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肢体无力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肢体无力助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 一些患者或伤残者,因一侧偏瘫、截瘫后,患者肌力减弱或上 肢无力者、双下肢无力不能支撑体重,或因关节疼痛不负重,或因腰椎及 其它疾病损伤导致下肢和上肢乏力的患者,上述患者或伤残者以及婴儿步 行困难,亟待一种可以起到辅助腿部行走与支撑身体进行锻炼的肢体无力 助行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无力助行器,它可以全面支撑 体重便于使用者站立和步行。可供上、下肢无力学走路婴儿和身体一侧瘫 痪、伤残的病人及残疾人等人群使用。它可将用者保护在器械中,稳定性 好,使其能无须他人辅助,方便地独立行走。同时也是一种帮助做身体机 能训练用的一种器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肢体无力助行器,包括支撑架下安装 行走轮,所述的支撑架由两个侧支架连接前连接杆形成一个后面开口的框 架,所述的侧支架由两个可伸縮的腿上、下依次分别螺接上托杆、至少一个 中连杆、扶手架、下连杆,所述的前连接杆由前上直杆和前中可伸縮杆、前 下可伸縮杆,所述的上直杆设置至少两个调节孔与上托杆螺接,所述的两个 可伸縮的腿通过锁销固定。
所述的可伸缩腿由下腿管和内管组成,内管插入下腿管与下腿管滑动配 合,并通过锁销锁定,下腿管下端安装行走轮。
所述的前中可伸縮杆由两对称的管杆中间相互铰接,在铰轴的外套有巻 簧,巻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铰轴的上部并分别粘贴在管杆的上管壁上,两对 称的管杆分别与两个前后的可伸縮的腿铰接。
所述的前下可伸縮杆由两对称的管杆中间相互铰接,在铰轴的外套有巻 簧,巻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铰轴的下部并分别粘贴在管杆的上管壁上,两对 称的管杆分别与两个前后的可伸縮的腿铰接。
所述的扶手架为一个日子形框架,它的中间横扶手杆与两侧杆滑动配 合,并通过锁销锁定。
所述的上托杆下面两侧固接两对称的连接杆,在一侧的连接杆的上、下 分别设置L形孔,在连接杆的另一侧上、下分别设置开口圆孔和圆孔;所述 的连接杆的上部L形孔和开口圆孔插接活动连接板;连接杆的下部L形孔和圆 孔螺接中连杆。
所述的活动连接板由壳体和弹簧销装置构成,所述的弹簧销装置是在壳 体内设置左右对称弹簧销,弹簧销分别连接两个压簧,两个弹簧销分别连接 两连杆,两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操纵杆的铰轴两侧,铰轴与壳体铰接。
所述的上托杆和前上直杆上面分别设置弹性套,在上托杆固接弹性安全 防护坐带在中间分两支分别连接左、右上托杆。
所述的行走轮为设置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胖和瘦进行调整为最合适的成 度,它能全面支撑使用者的体重,便于使用者站立和步行。可供上、下肢无 力和身体一侧瘫痪、伤残的病人及残疾人或初学走路的婴儿等人群使用。它 可将使用者保护在器械中,稳定性好,使其无须他人辅助,方便地独立行走。 同时可以调节该器的宽度,方便行走,也是一种帮助他们做身体机能训练用 的一种器械。用毕可以拆卸折叠在一起,便于携带和存放。
图l: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托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活动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5:前下可伸縮杆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前中可伸縮杆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设置弹性套与弹性安全防护坐带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
一种肢体无力助行器,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下安装行走轮4,所述 的支撑架由两个侧支架连接前连接杆形成一个后面开口的框架,所述的侧支 架由两个可伸縮的腿3之间的上、下依次分别螺接上托杆2、至少一个中连杆 12、扶手架7、下连杆5,所述的前连接杆由前上直杆l和前中、下可伸縮杆9、
6,所述的上直杆1设置至少两个调节孔与上托杆2螺接,所述的两个可伸縮 的腿3通过锁销固定。
所述的可伸縮腿3由下腿管和内管301组成,内管301插入下腿管与下腿 管滑动配合,并通过锁销锁定。下腿管下端安装行走轮4。
所述的前中可伸縮杆9由两对称的管杆901、 902中间相互铰接,在铰轴 903的外套有巻簧904,巻簧90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铰轴903的上部并分别粘贴 在管杆901、 902的上管壁上,两对称的管杆901、 902分别与两个前后的可伸 縮的腿3铰接。如图6所示。
所述的前下可伸縮杆6由两对称的管杆601、 602铰接,在铰轴603的外套 有巻簧604,巻簧60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铰轴603的下部并分别粘贴在管杆 601、 602的上管壁上,两对称的管杆601、 602分别与两个前后的可伸缩的腿 3铰接。如图5所示。
所述的扶手架7为一个日子形框架,它的中间横扶手杆与两侧杆滑动配 合,并通过锁销锁定。
所述的上托杆2下面两侧固接两对称的连接杆201,在一侧的连接杆201 的上、下分别设置L形孔2011、 2012,在连接杆201的另一侧上、下分别设置 开口圆孔和圆孔;所述的连接杆201的上部L形孔2011和开口圆孔插接活动连 接板8;连接杆201的下部L形孔2012和圆孔螺接中连杆12。
所述的活动连接板8由壳体和弹簧销装置构成,所述的弹簧销装置是在 壳体内设置左右对称弹簧销801、 802,弹簧销801、 802分别连接两个压簧803、 804,两个弹簧销801、 802分别连接两连杆,两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操纵杆 805的铰轴两侧,铰轴与壳体铰接。如图4所示。
所述的行走轮4为设置制动装置。
本步行器所有梭角均为光滑的圆弧角。
使用情况
