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343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属于保健药品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指的风热感冒,是指因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多因气候变化,人体抵抗力减弱时感染时邪所致,风热感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重,微恶风,头痛且胀,咽喉肿痛,或口干欲饮,汗出,咳嗽,口吐黄色稠痰等特征。传统的中医治疗风热感冒采用口服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的药物,但是病邪积于肌理和体表,药物中只有小部分能够起作用,其余大部分被人体吸收分解,药物中的某些不能被提取出的毒素也会同时被人体所吸收;西医不分感冒的性质,均采用抗生素、消炎剂、退烧剂等药物,但是副作用更大。同时,中西药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服用不方便的问题,风热感冒患者往往存在着周身不适的症状,同样影响肠胃,服用的药品造成肠胃的更加不适,引发呕吐,并且由于患者的肠胃功能失调,造成药物的吸收不好。西医中可以采用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法,但是对人体造成较大的痛苦。
目前,在疗效型日化保健洗浴品市场上,尚无专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的洗浴用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一种具有辛凉解表抗病毒功效的,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该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制成由病毒唑溶液10-15%,十二烷基二乙醇胺8-12%,十二烷基三乙醇硫酸盐5-10%,十二烷基醚硫酸钠5-10%,其余为天然植物提取液。
该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还可以含有重量百分比如下的物质0-0.5%尼泊金甲脂乙醇溶液,0-0.5%香料。
所述的病毒唑溶液为现有技术中市售的病毒唑溶液。
尼泊金甲酯的乙醇溶液为尼泊金甲酯与95%乙醇按照1∶1-3的重量比配制成的溶液。
所述的香料为现有技术中的香料,如牛奶香精、茉莉香精、玫瑰香油、柠檬香精等。
优选配方为病毒唑溶液13.7%,十二烷基二乙醇胺10%,十二烷基三乙醇硫酸盐8%,十二烷基醚硫酸钠8%,尼泊金甲脂乙醇溶液0.3%,香料0.1%,天然植物提取液55.9%中药提取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30-40份、连翘30-40份、荆芥20-30份、薄荷15-25份、牛蒡子25-35份、淡豆豉25-35份、桔梗20-30份、桑叶20-30份、菊花40-60份、前胡20-30份、杏仁20-30份、板蓝根30-40份、鱼腥草50-70份、茅香10-20份、枇杷叶30-40份、甘草10-20份。
优选配方为中药提取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35份、连翘35份、荆芥25份、薄荷20份、牛蒡子30份、淡豆豉30份、桔梗25份、桑叶25份、菊花50份、前胡25份、杏仁25份、板蓝根35份、鱼腥草60份、茅香15份、枇杷叶35份、甘草15份。
一种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天然植物提取液加热至40-50℃;(2)然后将十二烷基二乙醇胺,十二烷基三乙醇硫酸盐,十二烷基醚硫酸钠依次加入到天然植物提取液中,搅拌均匀,使之完全溶解后搅拌均匀,(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病毒唑溶液,按现有技术经均质机均质,即成。
还可以在步骤(3)制备的物质中加入尼泊金甲酯的乙醇溶液和香料。
天然植物提取液的制备(1)将天然植物原料按配方备齐,置于高压蒸煮容器内,加入水1000-1500份密闭,煎煮30分钟,过滤;滤渣中加入水1000-1500份,煎煮30分钟,过滤;滤渣中加入水1000-1500份煎煮20分钟,过滤;(2)将三次煎煮液合并,浓缩至2000-3000份,即成本发明配方中,二烷基二乙醇胺,十二烷基三乙醇硫酸盐等具有滋润肌肤消除表皮污渍之功效;病毒唑溶液具有光谱抗病毒之功效;天然植物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等具有清热解毒、散结透邪之功效;荆芥、菊花、薄荷、桑叶、牛蒡子、淡豆豉等具有驱风解表、疏散风热之功效;桔梗、前胡、杏仁、枇杷叶等具有祛风宣肺、平喘止咳之功效。上述各药配伍组合,共奏辛凉解表抗病毒之效用,适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护理,本发明兼顾预防与治疗,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将传统中医药浴疗法,与现代科技和日化技术相结合,借助浴水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使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促使药物渗透皮肤,使孔窍、腴穴等部位直接吸收,进入经脉、血络达到用药迅速、给药到位、易于操作、疗效显著的效果。使人在舒适的浸浴之中达到治疗的效果,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Miq.)Maxim.)的根。其它名称独活,姨妈菜,罗鬼菜,水前胡,野芹菜,岩风,坡地石防风,鸡脚前胡,岩川芎;土当归,鸭脚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鸭脚前胡,鸭脚板;性味与归经苦辛,凉。入肺、脾经;功用主治宣散风热,下气,消痰。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只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金银花35g、连翘35g、荆芥25g、薄荷20g、牛蒡子30g、淡豆豉30g、桔梗25g、桑叶25g、菊花50g、前胡25g、杏仁25g、板蓝根35g、鱼腥草60g、茅香15g、枇杷叶35g、甘草15g。
