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地执行介入式干预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85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控制地执行介入式干预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仪器对患者控制地执行介入式干预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围绕患者运动的用于产生射线束的X射线管,和包括多个检测器元件的检测器,用于测量透过患者之后的射线强度,其中该射线束扫描患者身上的一个扫描区域,该系统还具有用于相对于X射线管/检测器系统可变地支撑和定位患者的装置,和包含计算机程序的计算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该系统和根据检测器的测量数据再现断层造影图像。
背景技术
原理上这样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是公知的,这些系统通常用于在同时进行控制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介入式的干预。这样的介入式干预例如是抽取组织或对可能患病组织的治疗。为此通常采用刚性针。但还可以采用可弯曲的仪器,其中手术医生在进行介入时必须要注意在介入时尽可能不损伤器官或其它敏感的组织或路径中的骨骼。
目前通过手动设置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的扫描区域,使得该扫描区域位于实际介入的区域内,为此通常直接人工地移动患者卧榻或通过台面受控地来回移动而使患者卧榻移动。对于公知CT的患者卧榻来说,对患者卧榻的这种控制执行起来比较费劲,并且给手术医生、尤其是当他用消过毒的手操作时带来比较大的问题。另外当该仪器由于解剖结构的原因而必须被倾斜地引入到患者体内时更是存在大的问题。在此特别难以将扫描区域调节到实际的介入区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仪器对患者控制地执行介入式干预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改善了患者身上的介入位置和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的扫描区域之间的协调。
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可以采用本身可用的对计算机断层造影图像中的物体的自动检测,使得计算机自动从特定的物质中检测出物体,或具有预知形状的物体,并且在得知用于介入的仪器的位置之后相对于患者移动扫描区域,使得以自动方式通过相应的程序将该扫描区域最佳地、对应于事先进行的预设地与仪器的位置相匹配。
通过本发明要实现的是,手术医生现在可以真正地专注于实际的介入,并对应于扫描区域的自动匹配分别维持关于实际介入区域的更好的概貌,从而使对用于介入的仪器的无错引导变得容易。还因此可以平衡患者由于呼吸或主动反应而产生的运动,而手术医生不必主动干预。
根据这一基本思想,发明人提出了一种采用仪器对患者控制地执行介入式干预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具有至少一个围绕患者运动的用于产生射线束的X射线管,和包括多个检测器元件的检测器,用于测量透过患者之后的射线强度,其中该射线束扫描患者身上的一个扫描区域。此外所述系统还具有用于相对于X射线管/检测器系统可变地支撑和定位患者的装置,和包含计算机程序的计算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该系统和根据检测器的测量数据再现断层造影图像。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的改善在于,具有检测要用于介入的仪器的至少一部分的程序,以及根据已有的预设自动将扫描区域与被检测仪器相匹配的程序。
用于相对于X射线管/检测器系统可变地支撑和定位患者的装置可以不同地构成。为了在系统轴方向上移动,可以采用可移动的患者卧榻或可移动的支架。就患者的纵轴的取向而言,患者卧榻可以垂直于系统轴翻转,必要时还具有另外围绕系统轴旋转运动的翻转轴。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X射线管/检测器系统执行相应的相对运动。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不需要额外的特殊的位置识别装置,而是可以借助CT图像或直接通过检测器输出数据的改变来检测仪器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可选地,该仪器还可以具有相应的位置传感器,从而例如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直接的光学探测确定位置传感器的位置。
根据该发明思想可将患者卧榻和X射线管/检测器系统相对定位,使得扫描区域对应于事先输入的预设与仪器所在的区域重叠。在此例如还可以将该扫描区域的大部分设置在位于仪器的目标区域内,而已被仪器穿过的区域可以不被观察。
如果将具有多个检测器行的非常宽的检测器用于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则还可以通过在X射线管/检测器布置中移动校准仪使CT系统的扫描区域与仪器的位置匹配,而不必一定要患者卧榻和X射线管/检测器系统之间的相对移动。只要患者没有运动和/或CT系统的可见系统部件不发生运动,并且手术医生没有因此而受到干扰,就是有利的。此外扫描区域的狭窄和扫描区域必要时的移动与拍摄宽检测器的最大可能扫描区域相比可以导致剂量的减小。
