝母流浸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甘草流浸膏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流浸膏剂通则项下;桔梗流浸膏的制法收载于《药物制剂注解》。
上述原料药优先配比为浙贝母流浸膏25体积份、甘草流浸膏20体积份、百部25重量份、桔梗流浸膏18体积份、前胡22重量份、姜半夏22重量份、陈皮12重量份、氯化铵20重量份、盐酸麻黄碱0.365重量份、薄荷脑0.15重量份。
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取上述十味本发明原料药,前胡加水于85~90℃温浸2-3次,每次2-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约达25%,备用;百部、陈皮分别粉碎成粗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1 O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百部用55%乙醇作溶剂、陈皮用80%乙醇作溶剂,分别进行渗漉,收集百部漉液,陈皮漉液,备用;半夏粉碎成粗粉,用50%乙醇于70~80℃温浸2-3次,每次2-3小时,合并浸出液,备用;将以上四种备用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浙贝母、甘草、桔梗三种流浸膏混匀,静置,滤过,浓缩至22℃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29~1.35的清膏,加入盐酸麻黄碱,取上述混匀的清膏,加入氯化铵,适量糊精及蔗糖,混匀;加40%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喷加薄荷脑的90%乙醇溶液,混匀,分装成袋,每袋5g,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口服,一次5-7.5g,一日3次。
本发明复方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鉴别和/或含量测定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鉴别A.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5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5~25∶4~6∶0.5的氯仿-甲醇-浓氨试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20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加水15ml洗涤,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拌匀,蒸干,装在中性氧化铝小柱(100~120目,3g,内径1cm)上,以比例为1~2∶1~2的醋酸乙酯-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3∶2~4的正己烷-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波长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C.取前胡对照药材0.8g,加水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鉴别B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2∶1~2正己烷-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置波长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D.取鉴别B项下洗脱后的小柱,加40%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0~20∶1∶1∶2的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E.氯化铵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颗粒剂,研匀,取2.5g,称定,置500ml凯氏烧瓶中,加水250ml,振摇使溶解,加玻璃珠数粒,加40%氢氧化钠溶液5ml,立即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尖端浸入4%硼酸溶液50ml的液面下(溶液内加0.1%甲基红-0.2%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加热蒸馏,至接收液的总体积约为200ml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冲洗1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馏出液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5.349mg的氯化铵NH4Cl;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氯化铵(NH4Cl)应为170~230mg。
F.盐酸麻黄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I II)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5~15∶95~85的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的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9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800;称取盐酸麻黄碱适量,加0.1%盐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制剂,研匀,取1g,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0.1%盐酸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盐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应为3.10~4.20mg。
本发明复方颗粒剂具有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痰热阻肺,喘息气短,咳嗽痰粘,口喝咽干,支气管炎属上述证候者;口服,一次5~7.5g,一日3次。
本发明复方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在原“安嗽糖浆”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陈皮、前胡、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另外对盐酸麻黄碱的鉴别用原展开剂展开后,盐酸麻黄碱斑点Rf值偏高,采用本发明展开剂氯仿-甲醇-浓氨试液后斑点Rf值适中。
此外,本发明还增加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9nm。线性范围0.09664~0.5134μg,r=1.000,平均回收率99.59%,RSD%=0.72。
本发明颗粒剂增加薄层色谱鉴别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后,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结果所检查的内容(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含量测定)均无明显改变,表明本发明颗粒剂稳定性良好。
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本发明颗粒(安嗽颗粒)治疗支气管炎30例疗效观察病例全部来自门诊。
一、诊断标准及观察方法诊断标准均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指导原则》。
给药方法口服安嗽颗粒,一次1袋,一日3次;20天为一疗程。
二、一般资料1、性别男19例,女11例。
2、年龄15~30岁10例,31~50岁11例,51~65岁9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61岁,平均年龄44.1岁。
3、不同证型单纯型12例,喘息型18例。
4、病程≤7天8例,>7~15天12例,>15天10例。
5、病情轻度9例,中度12例,重度9例。
6、症状及体征,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及体征分布

7、舌象苔薄黄18例,苔黄腻12例;滑脉21例,滑数9例。
8、白细胞、胸透、肺部体征,见表2。
表2 白细胞、胸透、肺部体征情况

三、疗效判定标准1、临床症状疗效评定临床治愈咳嗽、咯痰、喘息等消失。
显效咳嗽、咯痰、喘息等明显好转(+++→+)肺部哮鸣音明显减轻。
有效咳嗽、咯痰有所好转(+++→++或++→+)肺部哮鸣音明显减轻。
无效各症均无改善或加重。
2、综合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各项观察指标的评分标准,先计算出治疗前后的积分值,然后算出疗效指数加以确定疗效。

