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高亮度棒状镜光路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43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用高亮度棒状镜光路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用高亮度棒状镜光路单元,由若干个该光路单元构成的内窥镜光路系统通光量增加,视场亮度提高。
背景技术
医用内窥镜按其发展及成像构造分类,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硬管式内镜、光学纤维(软管式)内镜和电子内镜。为了减轻病人治疗时的不适感,内镜镜身的发展越来越细径化。在有限直径的镜路中如何提高光通量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尚无高亮度棒状镜光路单元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内窥镜用高亮度棒状镜光路单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内窥镜用高亮度棒状镜光路单元,由两根完全相同的棒镜按对称方式配置构成,每根棒镜均由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粘合构成,两根棒镜之间的距离L=0~2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直径相同,且同心设置,其中第一镜片和第三镜片的长度为0.5~3.0mm,第二镜片的长度为8~50m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由物方P点,通过该单元后,成一负一倍的像于像方P′点,两棒镜之间的距离L=0~2mm。这种结构可使镜组的光通量达到普通结构光通量的1.3倍,其原理简述如下参看图1和图2,图中D-棒镜的直径。
α-主光线与光轴的夹角,且α′=α。
H-边缘光线与棒镜边缘的分离量。H=L×tanα′Φ-棒状镜的最大通光直径。Φ=(D-H)×cos通光面积为S=π×Φ24=π×[(D-L×tanα′)×cosα]24]]>
由式中可知,当其它变量不变时,通光面积S是两对称应用的棒镜(即一组棒状镜光路单元)之间的间距L的函数值。当L增大时,通过光束的面积变小;当L减小时,通过光束的面积变大。当L=0时,可获得最大通光面积,即可获得最大口径角u。经实际计算,当L=0时的通光量大约是L=5时的1.3倍。
通过软件设计,自动优化出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的制作材料参数、折射率参数等,将像差减少到最小。由若干个该光路单元构成内窥镜光路系统,由于在相同棒镜直径的前提下,本发明有效的提高了光通量,增加了内窥镜的视场亮度,使医生在手术中有了更好的观察条件,便于提高手术的可靠性,对方便手术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和图2,本发明是由两根完全相同的棒镜按对称方式配置构成,每根棒镜均由第一镜片1和1′、第二镜片2和2′、第三镜片3和3′粘合构成,两根棒镜之间的距离L=0~2mm。并且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直径相同,且同心设置,其中第一镜片和第三镜片的长度为0.5~3.0mm,第二镜片的长度为8~50mm。由若干个该光路单元对接即可构成内窥镜的光路系统,这种结构可使镜组的光通量达到普通结构光通量的1.3倍,增加视场亮度。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用高亮度棒状镜光路单元,其特征是在所述光路单元由两根完全相同的棒镜按对称方式配置构成,每根棒镜均由第一镜片(1,1′)、第二镜片(2,2′)和第三镜片(3,3′)粘合构成,两根棒镜之间的距离L=0~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高亮度棒状镜光路单元,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镜片(1,1′)、第二镜片(2,2′)和第三镜片(3,3′)直径相同,且同心设置,其中第一镜片(1,1′)和第三镜片(3,3′)的长度为0.5~3.0mm,第二镜片(2,2′)的长度为8~50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用高亮度棒状镜光路单元,由若干个该光路单元构成的内窥镜光路系统可以通光量增加,视场亮度提高。本发明是由两根完全相同的棒镜按对称方式配置构成,每根棒镜均由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粘合构成,两根棒镜之间的距离L=0~2mm。并且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直径相同,且同心设置。通光面积S是两对称应用的棒镜(即一组棒状镜光路单元)之间的间距L的函数值。当L增大时,通过光束的面积变小;当L减小时,通过光束的面积变大。当L=0时,可获得最大通光面积,即可获得最大口径角u。经实际计算,当L=0时的通光量大约是L=5时的1.3倍。
文档编号A61B1/00GK1907210SQ20051006031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5日
发明者王华林 申请人:王华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