除了确定位置之外还可以检测仪器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由此可以将扫描区域与当前的内容和手术医生的期望更好地匹配起来。从而可以这样改变患者卧榻的位置,使得扫描区域的位置对应于预设与仪器的位置相匹配。相应地还可以替代或除改变患者卧榻的位置外而更改X射线管/检测器装置的倾斜,或者可以在检测器相应较宽时使该倾斜适应各再现断层。
优选的,至少部分倾斜地显示再现后的CT图像,从而手术医生可以容易地识别空间状态。同样有利的是,在CT图像中突出地显示仪器,其中特别有利的是该突出通过将仪器以其它颜色显示来实现。
为了改善手术医生的概览,既可以在扫描方向上也可以与患者纵轴垂直地显示CT图像。此外还可以在患者的至少一幅概貌图像中显示所示出和/或可示出的CT图像的截平面。由此明显简化了引导。
在本发明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发明人建议基于事先检测的仪器的位置来计算仪器在组织中的可预测的进动路径,必要时还可以在CT图像中显示。在此可以在考虑自动组织识别和周围组织和/或不能被穿透的组织的情况下显示仪器在组织中的优选进动路径。在此可以采用诸如骨骼或特定器官等组织的典型吸收值,以便向手术医生建议仪器可以如何继续向前移动。在这些建议中可以考虑对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来说公知的仪器的可能弯曲变化。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具有程序,其在达到预定的与事先定义的组织之间的安全距离时输出优选为声频和/或可视的警告消息,从而手术医生在位于所述进动路径区域内的器官或较大的神经束状组织发生可能的损伤之前被告警。
在本发明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介入定义一个目标区域,在此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借助路径计算程序来显示手术医生应让其仪器遵循的、最佳的、只穿透非重要组织的路径。在此也考虑仪器的可能的弯曲或其它可能的仪器的形状改变。
此外可以这样装备CT系统,在显示中为手术医生显示与目标区域之间的用于介入的最佳角度,在显示中还向手术医生显示仪器为达到去往预定目标区域的最佳介入路径而必需的位置变化和/或状态变化。此外,仪器为达到去往预定目标区域的最佳介入路经所需的位置变化和/或状态变化的显示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文字图形(Piktogramm)来进行。由此不需要为手术医生进行特别的引导,也不需要将显示的图像转移到实际的状况,只需遵循显示屏上的方向说明。还可以声频地输出这样的说明,类似于车辆导航系统。由此手术医生不会由于其它情况下必需的观看显示屏而分心。
如果介入仪器例如用于肿瘤治疗,则可以定义一个目标区域,并光学标记地显示所有与仪器的预定部分之间存在特定距离并且已经到达的区域,从而向手术医生光学地显示关于已经治疗过的区域的稳定的概貌图。
此外,在扫描区域的所有显示中还可以通过事先再现的实际扫描区域之外的立体数据或CT图像来完善当前的扫描区域,从而为手术医生提供了更为简单的引导。
在本发明的意义下,上述方法特征在该CT系统中通过程序或程序模块构成,存储在控制和计算单元的数据和流程存储器中,在需要时调用并通过处理单元处理。
还要指出,所述CT系统和其中采用的软件既可以是C型设备还可以是传统的具有旋转360度支架的CT设备。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只显示了理解本发明所必需的特征,并且采用了下面的附图标记1CT系统;2X射线管;2.1焦点;3检测器;3.1至3.n检测器元件;4系统轴;5支架外壳;6可移动患者卧榻;7患者;8支架外壳中的开口;9计算和控制单元;10数据和控制导线;11仪器;12射线锥;13.1至13.n再现平面;14.1至14.n轴向显示平面;15、16、17部分图像;15.1、16.1、17.1概貌图像;15.2、16.2、17.2截面的详细显示;18校准仪;19.1至19.3介入轴;20.1至20.2禁止的区域;21文字图形;22目标区域;23部分图像;100至115流程图中的步骤100扫描内存储信息位置图;101扫描计划;102标记开始/目标;103路径分析;104判决点;105可视化最佳路径;106匹配起始点;107将台面位置、支架倾斜、校准和再现与计划匹配;108介入扫描;109检测介入轴;110分析路径;111判决点;112警告/校正建议;113将台面位置、支架倾斜、校准和再现与介入轴匹配;114判决点;115目标;Prg1-Prgn程序;xx轴/支架的翻转轴;α支架的翻转角度;z检测器和X射线管的旋转轴。
具体示出图1为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图2为具有倾斜设置的X射线管/检测器布置的CT系统的纵截面,图3为图2情形的示例性显示屏显示,图4为在介入开始时利用倾斜设置的X射线管/检测器系统和非对称设置的校准仪对患者进行的扫描的纵截面,图5为按照图4的图示,但在介入结束时扫描区域变小,图6为具有介入的目标区域和介入要避免的区域的患者概貌图的纵截面,图7为具有指示介入方向的说明的不同截面的显示屏显示,图8为执行由CT支持的介入的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的CT系统1的三维表示,其具有支架外壳5,其中设置了未详细示出的支架。在支架上固定着可围绕系统轴4旋转的X射线管2及其对面的检测器3。患者位于可在系统轴方向4上移动的患者卧榻6上,并且为了在辐射路径上被扫描而可以移动着穿过开口8,在该辐射路径上要进行实际的介入。此外还示出垂直于系统轴z的翻转轴x,支架可以围绕系统轴z翻转,从而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的倾斜的辐射路径。在该关联中要说明的是,对于足够宽的、也就是多行检测器来说只移动校准光阑使得只有倾斜的射线用于扫描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再现的控制、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通过计算和控制单元9进行,后者通过数据和控制导线10与支架和可移动的患者卧榻6连接。在该计算和控制单元9中存储了在执行本发明的方法时运行的程序Prg1-Prgn。