(1)将天然植物原料按配方备齐,置于高压锅内,加入水1500g密闭,煎煮30分钟,过滤;滤渣中加入水1500g,煎煮30分钟,过滤;滤渣中加入水1500g煎煮20分钟,过滤;(2)将三次煎煮液合并,浓缩至3000g,即成。
实施例2病毒唑溶液13.7kg,十二烷基二乙醇胺10kg,十二烷基三乙醇硫酸盐8kg,十二烷基醚硫酸钠8kg尼泊金甲脂乙醇溶液0.3kg柠檬香精0.1kg,天然植物提取液55.9kg(1)将天然植物提取液加热至45℃;(2)然后将十二烷基二乙醇胺,十二烷基三乙醇硫酸盐,十二烷基醚硫酸钠依次加入到天然植物提取液中,搅拌均匀,使之完全溶解后搅拌均匀,(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病毒唑溶液加入尼泊金甲酯的乙醇溶液和柠檬香精,经均质机均质,即成。
病毒唑溶液为成都奥康药业销售的产品。十二烷基二乙醇胺,十二烷基三乙醇硫酸盐,十二烷基醚硫酸钠为天津大洋化学品有限公司的产品。
实施例3-7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天然植物提取液,具体原料名称和配比见下表;表1中药制剂中的具体原料名称和配比(单位kg)


实施例8-12用和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制备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实施例8-12用到的具体原料名称和配比如表2所示。
表2外用洗浴液的具体原料名称和配比(单位kg)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该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制成由病毒唑溶液10-15%,十二烷基二乙醇胺8-12%,十二烷基三乙醇硫酸盐5-10%,十二烷基醚硫酸钠5-10%,其余为天然植物提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还可以含有重量百分比如下的物质0-0.5%尼泊金甲脂乙醇溶液,0-0.5%香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所述的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其特征在于病毒唑溶液13.7%,十二烷基二乙醇胺10%,十二烷基三乙醇硫酸盐8%,十二烷基醚硫酸钠8%,尼泊金甲脂乙醇溶液0.3%,香料0.1%,天然植物提取液59.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其特征在于,中药提取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30-40份、连翘30-40份、荆芥20-30份、薄荷15-25份、牛蒡子25-35份、淡豆豉25-35份、桔梗20-30份、桑叶20-30份、菊花40-60份、前胡20-30份、杏仁20-30份、板蓝根30-40份、鱼腥草50-70份、茅香10-20份、枇杷叶30-40份、甘草10-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其特征在于中药提取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35份、连翘35份、荆芥25份、薄荷20份、牛蒡子30份、淡豆豉30份、桔梗25份、桑叶25份、菊花50份、前胡25份、杏仁25份、板蓝根35份、鱼腥草60份、茅香15份、枇杷叶35份、甘草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天然植物提取液加热至40-50℃;(2)然后将十二烷基二乙醇胺,十二烷基三乙醇硫酸盐,十二烷基醚硫酸钠依次加入到天然植物提取液中,搅拌均匀,使之完全溶解后搅拌均匀,(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病毒唑溶液,经均质机均质,即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在步骤(3)制备的物质中加入尼泊金甲酯的乙醇溶液和香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天然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天然植物原料按配方备齐,置于高压蒸煮容器内,加入水1000-1500份密闭,煎煮30分钟,过滤;滤渣中加入水1000-15000份,煎煮30分钟,过滤;滤渣中加入水1000-15000份煎煮20分钟,过滤;(2)将三次煎煮液合并,浓缩至2000-3000份,即成。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流行性风热感冒的外用洗浴液,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制成由病毒唑溶液10-15%,十二烷基二乙醇胺8-12%,十二烷基三乙醇硫酸盐5-10%,十二烷基醚硫酸钠5-10%,其余为天然植物提取液;天然植物提取液由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牛蒡子、淡豆豉、桔梗、桑叶、菊花、前胡、杏仁、板蓝根、鱼腥草、茅香、枇杷叶、甘草制成。本发明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将传统中医药浴疗法,与现代科技和日化技术相结合,借助浴水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使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促使药物渗透皮肤,使孔窍、腴穴等部位直接吸收,进入经脉、血络达到用药迅速、给药到位、易于操作、疗效显著的效果,使人在舒适的浸浴之中达到治疗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K8/97GK1729993SQ20051009027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
发明者邵建国, 王爱民 申请人:王爱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