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234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治疗妇女带下病的花红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主要临床表现是下肢疼痛,呈持续性,伴腰骶部酸痛。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宫颈充血、水肿、大量脓性分泌物,小腹压痛等症状。盆腔炎的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在治疗此病上有一定的优势,并经过大量的临床证实中医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全方位调理患者的身心状态,更易被患者接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发明中的处方由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桐、菥蓂、鸡血藤和桃金娘组成,名为花红。其中一点红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白花蛇舌草具有解毒,利湿消痈之功效。地桃花具有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效。白背桐有补肝肾,明目,益精,安胎之功效,鸡血藤,具有补血、活血,通络之功效。桃金娘具有养血,通络之功效。方中诸药共用,主次分明,配伍合理,具有清热利湿,祛瘀止痛之功效,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是治疗妇女盆腔炎、附件炎等妇科炎症理想的中草药制剂。
本处方现有制剂为花红胶囊和花红片剂,有其不可克服的缺憾。最重要的就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口服的中成药吸收率低,起效慢等药理药效方面的缺点;另一方面是由于本处方中采用了常用的水提醇沉的提取方法,这就使得成品在储存、放置过程中极易吸潮变质而影响疗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制造方便、将药物密封在胶囊壳内的效果明显的花红软胶囊。在不改变该药组成的前提下,提高施用人群对药物的吸收率和有效率,使其起效时间短、崩解后可迅速达到药物溶出与吸收,并且便于服用;另一方面将药物包裹于密封的囊壳内,有效的避免了吸潮变质,这种改进将是医患双方共同推崇和接受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大量的实验,在花红胶囊处方基础上,保留原中药的组成,对其剂型工艺进行了改进,开发了花红软胶囊,解决了上述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联想到借助业已成熟的软胶囊工艺将之改良成为软胶囊。然而,药味越多、提取物数量越大越不容易制备成软胶囊制剂,这是本领域公知常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这样的软胶囊技术,能稳定地容纳这七味不同性状的中药材,即能将大量提取物和直接粉碎入药的原药粉末的有效成分同时包入软胶囊中。软胶囊的内容物为液体或半液体,在放置过程中极易发生渗露、漏油、分层、沉降、析出、颗粒粘壁等现象,这也是软胶囊行业至今无法解决的普遍问题。
本发明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且使软胶囊的内容物在3-5年内保持稳定的均匀混悬状态。
试验证明,只有当固体粉末完全被油性基质润湿以后,才可能稳定的悬浮于油溶液中,而处方中的药材和提取物,由于处在不定的空气湿度环境下,虽然经过了干燥过程,但是表面仍极易形成一层水膜,而经过粉碎后,水膜的外部又凝结了一层气膜,放置后又在气膜的表面再度形成水膜,这样“坚固”的水气外壁,油如何能够“深入”进去,这就是为什么采用油性基质制备混悬型软胶囊内容物时,常常会发生分层、沉降以及药粉粘在胶囊皮壁上的原因了。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寻找一种在油-水-气之间搭起桥梁的一种物质,使三者能够很好的达到平衡稳定状态。经过大量的试验筛选,我们最终发现了磷脂的神奇作用,因为磷脂具有双极性分子结构,一方面是脂肪酸,具有亲脂性,另一方面是磷酰化物,表现为亲水性。这种性质似乎是可以帮助我们搭建这个桥梁。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工艺筛选,惊奇的发现,磷脂加入的方式不同,效果截然不同

以上结果也验证了我们上述的原因分析,1号是在水-气-水膜形成后加入磷脂,2号是在水-气膜形成后加入磷脂,防止了最后一层水膜的形成,减弱其疏水性,进而与油性基质易形成均匀的混悬液,但是由于提取物水-气膜的存在,长时间放置后,仍表现为向含有水相的胶囊皮游走的趋势,产生内容物颗粒粘壁的现象。而本发明所采用的加入工艺,在最初就切断了水气膜的形成,使得磷脂在各个阶段都与提取物密切接触,在与油性基质相混合后,很快达到均一的平衡状态,而且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稳定。
