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除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24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除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除臭机。
背景技术
一些臭味物质对呼吸道具有强烈刺激性,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元凶之一。国 外许多国家己出台防止恶臭法,除臭已成为环保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常用的
除臭方法有掩蔽法和增香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真正破坏致臭化合物。二氧 化氯可有效地氧化很多致臭化合物,如硫化氢,甲硫醇等,利用二氧化氯开始 在除臭领域得到重视。二氧化氯行业规定,能生成含二氧化氯10%以上的,即可 称为二氧化氣发生器。二氧化氯一般被认为需要制成水溶液才能更好地发挥对 空气的除臭作用。目前尚无二氧化氯空气除臭机的中国专利。另外目前的药液 喷洒型除臭机一般难以完成从制剂到喷洒的全过程运作,而是需要事先另外生 产除臭剂,再把制得的除臭剂人工放入除臭机,除臭机往往只起到抽吸、喷洒 的作用,因而日常运行管理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集气体发生、 制剂、喷洒于一体的,能够高效氧化空气中致臭化合物的杀菌消毒除臭机。本 实用新型设计空气除臭机,包括机壳、水箱、水箱溢水管、水箱进水管、水箱 进水电磁阖、水箱出水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水箱上接有外循环水管及 泵,在外循环水管上接入有吸气管,在外循环水管上接有出水电磁阀,出水电 磁阀接有喷淋管及其连接的喷淋头,吸气管接机壳内的气体发生器。在外循环 水管由射流器接入吸气管。在外循环水管上由三通接出水电磁阀。本实用新型 的优点是能把气体的发生过程、气体分散到液体以制备液态除臭剂的过程、以 及除臭剂的喷洒过程一体化,即集合到一台全自动控制的设备内部,运行控制 简单易行,除臭效果好,保持时间较长。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机壳l、水箱2、水箱溢水管3、水箱进水管4、水箱进水电磁阀5、水箱 出水管6、控制电路7,其特征在于水箱2上接有外循环水管8及泵9,在外循环 水管8上接入有吸气管10,在外循环水管8上接有出水电磁阀12,出水电磁阀12 接有喷淋管13及其连接的喷淋头14,吸气管10接机壳1内的气体发生器15。外循 环水管8由射流器16接入吸气管10。在外循环水管8上由三通17接出水电磁阀12。 使用时,在气体发生器15中加入盐及水,进行电解后产生二氧化氯、氯气 等几种对致奥化合物具有协同氧化作用的气体,用泵9经由外循环水管8对水 箱2内的水打循环,由于泵9的出水管对射流器16的喷射作用进而在射流器16 内的喉部产生负压,因此接在射流器16上的吸气管10把气体发生器15所发生 的上述气体带入到水中,随着循环的次数的加多。水箱2内的水中含气体浓度 不断增加,制成一定浓度的液态除臭剂。开通出水电磁阀12,具有一定浓度的 液态除臭剂经由泵9打出,通过喷淋管13及喷淋头14喷洒至空气中,发挥除 臭作用。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气体发生、除臭剂喷洒的全过程可实现由 控制器的全自动控制。
权利要求1、空气除臭机,包括机壳、水箱、水箱溢水管、水箱进水管、水箱进水电磁阀、水箱出水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水箱上接有外循环水管及泵,在外循环水管上接入有吸气管,在外循环水管上接有出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接有喷淋管及其连接的喷淋头,进气管接机壳内的气体发生器。
2、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气除臭机,其特征在于在外循环水管由射流器接入 吸气管。
3、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气除臭机,其特征在于在外循环水管上由三通接出 水电磁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除臭机。包括机壳、水箱、水箱溢水管、水箱进水管、水箱进水电磁阀、水箱出水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水箱上接有外循环水管及泵,在外循环水管上接入有吸气管,在外循环水管上接有出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接有喷淋管及其连接的喷淋头,进气管接机壳内的气体发生器。在外循环水管由射流器接入吸气管。在外循环水管上由三通接出水电磁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把气体的发生过程、气体分散到液体以制备液态除臭剂的过程、以及除臭剂的喷洒过程一体化,即集合到一台全自动控制的设备内部,运行控制简单易行,除臭效果好,保持时间较长。
文档编号A61L9/14GK201058135SQ200720071498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2日
发明者陈树宝 申请人:上海鸣仓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