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37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中具有隐蔽经血等体液的隐蔽效果的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吸收经血等体液的吸收性物品,通常由与身体接触的易透液性表面层、位于其相反侧的液难透过性背面层、夹在该两层之间的吸收体形成。在使用时,该吸收性物品具有位于使用者前后方向的长度方向、和位于使用者左右方向的短方向(横方向)。该吸收性用品中,为了不弄脏内衣,近年来提高了吸收体的吸收力。
吸收体吸收体液时,体液借助毛细管作用朝着吸收体的前后左右均匀地扩散。这时,上述的吸收性物品中,朝短方向扩散的距离比长度方向短。因此,体液先扩散到吸收体短方向的两端部。然后扩散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在这个阶段吸收体的吸收容量用尽。
但是,在朝短方向两端部扩散的阶段,扩散的体液在体压作用下移行到表面层,使用者看到该移行时,使用者会误认为在该阶段吸收体的容量已用尽。结果,在吸收容量未完全用尽的情况下,使用者就更换了吸收性物品。
为了解决该问题,专利文献1中,在吸收体的周缘部设置了遮蔽部件。这样,在吸收体的周边产生隐蔽效果,可以防止使用者误认为吸收体已到了饱和状态(需要更换)。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10-500048专利文献1揭示的吸收性物品中,在周围配置了遮蔽部件,防止给使用者以误认为需要更换的规定印象。但是,由于在物品的全周配置了遮蔽部件,在物品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也发挥了隐蔽效果,反而不能视觉判断应更换时机。
另外,吸收性物品是在体压作用的状态下使用,体压作用时,一度被吸收体吸收的体液有返回表面层的倾向(返湿)。因此,如果遮蔽部件没有暂时防止体液通过的功能,则从吸收体向外方扩散的体液会透过遮蔽部件而附着在表面层上而污染表面层,结果,不能充分发挥遮蔽效果。但是,这种体液的通过防止功能,在专利文献1的遮蔽部件中没有揭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防止作用者误认为需要更换的吸收性物品。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下述的吸收性物品。
(1)吸收性物品,备有表面层、背面层、和配置在该两层之间的吸收体,在使用着时,具有位于使用者前后方向的长度方向、和位于使用者左右方向的短方向;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收体的上述短方向两端部附近,沿着上述长度方向配置着一对遮蔽部件。
根据(1)的发明,由于在吸收体的短方向两端附近,沿长度方向配置一对遮蔽部件,所以,被吸收体吸收的、借助毛细管作用从那里扩散到吸收体外方的体液,即使在体压作用下要返回表面层,也能由遮蔽部件将表面层的部分遮蔽住。
另一方面,在吸收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不配置遮蔽部件。因此,在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不发挥遮蔽效果,所以,使用者可以视觉辨认最终需要更换的时机。另外,由于遮蔽部件是比吸收体硬、比较能承受体压的材料,所以,如果配置在粘膜质的排泄口部位,使用者会有不舒适感。但本发明中,在吸收体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不配置遮蔽部件,所以,不会产生不舒适感。
因此,根据本发明,只沿着长度方向配置一对遮蔽部件,吸收了体液时,与未配置遮蔽部件的部分看起来不相同,使用者可以准确地知道需要更换的时机。另外,本发明中的“遮蔽部件”,是指能遮蔽液体的、具有一定体积的部件。具体地说,可采用多孔质薄膜、无纺布、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等。
(2)如(1)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件,是具有在厚度方向连通的空孔的多孔质薄膜。
根据(2)的发明,遮蔽部件是具有在厚度方向连通的空孔的多孔质薄膜,能吸收在体压作用下流出的体液,将体液暂时滞留在空孔内。这样,可以防止从吸收体短方向两端部借助毛细管作用的扩散,发展成为泄漏。
(3)如(2)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质薄膜的厚度,在20g/cm2荷重下为0.4mm以上。
