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液体的搽拭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45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液体的搽拭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液体的搽拭棒。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带药液搽拭棒,大部分是由搽拭棉头和贮液管组成,贮液管一端有管塞,另一端有通孔,通孔内有隔离油。使用时,要等隔离油流出后药液才能流出渗到棉头供使用。因此隔离油的粘度一般比较低,当棉棒在贮运过程中受振动时,隔离油便容易从通孔渗出,引起药液渗漏,而且使用时隔离油渗到棉头也会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渗漏效果好、使用干净卫生的带液体搽拭棒。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棒体靠棉头的一端装有粘度较高的隔离油,隔离油至端口的棒壁上有通孔或凹凸环或粗糙毛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渗漏效果好,使用时隔离油不会流出污染棉头,使用干净卫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液体搽拭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隔离油至端口的棒壁上有通孔。
图2是图1的带液体搽拭棒在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带液体搽拭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隔离油至端口的棒壁上有凹凸环。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带液体搽拭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隔离油至端口的棒壁上有粗糙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装有药液4的棒体3一端有带防漏环2的封闭塞1,另一端有粘度较高的隔离油5,隔离油5至端口的棒壁上开有通孔6,棒体内隔离油至端口的容量大于隔离油占棒体的容量;棒体外端有搽拭棉头7。
隔离油5至端口的棒体内壁也可以是有凹凸环10的表面,如图3所示;也可以制成粗糙毛面11,如图4所示。
通孔的形状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
有封闭塞的棒体一端也可以改为由封闭膜封闭,并在棒端套上一个带凸尖的端盖9,如图3所示。
使用时,将封闭塞打开,若是采用封闭膜封闭的,就用端盖上的凸尖刺破封闭膜,由于重力作用,棒体内的隔离油就会沿棒壁下滑并进入通孔或者凹环中或者附在粗糙毛面上,因隔离油的粘度较高,下滑时还会粘附在棒壁上,因此隔离油下滑过程中棒体内便形成一个活性油通孔8,如图2所示,药液便可通过此通孔流出渗透到搽拭棉头上,避免了隔离油流出污染棉头,又能保证药液有通道流出供使用。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粘度较高的隔离油,在贮运过程中即使发生振动,隔离油也不会流动渗出引起药液渗漏。
本实用新型搽拭棒也可用于装纳液体状的其它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带液体的搽拭棒,有棒体,棒体内装有液体,棒体的一端有封闭塞,另一端内有隔离油,外有搽拭棉头,其特征在于隔离油至端口的棒壁上有通孔或凹凸环或粗造毛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液体搽拭棒,其特征在于棒体内隔离油至端口的容量大于隔离油占棒体的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液体搽拭棒,其特征在于封闭塞上有防漏环。
专利摘要一种带液体的搽拭棒,有棒体,棒体内装有液体,棒体的一端有封闭塞,另一端内有隔离油,外有搽拭棉头,隔离油至端口的棒壁上有通孔或凹凸环或粗造毛面结构,在使用时,该结构能粘附并贮存隔离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渗漏效果好,使用时隔离油不会流出污染棉头,使用干净卫生。
文档编号A61M31/00GK2863048SQ20062009515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1日
发明者陈军 申请人:陈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