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87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外伤感染及脏器、组织溃疡的中 药制剂,尤其是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传统中医药中有许多方剂用于医治外伤感染及脏器、组织渍疡,这 些方剂一般为验方。已公开的专利申请也有多项涉及相关技术领域,如 中国专利申请97100244.4 , 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药物,以鲜猪肾、 生地黄、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牛膝、车前子、木通、瞿麦、滑 石、栀子、甘草稍、大黄、白茅根、血余炭、蒲黄、石苇、海金砂、金 钱草、芒硝制备而成的口服药物,可用于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 胱结石、尿路结石及前列腺肥大、炎症引起的尿闭尿痛等病症。 93118845. 8 —种妇科用于调经止血消炎的药物,公开一种以大黄、阿胶、 丹皮、生蒲黄、黄芪、仙鹤草和以大黄、阿胶、丹参、补骨脂、淫羊藿, 山萸肉或五味子、枸杞子等中草药配制而成的在妇科临床中用于止血、 调经、消炎,特别是用于治疗宫腔中置节育器后引起的月经紊乱疾病的 内服药物,以及这种药物的制做方法。02131478.0 —种治疗胃溃疡、胃 炎中药粉末结合西药及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治疗胃溃疡、胃炎中药粉 末结合西药及制备方法抗胃溃疡、胃炎中药粉末原料由炒白术、炒蒺 藜、元胡、枳实构成。制备方法半上药共同粉碎细末备用即可。抗溃
疡出血药原料由生大黄、三七、白及、生地黄构成。制备方法将上药 共同粉碎细末备用即可。西药由庆大霉素、维丁胶性转、链霉素、痢特 灵组成。本发明抗胃溃疡、胃炎、溃疡出血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治疗, 它具有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胃动力,助消化,采用中西药结合,标本兼
施,主要治疗胃溃汤、胃炎、溃疡出血的有效良药。01121398.1治疗十 二指肠胃溃疡的药物,涉及一种治疗十二指肠胃溃疡的药物,主要含有 以下成份的药物当归6 12份,白芍药6 12份,党参15 20份,白 术6 15份,茯苓6 12份,半下5 10份,陈皮5 10份,枳石4 7 份,元胡5 14份,大黄6 12份,白芨3 6份,三七3 9份,乌贼6 12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加工配制方法简单、原料易得、见效快、 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02153097. 1溃疡膏,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 溃疡膏,选用大黄、牛黄、冰片、细辛、甘草、乌梅、生石膏、金银花 共9种中药原料按一定比例采用中药煎膏制作工艺制成。01139739. X胃 十二指肠溃疡治疗药物,涉及一种胃十二指肠溃疡药物的配比及相关的 制作工艺。该配方中由两类药物混合物组成。A类是由三七、吴茱萸、白 术、炙大黄、大贝母、山药配比组成的混合物经粉碎成80-100目粒度的 药物;B类是由黄芪、黄连、乌药、白芍、海螵蛸、砂仁配比成的药物用 水煎煮萃取有效成分,经浓縮烘干制成80-100目固留物细粉,混合后药 物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明显疗效和治愈率。02138008.2治疗胃炎、胃、 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功能全、疗效好、治愈率 高、持效长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胃炎、胃、十二指肠渍疡的药物及其 制备方法。该药物以三七参、黄连、白芨、延胡索、大黄、瓦楞子、海
