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10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膜外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推管内麻醉的硬膜 外穿刺针。
背景技术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而且还是神经信息传达的主要通道和保护罩。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枢部位,在结构上位于躯体的中心,协调并控制 头部和四肢的活动。从每一对推间孔发出的神经,控制着全身的感觉 和运动功能。当人体患病而需要施行手术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 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就需要 对患者进行麻醉。推管内麻醉是一种重要的麻醉方式,它是将局部麻 药注入推管内的不同腔隙,使脊神经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又称为腰麻或脊麻)和硬膜外阻滞麻醉。
脊髓位于推骨和韧带形成的推管内,为脊膜包裹。脊膜从外向内分 三层,即硬膜、蛛网膜和软膜。从皮肤到硬膜需依次经过皮下组织、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与推管内 壁的骨膜和黄韧带融合在一起,内层形成包裹脊髓的硬膜嚢。硬膜内、 外两层之间的间隙称为硬膜外间隙,硬膜与蛛网膜几乎贴在一起,两 层之间的潜在腔隙为硬膜下间隙,硬膜下间隙成年男子最宽处约
5-6mm。蛛网膜与覆盖脊髓表面的软膜之间形成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 腔充满脑脊液,脊髓悬浮于脑脊液之中。
腰硬联合麻醉针包括硬膜外用麻醉针和腰麻用麻醉针。硬膜外用麻 醉针(或称为硬膜外穿刺针,或硬膜外针)由内针(或针芯)和外针 组成,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抽出内针,并在起引导作用的外针内腔 内置入硬膜外导管,通过硬外导管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阻滞脊 神经根,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引起痛觉消失,肌肉松弛, 以满足手术的需要。硬膜外穿刺时,硬膜外穿刺针依次穿过皮肤、皮 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后达到硬膜外腔。穿刺针穿破 黄韧带后,常出现落空感,经硬膜外针注射空气或液体阻力减弱或消 失,表明硬膜外针尖已进入硬膜外腔,即可通过硬膜外针中空的内腔 把硬膜外导管放入硬膜外腔。
目前常用硬膜外穿刺针存在的缺点
1、在硬膜外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前,由于突破坚韧的黄韧带需要 相对较大的力,突破黄韧带、硬膜外穿刺针针尖达到硬膜外腔同时, 由于惯性作用,硬膜外穿刺针不会立即停止,甚至会通过硬膜外腔穿 破硬膜。据报道,穿破硬膜的的发生率高达1%,特别是老年患者脊柱
逐渐退变,可引起推管狭窄,加之韧带4丐化,在穿刺困难时若进针过
猛,极易穿破硬膜。即使硬膜外穿刺操作非常熟练者,也不能完全避 免误穿硬膜的发生。穿破硬膜除会引起硬膜外阻滞平面过高及全脊髓 麻醉,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外最常见不良后果是头痛。头痛是因为穿 破硬膜后,硬膜不易愈合,脑脊液漏入硬膜外间隙,使脑脊液压力降 低,悬浮于脑脊液中的脑脊髓组织下降,局部受压,引起直立性头痛。
背部正中线黄韧带至硬膜的距离上窄下宽,以腰2间隙最宽,成年男 性5-6mm,中胸部渐窄,3-5nra,硬膜胸段厚度约lmm,而腰1腰2为 0. 66mm,腰3腰4为0. 33mm。
2、 硬膜外针尖口径较大,针尖割断硬膜的纤维结締组织、形成较 大破口,极难愈合,约2/3误穿硬膜的患者发生头痛。
3、 当通过硬膜外穿刺针外针的内腔放置硬膜外导管时,由于硬膜
外导管位置不佳,硬膜外导管误入非硬膜外腔、血管或蛛网膜下腔, 需退出硬膜外导管时,需把硬膜外穿刺针一起退出,甚至重新硬膜外 穿刺放置硬膜外导管,增加硬膜外穿刺引起的损伤。如只退硬膜外导 管,不退硬膜外针,硬膜外导管可被硬膜外针尖端锋利的刃割断,造 成异物残留患者体内,即使手术也不易取出割断的硬膜外导管,并且 带来更大的创伤。
4、 腰麻针从勺状尖端的硬膜外针内腔穿出,与硬膜外针摩擦,产
生金属碎屑,金属碎屑进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可造成不良后果。
5 、腰麻针从勺状尖端的硬膜外穿刺针外针内腔穿出时会发生弯 曲,可偏离蛛网膜下腔,造成腰麻穿刺失败。
上述问题给医生和患者都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现有必要 提供一种创伤小,而且创口容易愈合的硬膜外穿刺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创伤小,而且创口容易愈合 的硬膜外穿刺针。
