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血塞通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三七总皂苷为主要原料的药物血塞通的新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血塞通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血塞通片是一种收入国家卫生部药品标准的中药成方制剂,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的功能,用于脑路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等属上述证候。血塞通原剂型为普通糖衣片,崩解迟缓,药物溶出较慢,难以满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希望药物迅速起效的临床需要,对于不能吞咽固体制剂的病人和吞咽困难的老人、儿童也不适宜。泡腾片作为近年来研究应用较多的一种速释新剂型。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大致可将泡腾片分为口服泡腾片、口腔泡腾片和阴道泡腾片,其中口腔泡腾片和阴道泡腾片又称为外用泡腾片。口服泡腾片是以泡腾辅料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使片剂在短时间内崩解在水中均匀分布,兼具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特点,且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和使用方便,口感好,特别适用于儿童、老人及不能吞咽固体制剂的病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血塞通处方的特性,在不改变功能主治的前提下,筛选优化出稳定的、适宜于大规模生产要求的血塞通泡腾片制剂配方及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血塞通泡腾片,每片含有三七总皂苷25-100mg,其特征在于,每片还含有药用辅料,乳糖100-415mg、酒石酸28-120mg、甜菊素5-20mg、聚乙二醇6000 12-50mg、碳酸氢钠26-110mg、硬脂酸镁1-5mg。
血塞通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粒时用乙醇制软材,乙醇用量为药粉重量的4-6%(ml/g),浓度为93-98%,具体工艺为(1)三七总皂苷加入乳糖、甜菊素及酒石酸粉碎至10-20目,混合均匀,用浓度为93-98%的乙醇制软材,乙醇用量为药粉重量的3-8%(ml/g),过20目筛制湿粒,60-65℃干燥至颗粒含水量小于4%,过30目筛整粒备用;(2)取聚乙二醇6000加热熔溶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均匀,冷却后粉碎,过80目筛,与(1)制得的颗粒及硬脂酸镁混合均匀,(3)颗粒经测定含量合格后压片,包装。
本发明根据原中药成方,在功能主治不变的条件下,筛选优化出稳定的、适宜于大规模生产要求的血塞通新剂型及制备工艺-血塞通泡腾片品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主要是对各种辅料进行了优选1、对填充剂种类的优选选血塞通的主要成分三七皂苷较易吸湿,故填充剂应考虑辅料的防潮性。泡腾片是以溶液形式服用,填充剂必须为水溶性。乳糖能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露置空气中无变化,不易吸水而易吸收臭气,尤其适用于引湿性药物,且性质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化学作用,制成片剂表面光洁美观,故本发明选择乳糖作为调节片重的填充剂。
2、对酸源和碱源种类的优选泡腾片赋形剂中最常用的酸源为柠檬酸,最常用的碱源有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钾,经试验,用碳酸氢钠作为碱源,制成的泡腾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且泡腾溶液的PH适宜,故本发明选择碳酸氢钠为碱源。在固定碱源为碳酸氢钠的基础上,对酒石酸、柠檬酸、富马酸苹果酸等酸源进行选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酒石酸作为本发明中的酸源,与主药及乳糖组合使用,好制粒,颗粒干燥时不结块,且好压片,泡腾效果好,故本发明选择酒石酸为酸源。
3、聚乙二醇6000包裹工艺经试验若将碳酸氢钠与酸粒直接混合压片,放置一段时间后,酸与碱相互作用,使药片硬度降低。因此本发明采用聚乙二醇6000包裹碳酸氢钠,将酸源和碱源有效隔离,解决了泡腾片中的泡腾剂放置时间长易失效的问题。与传统工艺相比较,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
4、粘合剂种类及用量的优选由于三七总皂苷较易吸湿,通过试验可用乙醇制粒。我们以制粒情况及颗粒外观为评定指标,用同一配方的药粉以不同的粘合剂制粒,在相同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合适,优选乙醇。试验结果表明当制粒乙醇浓度为85-90%时,所得颗粒颜色较深,制粒时有结块现象。当制粒乙醇浓度为95%时,制粒时无结块现象,好制粒。故本发明采用95%乙醇为粘合剂。
制粒时乙醇的用量直接影响颗粒的大小、密实度及细粒度,从而对压片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本发明以颗粒合格率及压片情况为指标,通过不同的乙醇用量筛选试验,优选最佳的乙醇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制粒时乙醇用量为药粉重量的5%(ml/g)为宜,制片的颗粒大小均匀,压出的药片符合标准。选择20目筛网制粒,制得的药处颗粒均匀,大小适中,颗粒合格率高。