螵蛸为原料按比例混合制成散剂,经ll(TC高温30分钟灭菌消毒后制成 各种剂型。200710019449.2 —种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结肠溶胶 囊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中药结肠溶胶囊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 该胶囊由二组药物组成,第一组是临床上合理用量的珍珠、青黛、血竭、 冰片、赤石脂、枯矾、马勃、硼砂、人工牛黄、朴硝、禹余粮其中的一 种或几种直接粉碎后所得到的药粉A;第二组是临床上合理用量的黄柏、 黄连、地榆、白头翁、五倍子、生甘草、干姜、木香、浙贝母、紫草、 大黄、乌梅、诃子、苦参、白及、赤芍、侧柏叶、秦皮、马齿苋其中的 一种或几种经提取、浓縮、干燥、粉碎后所得到的药粉B。将以上A和B 两部分合并,加适量辅料,混合均匀,装入结肠溶胶囊中。
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发展,现实需要参考传通中医药理论,对传统 方剂进行筛选,进行多种配伍正交试验,以先进的提取及制备技术加工 处理,并经过药理、病理和毒性试验,经过一系列严格科学试验、检测 后对方剂定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经过药理、病理和毒性试验,能够治 疗多种疮疡、疡肿、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处方大黄6-20g、蒲黄6-18g、丹皮7-15g、 王不留行7-20g、香附10-25g、生地黄7-25g、白芍10-15g、麦冬10-25g、 黄芪20-40g、陈皮15-30g、白蔹10-25g、白及8-25g、赤小豆15-30g、蒲 公英15-50g、皂角刺6-10g、甘草6-15g,浸泡、煎煮、浓縮、烘干制成 颗粒。
本发明以恢复失常的"生理功能"为治疗机理,所以病愈而正气即
恢复,不须再行调养身体或祛余邪;见效快,疗程短;对多种疮疡、炎
症、外伤有明确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以处方大黄6-20g、 蒲黄6-18g、 丹皮7-15g、王不 留行7-20g、香附10-25g、生地黄7-25g、白芍10-15g、麦冬10-25g、黄 芪20-40g、陈皮15-30g、白蔹10-25g、白及8-25g、赤小豆15-30g、蒲 公英15-50g、皂角刺6-10g、甘草6-15g。 其中,王不留行炒制,香附醋炙。
将生药饮片洗净、浸泡1小时,用隔层蒸气罐煎煮水提三次,每次1 小时,共3小时;大黄煎煮1小时;其中麦冬、蒲黄、陈皮为醇提,两 次,每次1.5小时,共3小时;之后将两种药液混合用蒸气将其浓縮至膏 状剂。
将上述膏状剂再用蒸气烘干箱烘干后粉碎过120目筛,制成药粉。 再将上述药粉拌入150%的辅料,制成颗粒装袋。 上述辅料为乳糖。颗粒每袋6g装袋。
本实施例应用于成人每日3次,每次l-2袋,儿童酌减,孕妇忌服。 本实施例为"通治"多种疮疡、炎症、外伤之剂。本药立方宗旨法 于《内经》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经义即充沛的"正气"能防诸 病而复能祛诸邪,此即奠定了本药多病"通治"的理论基础。盖正气乃 生命赖以生存的"生理功能",故疾病为生理功能失常的现象。所以本 方药以恢复失常的"生理功能"为治疗之大法。隨之以是否已促成气血
相辅周流为"生理功能"是否已恢复的验证,因为气血相辅周流是"生 理功能"健运的现象,即是病痊的象征。
治疗大法既已成立,即随大法之所需而行治疗之诸法。疱疡等三症, 皆因气血相滞而致,而气血相滞同时导致脏腑郁而功能紊乱。治疗首施 活血化瘀及平冲降逆之法,以解气血相滞之"生理功能"失常。即借活 血化瘀之势,以行消炎、排脓、生肌、敛疮之法。再用"强心"之法, 以启发五行相生相克(制)之规律一一心强能制肺而肺行宣降,肺宣降
则能制肝而肝行疏泄……以此类推而重振诸脏腑功能;同时用滋阴稀释 血液之法,以助活血化瘀走捷径;再用化浊行气之法,以助活血化瘀之 势更加活跃;同时辅以清热解毒杀菌,开结、溃坚以治疮疡之标。诸法 并行,皆为恢复"生理功能"之用,即促使气血相辅周流之法,因为气 血相辅周流是"生理功能"健运的现象,亦病痊的象征。
经过药理、药效实验研究,本实施例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 用,其稀释度为1:64时菌落计数为4. 40X 105CFU/ml, MIC为3. 25mg/ml; 其稀释度为1:32时菌落记数为零,MBC为6. 25mg/ml。
本实施例对大鼠疮疡模型的影响包括;中、大剂量可明显縮短创面 愈合时间,增加血清中溶菌酶含量;各剂量对脾脏系数、胸腺系数无明 显影响;中、大剂量均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疡平颗粒各 剂量均可显著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腹部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中、 大剂量可明显抑制小鼠血清血溶素的生成;小剂量对血清血溶素的生成 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剂量均能明显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明显縮短疮疡模型大鼠创面愈