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疗效指数≥90%。
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疗效指数≥70%<90%。
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减轻,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疗产指数≥30%<70%。
四、结果1、总疗效临床治愈9例(30%),显效12例(40%),有效8例(26.67%),无效1例(3.33%)。
2、症状、体征与疗效,见表3。
表3 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

3、病情与疗效,见表4。
表4 病情疗效

4、病程与疗效,见表5。
表5 病程疗效

5、不同证型的疗效,见表6。
表6 不同证型的疗效

6、白细胞、胸透、肺部体征变化情况,见表7。
表7 白细胞、胸透、肺部体征变化

7、舌、脉象变化情况,见表8。
表8 舌脉象变化

实验例2本发明颗粒剂盐酸麻黄碱的薄层鉴别方法仪器与试药KQ-100型超声波清洗器;101-1-BS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盐酸麻黄碱对照品(0090-9801供含量测定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薄层板;手铺板(厚0.3mm);薄层层析硅胶(批号010503,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制造)甲醇等均为分析纯。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5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醉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技术方案所述处方的比例及制法,制成缺盐酸麻黄碱的阴性对照样品。取5g,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4、薄层层析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5∶0.5)为展开剂,室温展开,展距约8cm,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无干扰。
由于盐酸麻黄碱为原料药,所以按技术方案所述方法直接加甲醇即可溶解,简化原质量标准的提取方法。另外原展开剂展开后,盐酸麻黄碱斑点Rf值偏高,现更改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浓氨试液后斑点Rf值适中。
实验例3本发明颗粒剂陈皮的薄层鉴别方法仪器与试药KQ-100型超声波清洗器;陈皮对照药材(0969-980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陈皮(投料用原药材);层析用中性氧化铝(批号010412,上海五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薄层板手铺板(厚0.3mm);薄层层析硅胶(批号010503,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制造)甲醇等均为分析纯。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加水15ml洗涤,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拌匀,蒸干,装在中性氧化铝小柱(100~120目,3g,内径1cm)上,以醋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陈皮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3、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技术方案所述处方的比例及制法,制成缺陈皮的阴性对照样品。取20g,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4、薄层层析照薄层色谱法(中国约典2000年一部附录VIU)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2∶3)为展开剂,室温展开,展距约8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阴性对照药材色谱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4个主斑点位置上,Rf值靠上的两个有干扰,靠下的两个无干扰,可作为本品陈皮的鉴别。
实验例4本发明颗粒剂前胡的薄层鉴别方法仪器与试药前胡对照药材(951-920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前胡(投料用原药材);其余同实验例3。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实验例3。
2、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前胡对照药材0.8g,加水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3、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技术方案所述处方的比例及制法,制成缺前胡的阴性对照样品。取20g,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4、薄层层析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室温展开,展距约8cm,取出,晾干,喷以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阴性对照色谱无干扰。
实验例5本发明颗粒剂甘草的薄层鉴别方法仪器与试药101-1-BS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甘草对照药材(904-880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甘草(投料用原药材);其余同实验例3。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技术方案所述鉴别B项下洗脱后的小柱,加40%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甘草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同供试品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3、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技术方案所述处方的比例及制法,制成缺甘草的阴性对照样品。取20g,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4、薄层层析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室温展开,展距约8cm,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色谱无干扰。
实验例6本发明颗粒剂氯化铵的含量测定方法参照原“安嗽糖浆”含量测定方法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方法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匀,分别取2.5g,精密称定,置500ml凯氏烧瓶中,加水250ml,振摇使溶解,加玻璃珠数粒,加40%氢氧化钠溶液5ml,立即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尖端浸入4%硼酸溶液50ml的液面下(溶液内加0.1%甲基红-0.2%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加热蒸馏,至接收液的总体积约为200ml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冲洗1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馏出液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5.35mg的氯化铵NH4Cl]。
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5.35mg的氯化铵NH4Cl]。
2、试验结果取本品3批(批号20030801、20030802、20030803),按处方比例及制法制成的缺氯化铵阴性对照按上述方法,测定氯化铵含量,平均192.6mg/袋,相当于标示量的96.3%,结果见表9。
表9

