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组合、制备工艺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4435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组合、制备工艺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又名鼻安舒,以下简称鼻安舒药物)组合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群体十分巨大,鼻炎是由于鼻腔组织是呼吸道最外的门户,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据统计,在所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90%以上就有不同程度的鼻炎症状。鼻炎类型复杂,病情长、病情重,而且是常见病,症状顽固易复发,难以治愈。感冒是世界各地常见疾病,在我国有75%的人每年都会患有一次感冒,且由于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体质下降的趋势,未来感冒可能将更为普通,由于急性鼻炎和感冒密切关联,可以预计未来慢性鼻炎患者群体将有增长趋势,而其它鼻炎也发病率高,患者群体比较多。但市场上药物多以中西医结合为主,且药物剂型单一。
急性鼻炎(鼻窦炎)即中医的鼻渊,而过敏性鼻炎即中医鼻鼽,均为鼻塞、流涕,久而难愈的疾病。《中医诊断学》认为流脓涕而臭者为鼻渊;流清涕不臭者为鼻鼽。鼻者肺之官,肺开窍如鼻,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之不利。中医学重视内因,即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正气旺盛,既可避免外邪入侵,又可使机体不发生阴阳失调的病理改变。“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本病的病因多是风寒邪,疾病的性质属虚属寒,病位在肺、脾、肾三脏。其标在肺,其本属肾。肺、脾、肾三脏功能健全,正气与元气就旺盛,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而采用调补脾、肺、肾的方法。当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时,则免疫功能低下,而采用调补脾、肺、肾的方法,可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机体免疫状态。而鼻渊和鼻鼽主要是因肺气虚,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寒邪凝滞,津液停于鼻窍所致。
针对上述病机,中医主要采用温补法,调理脾胃法,温阳补肾法等。常应用以甘辛温热为主,归经以肺、脾二经居首,功能以疏风宣肺,利水渗湿,补中益气为先的中药配伍治疗。

发明内容
为达到预防、缓解、治愈鼻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疗效独特,副作用小、能治疗上述鼻炎疾病的药物组合配方(俗称鼻安舒)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本方原于彝族聚居区的民间验方,对上述病症具有较好疗效,无毒副反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药物组合配方本质含有黄芪、黄芩、细辛、升麻、大追风、羊耳菊,余量为药物用辅料。该药物制剂中各组成物及其成份范围为黄芪0.1-99.9%,黄芩0.1-99.9%,细辛0.1-99.9%,升麻0.1-99.9%,大追风0.1-99.9%,羊耳菊0.1-99.9%,药物用辅料99.9%-0.1%。
该药物制剂中各组成物及其成份本质含药材黄芪10-20%,黄芩10-20%,细辛2-5%,升麻3-9%,大追风20-30%,羊耳菊30-40%,余量为药物用辅料。
该药物制剂中各组成物及其成份本质含药材最佳配比范围黄芪12.83%-15.46%;黄芩12.83%-15.46%;细辛2.3%-2.63%;升麻5.3%-6.36%;大追风24%-29.33%;羊耳菊33.33%-40%;余量为药物用辅料。则黄芪106.25±10g,黄芩106.25±10g,细辛18.75±1g,升麻43.75±4g,大追风200±20g,羊耳菊275±25g。
用于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组合中各组成物及其最佳成份配比为每100g提取物(流浸膏或干浸膏)含药材的最佳配比是黄芪106.25克、黄芩106.25克、细辛18.75克、升麻43.75克、大追风200克、羊耳菊275克,则按上述六种药材共计750克,经过提取工艺后可获得100克浸膏或干浸膏(有效成份)。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Asr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发明药物的组方中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味甘性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固表,生肌排脓等功,《医学启源》云“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症疮疡必用药。”用来补益肺气而为君药。
细辛Astraga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Asarum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或Asarum Sieboldii miq.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味辛性温,归肺肾经,有发表散寒,祛风止痛之功,《中华本草》“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痰、通窍。主治风寒表症,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喘咳、鼻塞、鼻渊、口疮”。
羊耳菊Inula cappa DC.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干燥全草。别名白牛胆、白羊耳、白叶菊、羊耳风。羊耳菊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全草,味辛、甘、微苦、性温、归肺经,有祛风散寒,行气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中华本草》“祛风散寒、行气利湿、解毒消肿、主治风寒感冒,咳嗽……”二药合用以达辛温散寒,通窍之功。
升麻Cimicifuga foetidaL.为毛莨科植物升麻的干燥根茎。升麻为毛莨科植物升麻的根,味辛、微苦、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有发表透疗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之功,可助以上三药补益肺气,散寒通窍共为臣药。
大追风Leycesteria formosa Wall.为忍冬科植物梅叶竹的干燥全草。别名空心木、鬼吹箫、泡掌筒、野芦柴。大追风为忍冬科植物鬼吹萧的茎叶,《医药杂志》“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云南中草药》“利湿、活血、消炎”。
黄芩Scutelle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味苦、性寒,归肺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二为性寒之品,能解毒为佐。以上六味合用共奏益气固表,祛风通窍之功,可用治鼻鼽表现的鼻痒、喷嚏、清涕、鼻塞,也可用于鼻渊流涕等症。
