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康复健身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12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康复健身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用康复设备,尤其涉及到多功能康复健身床。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场所所使用的病床大都功能比较单一,一般只能使患者做到上身抬起和坐起,对神经系统和下肢体行动不便的患者的康复起不到辅助和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辅助和促进神经系统和下肢体行动不便的患者康复的多功能康复健身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包括前床头、后床头、床梁、调整架、行走机、扶栏、启动踏板、床板;所述的前床头通过所述的床梁与所述的后床头相连接;所述的床梁上装有所述的床板;所述的前床头的下部装有所述的调整架,调整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行走机相连接,行走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后床头下部相连接;所述的行走机上装有所述的扶栏。
所述的床板包括前床板、中前床板、中后床板、后床板和下床板;所述的前床板、中前床板、中后床板、后床板之间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的前床板和中前床板的下面装有所述的下床板,下床板的一端与所述的前床板固定连接,下床板的另一端通过定位轴与所述的床梁铰接;所述的下床板的底部固定装有后连接体,所述的中前床板的底部固定装有前连接体并穿过所述的下床板。
在所述的后床板靠近所述的后床头的一端铰接有所述的启动踏板,启动踏板为折叠式。
所述的调整架上装有前电动推杆,所述的前电动推杆的另一端通过前连接板与所述的前连接体铰接;所述的调整架上还装有后电动推杆,所述的后电动推杆的另一端通过后连接板与所述的后连接体铰接。
所述的后床头的两个立管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装有丝母,丝母上分别穿装有丝杠,丝杠的下部分别装有丝杠链轮,丝杠的底部分别装有压力轴承;所述的后床头的下横梁的中部固定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机轴上并列装有一对电机链轮,电机链轮通过链条分别与所述的丝杠链轮相连接。
所述的后床头上装有“U”形护栏,所述的护栏的两端穿装于后床头的上横梁上,护栏其中的一端向内垂直开有端齿;在靠近所述的护栏开有端齿一侧的上横梁上穿装有护栏状态保持器;护栏上还装有仪表盘。
所述的护栏状态保持器包括弹簧和端齿套;在所述的弹簧与所述的护栏开有端齿一端之间穿装有所述的端齿套,端齿套平面的一端与弹簧紧密相抵,端齿套开有端齿的一端与护栏上的端齿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设计合理,功能完备,能有效辅助和促进患者尤其是神经系统和下肢体患者的康复。可广泛应用于医院、疗养院、家庭病房等医疗场所。


图1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患者平卧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患者上身抬起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患者坐起或健身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后床头局部剖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 前床头、2 后床头、3 床梁、4 调整架、5 前电动推杆、6 后电动推杆、7 行走机、8 扶栏、9 护栏、10 启动踏板、11前床板、12 中前床板、13 中后床板、14 后床板、15 定位轴、16下床板、17 前连接板、18 后连接板、19 前连接体、20 后连接体、21 下横梁、22 丝母、23 丝杠、24 电动机、25 电机链轮、26 链条、27 压力轴承、28 上横梁、29 端齿套、30 弹簧、31 仪表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前床头1通过所述的床梁3与所述的后床头2相连接;所述的床梁3上装有所述的床板;所述的前床头1的下部装有所述的调整架4,调整架4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行走机7相连接,行走机7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后床头2下部相连接;所述的行走机7上装有所述的扶栏8。
如附图1、2所示,所述的床板包括前床板11、中前床板12、中后床板13、后床板14和下床板16;所述的前床板11、中前床板12、中后床板13、后床板14之间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的前床板11和中前床板12的下面装有所述的下床板16,下床板16的一端与所述的前床板11固定连接,下床板16的另一端通过定位轴15与所述的床梁3铰接;所述的下床板16的底部固定装有后连接体20,所述的中前床板12的底部固定装有前连接体19并穿过所述的下床板16。
在所述的后床板14靠近所述的后床头2的一端铰接有所述的启动踏板10,启动踏板10为折叠式。启动踏板10内设有启动开关。
所述的调整架4上装有前电动推杆5,所述的前电动推杆5的另一端通过前连接板17与所述的前连接体19铰接;所述的调整架4上还装有后电动推杆6,所述的后电动推杆6的另一端通过后连接板18与所述的后连接体20铰接。用手持器启动后电动推杆6将病床的下床板16推起,使患者的上身抬起。
