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甲醛在制备动物球虫病药品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51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质甲醛在制备动物球虫病药品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物质甲醛在制备动物球虫病药品中的用途所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质在制备动物药品中的新用途。尤其涉及甲醛在制备防治动物球虫病药品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一、关于动物球虫病及其防治药物的现有技术-1.球虫病是饲养畜禽生产中可见于多种动物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性肠炎、血痢,幼畜禽(雏鸡等)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为特征。球虫广泛寄生于多种家禽、家畜、野生动物和水生动物消化道内,其高发病率能够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在养鸡业中,鸡球虫病发病率为50%-70%,死亡率为20%-30%,高发时死亡率可达80%。仔猪腹泻性疾病中的15%-20%为球虫引起,欧洲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査表明,全球约有83%-100%的猪场有猪球虫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因球虫感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高达数亿美元(王芳等,河南畜牧兽医-2007:28(06S)-22-23)。2.球虫有好多种类,没有任何一种药品对所有种类的球虫都具有理想疗效,"抗药性球虫在接触药物后产生抗药性一,球虫有广泛的抗药性。"((美)B.W.卡尔尼克主编,《禽病学》第九版,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694页)3.下列情况是共知的为了避免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球虫的抗药性问题,现已研制了数种预防球虫的疫苗,但是每种疫苗只是针对某种球虫病的预防具有特异性,而对预防其它种类球虫无效。二、涉及物质甲醛作为抗球虫药物应用韵实用性问题现有技术;1."国外已经研制出鄉的甲醛-乙醇溶液、11%福尔马林-异丙嗪溶液,将其十倍稀释即失去了剌激性""多聚甲醛基本失去甲醛的剌激性。"(柴家前等,实用鸡病预防学,第l版,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123)。2.我国著名化学家王维f在其专著《甲醛释放与检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节)中论述到"甲醛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黏膜的刺激作用","进入动物体内的甲醛代谢非常迅速,立即氧化为甲酸,接着很快氧化为ca,从肺部呼出,部分甲酸从尿中排出,因此人和动物吸入甲醛后,血液中甲醛浓度未见升高。""用各种哺乳动物体外检测结果,证明甲醛具有诱发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的作用,并且对DNA有损伤作用,,但整体动物的试验结果相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甲醛在体内代谢快,除直接接触甲醛的器官(如鼻和器官)之外,远离接触器官的组织,很少直接接受甲醛的作用。"3,甲醛作为动物胄肠制酵剂(见《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甲醛溶液"一节)和饲料添加剂是共知的。4.本申请人2004年申报的涉及甲醛在制备动物药品中新用途的两个专利(专利号分别为"ZL200410044354.2"和"ZL200410044353.8")本年度内先后被授权。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涉及的物质甲醛包括甲醛、多聚甲醛、福尔马林及其它所有含甲醛物质的化合物和组合物中的甲醛物质。本发明是基于此原理提出的当有活性的球虫孢子囊被宿主动物摄入消化道内后,需在胰凝乳蛋白酶和胆汁作用下脱去孢子囊而进入肠道等组织细胞内才能使动物发病,而微量(〉0.5%。)甲醛即可抑制或破坏胰凝乳蛋白酶的作用从而使其无法脱去孢子囊而进入组织细胞,因此可有效地避免球虫感染或/和继续损伤动物机体。本发明所涉及的物质甲醛用于防治动物球虫病具有良好效果,因此可用于防治动物球虫病的药品制备。