下面对软胶囊内容物的组成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花红软胶囊,该软胶囊的内容物中包括混悬于基质和助悬剂中的有效成分,所述“有效成分”包括一点红药材细粉,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桐、菥蓂、鸡血藤、桃金娘七味原药材的提取物干膏细粉,所述有效成分占内容物总重的20-75%,更优选为35-65%,最优选为40-60%。
一点红细粉在本发明软胶囊中,由于原中成药的处方组分的特殊性,使之非常不容易制成符合规定的软胶囊。原因是由于药材提取物与生药材干粉之间的比重差异较大,二者往往不能长时间地达到共同悬浮状态,极易沉降使内容物放置后分层。我们惊奇地发现,将一点红药材细粉过筛的筛子目数,如果大于提取物干膏细粉过筛的筛子目数的20%(包括等于),就能满足整个内容物的混悬状态的要求。例如,提取物干膏粉碎至80目,则一点红药材至少要过100目筛;提取物干膏细粉为了配合一点红的细粉,其他七位药材的提取物干膏粉也相应的粉碎至过80目筛(即不大于188微米,优选不大于157微米、更优选不大于130微米),才能达到在混悬状态下与一点红细粉的比重相匹配,共同组成软胶囊内容物中均匀分散的半固形物,以此制备出符合要求的含有该处方药物的软胶囊。
基质经过大量的实验筛选,本发明的软胶囊中基质优选为植物油,包括药用级大豆油、氢化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杏仁油、麻油、茶油、橄榄油、葵花子油、绵籽油、蓖麻油、椰子油或它们的混合体系,以占内容物总重计,其用量为20-65%,优选32-60%,更优选为36-55%。
助悬剂有利地,为了进一步改善因内容物量大而出现的不容易混悬的问题,加入了适量助悬剂。所述助悬剂,选自蜂蜡、木蜡、鲸蜡、虫蜡、黄蜡、米糠蜡、甘蔗蜡、氢化棕榈油、(氢化)卵磷脂、(氢化)豆磷脂或它们的混合体系,优选蜂蜡、木蜡、黄蜡、氢化棕榈油、(氢化)卵磷脂、(氢化)豆磷脂或它们的混合体系,更优选蜂蜡、黄蜡、氢化棕榈油、卵磷脂、大豆磷脂或它们的混合体系;以占内容物总重计,其用量为2-20%,优选3-9%,更优选为4-8%。
采用上述助悬剂的混合体系是有利的,成功的解决了混悬均匀和长期保持稳定的问题。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以占内容物总重计,本发明花红软胶囊中含有植物油20-65%、蜂蜡0.8-8%、氢化棕榈油0.6-6%、大豆磷脂0.6-6%;更有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含有植物油32-60%、黄蜡1-2.5%、氢化棕榈油1-3%、卵磷脂1-3.5%。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花红软胶囊的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的要点在于其一,将药材的提取物干膏,与磷脂一并粉碎过筛,其细粉的粒度不得大于188微米(相当于至少过80目筛);其二,将一点红药材粉碎,细粉的粒度应小于或等于上述药材提取物干膏细粉粒度的83%;其三,将上述2种细粉混匀后,加入油性基质和助悬剂制备成压制软胶囊的混悬液。
本发明软胶囊可选用常规胶皮。有利地,为了进一步改善软胶囊的稳定性和崩解性能,可对胶皮的的组成和用量加以筛选。例如,所述囊皮包括明胶、甘油、山梨醇和水,其重量比例为1∶0.1-0.5∶0-0.5∶0.5-1.5;优选为1∶0.25-0.4∶0-0.3∶0.8-1.1,使崩解时间比普通的软胶囊提前10-20分钟。更为有利地,可以在胶囊皮中加入色素、防腐剂等。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不但解决了现有口服花红固体制剂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常规软胶囊、尤其是药味繁多、成分复杂的的软胶囊难以克服的缺点(保存期短、保存期内发生分层、沉降、颗粒粘壁、崩解不合格等),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改良,提高了制剂的疗效,延长了保质期。
与市售花红片和胶囊相比,本发明软胶囊剂由于内容物为混悬型半固体,且其中的颗粒经微粉化,使得有效成分能在制剂崩解后迅速溶出并吸收,快速达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本发明对软胶囊的制备方法不作特定限制,可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例如压制、滴制。所述软胶囊的外观形状不作特定限制,可以是现有的任意形状。
以下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在此公开的实施方案可进行并不偏离本发明范畴和精神的改进和变化。