如附图4所示,所述的后床头2的两个立管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装有丝母22,丝母22上分别穿装有丝杠23,丝杠23的下部分别装有丝杠链轮,丝杠23的底部分别装有压力轴承27;所述的后床头2的下横梁21的中部固定装有电动机24,电动机24的机轴上并列装有一对电机链轮25,电机链轮25通过链条26分别与所述的丝杠链轮相连接。
所述的后床头2上装有“U”形护栏9,所述的护栏9的两端穿装于后床头2的上横梁28上,护栏9其中的一端向内垂直开有端齿;在靠近所述的护栏9开有端齿一侧的上横梁28上穿装有护栏状态保持器;护栏9上还装有仪表盘31。
所述的护栏状态保持器包括弹簧30和端齿套29;在所述的弹簧30与所述的护栏9开有端齿一端之间穿装有所述的端齿套29,端齿套29平面的一端与弹簧30紧密相抵,端齿套29开有端齿的一端与护栏9上的端齿相啮合。端齿套29在上横梁28上只能做轴向运动,不能做径向运动;并且在弹簧30的作用下始终与与护栏9上的端齿紧密啮合。这主要是防止护栏9因自身重力随意转动。
附图1为患者在多功能康复健身床上的平卧状态。
附图2为患者在多功能康复健身床上的上身抬起状态。它是在后电动推杆6的作用下,将下床板16连同前床板11、中前床板12一起抬起的。
附图3为患者在多功能康复健身床上的坐起,进而站起的状态。它是在患者踏下启动踏板10进而触动启动开关,使前电动推杆5将中前床板12推起并带动中后床板13,由手持开关加以控制,其间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使患者坐起。患者需要进行健身时,首先抬起扶栏8,并将护栏9放置到相应位置(患者最好穿上保护衩,并把保护衩的吊带系在护栏9上),通过电动机24把护栏9调整到适当高度,再通过仪表盘31开启行走机7即可。
权利要求1.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它包括前床头(1)、床梁(3)、行走机(7)、扶栏(8);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后床头(2)、调整架(4)、启动踏板(10)、床板;所述的前床头(1)通过所述的床梁(3)与所述的后床头(2)相连接;所述的床梁(3)上装有所述的床板;所述的前床头(1)的下部装有所述的调整架(4),调整架(4)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行走机(7)相连接,行走机(7)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后床头(2)下部相连接;所述的行走机(7)上装有所述的扶栏(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包括前床板(11)、中前床板(12)、中后床板(13)、后床板(14)和下床板(16);所述的前床板(11)、中前床板(12)、中后床板(13)、后床板(14)之间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的前床板(11)和中前床板(12)的下面装有所述的下床板(16),下床板(16)的一端与所述的前床板(11)固定连接,下床板(16)的另一端通过定位轴(15)与所述的床梁(3)铰接;所述的下床板(16)的底部固定装有后连接体(20),所述的中前床板(12)的底部固定装有前连接体(19)并穿过所述的下床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后床板(14)靠近所述的后床头(2)的一端铰接有所述的启动踏板(10),启动踏板(10)为折叠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架(4)上装有前电动推杆(5),所述的前电动推杆(5)的另一端通过前连接板(17)与所述的前连接体(19)铰接;所述的调整架(4)上还装有后电动推杆(6),所述的后电动推杆(6)的另一端通过后连接板(18)与所述的后连接体(20)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床头(2)的两个立管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装有丝母(22),丝母(22)上分别穿装有丝杠(23),丝杠(23)的下部分别装有丝杠链轮,丝杠(23)的底部分别装有压力轴承(27);所述的后床头(2)的下横梁(21)的中部固定装有电动机(24),电动机(24)的机轴上并列装有一对电机链轮(25),电机链轮(25)通过链条(26)分别与所述的丝杠链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床头(2)上装有“U”形护栏(9),所述的护栏(9)的两端穿装于后床头(2)的上横梁(28)上,护栏(9)其中的一端向内垂直开有端齿;在靠近所述的护栏(9)开有端齿一侧的上横梁(28)上穿装有护栏状态保持器;护栏(9)上还装有仪表盘(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栏状态保持器包括弹簧(30)和端齿套(29);在所述的弹簧(30)与所述的护栏(9)开有端齿一端之间穿装有所述的端齿套(29),端齿套(29)平面的一端与弹簧(30)紧密相抵,端齿套(29)开有端齿的一端与护栏(9)上的端齿相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康复健身床。它包括前床头、后床头、床梁、调整架、行走机、扶栏、启动踏板、床板;所述的前床头通过所述的床梁与所述的后床头相连接;所述的床梁上装有所述的床板;所述的前床头的下部装有所述的调整架,调整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行走机相连接,行走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后床头下部相连接;所述的行走机上装有所述的扶栏。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设计合理,功能完备,能有效辅助和促进神经系统和下肢体行动不便患者的康复。可广泛应用于医院、疗养院、家庭病房等医疗场所。
文档编号A61G7/05GK2798894SQ20052002081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6日
发明者白仁贵 申请人:白仁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