本发明用于治疗鼻炎疾病的鼻安舒药物的制备及制备方法是制剂中本质含有黄芪0.1-99.9%,黄芩0.1-99.9%,细辛0.1-99.9%,升麻0.1-99.9%,大追风0.1-99.9%,羊耳菊0.1-99.9%,其余为药物用辅料。该制剂是颗粒剂、硬胶囊、肠溶胶囊、微囊、片剂、薄膜衣片、肠溶衣片、滴丸、软胶囊、合剂(口服液)、滴鼻剂。
治疗鼻炎疾病的鼻安舒药物组合流浸膏和干浸膏提取方法如下(1)将黄芪、黄芩、细辛、升麻、大追风、羊耳菊六味药材饮片净选,加入9-12倍量的水浸泡2-4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2小时;(2)第二次、第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按0.4%加入预处理剂B,50℃保温4h后,煮沸15-30min灭酶,降温至50℃,按4-8%加入药用澄清剂(ZTC-II型或ZTC-III型)组分,混匀,再升温至70℃,按2-4%加入预处理剂B组分,搅匀,加入澄清剂(ZTC-II型或ZTC-III型)后,加温至80℃左右30分钟,待温度降至50℃时,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保温30分钟;(3)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用于治疗鼻炎疾病的流浸膏和干浸膏制备方法,其特征是(1)将黄芪、黄芩、细辛、升麻、大追风、羊耳菊六味药材饮片净选,加入9-12倍量的水浸泡2-4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2小时;(2)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6,加入2-5倍量95%乙醇,搅匀;(3)静置24小时以上,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所述用于治疗鼻炎疾病的鼻安舒药物组合中可添加药用预处理剂、澄清剂、赋形剂、溶剂、防腐剂、矫味剂、PH调节剂、等渗调节剂。
预处理剂预处理剂B(简称ZTC-预处理剂),生产单位北京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公司;药用澄清剂ZTC-II(ZTC1+1天然澄清剂,生产单位北京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公司)、ZTC-III(ZTC1+1天然澄清剂,生产单位北京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公司)、乙醇;赋形剂明胶、甘油、糊精、淀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活性炭、蜂蜡、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80。
溶剂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核桃油)、甘油、丙二醇、液体石蜡、蜂蜡;纯化水。
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丁酯(尼泊金类)。
矫味剂蜂蜜、甜叶菊苷、糖精钠。
PH调节剂盐酸、醋酸、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等渗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
以上添加的澄清剂、赋形剂、溶剂、防腐剂、矫味剂、PH调节剂、等渗调节剂的数量按药用标准要求进行。
用于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组合制剂的制备工艺所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安舒)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将药物干浸膏粉碎,过80-100筛,与淀粉、糊精、甜叶菊苷等辅料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所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安舒)药物胶囊剂或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是将药物干浸膏粉碎,过80-100筛,与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混匀,制粒、整粒、填充入硬胶囊或肠溶胶囊内即得。所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安舒)微囊的制备方法是将药物干浸膏粉碎,过200目筛,用羟丙基纤维素制粒、干燥、整粒,将囊粒置于包衣机内,加入聚乙二醇和乙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制成微囊,填充入硬胶囊或压制成片,即得。
所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安舒)片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配方用量的各原辅料称量、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即得;所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安舒)薄膜衣片或肠溶衣片的制备方法是将药物干浸膏粉碎,过80目筛,与淀粉、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混匀、制粒、干燥、压制成片、包薄膜衣或肠溶衣即得。
所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安舒)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是将药物干浸膏粉碎,过200目筛,与聚乙二醇、明胶、甘油、水等辅料混匀,制成软胶囊即得;所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安舒)滴丸的制备方法是将药物干浸膏粉碎,过200目筛,与聚乙二醇、甘油等辅料混匀,制成滴丸即得。
所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安舒)合剂(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是将鼻安舒流浸膏加入纯化水、加热溶解,加入蜂蜜、活性炭煮沸,趁热过滤、冷藏、过滤,滤液加入枸橼酸,加入纯化水调整至配制量,分装、灭菌,即得。
所述用于治疗鼻炎的(鼻安舒)滴鼻剂的制备工艺是将鼻安舒流浸膏加入纯化水,加热溶解,加入活性炭,煮沸、过滤,滤液冷藏,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加入氯化钠调节等渗,加入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调节PH值,加入尼泊金乙酯,再加入纯化水调整至配制量、分装,即得。
用于治疗鼻炎的(鼻安舒)药物组合的用途该药物组合特殊之处是用于治疗急性鼻炎(中医属于风证范畴)、慢性鼻炎(中医属于鼻窒范畴)、萎缩性鼻炎(中医属于鼻槁范畴)、干酪性鼻炎(中医属于鼻渊范畴)、急慢性鼻窦炎和化脓性鼻窦炎(中医属于鼻渊范畴)、过敏性鼻炎或变态反应性鼻炎(中医属于鼻鼽范畴)等鼻炎类病症。
本发明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组合配方(俗称鼻安舒)原于彝族聚居区的民间验方,具有疗效独特,副作用小,无毒副反应,能预防、缓解、治愈鼻炎,具有较好疗效。
