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皮肤止痒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459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草药皮肤止痒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特别是一种治疗伴随瘙痒症状的皮肤病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很多皮肤病诸如银屑病、鹅掌风、手足体股癣、皮肤湿疹、接触皮炎、糠疹等均伴随皮肤瘙痒、疼痛症状。这些病症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健康。重者使人心烦意乱、疼痛难耐,影响人们上班工作和学习,使人寝食难安,影响情绪和身体健康。轻者皮肤脱屑、癣斑扩散影响美观。
目前市场上治疗此类皮肤病多为西药,诸如“999皮炎平”、皮康王、皮康霜、皮炎平等,如皮炎平主要成分为醋酸地塞米松、樟脑、薄荷脑。中药为我国传统用药,通常认为相对西药有具更小副作用和耐药性。在中药的开发上急需提供更多验方以服务广大患者,让患者有更多的健康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用来治疗银屑病、鹅掌风、手足体股癣、皮肤湿疹、接触皮炎、神经性皮炎、丘疹性皮炎、糠疹、脚气、钱币状皮炎、浅表性真菌感染等皮肤病症,同时解除上述皮肤病引起的疼痛、瘙痒等症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草药皮肤止痒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轻粉26~32%、密陀僧26~32%、细辛15~19%、白芷5~7%、炉甘石15~19%、生草乌2~4%;将组分粉末用95%浓度乙醇浸泡成液药,所述乙醇用量为组分重量的4~5倍。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轻粉28.57%、密陀僧28.57%、细辛17.143%、白芷5.714%、炉甘石17.143%、生草乌2.86%;将组分粉末用95%浓度乙醇浸泡成液药,所述乙醇用量为组分重量的4.63倍。
上述组分中,轻粉为粗制氯化亚汞结晶,功效为杀虫,攻毒,利水,通便;密佗僧,功能与主治为杀虫收敛,祛痰镇惊;细辛功效为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止咳除痰;白芷功能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炉甘石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主含碳酸锌,功能为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生草乌功效为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本发明为中药,引入了多味草药,经实践证明,可以治疗银屑病、鹅掌风、手足体股癣、皮肤湿疹、接触皮炎、神经性皮炎、丘疹性皮炎、糠疹、脚气、钱币状皮炎、浅表性真菌感染等皮肤病症,同时解除上述皮肤病引起的疼痛、瘙痒等症状,具有标本兼治、见效快、不复发、疗效显著等特点,其治疗有效率在98%。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一种中草药皮肤止痒液,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轻粉26~32%、密陀僧26~32%、细辛15~19%、白芷5~7%、炉甘石15~19%、生草乌2~4%;将组分粉末用95%浓度乙醇浸泡成液药,所述乙醇用量为组分重量的4~5倍。
实施例如下。组分总重量175克(g),各组分重量范围为轻粉45.5~56g、密陀僧45.5~56g、细辛26.25~33.25g、白芷8.75~12.25g、炉甘石26.25~33.25g、生草乌3.5~7g。
实施例1轻粉50g(28.57%)、密陀僧50g(28.57%)、细辛30g(17.143%)、白芷10g(5.714%)、炉甘石30g(17.143%)、生草乌5g(2.86%);将各组分磨成粉末后用95%浓度乙醇(常温密度为0.81kg/l)浸泡成液药,所述乙醇用量为1000mml(为组分重量的4.63倍)浸泡七天即可使用。
实施例2轻粉45.5g、密陀僧52.75g、细辛26.25g、白芷10.75g、炉甘石33.25g、生草乌6.5g;将各组分磨成粉末后用95%浓度乙醇浸泡成液药,乙醇用量为864mml(为组分重量的4倍)浸泡七天即可使用。
实施例3轻粉56g、密陀僧47.25g、细辛33.25g、白芷8.75g、炉甘石26.25g、生草乌3.5g;将各组分磨成粉末后用95%浓度乙醇浸泡成液药,乙醇用量为1080mml(为组分重量的5倍)浸泡七天即可使用。
实施例4轻粉45.5g、密陀僧56g、细辛26.25g、白芷12.25g、炉甘石28g、生草乌7g;将各组分磨成粉末后用95%浓度乙醇浸泡成液药,乙醇用量为1000mml(为组分重量的5倍)浸泡七天即可使用。
实施例5轻粉52g、密陀僧45.5g、细辛28.25g、白芷12.25g、炉甘石32g、生草乌5g;将各组分磨成粉末后用95%浓度乙醇浸泡成液药,乙醇用量为1000mml(为组分重量的5倍)浸泡七天即可使用。
上述五个实施例按传统中药制造工艺进行制备,简述如下将各组份磨成粉末,用乙醇浸泡7天成液药即可使用,也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用法一日三次。
本发明病例1。冯振建,男,34岁,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初诊2006年4月17日下肢双腿至大小不均的红色颗粒疹点时痛时痒剧烈,病人心烦意乱痛苦难受。病人按一日三次用药,一个疗程七天后症状明显好转,疹点消失并且不痛不痒了,病人为了巩固疗效又坚持用药两周后,皮肤症状完全消失,病人身体恢复健康。
病例2。邱某某,男60岁,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2006年5月8号前往申请人处就诊,初诊为扁平台癣,症状患处在两脚颈部,皮肤淡黑、白屑,有铜钱厚皮层,瘙痒剧烈,用本发明液药外擦患处,四个疗程后病症即见好转,皮肤厚度明显变薄。患者又巩固用药30天,皮肤病症痊愈,无疤痕。
病例3。夏某某,男,31岁,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2006年4月28日初诊为湿疹,已有半年之久。患者用药14天,皮肤症状全部消失,患者为彻底消除斑痕又巩固用药10天,至今未见复发。
病例4。黄明荣,男,54岁,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身患脓胞型银屑病28年之久。该病一到春季复发就瘙痒难受,睡卧不安。患者2005年6月前来就医,发明人用液药两个疗程14天后症状明显好转,续用药14天后银屑病痊愈。
病例5。方坤,男,18岁,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水坪镇学生。2006年3月前来就诊,初诊为瘙痒性皮炎,红疹状,疼痒难耐。发明人让其外用本发明药一周即见效,后未见复发。
本发明药液实施病例150人,有效142人,微效5人,效果不明显3人,总有效率98%。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草药皮肤止痒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轻粉26~32%、密陀僧26~32%、细辛15~19%、白芷5~7%、炉甘石15~19%、生草乌2~4%;将组分粉末用95%浓度乙醇浸泡成液药,所述乙醇用量为组分重量的4~5倍。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止痒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轻粉28.57%、密陀僧28.57%、细辛17.143%、白芷5.714%、炉甘石17.143%、生草乌2.86%;将组分粉末用95%浓度乙醇浸泡成液药,所述乙醇用量为组分重量的4.63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用来治疗银屑病、鹅掌风、手足体股癣、皮肤湿疹、接触皮炎、神经性皮炎、丘疹性皮炎、糠疹、脚气、钱币状皮炎、浅表性真菌感染等皮肤病症,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轻粉26~32%、密陀僧26~32%、细辛15~19%、白芷5~7%、炉甘石15~19%、生草乌2~4%;将组分粉末用95%浓度乙醇浸泡成液药,所述乙醇用量为组分重量的4~5倍。本发明为中药,引入了多味草药,经实践证明,可以治疗上述皮肤病症,解除上述皮肤病引起的疼痛、瘙痒等症状,具有标本兼治、见效快、不复发、疗效显著等特点,其治疗有效率在98%。
文档编号A61K9/08GK1957996SQ20061012481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6日
发明者王显运 申请人:王显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