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喹酮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0128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格列喹酮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制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由格列喹酮与滴丸基质配制而成的格列喹酮滴丸。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糖、脂肪、蛋白质、水、盐代谢紊乱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日积月累而引起的一种改变,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病变。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来自并发症,目前糖尿病尚无有效的根治办法,糖尿病患者需要有耐心的持续控制体内血糖值,以避免并发症产生。
格列喹酮,别名糖适平、糖肾平、克罗龙、喹磺环己酮,化学名为1-环己基-3〔〔对-〔-2-(2,4-二氢-7-甲氧基-4,4-二甲基-1,3-二氧代-2-(1H)-异喹啉基)-乙基〕苯基〕磺酰基〕脲,为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格列喹酮临床上用于2型糖尿病,对肾脏影响最小,尤其适合于2型糖尿病人伴有肾功能不良者,60岁以上糖尿病人,用其它口服糖尿病反复发生低血糖者,仅需用小剂量口服药来控制餐后高血糖者。
目前市场上格列喹酮口服制剂主要为片剂和胶囊剂。由于这些常规制剂制备工艺技术所具有的特点,使得这类口服制剂存在崩解时间长,起效慢,生物利用度较低等缺点,从而影响药效的充分发挥。本发明的格列喹酮滴丸生物利用度高,崩解溶散快,溶出度高,质量稳定,快速释药,快速显效,可以舌下含服,也可吞服,携带和服用方便。本发明制剂工艺简单,生产车间无粉尘,使用辅料种类少,生产过程短,成本低。同时,格列喹酮滴丸可制成5-15mg不同规格的制剂,可很方便地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调整服用剂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格列喹酮滴丸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由格列喹酮与滴丸基质配制而成。
各成分的重量比为格列喹酮∶滴丸基质=1∶1~1∶10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取格列喹酮,粉碎,过筛。格列喹酮与滴丸基质按重量比1∶1~1∶10混合,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滴入二甲基硅油或其它滴丸冷却剂中,分离滴丸,吸除冷却剂,干燥,即得。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滴丸,其主要特点是1.药物快速溶出,溶出度高,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滴丸剂是利用固体分散技术而制得,增加了给药方式,可以吞服,也可舌下含服,如采用舌下含化给药,与唾液接触后迅速溶化,由口腔黏膜吸收,不经胃肠道和肝脏直接进入循环系统,不仅避免了肝肠首过作用,而且达到了起效迅速,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小副作用的目的。
2.药物稳定性好。滴丸制剂由药物与基质加热熔融后,滴入不相溶的冷却液中制成,与空气接触面积减少,不易氧化,基质为非水物,不易引起药物水解,使药物的稳定性增加,从而保证了药品质量。
3.滴丸剂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4.滴丸剂的主要生产过程中,所用物料均是在液态下进行,减少了粉尘污染,有利于劳动保护和环保。
5.格列喹酮滴丸可制成5-15mg不同规格的制剂,可很方便地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调整服用剂量。
格列喹酮滴丸原料药为格列喹酮。化学名为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甲酸甲乙酯。
格列喹酮原料几乎不溶于水,而药物的吸收速率随分散度的增加而提高。格列喹酮滴丸系采用固体物理分散原理制备的制剂,将在水中难溶的药物与滴丸基质混匀后熔融,通过滴制和骤冷凝固,使药物呈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由于药物的总面积增大,药物以微晶或无定型的微粒释出,因此药物溶解和吸收加快,生物利用度提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可说明本发明,但不受实施例限制。
实施例每1000粒格列喹酮滴丸原辅料配比


权利要求
1.一种格列喹酮滴丸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由格列喹酮与滴丸基质配制而成。各成分的重量比为格列喹酮∶滴丸基质=1∶1~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列喹酮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丸基质为聚乙二醇类、羧甲基淀粉钠、泊洛沙姆、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硬脂酸钠、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中的一种或数种配伍,各配伍成分的含量均不等于零。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格列喹酮滴丸,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取格列喹酮,粉碎,过筛。格列喹酮与滴丸基质按重量比1∶1~1∶10混合,加热熔融,搅拌均匀,滴入二甲基硅油或其它滴丸冷却剂中,分离滴丸,吸除冷却剂,干燥,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格列喹酮滴丸及其制备工艺,格列喹酮滴丸由格列喹酮与滴丸基质配制而成。本发明生物利用度高,药品稳定性好,便于分剂量,服用携带方便;具有崩解溶散快,溶出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等特点,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A61K9/20GK1771952SQ20051006134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日
发明者陈茜, 滕慧丽 申请人:陈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