本发明涉及的物质甲醛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用途中可单独作为药品、也可和其它药品做成复方制剂;可制备兽医临床使用药品,也可以制备动物饲料添加剂。其投药途径是消化道给药(包括混料)。关于甲醛物质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用途时对动物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及相关的食品卫生和环保等可能涉及本发明实用性的问题-甲醛为国家兽药典记载的兽药,本发明只是为其增加了新用途。由于甲醛在用于治疗动物胃肠制酵吋,其给药途径亦是消化道,也就是说只是与其防治疾病用途不同,其它如使用方法、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等无区别。因此实施本发明用途时为动物口服甲醛对动物的消化道各器官组织的剌激和正常消化过程的作用是具有实用性的。前述本发明人本年度内被授权的涉及甲醛在制备动物药品中新用途的两个专利《说明书》中,就甲醛在用于制备动物经消化道给药的制剂实用性等方面问题都分别做了较多的陈述。技术效果1本发明得以实施,为防治动物球虫病找到了效果确实、用量小、后遗效应强而长、球虫对其不能产生抗药性、价格低廉、动物源性食品没有药物残留之虑等诸多优点的新药。此发明实施于产业化,将为甲醛制造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兽药及其相关产业群。具体实施方式(一)物质甲醛用于防治动物球虫病参考实施例1:使用多聚甲醛与使用氯苯胍和氨丙啉混料治疗鸡球虫病效果对照试验1.1试验时间、地点及受试鸡2007年6月13日-22日;肇州县永乐镇西南街王文烈鸡场;该鸡场45曰龄1S00只已感染球虫病的艾维因肉鸡群。1,2试验药物1.2,1被试药品;多聚甲醛,北京益利化学品有限公司产,分析纯,批号20061207。其制剂制备方法是将多聚甲醛筛去较小颗粒及粉末,将蔗糖(分析纯)与聚乙二醇4000以1:3比例混合》8(TC熔融,用此熔融物将上述甲醛颗粒包裹成10-20目颗粒(其包裹工艺同于颗粒包衣制造工艺常规方法,多聚甲醛颗粒与上述熔融后所得物的比例为1:9),室溘冷却即成,本说明书所述的"甲醛制剂"即指此多聚甲醛包裹颗粒。l丄2对照药物市售盐酸氯苯胍粉(上海翔立化工助剂有限公司生产,药品级,批号;20060812,氯苯胍含量》98%>和氨丙啉(武汉合中医药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药品级,批号20070123,氨丙啉含量^99.2)。1.3试验方法及过程该鸡场于12日晨大批鸡发生以血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该鸡场兽医临床诊断和大庆市肇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化验室检验确诊为鸡球虫病。13日早晨就诊当时,整个鸡场累计己发病388只,发病率21.54%,累计死亡54只,死亡率达13.92%。当时试验开始。将病鸡中36只接近死亡的淘汰,在其它临床症状较明显的并在其粪便中检测出卵囊的2O0只,随机平均分成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甲组为甲醛治疗效果试验给药组,使用多聚甲醛制剂。在投料一小时前,按曱醛物质实际含量占饲料200mg/kg的比例将多聚甲醛制剂与饲料混匀,当天喂兀°乙组和丙组为对照给药组,乙组使用,每公斤饲料混入60mg氯苯胍拌料,丙组使用氨丙啉每公斤饲料混入60mg氨丙啉拌料。前三组连续给药3天后停药,与其它各组再共同观察7天。疗效判定标准给药后,每天观察、检验并记录鸡的精神、食欲、血便、粪便中的卵囊等方面的变化。对死亡鸡通过剖捡确定其死亡原因。疗效判定标准为①治愈病鸡在用药3天后血便停止,全身状况良好,粪便无卵囊捡出,后7天观察期间无异常。②显效在用药3天后血便停止,全身状况良好,粪便中有卵囊排出。后7天观察期间无再发病症状出现。③无效给药三天后血便未停,但未死亡。④死亡试验期间死亡,经生前临床症状记录及剖检结果确定为因球虫病致死鸡。1.4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如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经统计学检验,x2=169.4,p<0.05,甲醛给药组治疗效果好于其他组。与丁组比较,甲酸治疗球虫病是有效的。参考实施例2:使用甲醛预防兔球虫病感染的试验2.1试验时间、地点及受试兔2007年7月2日-11日;大庆市肇州畜牧兽医研究所;该所自育300只20日龄青紫蓝兔。2.2试验药物2.2.1被试药品环境消毒用福尔马林,哈尔滨市新春兽药饲料添加剂厂生产,5含甲醛36%,批号200701102.2.2对照药物盐酸氯苯胍粉(上海翔立化工助剂有限公司生产,药品级,批号20060812,氯苯胍含量》98。/。)和氨丙啉(武汉合中医药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药品级,批号20070123,氨丙啉含量》99.2)。