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再生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手断胳膊接假手,特别是一种再生手.,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的的假手不能活动,不能拿东西,只是起到装饰 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 -种再生手,利用该再生手能够 任意拿东西,吃饭时拿筷拿碗,达到使用灵活方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上胳膊套、下胳膊套、手撑、拇指、拉绳和连接 板组成,上胳膊套1和下胳膊套3通过连接板14铰接,在下胳膊套3的下 面安装手掌固定架9,在手掌固定架上安装有四指的手掌6,拇指活动杆5
通过转轴8和手掌固定架9铰接,在拇指活动杆-- 端安装拇指7,拇指7和 手掌6相对,拇指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拉绳4,拉绳通过下胳膊套上的下拉 绳套筒12和上胳膊套上的上拉绳套筒2,固定在上胳膊套上,在上胳膊套l 和下胳膊套3相对的下面有斜口 B、 11,弹簧15的两头分别安装在拇指活 动杆5和手掌固定架9上。
连接板.4 一头固定在上胳膊套1上,另一头通过下胳膊转轴10与下胳 膊套3铰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套在断手上,上胳膊套套在手拐的上方, 下胳膊套套在手拐的下方,通过手拐的内弯使下胳膊套沿下胳膊套转轴转 动,安装在上胳膊套上的拉绳拉紧带动拇指活动杆沿手掌固定架上的转轴转 动,使拇指活动杆上的拇指靠向手掌f可以拿起任何东西,当手拐伸直,系在拇指活动杆上的拉绳放松,另一-头上的拇指离开手掌,就可以把拿着的东 西放下,活动自如,使用方便,给断手者带来自理的能力,使残疾人不会感 到苦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上胳膊套,2.上拉绳套筒,3.下胳膊套,4,拉绳,5.拇指活动杆,
6.手掌,7.拇指,8.转轴,9.手掌固定架,IO.下胳膊转轴,ll.斜口, 12.下拉 绳套筒,ll斜口, 14.连接板,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上胳膊套1和下胳膊套3通过连接 板14铰接,连接板一头固定在上胳膊套l上,另一头通过下胳膊转轴10与 下胳膊套3铰接,在下胳膊套3的下面安装手掌固定架9,在手掌固定架上 安装有四指的手掌6,拇指活动杆5通过转轴8和手掌固定架9铰接,在拇 指活动杆--端安装拇指7,拇指7和手掌6相对,拇指活动杆的另-端连接 拉绳4,拉绳通过下胳膊套上的下拉绳套筒12和上胳膊套上的上拉绳套筒2, 固定在上胳膊套上,在上胳膊套1和下胳膊套3相对的下面有斜口 B、 11, 弹簧15的两头分别安装在拇指活动杆5和手掌固定架9上,当不拿东西时, 通过弹簧1.5的弹力推动拇指活动杆5绕转轴8转动,使拇指7与手掌6分离。
权利要求1.一种再生手,由上胳膊套、下胳膊套、手撑、拇指、拉绳和连接板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胳膊套(1)和下胳膊套(3)通过连接板(14)铰接,在下胳膊套(3)的下面安装手掌固定架(9),在手掌固定架上安装有四指的手掌(6),拇指活动杆(5)通过转轴(8)和手掌固定架(9)铰接,在拇指活动杆一端安装拇指(7),拇指(7)和手掌(6)相对,拇指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拉绳(4),拉绳通过下胳膊套上的下拉绳套筒(12)和上胳膊套上的上拉绳套筒(2),固定在上胳膊套上,在上胳膊套(1)和下胳膊套(3)相对的下面有斜口(13)(11),弹簧(15)的两头分别安装在拇指活动杆(5)和手掌固定架(9)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手,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4)—.头画 定在上胳膊套G)上,另一'头通过下胳膊转轴(10)与下胳膊套(3)铰接。
专利摘要一种再生手,属于假手,上胳膊套(1)和下胳膊套(3)通过连接板(14)铰接,在下胳膊套下面安装手掌固定架(9),在手掌固定架上安装手掌(6),拇指活动杆(5)通过转轴(8)和手掌固定架(9)铰接,在拇指活动杆一端安装拇指(7),拇指和手掌相对,拇指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拉绳(4),拉绳通过下胳膊套上的下拉绳套筒(12)和上胳膊套上的上拉绳套筒(2),固定在上胳膊套上,在上胳膊套(1)和下胳膊套(3)相对的下面有斜口(13)(11),本实用新型套在断手上,通过手拐的内弯使下胳膊套沿下胳膊套转轴转动,拉紧拉绳带动拇指活动杆沿转轴转动,使拇指靠向手掌夹拿东西,手拐伸直,在弹簧(15)的作用下拇指松开,可将东西放下,活动自如,使用方便,适于断手残疾人使用。
文档编号A61F2/50GK201073358SQ20072017406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0日
发明者张万德 申请人:张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