5、甜味剂种类和用量的优选本发明的泡腾片是以水溶后口服,对口感要求较高,故需加入甜味剂以改善口感。传统的甜味剂以蔗糖为主,考虑到蔗糖的过量摄入对身体健康不利,且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本发明在泡腾片的处方设计中加入非糖类的甜味剂。常用的甜味剂有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经试验甜菊素和环己烷氨基磺酸特别适宜于泡腾片,因其游离酸可作为酸源的一部分,考虑到天然甜味剂更有利于身体健康,本发明选择天然甜菊素作为甜味剂。在上述研究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甜菊素的用量进行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发明中作为矫味剂的甜菊素用量为2.5-3.0%,可有效掩盖药物的苦味,且口感良好。
6、润滑剂种类和用量的优化药物颗粒在压片前必须加入润滑剂,否则流动性差,压处理地易粘冲,制药中常用的润滑剂有硬脂酸镁、滑石粉、水溶性润滑剂有十二烷基硫酸镁、PEG6000。本发明在压片时极易粘冲,为解决此问题,选用润滑作用较好的硬脂酸镁和水溶性润滑剂有十二烷基硫酸镁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发明的制片中使用各种不同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镁,压片均严重粘冲,当十二烷基硫酸镁用量较大时,粘冲情况也无明显改善。当加入硬脂酸镁流动性得以改善,故本发明选用硬脂酸镁作为本发明的润滑剂。
本发明将主药与经优选的各种辅料组合,按特别制定的工艺制备出的血塞通泡腾片。将本发明与血塞通片两种剂型就服用量、制备工艺、性状、鉴别及含量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见下表,
对泡腾片崩解时限检查取本品1片,置250ml烧杯中,烧杯中加入40℃±2℃的温水200ml,有许多气泡产生,当气体停止逸出时,片剂应溶解在水中,无聚集颗粒剩余。按上述方法检验血塞通泡腾片,取血塞通泡腾片6片,各片均在5min内崩解。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在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等方面与血塞通片此同时基本相符,但泡腾片的质量标准比原剂型有所提高,且在冷水中即可迅速崩解,崩解时间短,溶出迅速,利于吸收。泡腾溶液澄清、透明、各种辅料经配伍后在水中可溶解。各辅料均为医药上可接受的无毒无害产品,患者服用后均无不良反应。服用方面,由于添加了矫味剂,口感好,病人更易接受,更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本发明的制备工艺设计合理,各辅料搭配得当,便于大规模生产,制得的颗粒大小适中,外形美观,颗粒合格率高。本发明是血塞通药品的一种新剂型,兼具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特点,且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和使用方便,口感好,特别适用于儿童、老人及不能吞咽固体制剂的病人,也丰富了临床经药剂型。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下表各实施方式的配比备料,3种实施方式的原料均制成血塞通泡腾片1000片。
具体制备工艺为(1)备料(2)三七总皂苷加入乳糖、甜菊素及酒石酸粉碎至于20目,(3)用93-98%的乙醇制软材,乙醇用量为药粉重量的3-8%(ml/g),(4)过20目筛制湿粒,(5)干燥,逐渐升温至60-65℃,颗粒含水量小于4%,过30目筛整粒备用;(6)另取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熔溶,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均匀,(7)冷却后粉碎,过80目筛,(8)与(5)制得的颗粒及硬脂酸镁混合均匀,(9)颗粒经测定含量合格后压片,(10)包装。
权利要求
1.血塞通泡腾片,每片含有三七总皂苷25-100mg,其特征在于,每片还含有药用辅料,乳糖100-415mg、酒石酸28-120mg、甜菊素5-20mg、聚乙二醇6000 12-50mg、碳酸氢钠26-110mg、硬脂酸镁1-5mg。
2.血塞通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粒时用乙醇制软材,乙醇用量为药粉重量的4-6%(ml/g),浓度为93-98%,具体工艺为(1)三七总皂苷加入乳糖、甜菊素及酒石酸粉碎至10-20目,混合均匀,用浓度为93-98%的乙醇制软材,乙醇用量为药粉重量的3-8%(ml/g),过20目筛制湿粒,60-65℃干燥至颗粒含水量小于4%,过30目筛整粒备用;(2)另取聚乙二醇6000加热熔溶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均匀,冷却后粉碎,过80目筛,与(1)制得的颗粒及硬脂酸镁混合均匀,(3)颗粒经测定含量合格后压片,包装。
全文摘要
血塞通泡腾片,每片含有三七总皂苷25-100mg,乳糖100-415mg、酒石酸28-120mg、甜菊素5-20mg、聚乙二醇6000 12-50mg、碳酸氢钠26-110mg、硬脂酸镁1-5mg。本发明制备工艺为(1)三七总皂苷加入乳糖、甜菊素及酒石酸粉碎,混合,用乙醇制软材,过筛制湿粒,干燥,过筛整粒备用;(2)另取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熔溶,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冷却后粉碎,过筛,与(1)制得的颗粒及硬脂酸镁混合,(3)压片。本发明工艺设计合理,辅料搭配得当,便于大规模生产,颗粒合格率高。本发明兼具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特点,冷水中即可迅速崩解、溶出,利于吸收。溶液澄清、口感好,服用后均无不良反应,且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和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K9/46GK1839861SQ20061001064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3日
发明者杨肖云 申请人:云南古林天然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