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笼式煎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975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笼式煎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草药煎药机械。
技术背景现有用电磁炉加热的中草药煎药机,中草药在锅内不动;尽管有 的采用强制水循环,仍然不能较好地克服药物煎煮不透彻、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目的是克服现有用电磁炉高温加热中草药煎 药机药物不搅拌,因而药物煎煮不透彻、不均匀的缺点;
解决这一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锅体与电磁炉固定于一体,而中草药 装入锅体内的转笼里,随转笼正、反向缓慢转动使药物得以翻转搅拌;锅体与 转笼之间采用三层O型密封圈;锅体两端设有加硅橡胶密封垫的丝堵。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原煎药机中药静止不动、药物浸取不均的 缺点,药物成分煎煮透彻、均匀,加上压榨药渣,药物有效成分可充分提出, 减少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浪费,提高了药效。采用了三层O型密封圈,解决密封难题。


图1为该转笼式煎药机的结构,包括阀门1,皮带2,大皮带轮3,轴瓦4, 转笼5,锅体6,小轴7,插销8,带密封丝母手轮9,小丝杠IO,压力表安全 伐ll,大丝杠12,键大手轮13,复合套14,钢卡子螺盖I5,锅盖16,温度表 17,压榨板18,转轴电器控制板19,微电机20,小皮带轮21,转轴22,机 架23, 24电磁炉等件组成;该转笼式煎药机可以通过转轴22立起来,以便装 药、排放药汁、压榨出药汁;
图2为锅体立体图,当放入中草药、煎好的药水放出以及压榨时,需要将 药锅通过转轴22立起来,然后由支架27上的两个臂25,利用手轮和锅体上的
两个耳子将锅体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如图l、图2,转动手轮9,打开锅盖16,连压榨板18—同从锅 体取出,将中草药放入转笼内,加入适量的请水,将丝杠扦出并拧紧螺盖15, 盖上锅盖并拧紧手轮,浸泡半小时后,松开手轮26,放倒锅体,挂上皮带,启 动电机和电磁炉, 一般煎煮解表类中药时,先大火煎,至沸腾温度达到120摄 氏度时,温度表显示温度并呼叫,电磁炉自动调成小火,根据需要转动定时器 按扭,(一般15分钟),到点、铃响电磁炉自动断电,灭火后转笼继续旋转五分 钟再停转,当压力表接近零时,用手抓螺盖15将锅体立起来(见附图2),拧开 伐门l,将药液放出,药渣留在转笼锅内,放净后关闭阀门;注入清水如前述煎 第二遍,将药液放出后拧下螺盖,将丝杠旋入丝母,转动大手轮13通过丝杠使 压榨板18向下移动,将含在药渣中的药汁压榨出;然后打开锅盖,放倒锅体, 将药渣清除。
实施例2、若煎煮补益类中药时,先大火煎,温度达到120摄氏度时,温度 表显示并呼叫,操作者将电磁炉调成中火,根据需要转动定时器按扭,(一般30 分钟),到点、电磁炉自动停电,灭火后转笼继续旋转五分钟再自动停转,其他 操作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转笼式煎药机,其特征是由不转动的锅体和可旋转的转笼组成,可转动的转笼装在锅体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笼式煎药机,其特征是转笼与电动 机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笼式煎药机,其特征是锅体与转笼 之间设有三层O型密封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笼式煎药机,其特征是锅体两端设 有硅橡胶密封垫的丝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煎药机,包括锅体、轴瓦,压榨板,手轮,丝杠,丝母,转笼,微型电动机,微型减速器,机架,单片机,压力表,温度表,安全阀等件组成;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磁炉;本实用新型锅体与电磁炉固定于一体,而中药装入锅体内的转笼里,随转笼旋转而搅拌,解决了原煎药机中药静止不动、药物浸取不均的缺点;为此,采用微电机(带微型减速器),带动锅体缓慢正、反向转动,可根据温度、药性等要求转动温控旋扭调节炉温,也可以由单片机自动控制炉温以及煎药时间,由于转笼旋转起到了搅拌药物的作用;药物煎煮透彻、均匀,加上压榨,药物成分提出彻底。为了解决密封难题,该实用新型采用了三层O型密封圈,两端采用加密封垫的丝堵。
文档编号A61J3/00GK201058121SQ20072001780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4日
发明者孙立国, 王春秀, 裴凤玉, 解秀珍, 邓之学 申请人:邓之学;王春秀;裴凤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