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鼻安舒)流浸膏和干浸膏的制备称取黄芪116.25kg、黄芩116.25kg、升麻47.75kg、细辛19.75kg、大追风220kg、羊耳菊220kg,六味药材饮片共770kg,洗净、净选。加入9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药液温度为80℃时,在不断搅拌下缓慢的按药液量6%加入ZTC1+III型澄清剂B组份,搅匀,待药液温度降至50℃时,同法按药液量3%加入ZTC1+III型澄清剂A组份,搅匀,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5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称取黄芪116.25kg、黄芩116.25kg、升麻47.75kg、细辛19.75kg、大追风220kg、羊耳菊220kg,六味药材饮片共770kg,洗净、净选。加入12倍量的水浸泡4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药液温度为80℃时,在不断搅拌下缓慢的按药液量10%加入ZTC1+1III型澄清剂B组份,搅匀,待药液温度降至50℃时,同法按药液量5%加入A组份,搅匀,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50℃保温2小时,静置8小时以上,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实施例2 (鼻安舒)流浸膏和干浸膏制备称取黄芪96.25kg、黄芩96.25kg、升麻39.75kg、细辛17.75kg、大追风180kg、羊耳菊220kg,六味药材饮片共650kg,洗净、净选。加入9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按0.4%加入预处理剂B,50℃保温4h后,煮沸15min灭酶,降温至50℃,按8%加入ZTC-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混匀,再升温至70℃,按4%加入预处理剂B组分,搅匀,加入澄清剂后,加温至80℃左右30分钟,待温度降至50℃时,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保温30分钟。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称取黄芪96.25kg、黄芩96.25kg、升麻39.75kg、细辛17.75kg、大追风180kg、羊耳菊220kg,六味药材饮片共650kg,洗净、净选。加入12倍量的水浸泡4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按0.4%加入预处理剂B,50℃保温6h后,煮沸30min灭酶,降温至50℃,按4%加入ZTC-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混匀,再升温至70℃,按2%加入预处理剂B组分,搅匀,加入澄清剂后,加温至80℃左右30分钟,待温度降至50℃时,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保温30分钟。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实施例3 (鼻安舒)流浸膏和干浸膏制备称取黄芪106.25kg、黄芩106.25kg、细辛18.75kg、升麻43.75kg、大追风200kg、羊耳菊275kg,六味药材饮片共750kg,洗净、净选,加入9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加入5倍量95%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以上,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称取黄芪106.25kg、黄芩106.25kg、细辛18.75kg、升麻43.75kg、大追风200kg、羊耳菊275kg,六味药材饮片共750kg,洗净、净选。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加入2倍量95%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以上,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实施例4 (鼻安舒)流浸膏和干浸膏的制备称取黄芪3.06kg、黄芩3.06kg、升麻1.36kg、细辛0.58kg、大追风5.12kg、羊耳菊6.17kg六味药材饮片共19.35kg,洗净,加入9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药液温度为80℃时,在不断搅拌下缓慢的按药液量6%加入ZTC1+1III型澄清剂B组份,搅匀,待药液温度降至50℃时,同法按药液量3%加入A组份,搅匀,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5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称取黄芪4.1kg、黄芩4.1kg、升麻1.53kg、细辛0.69kg、大追风7.76kg、羊耳菊12.32六味药材饮片共30.5kg,洗净,加入12倍量的水浸泡4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药液温度为80℃时,在不断搅拌下缓慢的按药液量10%加入ZTC1+1III型澄清剂B组份,搅匀,待药液温度降至50℃时,同法按药液量5%加入A组份,搅匀,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50℃保温2小时,静置8小时以上,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实施例5 (鼻安舒)流浸膏和干浸膏制备称取黄芪4.1kg、黄芩4.1kg、升麻1.53kg、细辛0.69kg、大追风7.76kg、羊耳菊12.32六味药材饮片共30.5kg,洗净,加入9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按0.4%加入预处理剂B,50℃保温4h后,煮沸15min灭酶,降温至50℃,按8%加入ZTC-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混匀,再升温至70℃,按4%加入B组分,搅匀,加入澄清剂后,加温至80℃左右30分钟,待温度降至50℃时,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保温30分钟。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称取黄芪3.06kg、黄芩3.06kg、升麻1.36kg、细辛0.58kg、大追风5.12kg、羊耳菊6.17kg六味药材饮片共19.35kg,洗净,加入12倍量的水浸泡4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按0.4%加入预处理剂B,50℃保温6h后,煮沸30min灭酶,降温至50℃,按4%加入ZTC-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混匀,再升温至70℃,按2%加入B组分,搅匀,加入澄清剂后,加温至80℃左右30分钟,待温度降至50℃时,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保温30分钟。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实施例6 (鼻安舒)流浸膏和干浸膏制备称取黄芪3.06kg、黄芩3.06kg、升麻1.36kg、细辛0.58kg、大追风5.12kg、羊耳菊6.17kg六味药材饮片共19.35kg,,洗净,加入9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加入5倍量95%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以上,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称取黄芪4.1kg、黄芩4.1kg、升麻1.53kg、细辛0.69kg、大追风7.76kg、羊耳菊12.32六味药材饮片共30.5kg,洗净,加入12倍量的水浸泡4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加入2倍量95%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以上,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实施例7 (鼻安舒)流浸膏和干浸膏的制备按黄芪10-20%,黄芩10-20%,细辛2-5%,升麻3-9%,大追风20-30%,羊耳菊30-40%比例,称取黄芪、黄芩、升麻、细辛、大追风、羊耳菊六味药材饮片共24公斤,净选。