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80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医辅用具,特别是当患者采用俯卧姿时或采用俯卧姿进行治疗时,用于缓解因俯卧姿而带来的不适的一种垫式护具。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常见治疗或其他原因需患者较长时间采用俯卧位。目前医护人员常用软枕垫于患者身下来减轻俯卧位的不适,但它只适于短期内应用。长时间俯卧由于胸腹式呼吸受限,面部又受到挤压,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脖颈酸胀、肢麻手冷等感觉,有些患者甚至因难以长时间坚持这种体位,而影响治疗的效果。由此可见,当患者较长时间采用俯卧位时,需要一种辅助用具来帮助缓解胸腹压力,并起到一定的保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帮助较长时间采用俯卧位进行治疗的患者减轻因俯卧姿而带来的不适,并起到一定的保暖效果的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至少包括一个主体垫,主体垫呈前端厚,未端薄的坡状,坡度范围15-30度,主体垫的长度与人体胸廓下缘至头顶的长度相当,主体垫的前部,对应人体面部位置,有一个孔。
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还包括一对胸垫,胸垫通过活扣固定在主体垫上对应胸肺部位,左右胸垫的间距大于5厘米。
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还包括一个额垫和一个下颌垫,额垫和下颌垫呈块状,额垫设置在孔的上方,通过活扣与主体垫固定,下颌垫设置在孔的下方,通过活扣与主体垫固定,额垫略高于下颌垫。
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还包括保暖护袖,保暖护袖呈筒状,通过活扣联接在主体垫的前端,保暖护袖上开设有视窗。
主体垫、胸垫、额垫、下颌垫、护袖的填充物为海绵、三维中空短纤或海绵与三维中空短纤的复合物。
使用前,先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形和治疗要求选择好合适的主体垫,再分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选用胸垫、额垫和下颌垫,将胸垫、额垫和下颌垫固定在主体垫的对应位置上。使用时,将准备好的本发明放在床上对准上半身位,患者俯卧后使本发明下缘最薄处位于患者左右肋部,下颌置于下颌垫上,脸需要朝下时,额部可置于额垫上,患者上肢自由摆放,手冷时双手置于护袖内,输液时,护士可从护袖的视窗中观察输液情况。
本发明由于设计成坡形垫子,使人体重心下移,且上身的重量被左右两侧胸垫分别支撑,左右均匀受力,胸前部受压减轻,胸廓运动受限得以缓解,因而能达到改善呼吸的目的。前额和下颌均有支撑,额垫略高于下颌垫的设计符合人体生理曲线,使脖颈部痛胀和疲劳感减轻。面部呈悬空状,呼吸不受影响,尤其适用于长时间俯卧的患者。俯卧时上肢置于头前为功能位,患者衣袖仅能遮挡双臂,双手则暴露在外,加之输液大多选择手背静脉,两种因素叠加使手部保暖显得尤为重要,保暖护袖解决了手部保暖和方便输液观察的问题。本发明为组合型,分合自如,广泛适用于俯卧位的各种领域。特别是颈、背、腰、腿部需要针灸、推拿、微创手术后及俯卧输液等治疗领域尤其适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中1、主体垫,2、孔,3、胸垫,4、护袖,5、视窗,6、带子,7、额垫,8、下颌垫。
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一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包括一个主体垫(1)和一对胸垫(3)。主体垫(1)呈前端厚未端薄的坡状,坡度为15度。主体垫(1)的长度与人体胸廓下缘至头顶的长度相当,主体垫(1)的前部,对应人体面部位置,有一个盲孔(2)。主体垫(1)的形状与人体上半身外廓相似,下缘依照肋部形状设计成弧形。胸垫(3)分为左胸垫和右胸垫,它们呈肺叶状,分别通过尼龙母子搭扣固定在主体垫(1)上对应胸肺部位,两胸垫(3)间的距离为10厘米。主体垫(1)采用海绵为填充物,胸垫(3)采用三维中空短纤为填充物,主体垫(1)和胸垫(3)的外壳采用弹力绒布制成。
