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泄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86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泄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泄泻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变稀,甚至带粘冻、浓血,持续两个月以上。小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多位于脐周,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剧,无里急后重,大便量多,色浅,次数可多可少;结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位于腹部两侧或下腹,常于便后缓解或减轻,排便次数多且急,粪数少,常含有血及粘液;直肠病变引起者常伴用里急后重。
治疗一般西药用一些抗胆碱能的药物,碳酸铋或胶状氢氧化铝,对于严重的水泻,服复方苯乙呱啶,但有肝病或婴儿慎用,或尽量不用,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杜冷丁类似,使肠肌收缩受到抑制,蠕动变慢,所以能止泻,但它是一种物理性止泻不能久用。虽也有用中药但疗效不是很明显,见效慢,疗程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方法简便,基本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泄泻的中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泄泻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秦艽9-15、萆 9-15、党参9-15、补骨脂9-15、茯苓9-12、焦白术9-12、陈皮9-12、砂仁3-6,加水煎煮,滤去渣成汤剂。
本发明的配方具有补气健脾调中,补肾止滞利湿的作用。用药过程为每日服用三次,每次用量200-250ml。临床治疗14例,治愈(大便成形无粘液,日行1-2次,1年内未复发)9例,好转(大便日行1-2次,溏薄偶带粘液,1年内复发)4例,无效1例。一般4天症状可缓解,平均治愈时间16天。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秦艽9克、萆 9克、党参9克、补骨脂9克、茯苓9克、焦白术9克、陈皮9克、砂仁3克,加水800ml煎煮成600ml汤剂。
实施例2秦艽15克、萆 15克、党参15克、补骨脂15克、茯苓12克、焦白术12克、陈皮12克、砂仁6克,加水1000ml煎煮成750ml汤剂。
实施例3秦艽12克、萆 12克、党参12克、补骨脂12克、茯苓10克、焦白术10克、陈皮10克、砂仁3克,加水1000ml煎煮成750ml汤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泄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秦艽9-15、萆薢9-15、党参9-15、补骨脂9-15、茯苓9-12、焦白术9-12、陈皮9-12、砂仁3-6,加水煎煮,滤去渣成汤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泄泻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秦艽12、萆薢12、党参12、补骨脂12、茯苓10、焦白术10、陈皮10、砂仁3,加水煎煮,滤去渣成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泄泻的中药。旨在提供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方法简便,基本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泄泻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秦艽9-15、萆薢9-15、党参9-15、补骨脂9-15、茯苓9-12、焦白术9-12、陈皮9-12、砂仁3-6,加水煎煮,滤去渣成汤剂。配方具有补气健脾调中,补肾止滞利湿的作用。用药过程为每日服用三次,每次用量200-250ml。临床治疗14例,治愈9例,好转4例,无效1例。一般4天症状可缓解,平均治愈时间16天。
文档编号A61P1/12GK101020024SQ200710038179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9日
发明者殷彬 申请人:殷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