加入9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药液温度为80℃时,在不断搅拌下缓慢的按药液量6%加入ZTC1+1III型澄清剂B组份,搅匀,待药液温度降至50℃时,同法按药液量3%加入A组份,搅匀,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5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按黄芪10-20%,黄芩10-20%,细辛2-5%,升麻3-9%,大追风20-30%,羊耳菊30-40%比例,称取黄芪、黄芩、升麻、细辛、大追风、羊耳菊六味药材饮片共24公斤,净选。加入12倍量的水浸泡4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药液温度为80℃时,在不断搅拌下缓慢的按药液量10%入ZTC1+1III型澄清剂B组份,搅匀,待药液温度降至50℃时,同法按药液量5%加入A组份,搅匀,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50℃保温2小时,静置8小时以上,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实施例8 (鼻安舒)流浸膏和干浸膏制备按黄芪10-20%,黄芩10-20%,细辛2-5%,升麻3-9%,大追风20-30%,羊耳菊30-40%比例,称取黄芪、黄芩、升麻、细辛、大追风、羊耳菊六味药材饮片共24公斤,净选。加入9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按0.4%加入预处理剂B,50℃保温4h后,煮沸15min灭酶,降温至50℃,按8%加入ZTC-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混匀,再升温至70℃,按4%加入B组分,搅匀,加入澄清剂后,加温至80℃左右30分钟,待温度降至50℃时,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保温30分钟。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按黄芪10-20%,黄芩10-20%,细辛2-5%,升麻3-9%,大追风20-30%,羊耳菊30-40%比例,称取黄芪、黄芩、升麻、细辛、大追风、羊耳菊六味药材饮片共24公斤,净选。加入12倍量的水浸泡4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按0.4%加入预处理剂B,50℃保温6h后,煮沸30min灭酶,降温至50℃,按4%加入ZTC-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混匀,再升温至70℃,按2%加入B组分,搅匀,加入澄清剂后,加温至80℃左右30分钟,待温度降至50℃时,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保温30分钟。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实施例9 (鼻安舒)流浸膏和干浸膏制备按黄芪10-20%,黄芩10-20%,细辛2-5%,升麻3-9%,大追风20-30%,羊耳菊30-40%比例,称取黄芪、黄芩、升麻、细辛、大追风、羊耳菊六味药材饮片共24公斤,净选,加入9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加入5倍量95%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以上,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按黄芪10-20%,黄芩10-20%,细辛2-5%,升麻3-9%,大追风20-30%,羊耳菊30-40%比例,称取黄芪、黄芩、升麻、细辛、大追风、羊耳菊六味药材饮片共24公斤,净选。加入12倍量的水浸泡4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加入2倍量95%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以上,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实施例10 (鼻安舒)颗粒剂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1 (鼻安舒)硬胶囊剂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2 (鼻安舒)肠溶胶囊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3 (鼻安舒)微囊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4 (鼻安舒)肠溶衣片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5 (鼻安舒)滴丸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6 (鼻安舒)片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8 (鼻安舒)软胶囊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20 (鼻安舒)滴鼻剂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9 (鼻安舒)合剂(口服液)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7 (鼻安舒)薄膜衣片的实施方案

鼻安舒胶囊药效学试验报告摘要鼻安舒胶囊系云南金碧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具声清热解毒、蔬风通窍等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本研究以通窍鼻炎片为阳性对照药,鼻安舒胶囊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0.3、0.6、1.2gkg-1,相当于临床推荐剂量的5、10及20倍),同时设空白对照(生理盐水),观察鼻安舒胶囊的抗炎、抑菌和抗过敏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结采表明鼻安舒胶囊(0.3、0.6、1.2gkg-1.相当于临床推荐裁量的5、10及20倍)剂量依赖性地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其抑制率分别为39.8、51.6和62.1%高剂量的鼻安舒胶囊能减轻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在羧甲基纤维絮钠所致大鼠气囊内白细胞游走和血浆蛋白渗出试验中,鼻安舒腔囊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囊内血浆蛋自渗出,作用强于阿斯匹林0.2g/kg,但对囊内自细胞游走无明显影响,此外有抑制炎症肉芽肿形成的趋势.但作用弱于阿斯匹林;体外抑茵试验袭明鼻安舒胶囊对上呼吸道常见病原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变形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25.0、50.0、50.0和25.0mg/mL均弱于氦苄西林钠注射液;鼻安舒胶囊和通窍鼻炎片均不能拮抗5-HT致本鼠胃底条收缩和组织胺致豚鼠回肠平滑收缩反应在辣椒索引起的豚鼠鼻炎模型上,鼻安舒胶囊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豚鼠打唢跪和搔鼠反应.对后者的抑制作用亚明显。以上结果提示鼻安舒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尤其对炎症急性期的炎性肿胀,作角较强对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辣椒素致鼻炎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药效强于通窍鼻炎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的以通窍鼻炎片为阳性对照药,对云南金碧制药有限公司提供鼻安舒胶囊进行抗炎、抗过敏、抑菌等药效学研究.为其临床用于治疗鼻炎提供实验依据。