根据(3)的发明,由于多孔质薄膜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所以,即使在体压作用的状态,也能防止吸收体与表面层的接触,可以防止渗出的液体附着在表面层上,可发挥遮蔽效果。该多孔质薄膜的厚度,在20g/cm2荷重下为0.4mm以上。最好为0.55mm以上,更好为0.7mm以上。即使体液不渗出到表面层上,但是从表面层上看,如果看见经血等的红色,使用者也会有不安的感觉。因此,最好尽量加大与吸收体液的吸收体的距离。
(4)如(2)或(3)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质薄膜是开孔薄膜;在上述开孔薄膜的一方的面上,形成了从另一方的面的上述空孔周缘部伸出的周状肋;上述开孔薄膜的上述的一方的面,朝向上述吸收体侧配置。
根据(4)的发明,在开孔薄膜的一方的面上,设有从空孔周缘部伸出的周状肋,所以,可增加开孔薄膜的体积(厚度),另外,在“一方的面上”,由相邻的肋形成了“凹部”。另外,把该一方的面朝向吸收体侧地配置,用“凹部”滞留在体压作用下流出的体液,即使在体压作用的状态下,也能切实防止体液渗出到表面层。
(5)如(4)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周状肋,呈朝其终端部缩径的锥状。
根据(5)的发明,周状肋是朝其终端部缩径的锥状,可以增加“凹部”的体积,并且使朝向空孔的流入口狭窄。这样,可以增加由“凹部”滞留的液体,反之,可以减少通过空孔的体液量,所以,将液体暂时滞留在“凹部”内,即使在体压作用的状态,也能防止体液通过空孔渗出到表面层。另外,通过这样地配置,可更加提高体液的隐蔽性。
(6)如(4)或(5)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孔薄膜,重叠地配置着若干片,至少配置在上述吸收体侧的开孔薄膜,其上述一方的面朝向上述吸收体侧配置。
根据(6)的发明,由于采用若干片开孔薄膜,从吸收体到表面层的距离加长,所以,即使在体压作用时,也能高效率地防止体液从表面层渗出。另外,从表面层看,由于隐蔽效果更高,所以,看不见经血等的红色,使用者不会产生不快感。
(7)如(2)或(3)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质薄膜,是具有连续气泡的发泡薄膜。
根据(7)的发明,在厚度方向具有连通空孔的多孔质薄膜容易得到。另外,通过调节发泡的程度,可以自由地调节空孔的大小和数目。
(8)如(1)至(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件配置在上述表面层与上述吸收体之间。
根据(8)的发明,被吸收体吸收、借助毛细管作用从那里扩散到吸收体外方的体液,即使在体压作用下要返回表面层,也可由遮蔽部件将表面层遮蔽住。即,体液先从表面层的略中央部流入,被吸收体暂时吸收、保持了一部分。被吸收的体液,在毛细管作用下,呈同心圆状地扩散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左右。扩散了的体液,在吸收体的各扩散区域被暂时滞留、一部分被保持。该一部分被保持的体液以外的体液,通常在体压作用下渗出到表面层。但是,由于在吸收体短方向的两端部附近配置了遮蔽部件,所以,表面层与吸收体之间是分开的,这样,可以防止体液通过遮蔽部件返回到表面层。
(9)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件配置在上述表面层上。
根据(9)的发明,从吸收体的短方向两端部附近扩散了的体液,即使要返回表面层,也能由遮蔽部件将表面层隐蔽。
(10)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件、上述表面层、上述背面层、和上述吸收体,在上述吸收体的短方向两端部附近被接合成一体。
根据(10)的发明,如上所述,体液从未配置遮蔽部件的表面层流入,被吸收体扩散,但是,由于接合部比其它部位密度高,所以,体液容易渗透。例如,表面层由无纺布形成时,蓄积在吸收体内的体液,借助表面层纤维的毛细管作用被吸上,从表面层看,渗透到接合部。但是,采用包含遮蔽部件的接合,看不见体液渗透到接合部,增加对侧漏的安心感。
尤其是采用多孔质薄膜作为遮蔽部件时,接合时,接合部的空孔被压扁,而成为平面薄膜状,所以,可有效地防止表面层与吸收体的接触。另外,接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用热融型粘接剂接合,也可以用热融接。
(11)如(1)至(1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件是着色的。
根据(11)的发明,例如把遮蔽部件着色成为与体液同样的颜色,可更加提高遮蔽效果。具体地说,把遮蔽部件着色成为深浅色差系列中深浅值不足60时,可更加提高遮蔽效果。
(12)如(1)至(11)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件,是以在长度方向被施加张力的状态配置的。