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其包括外针和针芯,所述针芯套设于所 述外针内,所述外针包括管状第一针体和第一针座,所述第一针体一 端形成为具有开口的第一针尖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针座固定连接;所述 针芯包括第二针体和第二针座,所述第二针体一端形成为第二针尖, 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针座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针尖的开口与所述
第 一 针体的中轴线的交点在所述开口的内部;所述第二针尖为圆锥状, 且所述第二针尖的尖端部分从所述第一针尖开口穿出,所述第二针尖 的外壁与所述外针的开口的边缘紧密贴合。
其中,所述外针体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选择性的固定 在第一针体的某一位置上,而使所述针体与固定件不能相对移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一个卡持在第一针体上的卡持物。所述第 一针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持物配合的环形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一螺母,所述第一 针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配合的螺紋。
为了完善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所述第一针体上还设置有刻度。 参照所述刻度可以控制进针深度。
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所述针芯套设于所述外针内时,所述第 二针尖和第一针尖共同组成一个圓锥形针尖。穿刺时,使用此组合而 成的圓锥形针尖。
所述外针的开口形状可为圆形或椭圓形,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
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其开口的边缘设置的比较圓钝,没有锋 利的刃。第一针体上的卡持物等的边缘也设置的比较圆润,除了针尖 以外的与皮肤接触边缘地方都设置的圆润 一 些,这样不会划伤病人皮 肤。
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过程如下首先确定穿 刺的脊推间隙;然后将穿刺需经过的皮肤,皮下组织,韧带,应用1 %利多 卡因局部麻醉;用破皮针穿破皮肤,以便于硬膜外穿刺针穿刺;应用硬 膜外穿刺针沿脊推的正中线进行穿刺,用卡持物或螺母限制进针深度; 穿刺针进入一定深度时,退出针芯,在第一针座连接注射器,注入空气 或无菌生理盐水,如阻力减弱或消失,则表明到达硬膜外腔。如经判断 未达到硬膜外腔,则旋出卡持物3-5ram,继续沿脊稚的正中线进针,再判 断是否达到硬膜外腔,反复进行穿剌,退出针芯,判断是否达到硬膜外 腔的操作,直到硬膜外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取下第 一针尾的注射器, 放置硬膜外导管;退出硬膜外穿刺针,保持硬膜外导管在硬膜外腔的深 度为3-5cm,连接硬膜外导管接头和注射器,回吸无脑脊液和血液后,固 定硬膜外导管,以备硬膜外麻醉用.如硬膜外导管内回吸有脑脊液和血 液,则重新放置硬膜外导管,直至回吸无脑脊液和血液为止。
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第 一 针尖的开口与第 一 针体的中轴线的 交点在所述开口内,所述针芯的圓锥形尖端(第二针尖)从所述第一 针尖开口穿出,这样,所述外针与针芯共同组合而成一个圓锥形针尖, 穿剌时与现有的勺状针尖切割组织和肌肉纤维相比,本发明的硬膜外 穿刺针针尖可钝性的分离组织和肌肉纤维,其创口小,容易愈合。即 使穿破硬膜,对硬膜的损伤小,硬膜伤口容易愈合,患者头痛的几率 也会降低。也可通过降低穿刺时对韧带、肌肉、骨膜的损伤,降低术 后背痛的发生率。更重要的是,穿刺后期使用腰麻穿刺针时,腰麻穿 刺针针体不弯曲就能从所述硬膜外穿刺针的第 一针体内穿出,这样,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使腰麻穿刺针进针的方向 不发生改变,增大了穿刺的成功率,而且腰麻穿刺针与硬膜外针之间 的摩擦力减小,不会产生金属碎屑,这样避免了金属碎屑残留在病人 体内所带来的健康隐患,而且药麻穿刺针也不易偏离蛛网膜下腔,提高 腰麻的穿刺成功率。。硬膜外穿刺针上设置有固定件,可控制硬膜外 穿刺针的进针深度,可有效避免硬膜外穿刺针穿破黄韧带后,由于硬 膜外针尖部阻力突然大大减小,未及时停止作用于硬外穿刺针朝向硬 膜方向的力,以及惯性作用,硬膜外穿刺针尖可穿破硬膜,造成不良 后果。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的外针尖端边缘没有现有技术的硬膜外 针尖端外缘无锋利的刃,不会割断硬膜外导管,只退硬膜外导管即可.