实施例1花红胶囊处方处方源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花红胶囊”,标准号为WS-10179(ZD-0179)-2002。以下处方量为1000粒的药材量。
一点红1250g 地桃花1250g 白背桐750g菥蓂 750g 鸡血藤1000g 桃金娘1250g白花蛇舌草750g实施例2本发明软胶囊中包含以上实施例1处方的全部组成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中的处方及其配比,取一点红128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剩余一点红与其余白花蛇舌草等六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3(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清膏,干燥,得提取物干膏135g,加大豆磷脂25g与提取物一并粉碎过80目筛后与上述一点红药材细粉混匀,加入玉米油305g、蜂蜡20g、氢化棕榈油25g适量,制备成混悬液,备用;按明胶∶水∶甘油(1∶1∶0.5)的比例,加入尼箔金乙酯和黑色素适量化胶制成胶皮,压制软胶囊1000粒,干燥即得本发明产品。
实施例3按照实施例1中的处方和实施例2中的工艺,其中一点红药材128g粉碎过120目筛,加卵磷脂15g与提干膏取物(146g)一并粉碎过100目筛,加入药用级大豆油250g、黄蜡10g、氢化棕榈油15g,制备成混悬液。
实施例4按照实施例1中的处方和实施例2中的工艺,其中一点红药材128g粉碎过150目筛,加氢化卵磷脂10g与提取物(140g)一并粉碎过120目筛,加入药用级花生油230g、蜂蜡10g、氢化棕榈油13,制备成混悬液。
实施例5按照实施例1中的处方和实施例2中的工艺,其中一点红药材128g粉碎过180目筛,加豆磷脂8g与提取物(157g)一并粉碎过120目筛,加入药用级花生油100g、玉米油120g、木蜡8g、氢化棕榈油10,制备成混悬液。
实施例6按照实施例1中的处方和实施例2中的工艺,其中一点红药材128g粉碎过200目筛,加氢化豆磷脂6g与提取物(163g)一并粉碎过150目筛,加入药用级茶油50g、橄榄油80g、黄蜡12g、氢化棕榈油10,制备成混悬液。
权利要求
1.一种软胶囊制剂,其中软胶囊的内容物中包括混悬于基质和助悬剂中的有效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含有一点红药材细粉,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桐、菥蓂、鸡血藤、桃金娘七味原药材的提取物干膏细粉,所述有效成分占内容物总重的20-75%。
2.如权利要求1软胶囊,所述有效成分占内容物总重35-65%,优选40-60%。
3.如权利要求1的软胶囊,所述提取物干膏细粉的粒度为不超过188微米的粉末,优选不大于157微米、更优选不大于130微米。
4.如权利要求1的软胶囊,所述一点红药材细粉粒度小于或者等于权利要求3的提取物干膏细粉粒度的83%。
5.如权利要求1的软胶囊,所述基质是选自药用级大豆油、氢化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杏仁油、麻油、茶油、橄榄油、葵花子油、绵籽油、蓖麻油、椰子油或它们的混合体系,以占内容物总重计,其用量为20-65%,优选32-60%。
6.如权利要求1的软胶囊,基于内容物总重计,所述助悬剂选自蜂蜡、木蜡、鲸蜡、虫蜡、黄蜡、米糠蜡、甘蔗蜡、氢化棕榈油、卵磷脂、氢化卵磷脂、豆磷脂、氢化豆磷脂或它们的混合体系,以占内容物总重计,其用量为2-20%。
7.如权利要求1的软胶囊,基于内容物总重计,所述助悬剂选自蜂蜡、木蜡、黄蜡、氢化棕榈油、卵磷脂、氢化卵磷脂、豆磷脂、氢化豆磷脂或它们的混合体系,其用量为3-9%。
8.如权利要求8所述软胶囊,其中软胶囊的囊皮包括明胶、甘油、山梨醇和水,其重量比例为1∶0.1-0.5∶0-0.5∶0.5-1.5,所述囊皮中还包括色素和防腐剂。
9.制备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软胶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一点红粉碎成细粉;b)剩余一点红与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桐、菥蓂、鸡血藤、桃金娘六味,加水煎煮、浓缩,加乙醇静置后、滤过,滤液浓缩、干燥,得提取物干膏;c)加磷脂适量与提取物干膏一并粉碎过筛;d)将步骤a)和c)的药粉与基质、助悬剂混合,所得混悬液与囊皮压制成软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提供一种涉及治疗妇女带下病的花红软胶囊,以及该软胶囊的制备工艺。
文档编号A61K9/48GK1730011SQ200510090290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
发明者姚俊华 申请人:姚俊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