试验材料供试药品及试剂鼻安静胶囊由云南金碧蓝药药有限公司提供,规格0.4g/粒,相当于含生药6.0g,临床推荐用量每次3粒,每天3次,按成人60kg体重计算,临床用量为0.06g/kg(相当于生药量0.9g/kg)。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不同浓度备用。抑菌试验则用生理盐水配制成500mg/ml,溶液置8磅30分钟高压灭菌备用。
通窍鼻炎片通窍鼻炎片浸膏,购自云南中医学院制药厂,每g浸膏相当于原生药3.51g,成品规格0.35g/片,相当于生药1.10g,用量口服,每次5~7片,每天3次,按成人60kg体重计算,临床用量为0.105g/kg(相当于生药量Q.33g/kg)。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不同浓度备用。抑菌试验则用生理盐水配制成500mg/ml溶液置8磅30分钟高压灭菌备用。
氨苄西林钠注射液规格1g/瓶。中药药典2000版黑卫药准字第101441号,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出品。称取0.01g+1ml灭菌生理盐水溶解后为10mg/ml备用。
氮苄西林药敏纸片(下称纸片)规格10μg/片,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对照组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由晗药集团制药总厂出品,称取0.01g+1ml生理盐水溶解后为10mg/ml备用。
富马酸酮替酚片规格1mg/片,苏卫药准字(1987)第344904号,盐城制药有限公司出品。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不同浓度备用。
营养琼脂、营养肉汤、小牛血清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提供.新鲜绵羊血出昆明医学院试验动物中心提供。
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
试验动物健康ICR小鼠、SD大鼠和豚鼠均出昆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滇实动证字第2001035号,2001034号.2002088号。
肺炎球菌(3100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32205)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1);变形扦落(11002)均由北京生物制品检定所菌种中心提供.昆明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保存。
仪器CL-770型临床分光光度计和U135C型平衡记录仪均为日本岛漳公司产品。
统计学分折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采用Student’s,检验行统计学分析。方法与结果。
一、抗炎作用鼻安舒胶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雄性ICR小鼠50只,体重24.7±3.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Ns对照组、鼻安舒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通窍鼻炎片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NS),鼻安舒胶爨0.3、0.6、1.2gkg-1。(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的5,10,20倍)通窍鼻炎片3.8gkg-1,(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的40倍),每天2次.共5个剂量,未次给药后1h,按文献方法静脉注射0.5%依文思5mlkg-1,5min后ip0.6%醋酸10mlkg-1,间隔30min后脱颈处死动物,用5mlNS冲洗腹腔,取冲洗渡3ml加0.1mol-NaOH0.1ml.放置30min,用CL-770型临床分光光度计(590nm)比色,结果进行Student’s检验。
结果表明,鼻安舒胶囊1.2gkg-1剂量(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的20倍)和通窍鼻炎片3.3gkg-1(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的40倍)均明显降低小鼠腹腔冲洗液依文恩兰浓度与NS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提示鼻安舒胶囊对醋酸所致,腹腔毛细管通透性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1)。
表1鼻安舒胶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n=10 X±S.+P<0.05.++P<0.0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通窍鼻炎片组比较(1-检检)
2、鼻安舒胶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账的影响雄性ICR小鼠50只.体重24±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生理盐水对照组、鼻安舒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通窍鼻炎片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NS)、鼻安舒胶囊0.3、0.6、1.2gkg-1(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的5、10、20倍)和通窍鼻炎片3.8gkg-1(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的40倍),每天2次,共5个剂量,未次给药量1h,参照文献每只小鼠右耳涂擦二甲本0.03ml致耳壳肿胀。15min处死小鼠。用直径8mm的打孔器打下双耳耳片称重,以左右耳重量差为肿胀度。并进行Student’s检验。
结果表明,鼻安舒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相当于临床推荐剂量的5、10和20倍)灌胃给药后。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抑制率宰分别为39.8、51.6和62.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选择性(P<o.o1=,与通窍鼻炎片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通窍鼻炎片所用剂量已达临床用量的40倍,提示鼻安舒胶囊具有明显抗炎作用,且强于通窍鼻炎片(表2)。