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以下的附图及 实施例仅仅是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而不应以此来限 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所作的改进或者等同变 化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硬膜外穿刺针的外针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发明硬膜外穿刺针的针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硬膜外穿刺针的外针和图2所示的硬膜外穿刺 针针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C处的放大图7为现有的硬膜外穿刺针的针尖部位的结构示意图8为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外针和腰麻穿刺针配合时的针尖部
位的结构示意图9为现有技术的硬膜外穿刺针和腰麻穿刺针配合时的针尖部位
的结构示意图10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硬膜外穿刺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硬膜外穿刺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卡持物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中的卡持物的A-B线方向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的卡持物的C-D方位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包 括外针和针芯,其中所述外针包括第一针体101和第一针座102,所述 第一针体101的一端形成为第一针尖1011,另一端与第一针座102固 定连接。所述第一针尖1011上设置有开口 1012,所述第一针体上还设 置有刻度1013,穿刺时根据所述刻度观测进针深度。所述第一针座为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针座。
如图4所示,所述硬膜外穿刺针的第一针尖部位的结构放大图, 所述第一针尖上的开口 1012所在的圓形或椭圆形平面与所述第一针体 101的中轴线相交,即所述第一针体的中轴线01与能从所述开口 101 处穿出,其交点02在所述开口内部。
如图2所示,所述针芯20包括第二针体201和第二针座202,所 述第二针体201的一端为第二针尖2011,另一端与第二针座202固定 连接,第二针体靠近第二针尖2011的位置可选择性的设置有一个凹槽 202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022可能不存在。所述第二针尖2011 为圓锥状。图5为所述第二针尖2011的放大图。
如图3所示,所述外针10及其针芯20配合状态时,所述针芯20 套在所述外针内部,当第二针座2 02和第一针座102刚好卡持在一起 时,所述第二针尖2011的一部分从所述硬膜外穿刺针的开口 1012中 穿出,如图6所述,所述石更膜外穿刺4十开口 1012的边^^刚好和所述第 二针尖的圓锥形针尖的外壁紧密结合。
用硬膜外穿刺针穿刺时,所述针芯20套在外针内,即图3所示状 态,这样其复合针尖为圓锥状,其穿刺过程中,所述针尖钝性分离肌 肉或组织,从肌肉或组织的纤维中间穿过,其创口较小,容易愈合。
如图7,现有的外针及其针芯复合后的针尖为勺状,其穿刺过程中,所
述针尖切割肌肉或组织,即切断肌肉或组织的纤维,其创口较大,创 口难愈合。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和腰麻穿刺针配合使用时腰 麻穿刺针能顺利从硬膜外穿刺针外针的开口穿出,而且腰麻穿刺针针 体不弯曲。和图9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腰麻穿刺针和硬膜外穿刺针的 配合过程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腰麻穿刺针的针体必须弯曲以后才能 从硬膜外穿刺针的外针穿出,这样硬膜外穿刺针与腰麻穿刺针之间的 摩擦力大,容易产生金属碎屑而残留在患者体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 带来了更大的隐患。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的外针与腰麻穿刺针配合 时几乎不产生摩擦,更不会产生金属碎屑。
在本发明的另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 一针体上还设置有一个 固定件,如图IO所示,所述固定件为一个螺母1015,与所述螺母相对 应,在所述第一针体101上i殳置有与所述螺母1015配合的螺紋1014, 所述螺母1015可固定在所述第一针体101的某一个位置,防止穿刺时 进针过深。如图9所示,所述固定件可为一个卡持物1013,所述第一 针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持物配合的固定槽1014。其中所述螺紋1014 应较圆滑、不带有棱角,而且螺紋尽量的稠密,这样穿刺中,第一针 体101进入患者体内的过程中,不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