3、氯化铵含量测定取投料用的氯化铵0.1g,精密称定,按上述方法测定,含量按干燥品计算,结果见表10。
检验3批,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氯化铵”项下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量不得少于99.5g)。
表10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按原“安嗽糖浆”取样量折算,取本品2.5g进行试验,方法可行。由于本品为制剂,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颗粒剂制剂通则要求,水分不得过5.0%、装量差异限度为±7%、再加上制备过程中称量误差等因素,确定本品含氯化铵为处方量的85~115%,即每袋含量为170~230mg。
实验例7本发明颗粒剂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1、仪器与试药SP-8810高效液相色谱仪;Spectra紫外检测器;Sepu 3000P色谱工作站;Unicam UV53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KQ-100型超声波清洗器。盐酸麻黄碱对照品(0090-9801供含量测定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安嗽颗粒(批号20030801、20030802、20030803)。甲醇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C18不锈钢柱(Hypersil ODS2 4.6×200mm 5μm);流动相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10∶90);流速1.0ml/min、1.2ml/min;检测波长209nm柱温室温。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800。
3、标准曲线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9.664、20.536、30.200,41.072、51.340μg的溶液。分别吸取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上述条件测定峰面积,结果见表11。
表11

以对照品浓度作为横坐标,测得的峰面积作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线性方程为Y=17039X+14783,r=1.000。线性范围为0.09664~0.5134μg。
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匀,取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盐酸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盐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①提取样品溶剂;选用甲醇、0.1%盐酸甲醇溶液进行试验,从HPLC图谱观察,用0.1%盐酸甲醇溶液提取样品,盐酸麻黄碱峰形较甲醇好,因而将其作为提取样品的溶剂。
②提取方法;以0.1%盐酸甲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选择超声处理30分钟、60分钟;加热回流1小时进行提取,提取液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结果见表12。
表12

盐酸小檗碱易溶于甲醇,试验结果表示上述的提取方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含量结果基本相同,均可作为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的提取方法。本发明结合回收试验,选用较为方便的超声处理30分钟作为技术方案所述方法。
5、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适量,加0.1%盐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6、测定法(1)测定波长的选择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溶液在200~36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在209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测定波长为λ=209nm。
(2)流动相的选择选择甲醇-水(1∶1)、乙腈-0.01%磷酸溶液(5∶95)、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8∶92)及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10∶90)等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最后一种流动相分离效果、峰形最好而作为技术方案所述方法的流动相。
测定方法如技术方案,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条件进行测定。
7、空白试验取按处方比例及制法制备的缺盐酸麻黄碱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测定方法进行处理和测定。结果未见空白试验有干扰。
8、精密度试验①对照品;精密吸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溶液(30μg/ml)10μl,按上述条件重复进样5次。测定结果见表13。
表13

②样品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批号20030801)溶液10μl,按上述条件重复进样5次。结果见表14。
表14

9、重复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批号20030802)研匀,精密称取5份,按含量测定方法进行处理和测定,结果见表15。
表15

10、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批号20030801)和对照品溶液(30.2μg/ml)各10μl,在开机1小时待稳定后,每隔2小时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见表16。
表16

11、加样回收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批号20030801,含量为0.7278mg/g)5份各约1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0.630mg/ml)1ml,水浴加热挥去甲醇,分别按含量测定方法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7。
表17

12、含量测定取本品3批,按拟定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含量,结果见表18。
表18

13、盐酸麻黄碱原料含量测定取投料用的盐酸麻黄碱,按拟定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9。
表19

