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抗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1282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抗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药物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药为原料制成的药物,以及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acne vulgaris),是一种与皮脂代谢有关的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病变,好发于面部、背部和胸部等含皮脂腺较多的部位,主要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多种损害为特征,影响容貌美并常导致患者产生审美心理障碍,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痤疮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除儿童外包括轻症在内,人群中约有80%~90%的人患本病或曾经患过本病。本病多见15~30岁青年男女,故俗称“青春痘”。但进年来发病年龄逐渐扩大,8~12岁少儿组、35~45岁中青年组及50~60岁老年组均可发病,并呈上升趋势。
白细胞减少症为常见血液病。凡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持续低于4×109/L时,统称白细胞减少症,若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低于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甚至消失者,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以乏力、头晕为主,常伴有食欲减退、四肢酸软、失眠多梦、低热心悸,畏寒腰酸等症状;后者多以突然发病,畏寒高热,咽痛为主。本病任何年龄男女均可发病。粒细胞缺乏症为白细胞减少症发展至严重阶段的表现,多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药物及某些疾病,或可见于各种实体肿瘤化疗后、多种血液病、严重感染及原因不明者等。粒细胞缺乏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年龄较大或有其他脏器疾患的病人,病死率较高。祛除病因以及激素、支持治疗为本病主要治疗方法。
虚痨以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损所致的虚弱、不足地证候为特征,多种原因可导致虚痨。《理虚元鉴·虚症有六因》所说的“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各种原因导致气血阴阳耗损,病因在五脏,尤以脾肾两脏为重。引起虚损的病因,首先导致某一脏气、血、阴、阳亏损,而由于五脏相关,气血同源,阴阳互根,所以虚痨的病变相互影响,一脏受病,累及它脏;气虚不能生血,血虚无以生气;气虚者,日久阳也减衰;血虚者,日久阴也不足;阳损日久,累及于阴;阴虚日久,累及于阳。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五脏六腑、四肢百胲方能得以滋养。
上述痤疮、白细胞减少症、虚痨均需提高人体免疫力,西医对提高人体免疫力费用昂贵,很多患者都难以承受。目前常用的有三类(1)免疫替代剂,用来代替某些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生物因子的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药物,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提高体液免疫功能的药物等;按其作用性质又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按其来源则可分为细菌性免疫增强剂及非细菌性免疫增强剂。(2)免疫恢复剂,能增强被抑制的免疫功能,但对正常免疫功能作用不大。(3)免疫佐剂,又称非特异性刺激剂(见免设佐剂)。常用的免疫增强剂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内毒素、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转移因子、双链聚核苷酸、佐剂等。
《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0册收载的增抗宁片,具有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清热并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化疗、放疗以及不明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青春型痤疮,亦可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的治疗。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国内生产增抗宁片的厂家较少,不能充分发挥本品的社会效益。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生活规律的打乱,不明原因的白细胞减少,临床发病率不断增加,人们大量需求能提高免疫能力的中成药制剂。而目前国内生产增抗宁片的厂家较少,增抗宁片品种单一,不能充分发挥本品的社会效益。且增抗宁片具有不适的苦味,不利于服用;药物易受湿气和空气中氧、光线的影响,药物稳定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要解决增抗宁片品种单一的问题以及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增抗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它是由包括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白芍400~600 黄芪750~1000大枣650~800甜叶菊900~1100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提按上述重量称取原药材,加水煎煮1~3次,每次加水量为原药材重量的10~15倍,每次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用200~300目滤布滤过,滤液备用;
2)浓缩浸膏将上述水提后的滤液在温度为65~75℃、真空度为0.08~0.1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30(55~65℃)的浸膏备用;
3)醇沉向上述浸膏加入浸膏重量2.5~3.5倍量的75~85%乙醇,混匀,静置20~30小时,滤过,滤渣加1~2倍量的55~65%乙醇,混匀,静置10~15小时,用200~3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浓缩稠膏将上述醇沉后的滤液在温度为65~75℃、真空度为0.08~0.1Mpa的条件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1.4(55~65℃)的稠膏备用;
5)制粒将上述稠膏在温度为65~75℃、真空度为5.5~6.5Kpa的条件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干膏细粉重量15~25%的微晶纤维素,混匀,采用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主压力2~3Mpa、侧压力0.2~0.3Mpa、转速400~600转/分、筛网孔径0.2~0.8mm;