如图ll所示,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一 个卡持物1016,在第一针体101上设置有一些环形的凹槽1017。如图
12、 13和图14所示,为所述卡持物的详细结构示意图,所述卡持物包
括一个丁字形螺母10161和一个卡持物主体10167,所述卡持物主体 10167上设置有一个管状开口 10165,所述丁字形螺母上设置有螺紋 10162,所述卡持物主体10167上设置有和所述螺紋10162配合的螺紋, 所述丁字形螺母下端活动连接一个动子10164,所述动子10164下端设 置有半圆形凸起10163,所述半圆形凸起10163和所述第一针体上的环 形凸起1017互相配合,即可以卡持在一起。
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针体101套在所述卡持物中间的管状开口 10165内,所述凸起10163和所述凹槽1017卡持在一起,i走转所述丁 字形螺母10161,所述丁字形螺母10161向下压迫所述动子10164,这 样凸起10163就紧紧的卡住所述第一针体101,这样穿刺时,就可以准 确的控制进针的深度,防止穿破硬膜。
上述描述的硬膜外穿刺针,其外针开口的边缘设置的比较圆润, 这样不会割断硬外导管。而且所述的固定件的各个边缘也比较圆润, 这样不容易划破患者或医护人员的皮肤。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其外针的开口 为圆形,或者其它不规则的形状。
所述固定件可为任何能选择性的固定在第 一针体的某一位置上的 部件,不仅仅限制于上述列举出来的优选方式;所述部件固定在第一 针体上,即所述第一针体和所述固定物不能相对的纵向移动。这样穿 刺时,就可以准确的控制进针的深度,能有效的防止穿破硬膜。
权利要求
1、一种硬膜外穿刺针,其包括外针和针芯,所述针芯套设于所述外针内,所述外针包括管状第一针体和第一针座,所述第一针体一端形成为具有开口的第一针尖,另一端与所述针座固定连接;所述针芯包括第二针体和第二针座,所述第二针体一端形成为第二针尖,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针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尖的开口与所述第一针体的中轴线的交点在所述开口的内部;所述第二针尖为圆锥状,且所述第二针尖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一针尖开口穿出,所述第二针尖的外壁与所述外针的开口的边缘紧密贴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针体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选择性地固定在第 一针体的某 一位置上,而使所述第一针体与固定件不能相对移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件为一个卡持在所述第一针体上的卡持物。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针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持物配合的环形凹槽。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件为一螺母,所述第一针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配合的螺紋。
6、 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针体上设置有刻度。
7、 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其特征在 于,所述针芯套设于所述外针内,所述第二针尖和第一针尖共同组 成一个圆锥形针尖。
8、 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针尖的开口为圓形或椭圆形。
9、 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其特征在 于,所述开口形状为不规则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硬膜外穿刺针。其包括外针和针芯,外针包括管状第一针体和第一针座,其中,所述第一针尖的开口与所述第一针体的中轴线的交点在所述开口的内部;所述第二针尖为圆锥状,且所述第二针尖的尖端部从所述第一针尖开口穿出,所述第二针尖的外壁与所述外针的开口的内部紧密结合。本发明的第一针体上还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控制进针深度,避免误穿破硬膜。本发明的硬膜外穿刺针针尖可钝性的分离组织和肌肉纤维,其创口小,容易愈合,腰麻穿刺针不弯曲,增加腰麻穿刺成功率,而且其间摩擦力小,不产生金属碎屑,避免金属碎屑残留在病人体内所带来的健康隐患。
文档编号A61B17/34GK101185586SQ20071003269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9日
发明者袁福利, 宏 赵, 阳 赵 申请人:赵 阳;袁福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