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在制备具有保护肝脏功效药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226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绿原酸在制备具有保护肝脏功效药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原酸的新用途,具体来说是绿原酸在制备具有保护肝脏功效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绿原酸广泛存在于各种药用植物如金银花等中,目前对它的化学结构研究已经清楚,已有人对其进行药用研究,报道了绿原酸可以应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尽管如此,我们通过药理实验又进一步发现它还具有许多其他新的医疗功效,而这些新的医疗功效在现有文献中还从来没有报导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绿原酸在制备具有保护肝脏功效药物的用途。
经过实验,发现绿原酸具有保护肝脏的功效,可治疗或保护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尤其对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有治疗或保护作用。
绿原酸单用或与其他药物一起在制备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的药物的用途,特别是,治疗各种中毒性肝损伤包括但不仅仅限于工业毒物中毒性肝损伤、农药类中毒性肝损伤、药物中毒性肝损伤、植物类中毒性肝损伤的药物的用途。
基于上述发现,绿原酸可以单独或与其他具有已知功效的药物一起采用各种制药技术制备成各种药用剂型如口服剂型、静脉给药剂型和外用剂型。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其他具有已知功效的药物”是指现有技术中已经报道的具有保肝功效的药物。
以下通过实验对绿原酸所具有的上述功效加以证实。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验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验例1绿原酸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1实验方法取健康SD大鼠72只,依性别体重随机分成6组。按分组分别给药,阴性组和模型组各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100g体重,阳性组(联苯双酯)各鼠灌服给予1.5%浓度联苯双酸1ml/100g体重(150mg/kg),其余三组分别以0.2%、0.1%和0.05%的绿原酸原料药药液给各组各鼠腹腔注射1ml/100g体重(剂量20、10和5mg/kg)。以上6组均每日给药一次,连续7日,第7日称存活动物体重,末次给药后1小时,除阴性组外,其余各组各鼠灌胃给予0.2%四氯化碳菜籽油液10ml/kg,给0.2%四氯化碳液20小时,各组大鼠股动脉取血,血液作AST、ALT测定。取血完毕,大鼠立即解剖,取大鼠肝脏并称重,并剪取左侧面积相近的肝脏一小块,浸泡在10%福尔马林液中,作病理观察。测得AST、ALT值,进行组间比较显著差。
2实验结果表1 绿原酸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01与阴性组比较少△△△P<0.0013结论由表1的结果表明,绿原酸原料药20、10和5mg/kg给大鼠腹腔注射,每日一次,连续7日,均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ST、ALT值。表明绿原酸对大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实验例2绿原酸对氨基半乳糖致小鼠肝损害的保护作用1实验方法取健康昆明种小鼠72只,依性别体重随机分成6组。按分组分别给药,阴性组和模型组各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4ml/20g体重,阳性组(联苯双酯)各鼠灌服给予0.75%浓度联苯双酯0.4ml/20g体重(150mg/kg),其余三组分别以0.1%、0.05%和0.025%的绿原酸药液给各组各鼠腹腔注射0.4ml/20g体重(剂量20、10和5mg/kg)。以上6组各鼠均每日给药一次,连续7日,第7日称存活动物体重,末次给药后1小时,除阴性组外,其余各组各鼠灌胃给予0.2%四氯化碳菜籽油液10ml/kg,给0.2%四氯化碳液20小时,各组小鼠眼眶取血,血液作AST、ALT测定。取血完毕,小鼠立即解剖,取小鼠肝脏并称重,并剪取左侧面积相近的肝脏一小块,浸泡在10%福尔马林液中,作病理观察。测得AST、ALT值,进行组间比较显著差。
2实验结果表2绿原酸对氨基半乳糖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与阴性组比**P<0.01***P<0.0013结论由表2的结果表明,绿原酸原料药20、10和5mg/kg给大鼠腹腔注射,每日一次,连续7日,均能显著降低氨基半乳糖肝损伤小鼠血清AST、ALT值。表明绿原酸氨基半乳糖致小鼠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实验例3绿原酸对鸭肝病毒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1实验方法采用健康成年的北京鸭产的蛋孵化的1日龄雏鸭,经腹腔接种0.1ml鸭乙肝病毒DNA(DHBV DNA)阳性病毒血清。接种1周后,分别颈外静脉抽血,用地高辛标记的DHBV DNA探针,经斑点杂交检测筛选出感染阳性鸭,饲养至2周龄作为实验动物。正常对照组用未感染病毒的同龄鸭。将DHBV-DNA阳性鸭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每日清晨腹腔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1个月。用药1个月测血清ALT、AST(赖氏法)。
2实验结果表3用药1月血清转氨酶改变情况(酶活力单位,X±SD)

与正常对照组比**P<0.013结论表3可见用药1个月绿原酸各剂量均比病毒对照组同一时相ALT明显下降,说明绿原酸有显著降低转氨酶的作用。
实验例4绿原酸对小鼠免疫性生物肝损伤的作用1实验方法昆明种小白鼠40只,体重18~20g,雌雄兼用。常规饲养,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谷胱甘肽治疗组及绿原酸治疗组4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余30只实验小鼠静脉注射卡介苗(BCG)2.5mg/只;间隔7天,再静脉注射细菌脂多糖(LPS)10ug/只。注射BCG当天开始经口给药,每天1次,连续8天;对照组0.5mL/只/天生理盐水灌胃;谷胱甘肽组给予谷胱甘肽药液160mg/Kg/天灌胃;绿原酸组用绿原酸药粉注射液20mg/Kg/天肌肉注射。末次给药后1天取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并以TBA显色法测定血清过氧化脂质(LPO);然后取肝、脾脏称湿重,计算肝、脾指数(脏器重mg数/体重g数);最后取各组小鼠同叶肝脏作常规病理学检查。
表4免疫性生物肝损伤各组肝脾指数和血清蛋白(X±SD)

与对照组比较,**P<0.01表5免疫性生物肝损伤各组血清肝相关酶和过氧化脂质(X±SD)


与对照组比较,*P<0105,**P<0101从表4,表5可以看出①免疫性生物肝损伤对照组血清ALT、LPO增高,AST和肝脏指数也呈增加趋势;而ALP、Alb降低;②绿原酸组ALT、AST、LPO均比对照组降低(P<0.01),ALP和脾脏指数也呈降低趋势,说明其对免疫性生物肝损伤具有较好防治作用。
权利要求
1.绿原酸单用或与其他药物一起在制备具有保护肝脏功效药物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药物对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有治疗或保护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药物对各种中毒性肝损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药物对工业毒物中毒性肝损伤、农药类中毒性肝损伤、药物中毒性肝损伤、植物类中毒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药物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寄生虫感染所致肝损伤有治疗或保护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药物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胆管肝炎,肝脓肿或肝结核所致肝损伤有治疗或保护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药物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代谢障碍性肝肿大所致肝损伤有治疗或保护作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绿原酸单用或与其他药物一起在制备保护或治疗肝脏功能药物的用途。
文档编号A61P1/00GK1899279SQ20051008802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2日
发明者张洁, 徐小平, 张舒, 包旭, 张亮, 雍智全, 李鑫泉 申请人:四川九章生物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