6)装胶囊将上述制得的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胶囊外观好,可掩盖不适的苦味,易于吞服,扩大了适用人群。
2、不透光胶囊及较好的包装材料可使药物不受湿气和空气中氧、光线的影响,从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使本品的质量更加可控,质量稳定,携带、运输、服用方便。
3、由于胶囊在制备过程中不加粘合剂和压力,所以胃肠道中崩解较片剂快,吸收好,口服给药后,胶囊剂相对于片剂崩解快,崩解时限易控制,囊壳破裂后,药物迅速分散,故药物释放溶出快,显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4、通过剂改,丰富了本品剂型,适应临床不同的使用,满足不同患者需要,同时利于本方的推广和应用。
5、辅料采用微晶纤维素,能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附图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
按如下重量称取原药材
白芍500g 黄芪834g 大枣750g 甜叶菊100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提按上述原药材重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原药材重量的12倍,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用300目滤布滤过,滤液备用;
2)浓缩浸膏将上述水提后的滤液在温度为65~75℃、真空度为0.08~0.1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的浸膏备用;
3)醇沉向上述浸膏加入浸膏重量3倍量的80%乙醇,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渣加1.5倍量的60%乙醇,混匀,静置12小时,用3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浓缩稠膏将上述醇沉后的滤液在温度为70℃、真空度为0.08~0.1Mpa的条件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60℃)的稠膏备用;
5)制粒将上述稠膏在温度为70℃、真空度为5.5~6.5Kpa的条件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干膏细粉重量24%的微晶纤维素,混匀,采用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主压力2~3Mpa、侧压力0.25Mpa、转速400~600转/分、筛网孔径0.8mm;
6)装胶囊将上述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本实施例制剂处方为药材3084g,出膏量约为354.66g,共制成1000粒,辅料需加85.34g。本品为棕褐色的颗粒,味甜;规格每粒装0.44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4次。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清热,并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用于化疗、放疗以及不明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青春型痤疮,亦可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的治疗。
根据衰者补之,损者益之治疗原则,气虚法当补气,气虚由脾虚所致,理当健脾,脾健运则运化复,运化复则谷气充,生化气机旺盛,诸证得愈。方中大用黄芪益气补中,加入大枣,助黄芪益气摄血,补气温阳功效更甚。白芍味苦微寒,归肝、脾经,补血益阴,与黄芪、大枣合用,即可双补气血,也可调和营卫阴阳。甜叶菊调和诸药,增强免疫功能。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清热之功效。
处方中白芍、黄芪、大枣、甜叶菊在临床应用多年,其安全性得到可靠验证。
实施例二
按如下重量称取原药材
白芍400g 黄芪750g 大枣650g 甜叶菊90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提按上述原药材重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原药材重量的10倍,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用250目滤布滤过,滤液备用;
2)浓缩浸膏将上述水提后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5℃)的浸膏备用;
3)醇沉向上述浸膏加入浸膏重量2.5倍量的75%乙醇,混匀,静置20小时,滤过,滤渣加1.5倍量的55%乙醇,混匀,静置10小时,用25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浓缩稠膏将上述醇沉后的滤液在温度为65℃、真空度为0.08~0.1Mpa的条件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5℃)的稠膏备用;
5)制粒将上述稠膏在温度为65℃、真空度为5.5~6.5Kpa的条件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干膏细粉重量15%的微晶纤维素,混匀,采用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主压力2~3Mpa、侧压力0.2Mpa、转速400~600转/分、筛网孔径0.2mm;
6)装胶囊将上述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三
按如下重量称取原药材
白芍600g黄芪1000g大枣800g甜叶菊110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提按上述原药材重量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量为原药材重量的15倍,每次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用300目滤布滤过,滤液备用;
2)浓缩浸膏将上述水提后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5℃)的浸膏备用;
3)醇沉向上述浸膏加入浸膏重量3.5倍量的85%乙醇,混匀,静置30小时,滤过,滤渣加2倍量的65%乙醇,混匀,静置15小时,用3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浓缩稠膏将上述醇沉后的滤液在温度为75℃、真空度为0.08~0.1Mpa的条件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4(65℃)的稠膏备用;
5)制粒将上述稠膏在温度为75℃、真空度为5.5~6.5Kpa的条件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干膏细粉重量25%的微精纤维素,混匀,采用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主压力2~3Mpa、侧压力0.3Mpa、转速400~600转/分、筛网孔径0.6mm;
