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19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用胶囊的生产制造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坯料胶囊生产 线的取板机构。
背景技术
药用硬胶囊的生产包括上油、蘸胶、成型、干燥、拔胶、切割、套合等工 序,其中从上油到干燥之间的诸工序用作硬胶囊坯料的成型制造,目前是在一 个胶囊生产线上完成的,该胶囊生产线主要包括设在机架上的上油机构、蘸胶 机构、翻模机构、干燥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穿设于上述机构和装置之间的由 电机驱动的两根同步环状链条,链条之间轴接有模具架,板状模具置放在模具 架上随环状链条在胶囊生产线的各个工位之间移动。用这种胶囊生产线生产胶 丸,先将板状模具(包括基板和排列在基板上的多个柱状单模)置于上油机构 的平台上,由上油机构对模具上油(通常通过沾附了油质的刷子在模具上来回 刷动来实现,以便拔胶),之后被送至蘸胶机构,该蘸胶机构夹持住并列的多块模具(通常为6块)进行180°翻转,使单模向下,在胶液内蘸胶,接着将蘸胶 后的模具送至翻模机构进行翻转以便胶液在柱状单模上凝固成型,尔后被送至 链条上的模具架并被带至干燥装置(通常是烘箱)干燥,最后被送至上油机构 前,在此处人为的将各块模具从环状链条上的模具架上取下,在位于机架一侧 的自动拔胶机上拔胶即得硬胶囊坯料,将拔胶后的模具放回上油机构的平台上 供循环使用。显然的,这种胶囊生产线仍需要人工参与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 因此,为了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员开支,业内提出了用设备取代人工达到胶 囊生产线全自动生产的要求,即用机械装置或者机械机构从模具架上取下模具 并自动在自动拔胶机上拔胶,拔胶完成后自动将模具放回上油机构的平台上, 然而目前尚未出现有效的取板机构而使得上述要求难以实现,阻碍了胶囊生产的技术革新。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 劳动强度高、人员开支大的缺陷,提供一种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为实现胶囊 生产线的全自动生产提供结构上的支持。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取板气缸和取板组件,所述的取板气 缸竖向固定,所述的取板组件包括由取板气缸带动升降的架体和若干组取板脚, 每组取板脚包括相对而设的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它们通过销轴连于所述的架 体上,其上支撑有将每组取板脚的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相向施加弹力的弹簧。 该方案的取板机构,可以在制造胶囊生产线时直接制成生产线的一部分,也可 以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改装,工作时由取板气缸带着取板组件升降实现取板 当模具架随着链条行至取板组件下方时,由取板气缸驱动取板组件下降,在下 降过程中,当取板组件行至取板脚的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与模具基板接触时, 受到模具基板的阻挡而克服弹簧的阻力产生摆动,直至行至模具基板下侧后由 弹簧将其撑开,托在模具基板下侧;之后由取板气缸驱动取板组件上升,即完 成依次取板;随着链条的转动,模具架逐个被送至取板组件下侧,即可由取板 气缸带着取板组件升降实现逐个取板。该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为胶囊生产线 的全自动生产提供了结构上的保证,为技术革新提供了技术保障。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 术特征,用以保证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所述的架体包括连接在取板气缸活塞杆上的横梁和固定在横梁上的若干个 支腿,所述的若干组取板脚位于这些支腿的下端。相邻两组取板脚中其中一组的第一侧脚和另一组的第二侧脚连接在同一个 支腿的下端。所述的弹簧同时支撑在同一个支腿的下端的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 所述的横梁连接在竖向导杆上。与所述的取板组件相配合设置有推板气缸、推板组件和停板架,所述的推板气缸横向固定,所述的推板组件包括由推板气缸带动前后移动的推板架和连 于腿板架上的若干个推板摆脚,所述的停板架位于所述取板组件的后侧。 所述的推板组件设置在横向导杆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直接应用到胶囊生产线上,它可以在制造胶囊 生产线时直接制成生产线的一部分,也可以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改装;其实现 了由取板气缸带着取板组件升降逐个取板的动作,完全可以代替人工,既降低 了劳动强度,又节约了人员开支,为胶囊生产线的全自动生产提供了结构上的 保证,为技术革新提供了技术保障。


