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59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特别是一种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背景技术
为了明确脑部疾病的诊断和脑部疾病手术治疗的需要,常常要在颅内 特定部位放置相应的引流管,从颅骨骨孔、头皮出颅,连接到颅外的特定 装置上,保留一段的时间。例如,为了检测颅内压水平,在脑室内放置外 引流管接颅压监护仪;颅高压患者,在脑室穿刺内放置外引流管,引流脑 脊液缓解颅高压;在颅内血肿腔内放置的外引流管,引流血性液;脑脓肿 腔内放置的外引流管,引流脓性液;颅内病变切除术后,开颅术后,在术 区放置的外引流管,引流术区渗出液,等等。为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这 些引流管通常应用医用软塑料制作而成。由此导管容易在出颅处弯折、滑 动,致使引流不通畅或引流管滑脱,失去了放置引流管的作用,而且影响 对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实现,严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 颅腔外引流管弯折、滑脱情况时常困扰着每个神经外科医生。颅腔外引流 管防折固定垫的研制能解决这一 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颅腔外引流 管防折固定垫,该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结构简单,可有效保护引流管不弯 折。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设了计一种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其 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有一个弧形脊背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横向两侧 沿主体长度设有片状固定翼,所述主体沿弧形脊背中心线设有引流管嵌放 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可临床应用于神 经外科需要安放颅腔外引流管的患者,如脑室外引流管,颅内血肿腔外 引流管,脑脓肿腔外引流管以及开颅术后,术区外引流管。由于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的使用,可避免引流管在出颅处弯折、滑动,从而避免引 流不通畅或引流管滑脱。保证了对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安全。
图l为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主视图; 图2为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侧视图。图中l-固定垫侧壁;2-固定用孔;3-导向槽;4-固定垫护翼。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 2所示,本实用新型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用弹性医用硅 胶材料或塑料材料制作。固定垫的弧形脊背状的主体l有一定的厚度,以 保持稳定,主体沿弧形脊背中心线设有引流管嵌放槽3,引流管嵌放槽的 宽度要求在容纳引流管时有一定过盈, 一般在在2—5mm之间,且边角光滑。 主体的底部沿主体长度方向可以是内凹的弧面,也可以是平面。主体底部 两侧与主体一体连接的片状固定翼4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孔2,片状固定 翼厚度约为lmm。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的一个端部放 置在引流管出颅处(穿出头皮的部位),先将引流管顺畅的嵌入防折固定 垫的管槽内,再通过皮针缝线或其它方法固定在皮肤上,颅腔外引流管防 折固定垫即可保证引流管顺畅和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有一个弧形脊背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横向两侧沿主体长度设有片状固定翼,所述主体沿弧形脊背中心线设有引流管嵌放槽。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体的底部沿主体长度方向为内凹的弧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两侧的片状固定翼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垫使用弹性医用硅胶材料或塑料材料制作。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 固定垫使用医用硅胶材料或塑料材料制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有一个弧形脊背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横向两侧沿主体长度设有片状固定翼,所述主体沿弧形脊背中心线设有引流管嵌放槽。本实用新型可临床应用于神经外科需要安放颅腔外引流管的患者,由于颅腔外引流管防折固定垫的使用,可避免引流管在出颅处弯折、滑动,从而避免引流不通畅或引流管滑脱。保证了对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安全。
文档编号A61M25/01GK201120040SQ20072009835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6日
发明者张海东, 华 杨, 杨卫东, 青 毓, 王增光 申请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