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01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由于建筑装修材料中充斥了大量不合格产品,各种挥发性有害化学物质含量很大,装修后这些有害物质会持续损害人体健康。尽管中央空调已经广泛用于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调节和净化,但是对于那些在室内产生的挥发性有害化学物质和细菌等微生物就无能为力。同时由于传统空调系统采用的净化措施的种种弊端,即使经过处理后的空气质量与理想状态仍然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负离子含量少空调系统在过滤灰尘等细微颗粒的同时,也将大自然空气中富含的负离子一并去除,人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会产生不适感,有害健康;含有大量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由于空调系统自身功能的原因,空气管道内部的温度变化很小,管道内部长期处于黑暗阴湿的环境中,导致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在过滤器、换热盘管、滴水盘和风道内等部位,长期附着大量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并繁殖。空调系统本身无法清除这些微生物,而且随着自身的运行,将这些微生物随着空气排到室内,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这种现象在医院等病毒聚集的公共场合尤为明显,近年来因此导致的医院病菌感染事例日渐增多;鉴于这种状况,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空气净化装置,分别采用吸附材料吸附灰尘颗粒、水幕吸附灰尘颗粒及臭氧、紫外线照射杀菌、光催化纳米材料降解化学有害物、以及生成负离子等方式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其中紫外线可以直接杀灭微生物。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微粒在受到光线照射时可以产生光催化反应(即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氢氧自由基和活性氧,从而降解有害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并杀灭微生物。负离子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吸附能力,能产生氧化-还原作用,可以吸附灰尘、杀灭微生物、消除异味并有益人体健康。
但是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部分空气净化装置或专利技术存在种种弊端和局限性。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2205896.6(
公开日为2003年2月5日)是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紫外线消毒装置,其缺点在于活塞位于排架的一端,用力不均,一旦发生故障容易损坏灯管;而且结构复杂,导致维护困难,成本上升。
中国发明专利200410022648.5(
公开日为2005年2月23日)是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系统出风口的紫外线杀菌装置,但是结构过于简单,灯管数量少且直接接触空气,易被污染,尤其是对空气的作用时间太短,导致杀菌效果不明显。
中国发明专利200410022647.0(
公开日为2005年2月23日)是一种安装于中央空调风道内的紫外线杀菌装置,其缺点在于紫外线作用于风道内部,并不能保证出口空气没有微生物排出;而且该装置安装于风道中,安装维修都极为不便,尤其目前中央空调风道外表面一般都包裹一层保温材料,导致安装维护更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中央空调出风口的、能延长紫外线照射时间、不必经常清洁灯管、而且安装维护都很方便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新生产的空调,也可用于现有空调的升级改造。同时该装置既能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又能将苯、甲醛等有害的挥发性化学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同时提供新鲜的负离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由三部分组成灯管腔、照射腔和透明板。透明板由透明材料制成,它位于灯管腔和照射腔之间并与二者紧密配合。灯管腔内安装紫外线灯管。照射腔为本装置的主体部分,与透明板相邻的侧面为进风口,底面为出风口。出风口上方设置一个横向托板,其三边分别与进风口侧壁、透明板及透明板对面的侧壁紧密配合,另一边与进风口对面的侧壁留有距离。该托板将照射腔分为导流区和出风区,导流区位于托板上方,其中设置了一排竖直的导流板,各导流板间隔一定距离,每对相邻导流板分别安装于照射腔的顶壁和托板上。导流板的高度小于托板到顶壁的距离。
导流板表面喷涂一种特制涂料,该涂料可以释放光催化离子和负离子。进风口位于导流区侧壁,不能延及出风区侧壁,否则部分空气会不经净化处理而直接排出。
导流板使得空气在照射腔内做“S”形流动,从而延长空气被紫外线照射的时间,加强杀菌效果。由于灯管不接触被处理的空气,因此不需要经常清洗。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装置的内部正视图。
图2是本装置的内部俯视图。
图3是本装置的内部侧视图。
图4是挡板部分的正视图,该图显示了安装后的挡板位置及其与凹口的位置关系;图5是挡板部分的侧剖图,该图显示了挡板在安装前和安装后的不同位置;下面是本装置中各个主要部件与其标号的对应表1灯管腔 2照射腔 3进风口 4灯管支座 5紫外灯管6透明板 7托板 8导流板 9出风口 10顶壁 11导流区12出风区 13挡板支座 14转轴 15挡板 16凹口具体实施方式
从附
图1、2、3中可以看出,本装置由灯管腔1、照射腔2和透明板6构成。其中灯管腔1用于安装紫外灯管5,由外壁、灯管支座4、紫外灯管5组成。灯管支座4固定在侧壁上,每对构成一组,用于安装紫外灯管5。紫外灯管5可以采用低羟基、无臭氧的紫外灯管,波长小于380nm。
灯管腔1与照射腔2之间是透明板6,它由透明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它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空气与灯管,并透射紫外线。
照射腔2是本装置的主体部分,主要由进风口3、托板7、若干个导流板8、出风口9构成,用于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出风口9上方一定距离横向设置一个托板7,托板7三边分别与进风口侧壁、透明板6及透明板对面的侧壁紧密配合,另一边与进风口对面的侧壁留有距离。
