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00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用于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一种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
背景技术
人体全身的血液循环中,下肢血液抵抗重力作用向心脏回流是整个血液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肢血液可以抵抗重力而顺利回流主要两个原因,一是小腿的肌肉进行交替的收缩和舒张,作为一个肌肉泵,将包裹与肌肉内的静脉血液挤向心脏;二是在整个下肢静脉中,一般每隔10~20厘米即有一个静脉瓣膜,防止血液的返流。而由于先天性瓣膜结构不良、血栓的堵塞机化或长期站立负重等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瓣膜关闭功能不全,此类疾病称为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国内发病率高达8.8%,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是目前,该类疾病以手术治疗为首选,但是各种治疗手段尚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
近年来,许多国外学者提出各自瓣膜替代物的设计。目前国外研究中的瓣膜替代物的种类主要有(1)将静脉壁的全部或内膜部分向腔内翻转形成一个瓣膜样结构,但是术后可能发疤痕挛缩,造成静脉管径狭窄,甚至阻塞;(2)利用不锈钢、铂等,制造人工瓣膜,此类设计将人工植入物直接暴露于血液中,有血栓形成可能;(3)设计在管壁外规律性压迫静脉的装置,模拟静脉瓣膜功能。目前用腓肠肌肌襻压迫静脉,当人体下肢运动时,腓肠肌肌襻对静脉的压迫就模拟静脉瓣膜功能,而当静息状态下,腓肠肌肌襻就起不了瓣膜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保持静脉内血液选择性单向流动的手术植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瓣膜上体和瓣膜下体通过两侧瓣膜轴连接;瓣膜上体与瓣膜下体相对面的两端分别设有血管壁远端压迫点和血管壁近端压迫点,血管壁远端压迫点能与静脉远端接触,血管壁近端压迫点能与静脉近端接触;瓣膜上体与瓣膜下体的血管壁近端压迫点均用固定缝线将瓣膜上体与瓣膜下体与静脉壁固定。
血管壁远端压迫点压迫面积小于血管壁近端压迫点压迫面积;血管壁远端压迫点压迫程度大于血管壁近端压迫点压迫程度;血管壁远端压迫点与瓣膜轴在血管轴向投影距离小于血管壁近端压迫点与瓣膜轴投影距离。
所述的瓣膜上体和瓣膜下体材料为外层包覆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层的钛合金。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可保持静脉内血液选择性单向流动,具有生理瓣膜的功能;而且该装置放置在血管壁外,保持血管内膜的完整性,减小术后血管内血栓形成可能的风险。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线的剖面图;图4是图2中B-B线的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处于开放状态下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C-C线的剖面图;图7是图5中D-D线的剖面图。
图中1、瓣膜下体,2、瓣膜上体,3、瓣膜轴,4、血管壁远端压迫点,5、血管壁近端压迫点,6、静脉壁,7、血管内腔截面,8、固定缝线,9、静脉远端,10、静脉近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瓣膜上体2和瓣膜下体1通过两侧瓣膜轴3连接;瓣膜上体2与瓣膜下体1相对面的两端分别设有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和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能与静脉远端9接触,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能与静脉近端10接触;瓣膜上体2与瓣膜下体1的血管壁近端压迫点4均用固定缝线8将瓣膜上体2与瓣膜下体1与静脉壁6固定。
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压迫面积小于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压迫面积;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压迫程度大于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压迫程度;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与瓣膜轴3在血管轴向投影距离小于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与瓣膜轴3投影距离。
所述的瓣膜上体2和瓣膜下体1材料为外层包覆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层的钛合金。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2、图3、图4所示,当血流自静脉近端10向静脉远端9流动时,所述的静脉壁6对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产生的力矩大于静脉壁6对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产生的力矩,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的压迫程度变大,导致静脉闭合,如图3所示,而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的压迫程度变大,如图4所示。从而该装置起到阻断的血液反流的作用。
如图5、图6、图7所示,当血流自静脉远端9向静脉近端10流动时,所述的静脉壁6对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产生的力矩大于静脉壁6对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产生的力矩,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的压迫程度变小,如图6所示,而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的压迫程度变大,但不至于压迫到静脉闭合的程度,如图7所示。从而,血液顺利通过,向心脏流动。
如图2所示,为防止静脉壁6在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处发生侧向位移,在该装置安置时用手术缝线将静脉壁6的外膜与瓣膜上体2与瓣膜下体1的膨化聚四氟乙烯层缝合固定缝线8。
在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游离一端股静脉,结扎离断该段股静脉上的侧支静脉,将瓣膜上体2与瓣膜下体1放置于该段股静脉管壁外,安置两侧的瓣膜轴3,再缝合固定缝线8,从而完成了安置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的主要手术过程。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其特征在于瓣膜上体(2)和瓣膜下体(1)通过两侧瓣膜轴(3)连接;瓣膜上体(2)与瓣膜下体(1)相对面的两端分别设有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和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能与静脉远端(9)接触,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能与静脉近端(10)接触;瓣膜上体(2)与瓣膜下体(1)的血管壁近端压迫点(4)均用固定缝线(8)将瓣膜上体(2)与瓣膜下体(1)与静脉壁(6)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其特征在于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压迫面积小于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压迫面积;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压迫程度大于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压迫程度;血管壁远端压迫点(4)与瓣膜轴(3)在血管轴向投影距离小于血管壁近端压迫点(5)与瓣膜轴(3)投影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瓣膜上体(2)和瓣膜下体(1)材料为外层包覆膨化聚四氟乙烯层的钛合金。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外间接人造瓣膜。瓣膜上体和瓣膜下体通过两侧瓣膜轴连接;瓣膜上体与瓣膜下体相对面的两端分别设有血管壁远端压迫点和血管壁近端压迫点,血管壁远端压迫点能与静脉远端接触,血管壁近端压迫点能与静脉近端接触;瓣膜上体与瓣膜下体的血管壁近端压迫点均用固定缝线将瓣膜上体与瓣膜下体与静脉壁固定。当血流自静脉近端向静脉远端流动时,能使血管壁远端压迫点闭合;当血流自静脉远端向静脉近端流动时,能血管壁远端压迫点被血流冲开。该发明可保持静脉内血液选择性单向流动,具有生理瓣膜的功能;而且该装置放置在血管壁外,保持血管内膜的完整性,减小术后血管内血栓形成可能的风险。
文档编号A61B17/00GK1957861SQ20061015463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3日
发明者刘颖斌, 王俊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