表2鼻安舒胶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n=10、X±S.++P<0.0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与通窍鼻炎片组比较+P>0.05.(1-检验)3、鼻安舒胶囊对大鼠羧甲基纤维索钠致白细胞游出的影响健康SD大鼠60只,体重170-22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生理盐水对照组、鼻安舒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通窍鼻炎片和阿斯匹林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NS)、鼻安舒胶囊0.3、0.6、1.2gkg-1(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的5、10和20倍),通窍鼻炎片3.8gkg-1(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的40倍)和阿司匹林0.2gkg-1,每天1次,共5个剂量。
参照文献将动物背都剃毛,无菌操作下向背部注入空气5ml形成圆形气囊,次日未次给药后1h向囊内注入1.5%CMC-Na 5ml,于3h和7.5h吸取囊内CMC-Na液0.02ml用生理盐水稀释20倍和40倍,于血小板上光镜下计数白细胞,再换算为每囊内白细胞总数,另取0.1ml生理盐水5ml混合均匀后,800ppm离心5分钟以沉淀血球,用考马斯亮法测定蛋白含量。数据进行Student’s检验。
结果表明,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刺激下,白细胞向囊内游出,于3.5h已有一定量,7.5h达很高,与文献报道一致,囊内渗出的血浆蛋白也随时间而增加。鼻安舒胶囊各用药组、通窍鼻炎片和阿斯匹林对羧甲塞纤维索钠所致囊内白细胞游出均无明显影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表3);但能显著抑制羧甲基纤维素钠引起囊内血浆蛋白渗出,鼻安舒胶囊组尚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1.2g/kg,临床用量的20倍),作用7.5h以上,其余各组在7.5h时已无明显作用(4)。
表3鼻安舒胶囊对大鼠羧甲基纤维索钠致白细胞游出的影响

n=10、X±X,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1-检验)4、鼻安舒胶囊对肉芽肿形成的影响健康SD大鼠66只,体重150-200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生理盐水对照组、鼻安舒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通窍鼻炎片和阿期匹林组。
动物背部剃毛,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纳30mg kg-1麻醉动物,参照文献将纸片植入动物左右表4 鼻安舒胶囊对大鼠羧甲基纤维索钠致白细胞渗出的影响

n=10、X±S.+P<0.05,++P<0.0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与通窍鼻炎片组比较P>0.05(1-检验)肩部各1片,缝合皮肤,放回原条件下继续饲养。植入纸片次月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NS)、鼻安舒胶囊0.3、0.6、1.2gkg-1(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的5、10和20倍)、通窍鼻炎片3.8gkg-1(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的40倍)和阿司匹林0.2gkg-1,每天1次,共6次。未次给药后1h处死动物,将纸舟与肉芽组织一并摘出,于60℃烤箱转烤24h后称重,即为肉芽净重,数据进行Student’s检验。
表5鼻安舒胶囊对肉芽形成的影响

n=10、X±X,++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1-检验)
结果表明,阿斯匹林对肉芽舯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鼻安舒胶囊和通窍鼻炎片有抑制内芽肿形成的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意义(表5)。提示鼻安舒对灸症后期的增殖骝作用较弱,且其抗炎作用特点也不同于阿司匹林。
二、鼻安舒胶囊的抑菌作用将冷冻干燥保存的肺炎球菌(3100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32205)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1)变形杆菌(14002)标准菌株在相应的液体培养基中复苏后,转种到相应的营养琼脂平扳、血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挑取单个菌落生理盐水稀释后用McFar Land比浊管目测比浊为3×105cfu/ml备用。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鼻安舒胶囊、通窍鼻炎片对上述试验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
结果表明,鼻安舒胶囊对上呼吸道常见病原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变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25.0、50.0、50.0和25.0mg/ml,均强于通窍鼻炎片(表6)。
表6鼻安舒胶囊对上呼吸道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三、鼻安舒胶囊对5-HT和组织胺等过敏介质的影响按Vanc和offcrmecier法取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将动物断头放血处死。立即剖腹摘出金胃,切下胃底部分,沿胃大弯剪取1.5×0.5cm的纵行胃肌条。
健康豚鼠,雌雄不拘,体重300-350g。将豚鼠击头致昏、放血处死后,迅速开腹,取回肠一段,沿肠壁分离肠系膜,用克氏液将肠内容物冲洗干净,并剪成1.0-1.5cm肠段备用。
将胃肠条或肠管一端固定于麦氏浴槽通气钩,另一端连接于张力换能器,静息负荷1.0g;营养液恒温37±1℃,通O2。平衡约1h,其间每15min换液一次,用U-135C自动平衡记录仪记录收缩曲线。
结果表明鼻安舒胶囊和通窍鼻炎片均不能拮抗5-HT(8×10-9g/L)引起的大鼠胃底平滑肌收缩和组织胺(5×10-5g/L)引起的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提示鼻安舒胶囊和通窍鼻炎片对过敏介质无明显影响。
四、对辣椒素致鼻炎的影响健康豚鼠56只,雌雄不拘,体重180-230g,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即生理盐水对照组、鼻安舒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通窍鼻炎片、酮替酚和吗啡组。除吗啡组和酮替酚分于造型前30min皮下注射3mg/kg和造型前1h灌胃给药10mg/kg外,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NS)、鼻安舒胶囊0.3、0.6、1.2gkg-1,通窍鼻炎片3.8gkg-1,每天1次.共3天。
未次给药后1h(吗啡组皮下注射后30min。参照文献于豚鼠右鼻孔内滴入1mM的辣椒素50μL,引起打喷嚏和搔鼻反应,分别计数30min内打喷嚏和搔鼻的次数,以反应鼻炎的严重程度,数据进行Student’s(1-检验)。