根据(12)的发明,通过在长度方向施加张力,产品容易朝表面侧弯曲,更加符合身体的形状,提高使用感。这时,最好相对于长度方向施加1.03至1.45倍的张力。
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由于把遮蔽部件配置在吸收体的两侧,所以液体不渗出到表面层的侧缘部分,可以防止作用者误认为需要更换。另外,弄脏皮肤的区域是很有限的区域,可以减少使用者的不舒适感。


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卫生巾的图。
图2A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卫生巾的X-X′断面的图。
图2B是表示另一实施形态的卫生巾的断面的图。
图3是表示理想遮蔽部件的放大断面图。
图4是图1中的遮蔽部件附近的放大断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遮蔽部件的重叠方式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遮蔽部件的重叠方式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遮蔽部件的重叠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以作为吸收物品的卫生巾为例,参照

本发明的理想实施形态。对于相同的部件注以相同的标记,其说明从略或从简。百分数的标记在本发明中是指重量%。
<整体构造>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卫生巾的平面图。图2A是图1的X-X′断面图。如图1、图2A所示,该卫生巾1主要由表面层2、背面层3、夹在该两层之间的吸收体4、和一对遮蔽部件5、5构成。该一对遮蔽部件5、5在吸收体4的短方向两端部附近,配置在表面层2与背面层3之间。该实施形态中的短方向是图1的X-X′方向,长度方向是图1的W1方向。
表面层2由液易透过性顶层21、和作为缓冲层的液易透过性或液保持性的第2层22构成。背面层3是液难透过性层。吸收体4由液保持性的吸收体芯41、和从其下部伸出的伸出部42构成。吸收体芯41配置在表面层2与背面层3之间。伸出部42叠层地配置在表面层2与背面层3之间。
在吸收体4的短方向两端部附近,在伸出部42上面,沿长度方向设有一对带状的遮蔽部件5。作为表面层2的顶层21及第2层22、吸收体4、背面层3分别用热融型粘接剂(下面称为HMA)粘贴接合。在背面层3的下侧,在相当于吸收体41和遮蔽部件5下面的位置,设有图未示的防滑部件。
如图1所示,表面层2、伸出部42、背面层3由周状的热融接部23固定着,在吸收体4的短方向两端部附近,热融接部23的一部分作用在遮蔽部件5上。因此,如图2A所示,在存在遮蔽部件5的位置,表面层2、遮蔽部件5、伸出部42、背面层3由热融接部23固定着。
另外,本发明中的遮蔽部件5,也可以如图2B所示那样配置在表面层上。
<遮蔽部件>
图1中的、遮蔽部件5设置区域的长度方向长度W1,最好与本实施形态的卫生巾1相同,最好在40mm以上,在50mm以上则更好。另外产品长度不同,视觉效果也不一样,所以必须具有产品长度20%以上的长度。另外,短方向的长度W2,最好等于或大于从W3的侧缘部到吸收体侧缘部的长度。另外,遮蔽部件之间的间隔W3最好为20mm到70mm,更好为26mm到50mm。如果W3在20mm以下,则从排泄口部位排出的体液可能会从设在遮蔽部件5上的顶层21和第2层22渗透到吸收体芯41,不能发挥遮蔽效果。另外,如果W3在70mm以上,则使用者可以确认体液已扩散的状态,不能发挥遮蔽的视觉效果。
遮蔽部件5可以采用纺织布及无纺布、开孔薄膜、氨基甲酸乙酯泡沫那样的多孔质泡沫等。纺织布及无纺布可以采用合成纤维(例如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或聚乙烯纤维那样的聚合物纤维)等。另外,如后所述,开孔薄膜最好采用对液体具有透过性、但使液体朝着使用者皮肤往反方向通过的倾向性小的薄膜。另外,遮蔽部件最好不采用以天然纤维为主的材料,因为如果混进了吸湿性纤维,则遮蔽部件吸收体液,该体液可能会移行到表面层。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的遮蔽部件5,最好是具有在厚度方向连通的空孔的多孔质薄膜,多孔质薄膜是开孔薄膜,在该开孔薄膜的一方的面上,形成了从另一方的面的各个上述空孔的周缘部伸出的周状肋,周状肋最好是朝着其终端部缩径的锥状。
具体地说,最好具有图3所示的构造。图3表示遮蔽部件的放大断面图。
