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益智复瘫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益智复瘫制剂。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西药有激活脑细胞活化剂、活脑素片、脑活素、大脑组织液等,但临床观察疗效不确切,没有从根本上治疗,因而出现中风后遗症发生智力改变,单纯用西药治疗,药价高、效果慢。
本发明人于1999年4月20日申请了名称为《益智复瘫丸》的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99112859.1,该药物由熟地、山芋肉、石斛、麦冬、五味子等多味中草药按规定重量份配比而成,该药物对中风后遗症后出现的半身不遂、痴呆、记忆力减退、头晕眼花、语言不利等症状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对中风后遗症的智力障碍者效果很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了大量研究和试验,对上述成分中又进行了调整,使该中药制剂具有更好的疗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更好的益智复瘫制剂。
本发明药物选择益智仁、枳实、山芋肉、石斛、麦冬等16种中药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中风后遗症发生的智力障碍。其中选择益智仁是因为益智仁,辛,温。归脾,肾经。温脾摄唾,暖肾固精。用于肾精不足,健志多梦,痴呆。枳实,苦、辛、酸,温。归脾、胃经。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痰滞气阻胸痹。山芋肉,酸、涩,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养髓荣筋,收敛固脱。用于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虚汗不止。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治疗心肾阴不足,心失所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眼花等。石菖蒲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具有益智的作用。
远志,苦、辛、温。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祛痰开窍。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茯神,甘淡,平。入心、脾经。宁心,安神,利水。
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巴戟天,性微温,味甘、辛。补肾阳,强筋骨,益肾精,祛风湿。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杜仲,甘微辛,温。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高血压。胆南星,苦、微辛,凉。归肺、肝、脾经。清热化痰,息风定惊。在此用于中风痰迷,语言不利。白附子,性温,味辛;有毒。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等症。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风湿顽痹,偏正头痛。地龙,咸寒。镇痉,利尿,行经通络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由于瘀滞而引起活动不灵,语言不利。
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诸药合用起到化瘀通脑、开窍醒神的功效。各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益智仁10-40份、枳实10-30份、山芋肉10-30份、石斛10-30份、麦冬5-25份、五味子10-30份、石菖蒲10-30份、远志5-25份、茯神15-30份、巴戟天10-30份、杜仲5-25份、胆南星5-25份、白附子5-25份、全蝎2-8份、地龙5-15份、红花10-30份。
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还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然后浓缩水煎液。
本发明药物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发生的智力障碍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1、一般资料收治门诊患者共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在24-74岁之间。
2、诊断标准一、参照《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缺血中风指因瘀痰入脉,阻塞脑络所致。以半身不遂,口舌呐斜,偏盲,失语等为主要的脑神经疾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一)、慢性起病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较多。常有风眩,脑络痹,消渴等病史。多在夜间睡眠或休息等静态下发病。急性起病者,多见于青壮年,常有心痹、心痹、厥心痛、流注等病史,多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二)、发病之前,少数有头痛眩晕等先兆症状,病发后表现为偏瘫、偏盲、失语或语言蹇涩,口眼歪斜,感觉障碍等。病轻者仅动作笨拙,步态不稳,或为短暂性发作而不留后遗症。一般无意识障碍,或仅短暂神态不清,个别有昏迷。
(三)、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一般无明显改变。
(四)、脑脊液一般无色透明,压力正常,头部超声体查一般无中线波移位;CT扫描可显示低密度的梗塞区。磁共振可见梗塞区。
3、治疗方法30天为1疗程,一般观察1~2个疗程,全部病例均随访。如浓缩丸每日三次,每次15克。
4、疗效评定标准着眼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程度。临床治愈患肢功能完全恢复,能完成精细动作;好转患肢功能部份恢复;无效肢体功能无改善。
5、治疗结果
总之,在2个月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脑中风200例,结果显效138例,好转54例,无效4例,显效率69%,好转率54%,总有效率96%。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
益智仁30份、枳实10份、山芋肉20份、石斛10份、麦冬25份、五味子20份、石菖蒲10份、远志20份、茯神15份、巴戟天10份、杜仲15份、胆南星15份、白附子5份、全蝎2份、地龙10份、红花20份。按常规制药方法制成散剂。
益智仁10份、枳实20份、山芋肉10份、石斛20份、麦冬15份、五味子10份、石菖蒲20份、远志5份、茯神25份、巴戟天20份、杜仲5份、胆南星25份、白附子15份、全蝎5份、地龙5份、红花30份。按常规制药方法制成口服液。
益智仁40份、枳实30份、山芋肉30份、石斛30份、麦冬5份、五味子30份、石菖蒲30份、远志25份、茯神30份、巴戟天30份、杜仲25份、胆南星5份、白附子25份、全蝎8份、地龙15份、红花10份。按常规制药方法制成浓缩丸剂。
权利要求
1.一种益智复瘫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按重量份比例制成益智仁10-40份、枳实10-30份、山芋肉10-30份、石斛10-30份、麦冬5-25份、五味子10-30份、石菖蒲10-30份、远志5-25份、茯神15-30份、巴戟天10-30份、杜仲5-25份、胆南星5-25份、白附子5-25份、全蝎2-8份、地龙5-15份、红花10-3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智复瘫制剂,是由下述原料药按重量份比例制成益智仁10-40份、枳实10-30份、山芋肉10-30份、石斛10-30份、麦冬5-25份、五味子10-30份、石菖蒲10-30份、远志5-25份、茯神15-30份、巴戟天10-30份、杜仲5-25份、胆南星5-25份、白附子5-25份、全蝎2-8份、地龙5-15份、红花10-30份。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还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然后浓缩水煎液。本发明药物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发生的智力障碍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1024040SQ20071001075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8日
发明者张同斌, 赵荣春 申请人:海城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