要说明的是,作为CT系统还可以采用所谓的C型设备来代替这里所示的360°旋转的支架,该C型设备还具有一个优点明显改善了对患者的可接近性,由此使介入的执行变得容易。
图2示意性示出患者7在扫描区域中的纵截面,带有X射线管的焦点2.1,该X射线管将射线束12辐射到对面的具有检测器元件3.1至3.n的检测器3上。在这里示出的情况下支架围绕x轴翻转角度α,从而系统轴4和支架的旋转轴z不再重合。由此给出再现平面13.1至13.n,它们同样与垂直方向倾斜α角。再现平面13.1至13.n在所示例子中与引入到患者体内的仪器相对于患者具有相同的交角。为了改善显示和简化对手术医生的引导,除了再现平面之外还显示重整后的截平面,在此用14.1至14.n表示。通常,与在此对应于系统轴的患者纵轴垂直地显示这样的截平面。
图3用显示器的再现示出这样的截平面的显示。该显示器再现示出两个图像15和16,其中图像15具有概貌图像15.1,其中显示了患者7的概貌,另外还示出轴向重整后的截面图像14.1至14.3以及另外示出的介入仪器11的纵截面。
在图像部分15.2中示出重整后的截面14.3,其示出患者的部分截面和仪器11的片段。
右边在图像片段16中再次示出包含患者7的纵截面的概貌图16.1,其中在该概貌图中可以看见3个再现后的截平面13.1至13.3和仪器11相对于患者的状态。在其下所示出的图像片段16.2中对应于手术医生的设置示出中心再现截面13.2,该截面以中间扫描的截平面示出原始再现后的图像,其中在此还示出位于该扫描中心的仪器11。当然所示图是对计算机断层造影横截面的极度简化的表示,而计算机断层造影横截面实际上具有更多的细节。
根据本发明,通过对应的程序控制和事先对检测器和再现数据的分析来控制扫描区域及其宽度,使得为手术医生提供已进行的介入的区域内的最佳视图。为此可以从现有的图像数据中自动计算支架相对于患者的最佳必需的倾斜角α,并且总是当前设置该角度和必需的辐射宽度,从而一方面使施加在患者身上的剂量最小,另一方面为手术医生提供了最佳的视图和最好的引导。
图4和图5示出在倾斜设置扫描区域的同时对光阑的匹配控制的可能性。
图4示出在介入开始时的扫描,其中还由手术医生或基于事先执行的图像识别定义一个目标区域22。在介入开始时调节校准仪18,使得患者7的要进行介入的区域被最佳地照射。在所示例中示出4个再现平面13.1至13.4。对应于患者7的这一当前再现的部分,计算出3个重整后的图像平面14.1至14.3,其中中心图像平面14.2穿过仪器11的纵轴,并与目标区域22相交。
随着介入的继续进行,也就是随着介入仪器11深入到患者体内并接近目标区域22,不再需要继续扫描已经穿过的区域,从而对射线12通过必要时对校准仪18的非对称控制来限制,使得该射线显示介入仪器11和目标区域22的临界区域。
图5示出通过极度变窄的射线锥12而达到的这种状况,由此在此只再现位于该射线锥中的平面13.1和13.2,并且相应地通过轴向重整的截面图14.1至14.3仅再显示出该再现立体的缩小了的图像片段。
还要注意,除了所示出的变形之外还可以使患者沿着系统轴相对于X射线管/检测器系统移动,从而通过采用检测器的边缘射线还会出现各个射线相对于系统轴的更大的翻转角。
图6以示意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对患者体内的介入路径的自动优化。示出患者的纵截面,该纵截面例如可以通过对患者的事先完整的扫描产生,其中在患者7体内示出了目标区域22,以及在介入时无论如何都不允许被损伤的区域20.1和20.2。该区域可以是器官、大血管、骨骼或大的神经束。所示出的图像在此展示了相对于实际问题的非常大的简化。除了目标区域和禁止区域的显示之外,还示出原理上可能的介入轴19.1至19.3。介入轴19.1是一个轴向轴,是从患者表面到目标区域22的最直接的连接,但与禁止区域20.1相切,因为这个原因不能作为可用的介入轴。向右极度倾斜的介入轴19.3同样在其从患者7表面到目标区域的路径上与禁止区域20.2相切,并因此也成为介入的禁止路径。最佳的介入路径用介入轴19.2示出。这是从患者7表面出发到目标区域22的最短介入路径,并且在其路径上没有与禁止区域相切。基于患者的立体显示利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手段可以毫无问题地得到这样的分析。通过相应的图像显示可以为手术医生用图像显示出该路径的优化,而不必对空间想象力提出太大的要求。
要说明的是,在此二维显示的例子不必限定为二维,而是可以通过在第二平面中的相应的附加说明和附加显示在三维空间中向手术医生最终显示最佳介入通道或介入轴。
图7示出针对用于执行介入的自动导航的显示屏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该显示屏在此示例性地分为4部分,部分15、16、17是概貌图并示出0°、20°和35°的截面图像,而在部分视图23中通过文字图形表现仪器的自动引入。
该图示出在介入开始时的状况,其中已经给出了患者的概貌扫描,并空间标记出介入的目标区域22。介入的开始通过仪器11的状态来确定。在部分图15中示出翻转角为0°的轴向图,其中仪器11在中间的再现平面13.2中被截断。再现平面13.2还截断了目标区域22。部分图16以概貌视图示出模拟的再现截面和具有20°角的介入轴,而在部分图17中既绘出再现平面又绘出具有35°角的介入轴。如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的,偏转20°的介入轴是最佳的,因为在此不可能有禁止区域被介入所伤害,这从除概貌视图之外示出的截面图像中可以识别出。