该遮蔽部件5是开孔薄膜,图中的斜线部分是薄膜基材56。薄膜基材56以外的部分是空间,交替地形成空孔54(开孔部)和凹部55。即,该开孔薄膜,是以图中的基准线52b为基准的平面状薄膜,作为开孔部的空孔54部分的周壁,呈朝其终端部缩径的锥状,一直伸出到基准线51b,构成本发明中的肋53。借助该肋53,在开孔薄膜的两面形成了低开孔率面51(与基准线51b相同的位置,图3中下侧)和高开孔率面52(与基准线52b相同的位置,图3中上侧)。低开孔率面51具有表面开孔径小的小开孔部51a。高开孔率面52具有表面开孔径大的大开孔部52a。
肋53最好这样形成使图3中的开孔薄膜的厚度d在20g/cm2荷重下为0.4mm以上。另外,小开孔部51a的开孔径最好在0.2mm以上、0.8mm以下。大开孔部52a的开孔径最好在0.6mm以上、1.3mm以下。(但是小开孔部比大开孔部小)。空孔54的开孔率(面积率)在小开孔部是最好为5%以上、45%以下。这样的开孔薄膜可以用已往公知的制造方法得到。
如图4所示,该实施形态中,与吸收体4的伸出部42相接的面是低开孔率面51。该低开孔率面5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一方的面”,高开孔率面5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另一方的面”。通过这样的配置,在体压作用的状态下,即使朝着图中箭头方向产生体液的返湿,体液也暂时地滞留在凹部55内,可以可靠地防止体液通过空孔渗出到表面层上。
另外,该多孔质薄膜可以仅配置一片,也可以重叠地配置若干片,但是最好是至少与吸收体4的伸出部42相接的一面为低开孔率面51。图5、6中表示将两片重叠配置的较好的重叠方式的一例。图7中表示将两片重叠配置的不好的重叠方式。关于该重叠方式,在后面的实施例中将详细地说明。
<构成部件>
下面说明构成卫生巾1的部件。
构成表面层的顶层21,使用亲水性的、不刺激皮肤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有点粘型、射流喷网型、纺粘型无纺布等。另外,也可以采用开孔薄膜。其中,最好的是表面质感好、密度小的热风型无纺布。热风型无纺布,例如可采用单位面积重量为35g/m2、厚度为0.6mm的混棉布。该混棉布是用50%的A材料、30%的B材料、20%的C材料混制而成的。上述的A材料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含有1.1%氧化钛)-聚乙烯的包芯型复合热可塑性纤维的2.6dtex×51mm的纤维上涂敷了亲水油剂的材料。上述的B材料是,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含有1.1%氧化钛)-聚乙烯的包芯型复合热可塑性纤维的2.2dtex×44mm的纤维上涂敷了亲水油剂的材料。上述的C材料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含有1.1%氧化钛)-聚乙烯的包芯型复合热可塑性纤维的2.2dtex×44mm的纤维上涂敷了斥水油剂的材料。另外,由于在包芯构造的芯部填加了氧化钛,所以与不填加氧化钛的材料相比,表面柔滑性和悬垂性高,质地好。另外,由于是热风型无纺布,与其它的无纺布(纺粘型、射流喷网型等)相比,体积膨松,空隙多。
另外,单位面积重量最好为15~100g/m2,更好为36~60g/m2。由于具有0.4~2.0mm的膨松高度,并且无纺布纤维的包芯构造的芯部含有1.0%以上的氧化钛,所以在使用中表面层不容易压瘪,能拉开与吸收体的距离,另外,表面层本身也可提高隐蔽性。另外,由于加入了不到30%的斥水性纤维,所以具有抑制表面层扩散性的效果。并且由于混入了斥水纤维,也具有抑制液体从吸收体上吸的效果。如果单位面积重量在15g/m2以下则得不到足够的表面强度,在使用中可能会破坏。如果单位面积重量为100g/m2以上,则过于发硬,使用中有不舒适感。另外,密度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在0.12g/cm3以下、具有液透过性即可。如果密度超过该值以上,则不容易顺利地通过表面层的纤维之间。经血的粘度比尿等高,所以密度低一些好。
构成表面层的第2层22,采用液透过性或液保持性的材料。这样的材料,与顶层21同样地,有点粘型、射流喷网型、纺粘型无纺布等。最好的是表面质地好、密度小的热风型无纺布。该热风型无纺布与其它无纺布(纺粘型、射流喷网型)相比,体积大,空隙多。具体地说,作为第2层22使用的热风型无纺布,其单位面积重量是20g/m2,是用聚丙烯-聚乙烯的包芯型复合热可塑性纤维的3.3dtex×45mm和2.2dtex×45mm、以70∶30的重量比混制而成的。
另外,除了热风型无纺布外,也可以采用液保持性的松散木浆。该松散木浆比热风型无纺布具有亲水作用,所以,能吸引滞留在表面层上的经血。另外,该松散木浆中,虽然存在用化学纤维构成骨架,不容易受水分的影响的类型,但是,最好采用全部由化学纤维构成的热风型无纺布。
另外,第2层22,其密度最好在0.1~0.01g/cm3的范围。如果高于0.1g/cm3,则空隙少,经血的透过性差。如果低于0.01g/cm3,虽然空隙多,但用于保持空隙的骨架弱。另外,第2层22例如可以用涂敷成螺旋状的HMA粘贴在顶层21的背面侧。