实施例二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包括一个主体垫(1)、一对胸垫(3)、一个额垫(7)、一个下颌垫(8)和一对护袖(4)。主体垫(1)呈前端厚未端薄的坡状,坡度为20度。主体垫(1)的长度与人体胸廓下缘至头顶的长度相当,主体垫(1)的前部,对应人面部位置开设有一个通孔(2)。主体垫(1)的形状与人体上半身外廓相似,下缘依照肋部形状设计成弧形。胸垫(3)分为左胸垫和右胸垫,它们呈肺叶状,分别通过暗纽固定在主体垫(1)上对应胸肺部位,两胸垫(3)间的距离为12厘米。额垫(7)和下颌垫(8)呈长方体块状,额垫(7)设置在通孔(2)的上方,通过暗纽与主体垫(1)固定,下颌垫(8)设置在孔(2)的下方,通过暗纽与主体垫(1)固定,额垫(7)略高于下颌垫(8)。护袖(4)设计成一端开口的筒状,分为左右两只,每只护袖(4)上均开设有视窗(5),护袖(4)通过带子(6)与主体垫(1)的前端连接。主体垫(1)、胸垫(3)、额垫(7)、下颌垫(8)采用海绵为填充物,护袖(4)采用三维中空短纤为填充物,主体垫(1)、胸垫(3)、额垫(7)、下颌垫(8)和护袖(4)的外壳采用弹力棉制成。
实施例三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包括一个主体垫(1)、一对胸垫(3)、一个额垫(7)、一个下颌垫(8)和一个护袖(4)。主体垫(1)呈前端厚未端薄的坡状,坡度为30度。主体垫(1)的长度与人体胸廓下缘至头顶的长度相当,主体垫(1)的前部,对应人面部位置开设有一个通孔(2)。主体垫(1)的形状与人体上半身外廓相似,下缘依照肋部形状设计成弧形。胸垫(3)分为左胸垫和右胸垫,呈肺叶状,它们分别通过尼龙母子搭扣固定在主体垫(1)上对应胸肺部位置,两胸垫(3)间的距离为8厘米。额垫(7)和下颌垫(8)呈块状,额垫(7)设置在通孔(2)的上方,通过尼龙母子搭扣与主体垫(1)固定,下颌垫(8)设置在孔(2)的下方,通过尼龙母子搭扣与主体垫(1)固定,额垫(7)略高于下颌垫(8),且额垫(7)和下颌垫(8)的上表面均呈凹弧形。护袖(4)设计成两端开口的长筒状,护袖(4)上开设有视窗(5),护袖(4)通过两个环形扣带(6)与主体垫(1)的前端连接。主体垫(1)、额垫(7)、下颌垫(8)采用海绵为填充物,护袖(4)采用三维中空短纤为填充物,胸垫(3)的填充物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海绵,上层为三维中空短纤,主体垫(1)、胸垫(3)、额垫(7)、下颌垫(8)和护袖(4)的外壳纯棉布制成。
权利要求
1.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一个主体垫,主体垫呈前端厚,未端薄的坡状,坡度范围15-30度,主体垫的长度与人体胸廓下缘至头顶的长度相当,主体垫的前部,对应人体面部位置,有一个孔。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对胸垫,胸垫通过活扣固定在主体垫上对应胸肺部位,左右胸垫的间距大于5厘米。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额垫和一个下颌垫,额垫和下颌垫呈块状,额垫设置在孔的上方,通过活扣与主体垫固定,下颌垫设置在孔的下方,通过活扣与主体垫固定,额垫略高于下颌垫。
4.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保暖护袖,保暖护袖呈筒状,它通过活扣联接在主体垫的前端,保暖护袖上开设有视窗。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其特征在于主体垫、胸垫、额垫、下颌垫、护袖的填充物为海绵、三维中空短纤或海绵与三维中空短纤的复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型俯卧位缓压保暖护具,属于一种医辅用具,特别是当患者采用俯卧姿时或采用俯卧姿进行治疗时,用于缓解因俯卧姿而带来的不适的一种垫式护具。它至少包括一个主体垫,主体垫呈前端厚,未端薄的坡状,坡度范围15-30度,主体垫的长度与人体胸廓下缘至头顶的长度相当,主体垫的前部,对应人体面部位置,有一个孔。它还可能包括一对胸垫、一个额垫、一个下颌垫和护袖,胸垫、额垫和下颌垫通过活扣固定在主体垫上,护袖通过活扣连接于主体垫的前端。本发明为组合型,分合自如,广泛适用于俯卧位的各种领域,它可帮助较长时间采用俯卧位进行治疗的患者减轻因俯卧姿而带来的不适,并起到一定的保暖效果。
文档编号A61G7/05GK101049274SQ20071002177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8日
发明者李红霞 申请人:李红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