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气性可塑医用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484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透气性可塑医用绷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透气性可塑医用绷带。
背景技术
可塑性医用绷带是一种新型医疗器材,通常采用把低软化点无毒合成树脂涂敷在棉纱表面制成,常用于保护和稳定胸、腹部手术后或四肢等外伤性骨折病人的伤口,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包扎后收缩自如,能自行调节,无压迫感,并且透气性较好,可避免患处皮肤过敏反应,还可作创面留孔处理。上述医用绷带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防水性不好,由于这种绷带需要放在热水里进行软化处理,水渗入进去很难排干,容易造成病人患处感染,透气性和强度均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透气性、高强度,且抗水性较好的可塑医用绷带。
该可塑医用绷带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透气性可塑医用绷带,包括一表面涂有合成树脂的网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织物的网孔具有角锁结构,该网孔角部通过纱线相互缠绕或钩结而被锁定。
所述网状织物可采用如三维立体织物或针织物,织物的经、纬线相互缠绕或钩结锁定,形成具有角锁结构的网孔,因而不易变形,具有很好的抗拉性和抗撕性。用这种织物制做医用绷带,孔眼可以织得比普通绷带大,其透气性可以达到传统石膏绷带的200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状织物表面的合成树脂最好采用浸涂方法处理,也可以将织物在合成树脂胶体中浸渍后用高压喷枪喷涂处理或滚筒滚涂,这样做可以在纱线表面形成较厚且完整的合成树脂膜,使纱线被合成树脂完全包住。而现有可塑医用绷带的骨架一般都采用棉纱或棉织布,由于网孔较小,无法用浸涂方法处理,只能用涂敷合成树脂的方法处理,否则会大幅度降低其透气性,其纱线表面的合成树脂膜较薄且不能完全包覆,容易渗入水分。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抗水性较现有可塑医用绷带有很大提高。另外,纱线表面的合成树脂膜比较厚,可大幅提高其抗冲击性,抗冲击强度比石膏绷带提高20倍,不易破碎断裂,固定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塑性强,自粘性好,重量轻无压迫感,并且透气性透光性很高,进行跟踪治疗非常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蜂窝形网孔的网状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矩形网孔的网状织物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
图1,图中是一种蜂窝形网孔的网状织物1,采用的是一种由三股纱线编织成的三维立体织物,其网孔2的六个角的纱线相互缠绕锁定。参见附图2,图中是矩形网孔的网状织物1的局部放大图,采用的是一种由两股纱线编织成的针织物,网孔2角部的纱线相互钩结锁定。网孔2也可以织成椭圆形或圆形或多边形等各种几何形状,其大小一般以对边的长度计算,一般大于5×7毫米。网状织物1表面的合成树脂采用浸涂方法处理,这样做可以在纱线表面形成较厚的合成树脂膜,并使纱线被合成树脂完全包住,网状织物1浸涂合成树脂后的软化温度在50-90度。
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放入温度为70-90度的开水中软化,取出后即可进行包扎,4-10分钟即自行粘合收缩固定,随着温度进一步降至常温,合成树脂重新结晶收缩结硬,实现了固定创面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随着创面愈合,病灶周围肿胀消退缩小时,可用热吹风机对绷带加热,使之软化,以便重新定型,使用比较方便。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透气性可塑医用绷带,包括一涂有合成树脂的网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织物(1)的网孔(2)具有角锁结构,网孔(2)角部通过纱线相互缠绕或钩结而被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气性可塑医用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织物(1)中的纱线外表面被较厚的合成树脂膜完全包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透气性可塑医用绷带,包括一涂有合成树脂的网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织物(1)的网孔(2)具有角锁结构,网孔(2)角部通过纱线相互缠绕或钩结而被锁定,所述网状织物(1)中的纱线外表面被较厚的合成树脂膜完全包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塑性强,自粘性好,重量轻无压迫感,并且透气性透光性很高,同时具有很好的抗拉性和抗撕性。用这种织物制做医用绷带,孔眼比普通绷带大,其透气性可以达到传统石膏绷带的200倍,抗冲击强度比石膏绷带提高20倍,不易破碎断裂,固定效果较好。
文档编号A61F13/00GK2768729SQ200520069710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7日
发明者许心园, 卢省平 申请人:许心园, 卢省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