吸收体4具有吸收并保持经血的功能,可以采用松散木浆、含有吸收性纤维的无纺布(射流喷网法、热风法等)等的吸收性布。作为一例,木浆的单位面积重量是200g/m2、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是4g/m2(聚合物分散到整个层),做成为木浆和聚合物均匀分布到整个层的化学木浆和吸收性聚合物的混合体,用15g/m2的卫生纸将该混合物包住。
构成背面层3的背层,可采用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为主体的液不透过性薄膜、透气性薄膜、在纺粘型等无纺布的一面上叠置液不透过性薄膜而形成的复合布等。具体地说,考虑到不影响使用感的柔软性,液不透过性薄膜采用以密度在0.900~0.925g/cm3范围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主体的材料,其单位面积重量是15~40g/m2。
〔实施例〕下面,对本实施形态的卫生巾采用各种开孔薄膜,观察遮蔽部件的遮蔽效果。
<多孔质薄膜A>
遮蔽部件,是采用低密度聚乙烯(MFR15g/10min、密度0.915g/cc)68%、低密度聚乙烯(MFR7g/10min、密度0.917g/cc)28%、氧化钛3.8%、亲水剂(例如甘油脂肪酸酯)0.2%的比例,配合制成膜后,用公知的方法开孔,制成图3所示的开孔薄膜(单位面积重量25g/m2,开孔率25%,小开孔部51a的开孔径0.61mm,大开孔部52a的开孔径0.94mm)。
<多孔质薄膜B>
遮蔽部件,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MFR30g/10min、密度0.950g/cc)57.6%、低密度聚乙烯(MFR7g/10min、密度0.917g/cc)38.4%、氧化多孔钛3.8%、亲水剂0.2%的比例,配合制成膜后,用公知的方法开孔,制成图3所示的开孔薄膜(单位面积重量20g/m2,开孔率25%,小开孔部51a的开孔径0.55mm,大开孔部52a的开孔径0.82mm)。
<多孔质薄膜C>
遮蔽部件,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MFR30g/10min、密度0.950g/cc)57.6%、低密度聚乙烯(MFR7g/10min、密度0.917g/cc)38.4%、氧化多孔钛3.8%、亲水剂0.2%的比例,配合制成膜后,用公知的方法开孔,制成图3所示的开孔薄膜(单位面积重量25g/m2,开孔率25%,小开孔部51a的开孔径0.53mm,大开孔部52a的开孔径0.81mm)。
<氨基甲酸乙酯泡沫>
遮蔽部件,是采用聚乙烯系聚氨酯泡沫,厚度1.8mm,密度28kg/cm3,空隙数(连续气泡型)45~50个/inch。(ブリジストン化成品公司制,商品名WG-(B))。
另外,表面层是采用热风型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是35g/m2,厚度为0.6mm,是用50%的A材料、30%的B材料、20%的C材料混制而成的。上述的A材料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含有1.1%氧化钛)-聚乙烯的包芯型复合热可塑性纤维的2.6dtex×51mm的纤维上涂敷了亲水油剂的材料。上述的B材料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含有1.1%氧化钛)-聚乙烯的包芯型复合热可塑性纤维的2.2dtex×44mm的纤维上涂敷了亲水油剂的材料。上述的C材料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含有1.1%氧化钛)-聚乙烯的包芯型复合热可塑性纤维的2.2dtex×44mm的纤维上涂敷了斥水油剂的材料。另外,作为第2层,是采用聚丙烯-聚乙烯的包芯型复合热可塑性纤维的3.3dtex×45mm和2.2dtex×45mm、以70∶30的重量比混制而成的,厚度为0.3mm。另外,作为吸收体,是用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的卫生纸,将单位面积重量为150g/m2的粉碎木浆包住而形成的,粉碎木浆的密度是0.054g/cm3。
<渗出试验>
将各试料切成10cm见方,将10ml的经血滴到吸收体上,滴下一分钟后,在试料上面叠置2片开孔薄膜和表面层,底面载置10cm见方的2kg锤。加压3分钟后,撤去重量,确认经血已附着在表面层上。用厚度计((株)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制THICKNESS GAUGE MODELUF-60)测定遮蔽部件的厚度。另外,小开孔部和大开孔部的开孔径,测定用电子显微镜摄影的放大照片,用纵横尺寸的平均值表示。