2.3试验方法及过程231试验用球虫卵囊'巨型艾美耳球虫卵囊,由大庆市肇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寄生虫病实验室提供,试验前在仔兔体内增殖,用饱和盐水法获得试验感染用的新鲜卵囊,孢子化后计数备用。2.3.2饲料及相关问题处理试验场所、器具等使用可杀死球虫及其卵囊的消毒药物进行严格消毒,所用饲料为从农民家购买的其自产玉米、自榨豆饼,上两种饲料混于自制羊草粉中,除试验期间添加试验药物外,不添加任何药物和添加剂。2.3.3试验分组、感染和给药及相关问题安排将上述300只兔于试验开始日早晨进行空腹健康检査、称重,将挑选出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并无球虫感染的200只随机分为甲、乙、丙、丁、戊5组,每组40只。甲、乙、丙、丁、戊组依次分别为感染给甲醛组、感染给氯苯胍组、感染给氨丙啉组、感染不给药组和不感染不给药组。分组后各组兔隔离在各自的实验场地,分别由专人饲养、检査,各组兔无相互感染球虫病途径。球虫感染除戊组外,其他各组每只兔于开始给药第二天经口腔投给8X1(T个巨型艾美耳球虫卵囊。给药各组的给药剂量和方法甲组取3ml上述福尔马林(实际约含甲醛物质1.08克),加10倍丙三醇,再加入5%葡萄糖水至5000ml,将其实约含甲醛0,02%的甲醛溶液作为日常惟一饮用水供家兔自由饮用。根据兔实际平均饮水量计算,每只兔每天平均摄入甲醛物质约0,lg。乙组整个试验期的饲料,按每公斤含50mg氯苯胍混匀,作为兔惟一饲料供喂兔自由釆食。根据兔饲料实际消耗量计算,每只兔每天平均摄入氯苯胍约0.1g。丙组輕个试验期的饲料,按每公斤含氨丙啉125mg混匀作为兔惟一饲料供兔自由采食。根据兔饲料实际消耗量计算,每只兔每天平均摄入氯苯胍约0.25g。全部参加试验的五组兔从试验开始第2天起,每天检査粪便的血便现象和有无卵囊并记录,直至捕杀。在接种第9天对存活兔全部扑杀剖检,检査整个肠道病变。2.4.试验结果发病率以兔出现血便和/或肠道出现球虫病应有的解剖变化为标准,两者出现—项者均计为发病兔。表2.使用甲醛预防兔球虫病感染的试验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戊4000X2-52.13,pO.05,从表中可以看出使用甲醛制剂预防兔球虫病感染是有效的,并且比使用防治该病的传统药品氯苯胍和氨丙啉效果好。参考实施例3:物质甲醛与地克珠利防治雏鸡球虫效果对比试验2006年6月12曰至6月20日,我们在大庆市肇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寄生虫病试验室的协作下进行甲醛物质与防治球虫传统药物"球精"(地克珠利)防治肉仔鸡人工感染球虫的效果试验。3.1材料及方法3.1.1试验鸡自孵15日龄AA肉仔鸡400只。3.1.2试验及对比药物自制多聚甲醛制剂见实施例1.使用此制剂时每100公斤飼料含按甲醛物质20g用量混料。球精,含地克利珠0.5%,东北农业大学科发兽药厂生产,批号20050101按照每100公斤饲料含20g地克利珠用量混料.3.2试验方法及过程3.2.1试验分组将上述仔肉鸡随机分成各100只的甲、乙、丙和丁四组并分别对各组群体称量体重总数,甲组为甲醛物质(多聚甲醛制剂)试验给药组,乙组为地克珠利对照给药组,丙组为感染不给药组,丁组为不感染不给药组。3.2.2感染虫种类及数量鸡艾美耳球虫虫种(由大庆市肇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寄生虫病实验室提供),甲、乙和丙组鸡每羽口服8XiO)。个孢子体卵囊,丁组不给。3.2.3给药方法每组药品按上述药量均匀混料。各组在给虫孢子体卵囊前24小时投给混药饲料。连给7天,前三组(指甲、乙和丙组)在投给虫体第6天收集粪便,卵囊记数,第7天称重剖杀,观察组织病变。3.2.4药效判定指标①存活率存活鸡羽数+100(原鸡羽数)X100%。②相对增重率各给虫孢子体卵囊组的增重率+不给虫孢子体卵囊组的增重率X100M。③血便记分参照Morehouseh和Barron(1970年)标准(Morehouse.N.F.andbaronR,R.Expeririientparasitology,1970,28:2925)。(D病变记分:按Johnson和Reid(1970)标准(Johnsan,J,andReidW.H.Experimentparasitology,1970,28:3036。⑤病变值按角田清方法(日)角田清监修.陈谊,明如镜译,鸡球虫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3。⑥卵囊值将盲肠内容物的克卵囊数按角田清的标准换算成卵囊值。⑦抗球虫指数(ACI):按照美国默克公司公式(AnticoccidialindexmercksharpandDohtnelab),AO(相对增重率+存活率)-(病变值+卵囊值),ACI《120为无效,ACI二120160为中效,ACI-160180为良好,ACI〉180为优秀。3,.3.试验结果-表3.使用物质甲醛防治雏鸡球虫与传统药物试对比试验组别鸡羽数存活率相对增重率血便记分病变值卵囊值ACI<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从上表可以看出使用甲醛物质的甲组抗球虫很有效,并明显强于使用地克珠利的乙组;根据上述默克公司的计算公式,甲醛物质的抗球虫指数是优秀的。