该托板7将照射腔2分为导流区11和出风区12,托板以上为导流区11,以下为出风区12。在导流区11中,在托板7和顶壁10之间设置一排竖直的导流板8,每对相邻的导流板8都分别安装在托板7和顶壁10上。每个导流板8的高度都基本相同,并小于托板7到顶壁10的距离。
为了实现杀灭微生物和降解有害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并释放负离子的功能,需要在导流板8表面喷涂一种特制涂料,其成分可以由能产生光催化作用的纳米级二氧化钛微粒和能生成负离子的材料如电气石组成。当该涂料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便可以释放各种氧化性很强的光催化离子和负离子,将有害的挥发性化学物质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进风口3只限于导流区11的侧壁,而不能延及出风区12的侧壁,否则部分空气会不经过净化处理而直接排出。
由于上述涂料是一种消耗材料,消耗完毕后需要补充。为了便于补充涂料,照射腔2的各外壁之间、各导流板8与托板7、透明板6和侧壁之间、托板7与透明板6和侧壁之间可以通过卡式、螺钉或其他任何一种可拆卸方式连接,补充涂料时只需将各板块拆卸后直接喷涂即可,这样做避免了在不可拆卸的情况下喷涂涂料导致的喷涂不均匀。由于该种涂料是缓慢释放的,因此一般补充一次后可使用2-3年,不必经常补充。这种可拆卸结构还便于包装和运输,节省空间。
由于透明板直接接触空气,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会附着污垢,导致透射性变差,因此需要定期清洗。为了便于清洗,透明板6与灯管腔1和照射腔2之间通过卡式结构连接,透明板6可以沿卡式结构来回抽动。清洗时只需抽出透明板清洗,清洗完毕后重新插入即可。
为了加强紫外线的照射效果,需要在灯管腔1外壁的内表面和透明板6对面的照射腔侧壁上附着一层反光材料。为了避免紫外线从出风口9处泄露,出风区12的透明板部分应采取遮光措施。
由于本装置由外向内安装于空调出风口9的上方,因此本装置的外形尺寸小于出风口9的尺寸,否则无法放入出风口9内。但是放入后如何固定又是一个问题。为此在出风口9的四个侧壁上分别设置一个挡板组件,由一对平行相对的挡板支座13、转轴14和挡板15组成(参见图4、5)。挡板支座13两两平行地安装在出风口9的四周侧壁上,其上有孔,转轴14与该孔间隙配合并与侧壁平行。挡板15一端是板,另一端是管;管套在转轴14上,使得挡板15可以以转轴14为中心转动。紧邻挡板15的侧壁上设置有凹口16,其深度使得挡板15向外转动至最大角度时与侧壁垂直。挡板15伸出侧壁外的宽度大于本装置与出风口9的平均间隙。
安装时,从空调出风口9将本装置放入风道后,将四个挡板15向外拨至水平,此时即可将本装置放置于出风口9上方。还可以在挡板15上设置螺钉或夹紧装置,以便将本装置固定于出风口9处。维护时只需将挡板15拨回至竖直位置即可将本装置取出。
导流区两端的导流板8与照射腔2的侧壁之间、各导流板8之间、托板7与出风口9之间的距离以及托板7和导流板8的长度应根据出风量设置,应满足出风的需要,不会对出风造成阻碍。进风口3设置一个过滤网,用于对进入的空气过滤。
工作时,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沿导流板之间的空间流动,被紫外线充分照射,杀灭其中的细菌,同时带走因导流板表面的涂料受到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各种光催化离子和负离子,最后从出风口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灯管腔、照射腔和透明板组成;透明板由透明材料制成,位于灯管腔和照射腔之间并与二者紧密配合;灯管腔内安装紫外线灯管;照射腔的出风口上方设置一个横向托板,其三边分别与进风口侧壁、透明板以及透明板对面的照射腔侧壁紧密配合,另一边与进风口对面的侧壁留有距离;该托板将照射腔分为导流区和出风区,导流区位于托板上方,其中设置了一排竖直放置的导流板,各导流板间隔一定距离,每对相邻导流板分别固定于照射腔的顶壁和托板上。导流板的高度小于托板到顶壁的距离;进风口位于导流区侧壁,不能延及出风区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板表面喷涂一种特制涂料,该涂料可以释放光催化离子和负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照射腔的各外壁之间、各导流板与托板、透明板和侧壁之间、托板与透明板和侧壁之间,以及透明板与照射腔和灯管腔之间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明板与灯管腔和照射腔之间通过卡式结构连接并紧密配合,透明板可以沿卡式结构自由抽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出风口的四个侧壁上分别设置一个挡板组件,由一对平行相对的挡板支座、转轴和挡板组成;挡板支座两两平行地安装在出风口的四周侧壁上,其上有孔,转轴与该孔间隙配合并与侧壁平行;挡板一端是板,另一端是管;管套在转轴上,使得挡板可以以转轴为中心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板在向外转动至最大角度即与侧壁垂直时,伸出侧壁外的宽度大于本装置与出风口的平均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紧邻挡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凹口,其深度使得挡板向外转动到最大角度时与侧壁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灯管腔外壁内表面和透明板对面的照射腔侧壁上附着一层反光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区的透明板部分采取遮光措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紫外线灯管采用低羟基、无臭氧的石英灯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由灯管腔、照射腔和透明板组成。透明板由透明材料制成,它位于灯管腔和照射腔之间并与二者紧密配合。灯管腔内安装紫外线灯管。照射腔出风口上方设置一个托板,托板三边分别与进风口侧壁、透明板及透明板对面的侧壁紧密配合,另一边与进风口对面的侧壁留有距离。托板与顶壁之间设置了一排竖直导流板,每对相邻导流板分别固定于顶壁和托板上。导流板的高度小于托板到顶壁的距离。导流板表面喷涂一种特制涂料,该涂料在受到光照情况下可以释放光催化离子和负离子。导流板使得空气做“S”形流动,延长照射时间,加强杀菌净化效果。紫外灯管与空气隔离,不必经常清洁。
文档编号A61L9/20GK2816651SQ200520060238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7日
发明者邬昊明, 赵欣平, 何唯平 申请人: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