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输液器导管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输液器开关。
背景技术:
常用的输液器导管开关,其中包括支架,支架其中包括左侧板、右侧板、 底板、旋钮,左侧板、右侧板、底板为一整体;旋钮分别与左、右侧板的上部 前后滑动连接,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围成一空腔,旋钮位于空腔的上部,输 液管从旋钮下方的空腔穿过,此种输液器导管开关使用时,当需要控制输液管 流量时,由于旋钮分别与左、右侧板的上部前后滑动连接,旋钮压输液管容易 前后滑动,因此控制输液管流量效果差。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输液管流量效果好的输液器导管开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器导管开关; 其中包括支架,支架其中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 为一整体;其特点在于该输液器导管开关还包括水平顶板、调节杆,顶板中 部带有内螺纹孔,顶板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的上部固定连接,调节杆穿过顶 板内螺纹孔并与之螺纹连接,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形成导管空腔,调 节杆下部位于导管空腔内。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输液管从调节杆下方的导管空腔内穿过,由于调节 杆与顶板螺纹连接,旋转调节杆,使调节杆下端压住输液管,能够很容易的控 制输液管流量,效果好。
图1为一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下列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效果。
实施例1一种输液器导管开关;如图l、 2、 3、 4所示,其中包括支架14、水平顶板 10、调节杆9,支架其中包括左侧板4、右侧板ll、底板l,左侧板、右侧板、 底板为一整体;顶板10中部带有内螺纹孔,顶板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的上部 固定连接,调节杆9穿过顶板内螺纹孔并与之螺纹连接,顶板、左侧板、右侧 板、底板形成导管空腔,调节杆9下部位于导管空腔内;在本实施例中,左侧 板4、右侧板11上部内侧壁上分别带有相互对应的顶板凹槽5,顶板10左、右 侧边分别穿入左侧板、右侧板上的顶板凹槽5内;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杆9其 中包括上部的手柄6、中部的螺纹杆8、下部的连接块16;手柄、螺纹杆、连接 块为一整体;螺纹杆与顶板10内螺纹孔螺纹连接;连接块16下接控制板12, 控制板12其中包括上部的连接板3、下部的控制刀2;连接板、控制刀为一整 体;连接板3上面带有一与连接块16相对应的连接槽15,连接槽15向上开口 且上小下大,连接块16与连接槽15相对应,连接块16伸入到连接槽15内并 与之成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手柄6侧边表面上带有凸起7。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顶板10左、右侧边分别穿入左侧板、右侧板上的顶 板凹槽5内,输液管13从调节杆下方的导管空腔内穿过,由于调节杆中螺纹杆 与顶板螺纹连接,旋转调节杆中手柄,连接块16带动连接板3,连接板3带动 控制刀上下移动,使控制刀下边压住输液管13,能够很容易的控制输液管流量, 使用效果好,又由于手柄6侧边表面上带有凸起7,当旋转手柄时,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器导管开关;其中包括支架(14),支架其中包括左侧板(4)、右侧板(11)、底板(1),左侧板、右侧板、底板为一整体;其特征在于该输液器导管开关还包括水平顶板(10)、调节杆(9),顶板(10)中部带有内螺纹孔,顶板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的上部固定连接,调节杆(9)穿过顶板内螺纹孔并与之螺纹连接,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形成导管空腔,调节杆(9)下部位于导管空腔内。
2、 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导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 板(4)、右侧板(11)上部内侧壁上分别带有相互对应的顶板凹槽(5),所 述顶板(10)左、右侧边分别穿入左侧板、右侧板上的顶板凹槽(5)内。
3、 根椐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输液器导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 调节杆(9)其中包括上部的手柄(6)、中部的螺纹杆(8)、下部的连接块(16); 手柄、螺纹杆、连接块为一整体;螺纹杆与所述的顶板(10)内螺纹孔螺纹 连接;连接块(16)下接控制板(12),控制板(12)其中包括上部的连接板(3)、下部的控制刀(2);连接板、控制刀为一整体;连接板(3)上面带有 一与连接块(16)相对应的连接槽(15),连接槽(15)向上开口且上小下大, 连接块(16)与连接槽(15)相对应,连接块(16)伸入到连接槽(15)内 并与之成活动连接。
4、 根椐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液器导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 (6)侧边表面上带有凸起(7)。
专利摘要一种控制输液管流量效果好的输液器导管开关;其中包括支架,支架其中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为一整体;该输液器导管开关还包括水平顶板、调节杆,顶板中部带有内螺纹孔,顶板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的上部固定连接,调节杆穿过顶板内螺纹孔并与之螺纹连接,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形成导管空腔,调节杆下部位于导管空腔内。
文档编号A61M5/168GK201030110SQ20072002079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6日
发明者政 朱 申请人:政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