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技术背景二千多年来,中医中药传统的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是"补肾、养阴、清热、 利湿",直到今天还是采用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这种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只是 从体症表象入手组方配伍,根本治不了糖尿病,只能是对糖尿的症状有所缓解, 所以糖尿病患者对中药不满意、失去了治疗信心,目前,无论是中医大夫的方 剂,还是出售的成品药,不加一定量的化学药,根本解决不了糖尿病的实质问 题,其主要原因是组方不合理,治疗糖尿病不能以体症表象去组方配伍,而应 当以糖尿病的病因为依据。糖尿病是胰腺功能受到损伤所致,造成胰腺功能损 伤的主要原因有情感因素饮食因素、体质因素等,情感因素五忘过极、暴怒 伤肝,在临床上有60%的病人是因着急上火,脾气暴躁得病,有20%因不规律 的生活,暴饮暴食而得病;还有20%是有家族史,因遗传基因而得病。因此, 只有抓住病因,合理组方,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栀子、茵陈、生石膏、柴胡、龙胆草、 青叶胆、五味子、黄芪、山茱萸、双花、凉粉草、葛根、人参、虫草配制而成, 其配方如下栀子8—12g、茵陈8—12g、生石膏15—20g、柴胡5—8g、龙胆草5—8g、 青叶胆5—8g、五味子5—8g、黄芪6—9g、山茱萸5—8g、双花5—8g、凉粉草 5—8g、葛根5—8g、人参3—5g、虫草3—5g。配制方法取栀子8—12g、茵陈8—12g、生石膏15—20g、柴胡5—8g、龙胆草5—8g、 青叶胆5—8g、五味子5—8g、黄芪6—9g、山茱萸5—Sg、双花S—8g、凉粉草5—8g、葛根5—8g、人参3—5g、虫草3—5g,将其粉碎成细粉、然后煎煮两次, 第一次煎煮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5—6倍,煎煮30—50分钟;二次煎煮加水量 为药材重量的4一5倍,煎煮20—30分钟,最后将两次煎煮液合并即制成成品 药。方解茵陈性味性微寒,味辛、苦。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 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柴胡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胆经。主治和解退热,疏肝解郁, 升阳举陷。用于感冒发热,少阳病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所致的胸胁胀痛、月 经不调、痛经,气虚下陷所致的子宫脱垂、下痢、脱肛。龙胆草苦,寒;归肝、胆经。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 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主治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 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黄芪较显著的利尿作用和降压作用。对正常心脏有加强其收縮的作用。 性味功能,黄芪味甘,性微温。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的功能。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主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 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葛根主治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 高血压,心绞痛,耳聋。①《本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 解诸毒。"②《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 止痛,胁风痛。人参(根)甘、微寒、无毒。主治阴亏阳绝之症(昏眩、自汗、痰鸣、脉 大)、胸中痞坚,胁下逆气抢心、脾胃气虚,不思饮食、开胃化痰、胃寒气满, 饥不能食、胃虚恶习,或呕吐有痰、反胃(饮食入口即吐,病人衰弱无力)、妊妇 腹痛吐酸,不能饮食、阳虚气喘,自汗盗汗,气短头晕、喘急欲绝、产后发喘、 产后诸虚、发热、自汁、产后大便不能,出血很多、横生倒产、怔忡A汗,心 气不足、肺虚久咳、喘嗽咳血,脉弱无力、咳嗽吐血、吐血下血,血如泉涌、 鼻血不止、阴虚尿血、水渴、痢久晕厥,六脉沉香、禁口痢、老人虚痢不止,