检验3批,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盐酸麻黄碱”项下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量不得少于99.0%)。
由于本品为制剂,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颗粒剂制剂通则要求,水分不得过5.0%、装量差异限度为±7%、再加上制备过程中称量误差等因素,确定本品含盐酸麻黄碱为处方量的85~115%,即每袋含量为3.10~4.20mg。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均能达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实施例1.本发明颗粒剂浙贝母流浸膏25ml、甘草流浸膏20ml、百部25g、桔梗流浸膏18ml、前胡22g、姜半夏22g、陈皮12g、氯化铵20g、盐酸麻黄碱0.365g、薄荷脑0.15g;以上十味,前胡加水于85~90℃温浸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时,第三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约达25%,备用;百部、陈皮分别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1 O),百部用55%乙醇作溶剂、陈皮用80%乙醇作溶剂,分别进行渗漉,收集百部漉液25ml,陈皮漉液5ml,备用。姜半夏粉碎成粗粉,用50%乙醇于70~80℃温浸三次,每次3小时,合并浸出液,备用。将以上四种备用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浙贝母、甘草、桔梗三种流浸膏混匀,静置,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5(22℃)的清膏,加入盐酸麻黄碱,取上述混匀的清膏1份,加氯化铵20g及糊精34g、蔗糖425g,混匀;加40%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500g,喷加薄荷脑的90%乙醇溶液,混匀,分装100袋,每袋5g,即得。口服,一次5-7.5g,一日3次。
实施例2.本发明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A.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5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20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加水15ml洗涤,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拌匀,蒸干,装在中性氧化铝小柱(100~120目,3g,内径1cm)上,以醋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2∶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C.取前胡对照药材0.8g,加水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鉴别B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D.取鉴别B项下洗脱后的小柱,加40%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3.本发明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B.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20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加水15ml洗涤,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拌匀,蒸干,装在中性氧化铝小柱(100~120目,3g,内径1cm)上,以醋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2∶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C.取前胡对照药材0.8g,加水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鉴别B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D.取鉴别B项下洗脱后的小柱,加40%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4.本发明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E.氯化铵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颗粒剂,研匀,取2.5g,称定,置500ml凯氏烧瓶中,加水250ml,振摇使溶解,加玻璃珠数粒,加40%氢氧化钠溶液5ml,立即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尖端浸入4%硼酸溶液50ml的液面下(溶液内加0.1%甲基红-0.2%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加热蒸馏,至接收液的总体积约为200ml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冲洗1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馏出液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5.349mg的氯化铵NH4Cl;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氯化铵(NH4Cl)应为170~230mg。
F.盐酸麻黄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I II)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9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800;称取盐酸麻黄碱适量,加0.1%盐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制剂,研匀,取1g,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盐酸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盐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应为3.10~4.20mg。
实施例5.本发明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盐酸麻黄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I II)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9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800;称取盐酸麻黄碱适量,加0.1%盐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制剂,研匀,取1g,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盐酸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盐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应为3.10~4.20mg。
实施例6.本发明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鉴别A.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5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F)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20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加水15ml洗涤,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拌匀,蒸干,装在中性氧化铝小柱(100~120目,3g,内径1cm)上,以醋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2∶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C.取前胡对照药材0.8g,加水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鉴别B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D.取鉴别B项下洗脱后的小柱,加40%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E.氯化铵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颗粒剂,研匀,取2.5g,称定,置500ml凯氏烧瓶中,加水250ml,振摇使溶解,加玻璃珠数粒,加40%氢氧化钠溶液5ml,立即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尖端浸入4%硼酸溶液50ml的液面下(溶液内加0.1%甲基红-0.2%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加热蒸馏,至接收液的总体积约为200ml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冲洗1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馏出液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5.349mg的氯化铵NH4Cl;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氯化铵(NH4Cl)应为170~230mg。
F.盐酸麻黄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I II)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9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800;称取盐酸麻黄碱适量,加0.1%盐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制剂,研匀,取1g,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盐酸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盐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应为3.10~4.20mg。
实施例7.本发明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鉴别A.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5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F)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20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加水15ml洗涤,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拌匀,蒸干,装在中性氧化铝小柱(100~120目,3g,内径1cm)上,以醋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2∶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C.取前胡对照药材0.8g,加水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鉴别B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含量测定F.盐酸麻黄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I II)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9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800;称取盐酸麻黄碱适量,加0.1%盐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制剂,研匀,取1g,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盐酸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盐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应为3.10~4.20mg。