结果表明鼻孔内滴入辣椒素后,引起豚鼠明显的打喷嚏和搔鼻反应,与文献报导一致,给予鼻安舒胶囊1.2g/kg(相当于临床推荐剂量的20倍)、吗啡3mg/kg和酮替酚0g/k均明显抑制辣椒素引起的打喷嚏反应,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通窍鼻炎片有减少打喷嚏次数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显著差异(表7)。鼻安舒胶囊各剂量组、通窍鼻炎片和吗啡还显著抑制辣椒素引起的搔鼻反应,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鼻安舒胶囊呈现出剂量-效应相关性,10倍临床推荐量的鼻安舒胶囊的药效相当于40倍临床用量的通窍鼻炎片;酮替酚组对辣椒素引起的搔鼻反应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论和讨论鼻安舒胶囊系由云南金碧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窍之功效,主要用予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空运炎等疾病。药效学研究表明1、囊鼻安舒胶囊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尤其是炎症急性期鼻安舒胶囊0.3、0.6、1.2gkg-1(临床推荐剂量的5、10及20倍),相当于原生药6、12和24gkg-1显著减轻炎性肿胀,高剂量尚能减轻化学性刺激剂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剂量依颖表7鼻安舒胶囊对辣椒素后致豚鼠打喷嚏和搔鼻反应的影响

n=10、X±S.+P<0.05,++P<0.0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与通窍鼻炎片组比较P>0.05(1-检验)性地抑制囊内血浆蛋白渗出。但对囊内白细胞游走无明显影晌,此外有抑制炎症肉芽形成的趋势,提示鼻安舒胶囊对炎症晌急性期作用较强,对予缓解鼻炎的鼻塞、流涕较为有利,对炎症中晚期的渗出性病变和增殖性病变作用较弱。
2、鼻安舒胶囊具有抑制作用鼻安舒胶囊对上呼吸道常见病原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娃链球菌和变开形杆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强于通窍鼻炎,但弱于氨苄西林钠注射液。提示鼻安舒胶囊对鼻炎混合的细菌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鼻安舒胶囊对过敏介质5-HT和组胺的作用鼻安舒胶囊和通窍鼻炎片均不能拮抗5-HT和组胺所致平滑肌收缩反应。提示鼻安舒胶囊对过敏介质无明的影响。
4、鼻安舒胶囊减轻辣椒素所致豚鼠鼻炎反应据文献-报道鼻内滴入辣椒素可引起鼻炎,产生喷嚏和搔鼻反应,其机制与感觉神经释放P物质和速激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反射有关,组胺在其中的作用很弱。酮替酚通过抑制速激肽的作用从而减轻喷嚏和搔鼻反应,吗啡则通过激活感觉神经未梢的阿片受体调节速激肽的释放,抑制P物质介导的伤害信号或通过中枢性镇静作用,从而减轻喷嚏和搔鼻反应;鼻安舒胶囊类似于吗啡的作用特点,对辣椒素引起的喷嚏和搔鼻反应均有抑制作用,提示鼻安舒胶囊除具有抗炎、抑菌等作用外,还存在其它的药理活性,如对速激肽、P物质的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鼻安舒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尤其对炎症急性期的炎性肿胀作用较强对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辣椒素所致鼻炎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其药效强于通窍鼻炎片,值得深入研究。
鼻安舒胶囊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摘要 本实验采用ICR小鼠对鼻安舒胶囊进行小鼠经口大剂量多次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给药后未见动物出现明显中毒反应。其测定结果MTD为50.00g/80ml/kg体重。
1、实验目的观察供试品大剂量多次给予实验动物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
2、材料2 1、供试品鼻安舒胶囊,内含棕色颗粒,0-4g/粒,6粒/次,每日三次。其临床用量按50kg体重计算为0.14g/kg体重。由云南金碧制药公司提供。
2.2、实验动物健康ICR小鼠20只,雌雄各半,雌鼠体重为19.62g±1.19.雄鼠为19.74g±1.34。由昆明医学院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动物室提供。动物合格证滇实动证第9804,9806号。
3.0、方法选择体重为18~22g健康ICR小鼠20只,雌雄各半。称取鼻安舒颗粒25g加少量温开水浸泡,研磨,移至量杯中加水至40ml,为62.50%的棕色粘稠液,按0.8ml/10g体重等容量灌胃给药,分二次给予,每次间隔五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七天,记录动物中毒和死亡情况。
4.0、结果与评价20只小鼠灌胃给予供试品后未见动物出现明显中毒反应,七天连续观察,全部动物存活,一般情况良好,活动自如,进食、饮水正常。试验结束时,动物体重均有增长,雌鼠为21.78g±0.87,雄鼠为22.59g±0.58。结果测得鼻安舒胶囊小鼠经口MTD为50.00g/80mt/kg体重。为临床用药量的277倍。
5.0参考文献5.1中药新药研究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管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配方本质含有黄芪、黄芩、细辛、升麻、大追风、羊耳菊,该药物制剂中各组成物及其成份为黄芪0.1-99.9%,黄芩0.1-99.9%,细辛0.1-99.9%,升麻0.1-99.9%,大追风0.1-99.9%,羊耳菊0.1-99.9%,余量为药物用辅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组合,其特征是该药物制剂中各组成物及其成份本质含药材范围黄芪10-20%,黄芩10-20%,细辛2-5%,升麻3-9%,大追风20-30%,羊耳菊30-40%,余量为药物用辅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组合,其特征是该药物制剂中各组成物及其成份本质含药材最佳配比范围黄芪12.83%-15.46%;黄芩12.83%-15.46%;细辛2.3%-2.63%;升麻5.3%-6.36%;大追风24%-29.33%;羊耳菊33.33%-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组合,其特征是每100g提取物(流浸膏或干浸膏)含药材的最佳配比是黄芪106.25克、黄芩106.25克、细辛18.75克、升麻43.75克、大追风200克、羊耳菊275克,则按上述六种药材共计750克,经过提取工艺后可获得100克浸膏或干浸膏(有效成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治疗鼻炎疾病药物组合的流浸膏或干浸膏制备工艺,其特征是(1)将黄芪、黄芩、细辛、升麻、大追风、羊耳菊六味药材饮片净选,加入9-12倍量的水浸泡2-4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2小时;(2)第二次、第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按0.4%加入预处理剂B,50℃保温4h后,煮沸15-30min灭酶,降温至50℃,按4-8%加入药用澄清剂组分,混匀,再升温至70℃,按2-4%加入预处理剂B组分,搅匀,加入澄清剂后,加温至80℃左右30分钟