不能饮食、伤寒坏症(伤寒症或其他时疫,病久体弱,脉沉伏,不省人事)、伤寒 厥逆(身有微热,烦躁,六脉沉细)、筋骨风痛、小儿风抽筋、小儿惊后眼斜、蜈 蚣、蜂虿螫伤。虫草是我国的一种名贵野生中药材,具有补虚损、益精气、保肺、益肾、 止血化痰、滋补强壮等功效。与人参、鹿茸一起列为中国三大补药。中医认为, 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虛,阳萎遗精,腰膝酸痛, 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 节阴阳的中药。凉粉草清暑解喝、除热毒、治中暑消喝、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治糖 尿病,凉粉草全煎服。栀子清热,泻火,凉血。主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痘,淋病,消渴, 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龙胆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在中草药中称龙胆、胆草、苦胆草。味苦, 性寒。归肝、胆经。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的作用。主治高血压,头晕耳鸣, 胆囊炎、急性传染性肝炎、阴部湿痒、湿热黄疸、疮疖痈肿,口苦和惊风等症, 为保肝利胆之良药。双花又名金银花、忍冬花,为忍冬科多年生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 花蕾。性寒,味甘,入肺、胃、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 痢。青叶胆苦,寒。主治清肝胆湿热,除胃中伏火。治肝炎,尿路感染。 生石膏清热、凉血。从上述方解中可看出本发明的组方科学、药材配伍确切,适于糖尿病患者 使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原料构成简单、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本中药不是以体症表象去组方配伍,而是以糖尿病的病因为依据,人体胰岛素 的去路有50%进入血液,另有50%进入肝脏,因此治疗糖尿病第--步必须清 血、解决胰岛素抵抗问题,使胰岛素和血液完全充分结合,第二步必须清肝、 保肝、舒肝、提高肝功能、肝藏血储存肝糖原;第三步营养修复胰腺功能。本 药品具有清血、降脂、清肝、养肝、舒肝、理气、润肺养阻生津、滋脾、补肾、 提高免疫等功效。特别是对糖尿病的合并症乏力、视力模糊、心脏病、高血压、 四肢麻木、足溃烂、腿痛、尿频等重症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人部分糖尿病 患者都可以由减量到慢慢停药,使糖尿病患者不需要终生服药就可康复。经对糖尿病患者78例治疗,显效66%,有效25%,总有效率91%。血糖在16mmol/L以上患者,服8—10天,可降到10mmol/L左右;对全身 乏力,视力模糊、手脚麻木、腿痛、心脏病、高血压、夜尿频多患者,服用8 一10天明显见效;对于足烂、手烂重病患者服8—10天见效,服25—30天症状 全部消失;对浮肿患者6—8天明显见效。服用方法重症者 一天服三次,每次服130ml。 一般患者 一天服二次,每次服130ml。病例张海军,男,44岁,2006年9月3日就诊,血糖17mmol/L,体症乏力; 自介绍躺着都觉得累,连续服用本发明的药60天,日服三次,9月12日复诊, 血糖8.7 mmol/L,自觉症状全部减轻。孙长生男,52岁、初诊血糖16.5 mmol/L, 2006年3月27日服药,体症 乏力、视力模糊、腰痛,服药十天,体症明显减轻、骑车、上楼不吃力,服药5 个月减量,7个月停药。丁兆春,男,54岁,初诊血糖16.7mmol/L,合并症,心绞痛、高血压;2006 年6月8日就诊,自述,心脏经常痛、血压持高不下,服药十天,心脏不痛、 血压正常、服药5个月减量,血糖6mmol/L左右。庞洪风,男,53岁,初诊血糖14.9mmol/L,体症"乏力,便秘、腰痛,2006 年7月27日服药,十天血糖7.4mmol/L,症状改善,服药四个月减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配方是栀子8g、茵陈8g、生石膏15g、 柴胡5g、龙胆草5g、青叶胆5g、五味子5g、黄芪6g、山茱萸5g、双花5g、凉 粉草5g、葛根5g、人参3g、虫草3g。