实施例8.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浙贝母流浸膏25ml、甘草流浸膏20ml、百部25g、桔梗流浸膏18ml、前胡22g、姜半夏22g、陈皮12g、氯化铵20g、盐酸麻黄碱0.365g、薄荷脑0.15g;以上十味,前胡加水于85~90℃温浸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时,第三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约达25%,备用。百部、陈皮分别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1 O),百部用55%乙醇作溶剂、陈皮用80%乙醇作溶剂,分别进行渗漉,收集百部漉液25ml,陈皮漉液5ml,备用。姜半夏粉碎成粗粉,用50%乙醇于70~80℃温浸三次,每次3小时,合并浸出液,备用。将以上四种备用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浙贝母、甘草、桔梗三种流浸膏混匀,静置,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5(22℃)的清膏,加入盐酸麻黄碱,取上述混匀的清膏1份,加糊精1份,氯化铵20g,蔗糖适量,混匀;加40%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500g,喷加薄荷脑的90%乙醇溶液,混匀,分装100袋,即得。
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本发明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标准为鉴别A.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5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20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加水15ml洗涤,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拌匀,蒸干,装在中性氧化铝小柱(100~120目,3g,内径1cm)上,以醋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2∶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C.取前胡对照药材0.8g,加水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鉴别B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D.取鉴别B项下洗脱后的小柱,加40%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E.氯化铵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颗粒剂,研匀,取2.5g,称定,置500ml凯氏烧瓶中,加水250ml,振摇使溶解,加玻璃珠数粒,加40%氢氧化钠溶液5ml,立即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尖端浸入4%硼酸溶液50ml的液面下(溶液内加0.1%甲基红-0.2%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加热蒸馏,至接收液的总体积约为200ml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冲洗1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馏出液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5.349mg的氯化铵NH4Cl;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氯化铵(NH4Cl)应为170~230mg。
F.盐酸麻黄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I II)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9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800;称取盐酸麻黄碱适量,加0.1%盐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制剂,研匀,取1g,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盐酸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盐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应为3.10~4.20mg。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复方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浙贝母流浸膏20-25体积份、甘草流浸膏20-25体积份、百部20-25重量份、桔梗流浸膏15-20体积份、前胡20-25重量份、姜半夏20-25重量份、陈皮10-15重量份、氯化铵20-25重量份、盐酸麻黄碱0.3-0.4重量份、薄荷脑0.1-0.2重量份;取上述十味本发明原料药,前胡加水于85~90℃温浸2-3次,每次2-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约达25%,备用;百部、陈皮分别粉碎成粗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10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百部用55%乙醇作溶剂、陈皮用80%乙醇作溶剂,分别进行渗漉,收集百部漉液,陈皮漉液,备用;半夏粉碎成粗粉,用50%乙醇于70~80℃温浸2-3次,每次2-3小时,合并浸出液,备用;将以上四种备用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浙贝母、甘草、桔梗三种流浸膏混匀,静置,滤过,浓缩至22℃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29~1.35的清膏,加入盐酸麻黄碱,取上述混匀的清膏,加入氯化铵,适量糊精及蔗糖,混匀;加40%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喷加薄荷脑的90%乙醇溶液,混匀,分装成袋,每袋5g,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支气管炎的复方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浙贝母流浸膏25体积份、甘草流浸膏20体积份、百部25重量份、桔梗流浸膏18体积份、前胡22重量份、姜半夏22重量份、陈皮12重量份、氯化铵20重量份、盐酸麻黄碱0.365重量份、薄荷脑0.15重量份;取上述十味原料药,前胡加水于85~90℃温浸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时,第三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约达25%,备用;百部、陈皮分别粉碎成粗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10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百部用55%乙醇作溶剂、陈皮用80%乙醇作溶剂,分别进行渗漉,收集百部漉液25体积份,陈皮漉液5体积份,备用;半夏粉碎成粗粉,用50%乙醇于70~80℃温浸三次,每次3小时,合并浸出液,备用;将以上四种备用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浙贝母、甘草、桔梗三种流浸膏混匀,静置,滤过,浓缩至22℃温度下相对密度为1.29~1.35的清膏,加入盐酸麻黄碱,取上述混匀的清膏,加入氯化铵,适量糊精及蔗糖,混匀;加40%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喷加薄荷脑的90%乙醇溶液,混匀,分装成袋,每袋5g,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方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鉴别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A.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5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5~25∶4~6∶0.5的氯仿-甲醇-浓氨试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20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加水15ml洗涤,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拌匀,蒸干,装在中性氧化铝小柱上,以比例为1~2∶1~2的醋酸乙酯-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3∶2~4的正己烷-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波长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C.取前胡对照药材0.8g,加水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0ml,放冷,加醋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鉴别B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2∶1~2的正己烷-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置波长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D.取鉴别B项下洗脱后的小柱,加40%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0~20∶1∶1∶2的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方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鉴别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A.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5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20∶5∶0.5的氯仿-甲醇-浓氨试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20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加水15ml洗涤,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拌匀,蒸干,装在中性氧化铝小柱上,以比例为1∶1的醋酸乙酯-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2∶3的正己烷-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波长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C.取前胡对照药材0.8g,加水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0ml,放冷,加醋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鉴别B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1的正己烷-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置波长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D.取鉴别B项下洗脱后的小柱,加40%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5∶1∶1∶2的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方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含量测定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E.