首先,安装好的本助行器,人进入该助行器内,根据人的身高通过调节 可伸縮腿3的内管301拉出与縮短来调节本步行器的最佳高度,然后锁定。通 过调节上托杆2与前上直杆1螺栓的位置调节宽度,使该助行器的上托杆2正 好处于人的腋下为止。该助行器可以全面支撑体重,便于使用者站立和步行, 可供上、下肢无力的人和身体一侧瘫痪、伤残的病人及残疾人等人群使用。 同时在调节好上托杆2与前上直杆1螺栓的位置宽度的情况下,在人行走过 程,根椐行路的宽窄,可以通过前中可伸縮杆9,使其调节宽度,便于行走。 它可将患者保护在器械中,稳定性好,使其能无须他人辅助,方便地独立行 走。同时也是一种帮助人们做身体机能训练用的一种器械。帮助肢体无力的 患者和伤残者进行康复训练及户外活动,延长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空间, 减轻病人家属或看护者的劳动强度,并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更多便利。 同时,又为初学走路的婴儿无需旁边人帮助,尽快学会走路的一种好器具, 从而,大大减轻了大人的负担。
实施例2:
设置弹性套与弹性安全防护坐带的肢体无力助行器,其结构如图7所
示其结构和使用情况与实施例l大体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上托杆2和前上直杆1上面分别设置弹性套11、 10,在上托杆2固接弹
性安全防护坐带13在中间分两支分别连接左右上托杆2。
本实施例在使用中更感受到舒适,当人感到累后可以坐在安全防护坐 带上休息。同时,安全防护坐带也起到安全作用,用它更加方便和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 一种肢体无力助行器,包括支撑架下安装行走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由两个侧支架连接前连接杆形成一个后面开口的框架,所述的侧支架由两个可伸缩的腿(3)上、下依次分别螺接上托杆(2)、至少一个中连杆(12)、扶手架(7)、下连杆(5),所述的前连接杆由前上直杆(1)和前中可伸缩杆、前下可伸缩杆(9、6),所述的上直杆(1)设置至少两个调节孔与上托杆(2)螺接,所述的两个可伸缩的腿(3)通过锁销固定。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肢体无力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伸縮 腿(3)由下腿管和内管(301)组成,内管(301)插入下腿管与下腿管滑 动配合,并通过锁销锁定,下腿管下端安装行走轮4。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肢体无力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中可伸 縮杆(9)由两对称的管杆(901、 902)中间相互铰接,在铰轴(903)的外 套有巻簧(904),巻簧(90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铰轴(903)的上部并分 别粘贴在管杆(901、 902)的上管壁上,两对称的管杆(901、 902)分别与 两个前后的可伸縮的腿(3)铰接。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肢体无力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下可伸 縮杆(6)由两对称的管杆(601、 602)中间相互铰接,在铰轴(603)的外 套有巻簧(604),巻簧(60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铰轴(603)的下部并分 别粘贴在管杆(601、 602)的上管壁上,两对称的管杆(601、 602)分别与 两个前后的可伸縮的腿(3)铰接。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肢体无力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架(7) 为一个日子形框架,它的中间横扶手杆与两侧杆滑动配合,并通过锁销锁定。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肢体无力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托杆 (2)下面两侧固接两对称的连接杆(201),在一侧的连接杆(201)的上、下分别设置L形孔(2011、 2012),在连接杆(201)的另一侧上、下分别设 置开口圆孔和圆孔;所述的连接杆(201)的上部L形孔(2011)和开口圆孔 插接活动连接板(8);连接杆(201)的下部L形孔(2012)和圆孔螺接中 连杆(12)。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肢体无力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 板(8)由壳体和弹簧销装置构成,所述的弹簧销装置是在壳体内设置左右 对称弹簧销(801、 802),弹簧销(801、 802)分别连接两个压簧(803、 804),两个弹簧销(801、 802)分别连接两连杆,两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 操纵杆(805)的铰轴两侧,铰轴与壳体铰接。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肢体无力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托杆 (2)和前上直杆(1)上面分别设置弹性套(11、 10),在上托杆(2)固接弹性安全防护坐带(13)在中间分两支分别连接左右上托杆(2)。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肢体无力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轮 (4)为设置制动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肢体无力助行器,包括支撑架下安装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由两个侧支架连接前连接杆形成一个后面开口的框架,所述的侧支架由两个可伸缩的腿上、下依次分别螺接上托杆、至少一个中连杆、扶手架、下连杆,所述的前连接杆由前上直杆和前中、下可伸缩杆,所述的上直杆设置至少两个调节孔与上托杆螺接,所述的两个可伸缩的腿通过锁销固定。它能支撑使用者的体重,便于使用者站立和步行。可供上、下肢无力和身体一侧瘫痪、伤残的病人及残疾人或初学走路的婴儿等人群使用。它可将使用者保护在器械中,调节该器的宽度,方便行走,稳定性好,安全可靠。同时也是帮助他们做身体机能训练用的一种器械。用毕可以拆卸或折叠,便于携带和存放。
文档编号A61H3/00GK201076588SQ20072017612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1日
发明者郭铁生 申请人:郭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