,待温度降至50℃时,按药液量的0.5%加入滑石粉,保温30分钟;(3)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治疗鼻炎疾病药物组合的流浸膏或干浸膏制备工艺,其特征是(1)将黄芪、黄芩、细辛、升麻、大追风、羊耳菊六味药材饮片净选,加入9-12倍量的水浸泡2-4小时,煎煮前按吸水率补足水量,第一次煎煮1-2小时;(2)第二、三次各加6倍量的水煎煮0.5-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6,加入2-5倍量95%乙醇,搅匀;(3)静置24小时以上,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流浸膏,干燥得干浸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鼻炎疾病药物组合的流浸膏或干浸膏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添加的预处理剂、药用澄清剂、赋形剂、溶剂、防腐剂、矫味剂、PH调节剂、等渗调节剂,其分别为预处理剂预处理剂B(简称ZTC-预处理剂),生产单位北京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公司;药用澄清剂ZTC-II(ZTC1+1天然澄清剂,生产单位北京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公司)、ZTC-III(ZTC1+1天然澄清剂,生产单位北京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公司)、乙醇;赋形剂明胶、甘油、糊精、淀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活性炭、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80;溶剂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核桃油)、甘油、丙二醇、液体石蜡、蜂蜡;纯化水;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丁酯(尼泊金类);矫味剂蜂蜜、甜叶菊苷、糖精钠;PH调节剂盐酸、醋酸、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等渗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治疗鼻炎疾病药物组合的流浸膏或干浸膏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添加的预处理剂、药用澄清剂、赋形剂、溶剂、防腐剂、矫味剂、PH调节剂、等渗调节剂,其分别为预处理剂预处理剂B(简称ZTC-预处理剂),生产单位北京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公司;药用澄清剂ZTC-II(ZTC1+1天然澄清剂,生产单位北京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公司)、ZTC-III(ZTC1+1天然澄清剂,生产单位北京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公司)、乙醇;赋形剂明胶、甘油、糊精、淀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活性炭、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80;溶剂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核桃油)、甘油、丙二醇、液体石蜡、蜂蜡;纯化水;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丁酯(尼泊金类);矫味剂蜂蜜、甜叶菊苷、糖精钠;PH调节剂盐酸、醋酸、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等渗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作用于治疗鼻炎疾病药物组合的剂型,其特征是药物组合制剂为颗粒剂、硬胶囊、肠溶胶囊、微囊、片剂、薄膜衣片、肠溶衣片、滴丸、软胶囊、合剂(口服液)、滴鼻剂;颗粒剂是将药物干浸膏粉碎,过80-100筛,与淀粉、糊精、甜叶菊苷辅料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药物胶囊或肠溶胶囊是将药物干浸膏粉碎,过80-100筛,与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混匀,制粒、整粒、填充入硬胶囊或肠溶胶囊内,即得;微囊是将药物干浸膏粉碎,过200目筛,用羟丙基纤维素制粒、干燥、整粒,将囊粒置于包衣机内,加入聚乙二醇和乙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制成微囊,填充入硬胶囊或压制成片,即得;片剂是将配方用量的各原辅料称量、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即得;薄膜衣片或肠溶衣片是将药物干浸膏粉碎,过80目筛,与淀粉、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硬脂酸镁混匀、制粒、干燥、压制成片、包薄膜衣或肠溶衣,即得;软胶囊是将药物干浸膏粉碎,过200目筛,与核桃油、蜂蜡、明胶、甘油、水辅料混匀,制成软胶囊,即得;滴丸是将药物干浸膏粉碎,过200目筛,与聚乙二醇辅料混匀,制成滴丸,即得;合剂(口服液)是将鼻安舒流浸膏加入纯化水、加热溶解,加入蜂蜜、活性炭煮沸,趁热过滤、冷藏、过滤,滤液加入枸橼酸,加入纯化水调整至配制量,分装、灭菌,即得;滴鼻剂是将流浸膏加入纯化水,加热溶解,加入活性炭(0.5%),煮沸、过滤,滤液冷藏,吸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加入氯化钠(0.7%)调节,加入磷酸二氢钠(5%)和磷酸氢二钠(5%)调节PH值为5.5-7.5,加入尼泊金乙酯,再加入纯化水调整至配制量、分装,即得。
10.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疾病药物组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的特殊之处是用于治疗急性鼻炎(中医属于风证范畴)、慢性鼻炎(中医属于鼻窒范畴)、萎缩性鼻炎(中医属于鼻槁范畴)、干酪性鼻炎(中医属于鼻渊范畴)、急慢性鼻窦炎和化脓性鼻窦炎(中医属于鼻渊范畴)、过敏性鼻炎或变态反应性鼻炎(中医属于鼻鼽范畴)鼻炎类病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又名鼻安舒,以下简称鼻安舒药物)组合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配方本质含有黄芪、黄芩、细辛、升麻、大追风、羊耳菊、余量为药物用辅料。该药物制剂中各组成物及其成分含有;黄芪0.1-99.9%,黄芩0.1-99.9%,细辛0.1-99.9%,升麻0.1-99.9%,大追风0.1-99.9%,羊耳菊0.1-99.9%,药物用辅料99.9%-0.1%;用于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组合中各组成物黄芪10-20%,黄芩10-20%,细辛2-5%,升麻3-9%,大追风20-30%,羊耳菊30-40%,其余为辅料。本发明治疗鼻炎疾病的药物组合配方(俗称鼻安舒)原于彝族聚居区的民间验方,具有疗效独特,副作用小,无毒副反应,能预防、缓解、治愈鼻炎,具有较好疗效。
文档编号A61P11/02GK1839950SQ20061001064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9日
发明者罗永贤, 方绍斌, 蔡昌竹, 普建丽, 杨丽, 武晓玲, 刘建宇, 梅红旺, 伏国权 申请人:云南金碧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