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可留置胸腔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979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可留置胸腔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是一种一次性可留置胸腔穿刺针。
技术背景胸腔穿刺手术中使用的穿刺针经过近几年的改进,使其在使用上及防止交叉感染等多个方面均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n前被广泛应 用于各医疗机构的胸腔穿刺针大多数是金属针头,这种胸腔穿刺针在 对患者的抽气或抽水的过程中,针尖易与肺接触造成损伤,并且在完 成穿刺后的抽气过程中,金属穿刺针始终留置在胸腔内,随着胸腔内 水或气的逐渐减少,金属针头与肺接触的机会在不断增加也会造成肺 损伤,因此易出现医源性气胸、血气胸并发症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可留置胸腔穿刺针,它采用 软管套针,在实施胸腔穿刺术后在抽气或抽水过程中可将软管套留置 在胸腔内,不会对患者的肺造成损伤,从而避免医源性气胸及血气胸 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次性可留置胸腔穿刺针,包括注射器,注射器一端通过套管与透明塑料软管
一端连接,塑料软管另一端与针座连接,针座与钢针连接,针座的内 腔内安装软管套座,软管套座一端与软管套连接,软管套侧壁上开设 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软管套外安装保护套。软管套座外表面上安装 固定架,固定架中间设置空腔,固定架一侧设置弧形连接板。软管套 座外表面上设置凸台。弧形连接板上开设插槽。针座外表面上设置手 柄,软管套座一端外表面上设置弧状凸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实施胸腔穿刺后,在抽气或抽水的过 程中,将金属穿刺针抽出,将软管套留置在胸腔内,随着胸腔内的水 或气的逐渐减少,软管套与肺接触不会出现对肺的损伤,从而避免了 医源性气胸及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大幅度减轻了痛苦。本 实用新型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易掌握等优点。

附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固定架12 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中A向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2 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是注射器,注射器1 一端通过套管20与透明塑料软管3 一端连接,塑料软管3另一端与针座5连接,针座5与钢针13连接, 针座5的内腔6内安装软管套座9,软管套座9 一端与软管套14连接, 软管套14侧壁上开设第一通孔18和第二通孔19。为安全考虑在软 管套14外安装保护套17。为了更好的固定软管套14,在软管套座9
外表面上安装固定架12,固定架12中间设置空腔16,固定架12 —侧设 置弧形连接板ll,软管套座9外表面上设置凸台10,弧形连接板ll 匕开设插槽15。针座5外表面上设置手柄7,软管套座9 一端外表面 上设置弧状凸台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架12安装在软管套座9 外表面上的卡槽内,可沿软管套座9向上转动至使弧形连接板11贴 在软管套座9上,插槽15卡在软管套座9的外表面相应的凸台上, 固定架12主要用于固定软管套座9,增加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使软 管套14不易脱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通孔18和第二通孔19分 别开设在软管套14侧壁的不同平面内,避免出现堵塞现象。软管套 座9上设置的弧状凸台8与针座5内的槽相配合,以防止软管套座9 的转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保护套17拿掉,将钢针13和软管套 14穿入体内,将软管套14固定后,将钢针13抽出即可,患者在胸 腔穿刺抽水或抽气过程中,深呼吸、咳嗽等均不会对肺造成损伤。图 中2是套柄,4是液体流量控制阀。
权利要求1 、 一次性可留置胸腔穿刺针,包括注射器(1),注射器(1)一端通过套管(20)与透明塑料软管(3) —端连接,塑料软管(3) 另一端与针座(5)连接,针座(5)与钢针(13)连接,其特征在于 针座(5)的内腔(6)内安装软管套座(9),软管套座(9)一端与软管套(14) 连接,软管套(14)侧壁上开设第一通孔(18)和第二通孔(1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留置胸腔穿刺针,其特征在 于软管套(14)外安装保护套(17)。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留置胸腔穿刺针,其特征在 于软管套座(9)外表面上安装固定架(12),固定架(12)中间设置空腔 (16),固定架(12)—侧设置弧形连接板(1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可留置胸腔穿刺针,其特征在 于软管套座(9)外表面上设置凸台(10)。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可留置胸腔穿刺针,其特征在 于弧形连接板(11)上开设插槽(15)。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可留置胸腔穿刺针,其特征在 于针座(5)外表面上设置手柄(7),软管套座(9)一端外表面上设置弧状 凸台(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可留置胸腔穿刺针,包括注射器,注射器一端通过套管与透明塑料软管一端连接,塑料软管另一端与针座连接,针座与钢针连接,针座的内腔内安装软管套座,软管套座一端与软管套连接,软管套侧壁上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实施胸腔穿刺后,在抽气或抽水的过程中,将金属穿刺针抽出,将软管套留置在胸腔内,随着胸腔内的水或气的逐渐减少,软管套与肺接触不会出现对肺的损伤,从而避免了医源性气胸及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大幅度减轻了痛苦。本实用新型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易掌握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1020138SQ20072001781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4日
发明者清 朱, 王开祥, 毅 蒋, 宏 赵 申请人:王开祥;赵 宏;朱 清;蒋 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