合时间,增加血清中溶菌酶含量;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冰醋酸 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并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 同时抑制小鼠血清血溶素的生成;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炎、镇痛和免疫 调节等作用,为临床用于治疗疮疡炎症、外伤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毒性试验验证,本实施例以三个剂量0.7g/kg.d、 2. lg/kg.d、 4.2g/kg.d,分别相当于70kg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用量的10、 30、 60倍, 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90天。每日检查大鼠外观体征和精神活动状 态,每7天称1次体重,计算进食量、进水量。分别于给药45天、90天 及停药后14天处死三分之一动物,作脏器系数、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査, 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査。结果表明,给药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检测 指标未见与给药相关的异常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査亦未见与药物作用有 关的病理改变。提示本实施例在规定剂量下连续给药90天,对大鼠无明 显毒性。以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给小鼠一日内灌胃给药2次,连续观察 14d,未见小鼠死亡或出现任何毒性反应。故本实施例一日内的最大给药 量为40g/kg.d,相当于成人每天每公斤体重用量的571倍,提示本制剂 无明显急性毒性,用药安全。
本实施例药理功能包括活血化瘀,平冲(血海)降逆,止血; 消炎、排脓;生肌敛口;开结、行滞止痛;清热解毒,抑菌,增强免疫 力。
本实施例主治包括因气血相滞而致之疮疡、疡肿(炎症)及外伤; 疮疡痈、疽、疔、疖、结核脓肿、流痰阴疮、久败疮等;胸膜脓疡、 肺痈、胃痈、肠痈等;
疡肿(急性炎症)咽喉炎、牙龈炎、腮腺炎、无名肿毒等。
外伤指跌打损伤范围,或伤后皮开内绽,或瘀肿青紫,或伤后感
染化脓,或因外伤而手术后,或外科各种手术后,或手术后感染,或刀
口不愈合。
本实施例应用于病例包括
1、 杨继胜胃切除后,刀口化脓案。1996年4月
杨继胜,男,33岁,应胃溃疡,在某医院施行胃切除手术后,刀口 感染,四处流脓,每日加量抗生素静滴,再配其它口服药,治疗七天无 效,且病情加重,刀口红肿寸余宽,流脓处扩大。
口服本实施例三天,刀口红肿消,脓水干。第四天生出肉芽,服药 七天痊愈拆线。
2、 孔玉琴乳腺炎案1989年8月
孔玉琴26岁,女,回族,右乳房肿痛,心烦,某医院诊为乳腺炎。 经治疗,病情恶化,遂开刀透脓,但仍不能消肿,痛极而昼夜嚎叫。又 转医学院、军区总院等各大医院。凡前后三次开刀,历经半年,病情步 步恶化,乳房肿大三倍,且无皮,似花菜朵朵流黄水。某医院决定将乳 房全部切除,从他处移皮补合,但病人不同意做此手术,服下本实施例 三剂。三日后,肿痛消其过半,不流黄水朵朵花菜状已见趋于平展,唯 中部一硬块如鸡蛋大不见消。再下疡平汤三剂,嘱其加倍剂量服。 一服 痛极,数小时后暴出脓量碗。又三剂,脓尽口收,痊愈。与左乳房无大 异。嘱其食百合一月以善后。前后共用疡平汤九剂。至今已10余年,一 切正常。
3、 陈瑛右脚中趾砸伤,化脓,感染案。2004年4月
陈瑛,女,29岁,右脚中趾砸伤,是皮肉之伤,但因感染,月余不 愈。 一月间曾4次输抗生素,每次4天,病情未减。用本实施例五天, 伤口痊愈。
4、 祁骏生,前列腺癌手术后刀口化脓不愈合案2002年3月 祁骏生,男,66岁,有糖尿病。因前列腺癌,曾于2001年在某医院
首次手术。至2002年3月,必须再次手术。但首次手术后半年,刀口仅 一半愈合而一半仍在流脓水。使用本实施例一疗程,手术后一星期,刀 口顺利愈合,同时愈合了前次手术未愈合的刀口。