参考实施例4:物质甲醛与使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治疗犊牛球虫效果对比试验2007年8月7日-8月16曰,我们在大庆市肇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试验室的协作下进行甲醛物质与防治球虫传统药物磺胺二甲基嘧啶防治肉牛感染球虫的效果试验。4.1材料及方法4.1.1试验牛肇州县万宝乡太吉村谭春雨饲养的541头育肥牛中的42头2-3个月龄犊牛发生血便现象,经当地兽医临床诊断及大庆市肇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化验室检验为牛球虫病。4.1.2试验使用药物试验药物自制多聚甲醛制剂见实施例l。对比药物磺胺二甲基嘧啶原粉。江西东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药品级,批号20060105。4.2试验方法及过程试验分组及给药-在42头病牛中将病情较重的两头拿出,将其他40头病牛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甲醛制剂试验给药组,使用多聚甲醛制剂,按实含甲醛物质每公斤体重0.02g口服给药,每日一次;乙组为使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治疗对照给药组,按照每公斤体重给药O.lg口服给药,每天两次。两组连续给药3天后停药,再行观察7天。疗效判定标准给药后,每天观察和检验牛的精神、血便、粪便中的卵囊及食欲、体温、心脏状况和呼吸等方面的变化,记录。对死亡牛通过剖捡和化验室检验结果确定其死亡原因。其中①治i:病牛在用药3天后血便停止,全身状况良好,粪便无卵囊排出,继续7天观察期间无异常。②显效病牛在用药3天后血便停止,全身状况良好,粪便中有卵囊排出。继续7天观察期间无再发病症状出现,粪便中无卵囊排出。(D无效病牛给药三天后血便未停,再继续观察7天后至试验结束,粪便中仍有卵囊排出。死亡病牛试验期间死亡,经生前临床症状记录及剖检结果确诊为因患球虫病直接致死。4.3试验结果表4.物质甲醛与使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治疗犊牛球虫对比试验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头数比例(%)头数比例(%)头数比例(%)头数比例(%)甲2020100——-乙20136531531515X2=8.188,p〈0.05,从上表可以看出使用甲醛物质治疗的甲组效果很有效,明显强于使用治疗该病传统药物磺胺二甲基嘧啶的乙组。(二)物质甲醛用于本发明所涉及用途时的几个相关问题1.由于多聚甲醛的弱刺激性和较易成型性,推荐使用多聚甲醛制备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剂。2.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用途实施中,建议制剂组分可使用①以消除刺激性、增加适口性等为目的,最好将其按照常规包衣技术制成包衣颗粒和包衣片剂。通过多次实践,觉得将多聚甲醛用聚乙二醇(4000-6000)包裹制成颗粒最好。具体实施时专业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不超越本发明范围和各组份间不产生不利的理化反应前提下添加其它组份。②在制剂中加入碱性物质以提高甲醛物质药理作用和多聚甲醛的被解聚性,首选碳酸钠,其次为碳酸氢钠。其量按照与甲醛物质的比为0.5:l左右为宜,使用后者可适度增加至0.7:1。3.在制备混料的制剂时,尽量将颗粒制成粒度接近饲料颗粒为宜。使用时应在饲喂前现场再行拌料,以免饲料中的物质与甲醛物质发生反应而影响药效。4.由于甲醛物质很容易与强氧化剂、含氮有机物等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在为甲醛物质制剂选择组份、载体和赋型剂等时要避免使用有可能与甲醛物质发生不利反应的物质。5.个体给药剂量及其它鉴于甲醛具有的强化学性,在消化道内有少量存在即可达到本发明的给药目的,所以在具体操作时,可参考现行国家兽药典中规定的甲醛溶液口服个体给药剂量及其它规定实施。权利要求1.甲醛物质在制备防治动物球虫病药品中的使用。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在动物药品领域中使用甲醛制备防治动物球虫病的新用途。本发明提出和证明使用甲醛防治动物球虫病具有一定效果和优点等,因此进一步提出了使用其制备防治动物球虫病药品。文档编号A61K31/74GK101433531SQ20071018861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3日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3日发明者关中田申请人:关中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