相应地在显示器部分23中,示出了轴向和当前的介入轴19.1以及最佳介入轴19.2,通过文字图形21显示出移动仪器11的最期望的校正方向,由此可达到最佳的介入轴19.2。
通过该图使得手术医生可以找到最佳的介入路段,而不需要对空间想象力有太大的要求。
还要指出的是,所示出的文字图形21还可以用声频消息或相应的语音消息来补充或被其代替。
最后图8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借助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通过步骤100到115执行介入的示例性流程图。由此在第一步骤100中首先拍摄一张内存储信息位置图(Topogramm),接着在步骤101进行扫描计划,其中产生患者的概貌扫描。在该概貌扫描中从步骤102开始并标记出介入的目标,在步骤103中进行路径分析。在判决点104如果该路经只是设置为次优的,则在步骤105显示该路径的优化,并相应地匹配106的起始点。然后可以利用该新的起始点继续102。如果介入路径按照路径分析103是最佳的,则在判决点104导向实际的介入,在此在步骤107将台面位置、支架倾斜、校准和再现路径与计划匹配。此后在步骤108进行介入扫描,其中在步骤109检测介入轴,在步骤110分析相应的路径。如果在判决点111给出该路径是次优的,则输出警告,或在步骤112显示校正建议,据此在步骤113再次将台面位置、支架倾斜、围绕再现平面的校准与介入轴相匹配,并返回步骤108。如果该路径在判决点111是好的,也就是说在该路径的区域内不存在禁止区域,则在步骤114检测是否达到了目标。如果没有,则跳至步骤113,否则将该目标检测为已达到,并在步骤115显示介入结束。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不仅限于给出的组合、还能以其它组合或单独使用,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仪器(11)对患者(7)控制地执行介入式干预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1),具有1.1.围绕患者(7)运动的用于产生射线束(12)的X射线管(2),和包括多个检测器元件(3.x)的检测器(3),用于测量透过患者(7)之后的射线强度,其中该射线束(12)扫描患者(7)身上的一个扫描区域,1.2.用于相对于X射线管/检测器系统(2,3)可变地支撑和定位患者的装置(6),1.3.包含计算机程序(Prgx)的计算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该系统和根据检测器(3)的测量数据再现断层造影图像,其特征在于,1.4.存储了对要用于介入的仪器(11)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检测的用于执行的第一程序(Prg1)或程序模块,1.5.存储了根据已有的预先给定自动将扫描区域与仪器(11)进行匹配的用于执行的第二程序(Prg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3)或程序模块,通过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借助CT图像来检测所述仪器(11)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4)或程序模块,通过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借助检测器输出数据来检测所述仪器(11)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5)或程序模块,通过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将患者卧榻(6)和X射线管/检测器系统(2,3)相对定位,使得扫描区域对应于预设与所述仪器(11)所在的区域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6)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通过在X射线管/检测器布置(2,3)中移动校准仪(18)使该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1)的扫描区域与所述仪器(11)的位置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7)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检测所述仪器(11)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8)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这样改变患者卧榻(6)的位置,使得扫描区域的位置对应于预设与所述仪器(11)的位置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9)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更改X射线管/检测器布置(2,3)的倾斜(α),使得扫描区域相对于患者(7)的位置对应于预设与所述仪器(11)的位置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10)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更改再现后的断层(13.x)的倾斜(α),使得该断层的位置对应于预设与所述仪器(11)的位置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11)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至少部分倾斜地显示再现后的CT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12)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既在扫描方向上又与患者纵轴垂直地显示CT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13)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至少在患者(7)的概貌图像(15.1,16.1,17.1)中显示所示出和/或可示出的CT图像的截平面(13.x,14.x)。