5、 杨俊卿,肺结核、肺痈(脓肿)案1995年6月
杨俊卿,男,26岁。因患肺结核已在结核病医院住院二年余。治疗 两年余无显效,且增病肺脓肿,咳吐脓血,胸胀痛而气短;面色萎黄而 痩。结核医院见其久治不效,且有病情恶化趋势,遂嘱其试找中医诊治。
中医初诊认为,病情虽属重症,但尚可处置,使用本实施例5齐IJ, 曰服一剂,并且不要停服雷米封。五日后复诊,诸证大有好转,再给本 实施例10剂。IO日后三诊,病人面色较光华,诸症若逝。其回结核医院 仪器检査。确诊为结核、脓肿俱好转。再服本实施例15剂,经结核医院 和另一家省级医学院复查,结果痊愈。前后历经30天,服药30剂。
6、 魏源,项中结核脓肿开刀后不收口案2003年6月
魏源,男,15岁,学生。耳下项患疮如杏大,周边有数枚如豆大圆 滑物,按之滑动而不痛,某医学院二附院诊为结核性脓肿。治疗月余, 既不溃脓又不消散,遂施行开刀放脓。开刀后用大量抗生素针剂,再配
合口服药,治疗月余,见其刀口翻张两公分宽,长约5公分,深约2公 分,刀口翻张已干裂如鳞,深处有一小孔如豆大,仍流稠脓。遂给本实 施例一疗程10天,嘱其不须换药,只用纱布盖上即可。结果,八日痊愈, 肉满结退,皮肤光华,几乎见不到疤痕。
7、关书信,萎縮性胃炎案 1993年5月
关书信,男,46岁。患萎縮性胃炎多年,并长期大便下血。病重不 能工作,在家病休。1993年5月,某人民医院诊断为萎縮性胃炎后期, 有转癌可能。给予本实施例5齐lj,日服一剂,五日后复诊,胃胀痛、便 血、食欲差、睡眠差、精神差等诸症好转。续服40剂,病痊愈,人康复, 遂即复工其原来的锻工工作。五年后探访,仍很健康。
本实施例能平息冲气逆乱,所以能治血症而止便血。能活血化瘀, 能改善气血运行,因之实施了 "气血至,病邪消"的原理。所以本实施 例能治多种胃炎或胃溃疡。本发明实施例以恢复"生理功能"为治疗机 理,病愈同时机体的活力及抵抗力即行恢复,不须再行调养身体或祛余 邪;见效快,疗程短;对多种疮疡、炎症、外伤有明确疗效,基于恢复 的"生理功能"尽显祛邪本能之故,更适应感染类诸症,尤其善治溃疡 症及脓性炎症。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处方大黄6-20g、蒲黄6-18g、丹皮7-15g、王不留行7-20g、香附10-25g、生地黄7-25g、白芍10-15g、麦冬10-25g、黄芪20-40g、陈皮15-30g、白蔹10-25g、白及8-25g、赤小豆15-30g、蒲公英15-50g、皂角刺6-10g、甘草6-15g,浸泡、煎煮、浓缩、烘干制成颗粒。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 剂,其特征在于,王不留行炒制,香附醋炙。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 剂,其特征在于,将制成颗粒洗净、浸泡1小时,用隔层蒸气罐煎煮水 提三次,每次1小时,共3小时;大黄煎煮1小时;其中麦冬、蒲黄、 陈皮为醇提,两次,每次1.5小时,共3小时;之后将两种药液混合用 蒸气将其浓縮至膏状剂。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 齐U,其特征在于,膏状剂再用蒸气烘干箱烘干后粉碎过120目筛,制成 药粉。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药粉拌入150%的辅料,制成颗粒装袋。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上述辅料为乳糖。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颗粒每袋6g装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其处方大黄6-20g、蒲黄6-18g、丹皮7-15g、王不留行7-20g、香附10-25g、生地黄7-25g、白芍10-15g、麦冬10-25g、黄芪20-40g、陈皮15-30g、白蔹10-25g、白及8-25g、赤小豆15-30g、蒲公英15-50g、皂角刺6-10g、甘草6-15g,浸泡、煎煮、浓缩、制成颗粒。其制方原理,以内经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宗旨,即以恢复“生理功能”为治疗机理,所以见效快,疗程短;对多种疮疡、炎症、外伤有明显疗效,更适应感染类诸症,尤其善治溃疡症及脓性炎症。
文档编号A61K36/8988GK101361919SQ20071014056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0日
发明者徐美善 申请人:徐美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