表1

用语的说明(重叠方式)低-高吸收体-低开孔率面-高开孔率面的配置状态(相当于图4)。
低-高-高-低以吸收体-低开孔率面-高开孔率面-高开孔率面-低开孔率面-表面层的顺序,重叠开孔薄膜的状态(相当于图5)。
◎不渗出到表面层,具有较好的遮蔽效果○不渗出到表面层。
×渗出到表面层表中,3.3g/cm2是用端子的面积除厚度计端子加重的值。另外,20g/cm2,是在厚度计的端子上部加重,施加20g/cm2加重的加压时测定的值。
从表1可知20g/cm2、厚度为0.4mm以上时没有渗出,隐蔽效果高。另外用氨基甲酸乙酯泡沫作为遮蔽部件使用时,能得到与高孔质薄膜同样的遮蔽效果。
<多孔质薄膜的叠合方式的研究>
如上所述,多孔质薄膜的叠合方式不同,遮蔽部件的遮蔽效果也就不同。为此,对遮蔽效果最好的重叠方式进行了研究。试验用与上述渗出试验同样的方法进行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用语的说明高-低-高-低以吸收体-高开孔率面-低开孔率面-高开孔率面-低开孔率面-表面层的顺序叠置多孔质薄膜的状态(相当于图7)。
低-高-低-高以吸收体-低开孔率面-高开孔率面-低开孔率面-高开孔率面-表面层的顺序叠置多孔质薄膜的状态(相当于图6)。
从表2可知,用高-低-高-低的方式重叠多孔质薄膜时(相当于图7),在体压作用下,液体从朝着吸收体扩开的多孔质薄膜的空孔中返湿(图7中箭头方向)。这时,体液沿着图7的空孔54移行到表面层。
另一方面,用低-高-低-高的方式重叠多孔质薄膜时(相当于图6),在体压作用下,体液虽然流入凹部55,但其上面侧是闭塞的。因此,可有效地阻断表面层与吸收体的接触,可以防止液体渗出到表面层。
权利要求
1.吸收性物品,备有表面层、背面层、和配置在该两层之间的吸收体,具有在使用时位于使用者前后方向的长度方向、和位于使用者左右方向的短方向;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收体的上述短方向两端部附近,沿着上述长度方向配置着一对遮蔽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件,是具有在厚度方向连通的空孔的多孔质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质薄膜的厚度,在20g/cm2荷重下为0.4mm以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质薄膜是开孔薄膜;在上述开孔薄膜的一方的面上,形成了从另一方的面的各上述空孔周缘部伸出的周状肋;上述开孔薄膜的上述的一方的面,朝向上述吸收体侧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周状肋呈朝其终端部缩径的锥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孔薄膜重叠地配置着若干片,至少配置在上述吸收体侧的开孔薄膜,其上述一方的面朝向上述吸收体侧配置。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质薄膜,是具有连续气泡的发泡薄膜。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件配置在上述表面层与上述吸收体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件配置在上述表面层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件、上述表面层、上述背面层、和上述吸收体,在上述吸收体的上述短方向两端部附近被接合成一体。
11.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件是着色的。
12.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件,是以在上述长度方向被施加张力的状态配置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防止使用者误认为需要更换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备有吸收体(4)、覆盖该吸收体的表面层(2)、背面层(3)。在吸收体(4)的短方向两端部附近,沿着长度方向配置着一对遮蔽部件(5)。遮蔽部件(5)是在厚度方向具有连通空孔的多孔质薄膜,在20g/cm
文档编号A61F13/47GK1806784SQ20061000594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0日
发明者工藤淳, 土生知惠美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