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囊三腔管面部牵引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59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气囊三腔管面部牵引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床手术器械,属于医疗卫生领域。
背聚技术
二气囊三腔管是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基本治疗方 法》将二气襄三腔管经鼻孔插入病人胃内,向胃囊注气后,轻轻用力向外牵 引,感到灯一定弹性阻力后,再于体外牵引固定。传统的牵引固定方法是一重
().5公斤的沙袋等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固定于床脚架上,也可用宽胶布将二气囊
三腔管固定于忠荐面颊部,保持适宜张力,起到压迫ih血作用,疗效可靠,对
食管肖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即时止血率可达90%。但传统的牵引固定方法存在 以下敝端即操作紫琐;相对被迫体位,限制了身体活动,久卧不适,易忠吸 入性肺炎,影响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鼻部胶布加压固定者,鼻與易缺血坏 死。申请号为93227402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赛三腔管的牵引装置》, 它包括戴在头上的刚性帽式骨架,两側下边以纤维布带固定于颊下,支架的一 端通过固定螵悻与帽式骨架相连,支架上装有分别与胃囊管、食道囊管相通的 农式气l玉计,弹簧拉力计的--端与双囊三腔管相连,另一端通过双向紧缩嫘母 与设在支架前端滑道上的滑块相连,滑块的另--側设有固定螺栓。这种结构的 伞引装置由于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而且造价高,影响了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行二气囊三腔管固定牵引装置存在的问题,提供 一种新型二气囊三腔管面部牵引固定器,具有操作简便,可调控压力;不影响 及限制患者体位,Pj在而部一定范围内平而移动,接触面大而软,避免鼻翼及 面部压伤,费用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二气囊三腔管面部牵引固定器包括面罩、固 定夹座、阆定带、下颌固定板,所述面罩为弧形透明状,并在其上设有支撑 梁,所述面罩上设有用于固定与调节二气囊三腔管倾斜角度及张力的固定夹 座,所述固定夹座上有一可以伸出三腔管的固定孔,在固定孔上设有一个用来 固定和调节三腔管的弹性夹,所述固定带两端连接于面軍的两側,所述面罩的 下部设有一个卡于患者下颌上防止固定器向上滑脱、长短可调的下颌固定板。
由于釆用上述结构,使用吋将三腔二囊管经^孔插入病人锊内,向^錄内注气 后,轻轻〗fl力向外牵引,感到有一定弹性附力后,再将固定器放于患者面部。 将三腔管加压后,用固定夹座上的弹性夹夹忭-,根据三腔管牵引角度、固定器 稳定情况及病人感觉调至合适位置,将固定带系于头后,防滑脱,必嬰时调节 牵引压力。
附圉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阁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屮1、面罩 2、固定夹座3、固定带 4、下颌固定板 5、支撑梁6、固定孔7、弹性夹 8、三腔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l、图2所示,该二气囊三腔管面部牵引固定器包括面罩1、固定夹座 2、固定带3、 T颌固定板4,面罩l为弧形透明状,并在其上设有支撑梁5 , 面翠1上设有用于固定与调节二气襄三腔管8倾斜角度及张力的固定夹座2, 固定夹座2上有--可以伸出三腔管的固定孔6,在固'定孔上设有一个用来固定 和调界三腔管的弹性夹7,弹性夹7由螺钉固定于固定夹座2上,固定带3两 端连接于面罩1的两侧,面罩1的下部设有一个卡于患者下颌上防止间定器向 上滑脱、长短可调的下颌固定板4。
使用时将三腔二囊管经輿孔插入病人胃内,向胃囊内注气后,轻轻用力向 外牵引,感到有一定弹性阻力后,再将固定器放于患者面部。将三腔管8加压 后,用固定夹座2上的弹性夹7夹住,根据三腔管牵引角度、固定器稳定情况 及病人感觉调至合适位置,将固定带3系于头后,防滑脱,必要时调节牵引压 力。压迫时可一定范围内平面移动固定器,减轻不适感,防压痕发生。-三腔管 压迫时间及放松观察时间同传统方法,三腔管解压观察时,松开弹性夹7,取 下固定器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二气囊三腔管面部牵引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二气囊三腔管面部牵引固定器包括面罩、固定夹座、固定带、下颌固定板,所述面罩为弧形透明状,并在其上设有支撑梁,所述面罩上设有用于固定与调节二气囊三腔管倾斜角度及张力的固定夹座,所述固定夹座上有一可以伸出三腔管的固定孔,在固定孔上设有一个用来固定和调节三腔管的弹性夹,所述固定带两端连接于面罩的两侧,所述面罩的下部设有一个卡于患者下颌上防止固定器向上滑脱、长短可调的下颌固定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气囊三腔管面部牵引固定器,该牵引固定器包括面罩、固定夹座、固定带、下颌固定板,面罩为弧形透明状,并在其上设有支撑梁,面罩上设有用于固定与调节二气囊三腔管倾斜角度及张力的固定夹座,所述固定夹座上有一可以伸出三腔管的固定孔,在固定孔上设有一个用来固定和调节三腔管的弹性夹,所述固定带两端连接于面罩的两侧,所述面罩的下部设有一个卡于患者下颌上防止固定器向上滑脱、长短可调的下颌固定板。使用时将三腔二囊管经鼻孔插入病人胃内,将三腔管加压后,用固定夹座上的弹性夹夹住,将固定带系于头后,防滑脱,必要时调节牵引压力。
文档编号A61M25/01GK101190352SQ20061007062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9日
发明者彭文洪 申请人:彭文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