氯化铵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颗粒剂,研匀,取2.5g,称定,置500ml凯氏烧瓶中,加水250ml,振摇使溶解,加玻璃珠数粒,加40%氢氧化钠溶液5ml,立即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尖端浸入4%硼酸溶液50ml的液面下,溶液内加0.1%甲基红-0.2%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加热蒸馏,至接收液的总体积约为200ml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冲洗1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馏出液用0.05mol/L硫酸滴定液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0.05mol/L硫酸滴定液相当于5.349mg的氯化铵NH4Cl;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氯化铵应为170~230mg;F.盐酸麻黄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5~15∶95~85的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的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9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800;称取盐酸麻黄碱适量,加0.1%盐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制剂,研匀,取1g,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盐酸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盐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盐酸麻黄碱应为3.10~4.20mg。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方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含量测定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E.氯化铵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颗粒剂,研匀,取2.5g,称定,置500ml凯氏烧瓶中,加水250ml,振摇使溶解,加玻璃珠数粒,加40%氢氧化钠溶液5ml,立即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尖端浸入4%硼酸溶液50ml的液面下,溶液内加0.1%甲基红-0.2%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加热蒸馏,至接收液的总体积约为200ml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冲洗1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馏出液用0.05mol/L硫酸滴定液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0.05mol/L硫酸滴定液相当于5.349mg的氯化铵NH4Cl;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氯化铵应为170~230mg;F.盐酸麻黄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5~15∶95~85的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的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9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800;称取盐酸麻黄碱适量,加0.1%盐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制剂,研匀,取1g,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盐酸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盐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盐酸麻黄碱应为3.10~4.20mg。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方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含量测定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E.氯化铵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颗粒剂,研匀,取2.5g,称定,置500ml凯氏烧瓶中,加水250ml,振摇使溶解,加玻璃珠数粒,加40%氢氧化钠溶液5ml,立即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尖端浸入4%硼酸溶液50ml的液面下,溶液内加0.1%甲基红-0.2%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加热蒸馏,至接收液的总体积约为200ml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冲洗1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馏出液用0.05mol/L硫酸滴定液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0.05mol/L硫酸滴定液相当于5.349mg的氯化铵NH4Cl;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氯化铵应为170~230mg;F.盐酸麻黄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5~15∶95~85的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的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9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800;称取盐酸麻黄碱适量,加0.1%盐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制剂,研匀,取1g,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盐酸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盐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盐酸麻黄碱应为3.10~4.20mg。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方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以比例为10∶90的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的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复方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以比例为10∶90的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的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方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鉴别A.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5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20∶5∶0.5的氯仿-甲醇-浓氨试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本发明复方颗粒剂20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加水15ml洗涤,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拌匀,蒸干,装在中性氧化铝小柱上,以比例为1∶1的醋酸乙酯-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2∶3的正己烷-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波长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C.取前胡对照药材0.8g,加水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鉴别B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1的正己烷-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置波长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D.取鉴别B项下洗脱后的小柱,加40%甲醇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3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5∶1∶1∶2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含量测定E.氯化铵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颗粒剂,研匀,取2.5g,称定,置500ml凯氏烧瓶中,加水250ml,振摇使溶解,加玻璃珠数粒,加40%氢氧化钠溶液5ml,立即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尖端浸入4%硼酸溶液50ml的液面下,溶液内加0.1%甲基红-0.2%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加热蒸馏,至接收液的总体积约为200ml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冲洗1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馏出液用0.05mol/L硫酸滴定液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0.05mol/L硫酸滴定液相当于5.349mg的氯化铵NH4Cl;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氯化铵应为170~230mg;F.盐酸麻黄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10∶90的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的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9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800;称取盐酸麻黄碱适量,加0.1%盐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发明复方制剂,研匀,取1g,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盐酸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盐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复方颗粒剂每袋含盐酸麻黄碱应为3.10~4.20m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该复方制剂是由浙贝母流浸膏、甘草流浸膏、桔梗流浸膏、百部、前胡、姜半夏、陈皮、氯化铵、盐酸麻黄碱、薄荷脑经特定工艺制备成;该复方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原有糖浆剂的基础上增加了陈皮、前胡、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还增加了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质量控制标准。
文档编号A61P11/00GK1840118SQ20051005965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0日
发明者张友生, 张思宁 申请人:张友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