图1为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应用到胶囊生产线上的示意图(显示出胶囊生 产线前后方向)。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图3为图1、 2中涉及的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取板气缸;2- 取板组件,21- 架体,211- 横梁,212- 支腿,22- 取板脚,221- 第一侧脚,222- 第二侧脚;3- 竖向导杆;4- 推板气缸;5- 推板组件,51- 推板架,52- 推板摆脚;6-横向导杆;7-停板架;8-机架;9-高位链轮;10-低位链轮;11-压轮; 12-链条;13-模具架;14-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 2所示,该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8上的取板气缸 1、取板组件2、竖向导杆3、推板气缸4、推板组件5、横向导杆6和停板架7, 其中机架8用于安装承载上述各构件,其为钢结构如用方管形钢材焊接而成, 位于整个胶囊生产线的前端,其上两侧安装有由轴连接的高位链轮9、低位链轮 10和压轮11用于承载链条12转动;取板气缸1竖向固定在高位链轮9的上方,其活塞杆向下;取板组件2包括架体21和若干组取板脚22 (详见图3):所述架体21包括 连接在取板气缸1活塞杆上的横梁211和固定在横梁211上的若干个支腿212, 横梁211设置在竖向导杆3上(竖向导杆3固定在机架8上),因此可以在取板 气缸1的带动下沿竖向导杆3上下滑动;每组取板脚22包括相对而设的第一侧 脚221和第二侧脚222,相邻两组取板脚中其中一组的第一侧脚和另一组的第二 侧脚通过销轴连接在同一个支腿的下端,并在销轴上套一个扭簧(图中未示), 将扭簧的两端支撑在该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上,依靠扭簧的弹力将每组取板脚 的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相向支撑;推板气缸4横向固定在机架8上高位链轮9的前上方(参见图2),其活塞 杆伸向后方;推板组件5包括连接在推板气缸4活塞杆端部的推板架51和通过销轴连于 推板架51上的若干个推板摆脚52,而且,推板架51通过轴承设置在横向导杆 6上(横向导杆6固定在机架8上),由此,在推板气缸4的带动下推板组件5 可以沿横向导杆6前后滑动;停板架7位于取板组件2的后侧(参见图l)。工作时,置放在模具架14上的模具14随着链条12的转动行至高位链轮9; 此时取板气缸1带动横梁211沿竖向导杆3向下滑动,各组取板脚22的第一侧脚221和第二侧脚222抵触在模板14的边缘而克服钮簧的弹力向支腿212靠近, 直至滑过模具14边缘后在扭簧的弹力下向支腿212的侧向摆动而支撑在模板14 的下侧;之后,取板气缸1带动横梁211沿竖向导杆3向上滑动至与停板架7 适当的高度;再由推板气缸4带动推板组件5沿横向导杆6向后滑动即可由推 板摆脚52抵触在模板14边缘将模板从取板脚22上推向停板架7等待后续的工 作;之后,推板气缸4的活塞杆复位,即可与取板气缸1配合进行下一次的取 板工作(若推板组件5位于取板组件2后侧,则推板气缸4先带动推板组件5 向前滑动,令推板摆脚52摆动并从模板14上滑过直至模板前侧后,再由推板 气缸4带动推板组件5沿横向导杆6向后滑动推动模板)。
权利要求1、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取板气缸(1)和取板组件(2),所述的取板气缸(1)竖向固定,所述的取板组件(2)包括由取板气缸(1)带动升降的架体(21)和若干组取板脚(22),每组取板脚(22)包括相对而设的第一侧脚(221)和第二侧脚(222),它们通过销轴连于所述的架体(21)上,其上作用有将每组取板脚的第一侧脚(221)和第二侧脚(222)相向施加弹力的弹簧。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架体(21) 包括连接在取板气缸(1)活塞杆上的横梁(211)和固定在横梁(211)上的若干个 支腿(212),所述的若干组取板脚(22)位于这些支腿(212)的下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其特征是相邻两组取板脚 中其中一组的第一侧脚和另一组的第二侧脚连接在同一个支腿的下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弹簧同时 支撑在同一个支腿的下端的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横梁(211) 导向在竖向导(3)上。
6、 根据l-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其特征是与所述的 取板组件相配合设置有推板气缸(4)、推板组件(5)和停板架(7),所述的推板气 缸(4)横向固定,所述的推板组件(5)包括由推板气缸(4)带动前后移动的推板架 (51)和连于推板架(51)上的若干个推板摆脚(52),所述的停板架(7)位于所述取 板组件(2)的后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推板组件 (5)设置在横向导杆(6)上。
专利摘要胶囊生产线取板机构,属于药用胶囊的生产制造设备,现有技术存在劳动强度高、人员开支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包括取板气缸和取板组件,取板气缸竖向固定,取板组件包括由取板气缸带动升降的架体和若干组取板脚,每组取板脚包括相对而设的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它们通过销轴连于架体上,其与架体之间设置有将每组取板脚的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相向施加弹力的弹簧。该技术方案可以在制造胶囊生产线时直接制成生产线的一部分,也可以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改装;其实现了由取板气缸带着取板组件升降逐个取板的动作,完全可以代替人工,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节约了人员开支,为胶囊生产线的全自动生产提供了结构上的保证,为技术革新提供了技术保障。
文档编号A61J3/07GK201094745SQ20072018403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1日
发明者姚合营 申请人:新昌县城关晨光机电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