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14)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在CT图像中突出地显示所述仪器(1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15)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通过将所述仪器(11)以其它颜色显示来进行所述突出显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16)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基于所检测的位置计算仪器(11)在组织中的可预测的进动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17)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将计算出的预测进动路径在CT图像中进行显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18)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在考虑自动组织识别和周围组织和/或不能被穿透的组织的情况下计算和显示所述仪器(11)在组织中的优选进动路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19)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在计算所述进动路径时考虑所述仪器(11)的可能弯曲变化。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20)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在达到预定的与事先定义的组织之间的安全距离时输出优选为声频和/或可视的警告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21)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可以定义一个目标区域,并显示最佳的、只穿透非重要组织的路径。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22)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在显示中为手术医生显示与目标区域(22)之间的用于介入的最佳角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23)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在显示中向手术医生显示所述仪器(11)为达到去往预定目标区域(22)的最佳介入路径而必需的位置变化和/或状态变化。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24)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使得为达到去往预定目标区域(22)的最佳介入路经所需的对所述仪器(11)位置变化和/或状态变化的显示通过至少一个文字图形(21)来进行。
24.根据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25)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可以定义一个目标区域,并光学标记地显示所有与所述仪器(11)的预定部分之间存在特定距离并且已经到达的区域。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了用于执行的另一个程序(Prg26)或程序模块,利用该程序或程序模块利用事先再现的立体数据来显示当前的扫描区域和再现后的CT图像的组合。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是C型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是支架和可围绕系统轴旋转360度的X射线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仪器(11)对患者(7)控制地执行介入式干预的计算机断层造影系统(1),具有围绕患者运动产生射线束的X射线管(2),包括多个检测器元件(3.x)的、测量透过患者后的射线强度的检测器(3),该射线束(12)扫描患者身上的一个扫描区域,和用于相对于X射线管/检测器系统(2,3)可变地支撑和定位患者的装置(6),包含计算机程序(Prg
文档编号A61B6/04GK1903129SQ20061010901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5日
发明者加布里埃尔·哈拉斯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