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97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胃部医护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胃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胃管就是一根软管,具有以下缺点使用时往鼻子或胃中插入的长度难以确定,容易在胃内盘曲折叠,造成管道不畅,加大治疗难度;有些病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容易将插好的胃管拔出;不透明,不能看到是否有污物,不便于清洗,而且容易从上端落入灰尘;留在鼻外部分的长度或长或短,不宜操作;胃内气体不能排出,使用时容易呛水,加大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直观的看到插入的管长、防止脱出、便于清洗、干净卫生、操作方便、防止呛水的胃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胃管,其下端带有若干个孔,其特殊之处在于管体呈透明状,外壁带有沿长度方向的刻度,管体上部设置有波纹状折痕,最上端设有管端帽,管体下部在孔的上方固定有一围绕管体外壁一周的圆形气囊,管体内部由三条管道组成,管体下端的孔分别位于其中两条管道上,第三条管道的末端与气囊相通,三条管道的上口是各自独立的。与气囊相通的管道的上口带有特别的标记区别于其它两条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刻度使人能够直观的看到插入的管长,气囊充水后能够防止不配合的病人将插好的胃管拔出,透明的管壁能清楚的看到是否有污物,便于清洗,管端帽防止灰尘落入管内保持干净卫生,波纹状折痕能够调节鼻外部分的管长使操作方便,两条下端带孔的管道一条用于鼻饲,一条将胃部气体导出从而防止呛水。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孔,2刻度,3波纹状折痕,4管端帽,5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胃管,其下端带有若干个1孔,管体呈透明状,外壁带有沿长度方向的刻度2,管体上部设置有波纹状折痕3,最上端设有管端帽4,管体下部在孔的上方固定有一围绕管体外壁一周的圆形气囊5,管体内部由三条管道组成,管体下端的孔分别位于其中两条管道上,第三条管道的末端与气囊相通,三条管道的上口是各自独立的。与气囊相通的管道的上口带有特别的标记区别于其它两条管道。
权利要求1.一种胃管,其下端带有若干个孔(1),其特征在于管体呈透明状,外壁带有沿长度方向的刻度(2),管体上部设置有波纹状折痕(3),最上端设有管端帽(4),管体下部在孔的上方固定有一围绕管体外壁一周的圆形气囊(5),管体内部由三条管道组成,管体下端的孔分别位于其中两条管道上,第三条管道的末端与气囊相通,三条管道的上口是各自独立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胃部医护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胃管,其下端带有若干个孔,其特殊之处在于管体呈透明状,外壁带有沿长度方向的刻度,管体上部设置有波纹状折痕,最上端设有管端帽,管体下部在孔的上方固定有一围绕管体外壁一周的圆形气囊,管体内部由三条管道组成,管体下端的孔分别位于其中两条管道上,第三条管道的末端与气囊相通,三条管道的上口是各自独立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直观的看到插入的管长,防止不配合的病人将插好的胃管拔出,透明的管壁便于清洗,管端帽防止灰尘落入管内,波纹状折痕能够调节鼻外部分的管长使操作方便,两条下端带孔的管道一条用于鼻饲,一条将胃部气体导出从而防止呛水。
文档编号A61M3/02GK201006174SQ20072001781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4日
发明者胡思锋 申请人:胡思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