6)装胶囊将上述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为防止有效成分长时间受热破坏,结合工业生产条件,醇沉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成稠膏,减压浓缩的条件为温度为65~75℃,真空度为0.08~0.1Mpa。
由于本品为水提醇沉液,因浸膏易粘结软化,宜采用减压真空干燥,干燥时间短,浸膏较易粉碎。减压干燥条件为温度为65~75℃,真空度为5.5~6.5Kpa。
由于本品含糖量较高,工艺采用了水提醇沉,药粉粘性较强,经试验,喷雾制粒不可行,以乙醇为润湿剂湿法制粒,虽可以制粒,但需要高浓度乙醇,生产较危险,且成本较高,故选择干法制粒较合适。
干法制粒机规格见表一
表一 仪器参数
本品应在30万级洁净区(室温18~25℃,相对湿度58%以下)中进行分装。
本发明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
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甜叶菊为菊科植物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Bertoni)Hems的地上部分。
微晶纤维素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微晶纤维素项下规定。
按上述工艺进行中试试制三批考察,其中三批数据及一般质量检查结果见表二、表三
表二 三批样品试制数据
表三 三批中试样品检验
中试结果表明,所得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权利要求
1、一种增抗宁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自芍400~600黄芪750~1000大枣650~800甜叶菊900~1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抗宁胶囊,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白芍400黄芪750大枣650甜叶菊9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抗宁胶囊,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白芍600黄芪1000大枣800甜叶菊1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抗宁胶囊,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白芍500黄芪834大枣750甜叶菊1000
5、一种增抗宁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水提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重量称取原药材,加水煎煮1~3次,每次加水量为原药材重量的10~15倍,每次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备用;
2)浓缩浸膏将上述水提后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30(55~65℃)的浸膏备用;
3)醇沉向上述浸膏加入浸膏重量2.5~3.5倍量的75~85%乙醇,混匀,静置20~30小时,滤过,滤渣加1~2倍量的55~65%乙醇,混匀,静置10~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浓缩稠膏将上述醇沉后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1.4(55~65℃)的稠膏备用;
5)制粒将上述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干膏细粉重量15~25%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成颗粒;
6)装胶囊将上述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抗宁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稠膏在温度为65~75℃、真空度为0.08~0.1Mpa的条件下进行;干燥稠膏在温度为65~75℃、真空度为5.5~6.5Kpa的条件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增抗宁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粒采用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主压力2~3Mpa、侧压力0.2~0.3Mpa、转速400~600转/分、筛网孔径0.2~0.8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抗宁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佳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水提按权利要求4所述重量称取原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原药材重量的12倍,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备用;
2)浓缩浸膏将上述水提后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的浸膏备用;
3)醇沉向上述浸膏加入浸膏重量3倍量的80%乙醇,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渣加1.5倍量的60%乙醇,混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备用;
4)浓缩稠膏将上述醇沉后的滤液在温度为70℃、真空度为0.08~0.1Mpa的条件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60℃)的稠膏备用;
5)制粒将上述稠膏在温度为70℃、真空度为5.5~6.5Kpa的条件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干膏细粉重量24%的微晶纤维素,混匀,采用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主压力2~3Mpa、侧压力0.25Mpa、转速400~600转/分、筛网孔径0.8mm;
6)装胶囊将上述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全文摘要
增抗宁胶囊,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药为原料制成的药物,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它是由包括白芍400~600、黄芪750~1000、大枣650~800、甜叶菊900~1100制成的药剂。其制备方法包括水提、浓缩浸膏、醇沉、浓缩稠膏、制粒、装胶囊等步骤。它的优点是1.外观好,可掩盖不适的苦味,易于吞服。2.在人休胃肠道中崩解较片剂快,吸收好,药物释放溶出快,显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3.通过剂改,丰富了本品剂型,适应临床不同的使用,满足不同患者需要。4.辅料采用微晶纤维素,能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A61P7/00GK1839954SQ200610020260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8日
发明者黎小平, 杨帆 申请人:石圣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