其具体制作方法是取栀子8g、茵陈8g、 生石膏15g、柴胡5g、龙胆草5g、青叶胆5g、五味子5g、黄芪6g、山茱萸5g、 双花5g、凉粉草5g、葛根5g、人参3g、虫草3g将其粉碎成细粉,然后煎煮两 次,第一次煎煮放药材重量的5倍量水,煎煮30分钟;二次煎煮时放药材電量 的4倍量水,煎煮20分钟,最后将两次煎煮液合并即制成成品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配方是栀子10g、茵陈10g、生石膏18g、柴胡6g、龙胆草6g、青叶胆6g、五味子6g、黄芪7g、山茱萸6g、双花 6g、凉粉草6g、葛根6g、人参4g、虫草4g。其具体制作方法是取栀子10g、 茵陈10g、生石膏18g、柴胡6g、龙胆草6g、青叶胆6g、五味子6g、黄芪7g、 山茱萸6g、双花6g、凉粉草6g、葛根6g、人参4g、虫草4g将其粉碎成细粉, 然后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时放药材重量的5.5倍量水,煎煮40分钟;第二次 煎煮放药材重量的4.5倍量水,煎煮25分钟,最后将两次煎煮液合并即制成成 品药。实施例三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配方是栀子12g、茵陈12g、生石膏 20g、柴胡8g、龙胆草8g、青叶胆8g、五味子8g、黄芪8g、山茱萸8g、双花 8g、凉粉草8g、葛根8g、人参5g、虫草5g。其具体制作方法是取栀子12g、 茵陈12g、生石膏20g、柴胡8g、龙胆草8g、青叶胆8g、五味子8g、黄芪8g、 山茱萸8g、双花8g、凉粉草8g、葛根8g、人参5g、虫草5g将其粉碎成细粉, 然后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放药材重量的6倍量水,煎煮50分钟;第二次煎煮 放药材重量的5倍量水,煎煮30分钟,最后将两次煎煮液合并即制成成品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栀子、茵陈、生石膏、柴胡、龙胆草、青叶胆、五味子、黄芪、山茱萸、双花、凉粉草、葛根、人参、虫草配制而成,其配比为栀子8-12g、茵陈8-12g、生石膏15-20g、柴胡5-8g、龙胆草5-8g、青叶胆5-8g、五味子5-8g、黄芪6-9g、山茱萸5-8g、双花5-8g、凉粉草5-8g、葛根5-8g、人参3-5g、虫草3-5g。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配比是 栀子8g、茵陈8g、生石膏15g、柴胡5g、龙胆草5g、青叶胆5g、五味子5g、 黄芪6g、山茱萸5g、双花5g、凉粉草5g、葛根5g、人参3g、虫草3g。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配比是 梔子10g、茵陈10g、生石膏18g、柴胡6g、龙胆草6g、青叶胆6g、五味子6g、 黄芪7g、山茱萸6g、双花6g、凉粉草6g、葛根6g、人参4g、虫草4g。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配比是 栀子12g、茵陈12g、生石膏20g、柴胡8g、龙胆草8g、青叶胆8g、五味子8g、 黄芪8g、山茱萸8g、双花8g、凉粉草8g、葛根8g、人参5g、虫草5g。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栀子、茵陈、生石膏、柴胡、龙胆草、青叶胆、五味子、黄芪、山茱萸、双花、凉粉草、葛根、人参、虫草配制而成,其配比为栀子8-12g、茵陈8-12g、生石膏15-20g、柴胡5-8g、龙胆草5-8g、青叶胆5-8g、五味子5-8g、黄芪6-9g、山茱萸5-8g、双花5-8g、凉粉草5-8g、葛根5-8g、人参3-5g、虫草3-5g。本发明原料构成简单、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具有养阻生津、滋脾补肾、益气降糖的功能,特别是对糖尿病的合并症乏力、视力模糊、心脏病、高血压、四肢麻木、足溃烂、腿痛、尿频等重症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P3/10GK101129526SQ20071001077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9日
发明者王成禄 申请人:王成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