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87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腔胃管的制作方法
一种双腔胃管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胃管。
(二)
背景技术
胃管是临床上常用的器械,广泛用于胃肠减压和胃肠营养。目前 临床上使用的胃管多为单腔胃管,存在的缺陷是单腔胃管在引流时 容易吸住胃壁造成堵塞,或被胃内容物堵塞,而且,冲洗需要拆除吸 引装置才能进行,操作非常不便。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双腔胃管,如中国专利01236249.2公开的一 种双腔洗胃管,采用内外套管式结构,进液管中套装排液管,进液管 与排出液管在入口处分叉开,进液管上开有出液孔,排液管的下部有 与进液管连通的开口 ,当排液管堵塞时可从进液管输入生理盐水进行 冲洗,也可一边引流, 一边冲洗,操作方便。
但是该装置的出液管的出口只能连接持续吸引系统,如大型医院 的中心负压吸引系统,不能用于负压球吸引,这是因为进液管的管道 是与大气连通的,负压球不能形成负压而起到吸引的作用。但是,中 心负压吸引系统的造价和设备要求较高,只有在大中型医院才有,小 型医院、诊所和家庭护理中难以装备,故负压球吸引仍然非常重要。 因此,该己有技术的不能同时适用于持续负压吸引系统和负压球的结 构性缺陷,将极大地限制其适用范围,并在临床使用中造成不便。
(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胃管不能同时应用于持续负压吸引系统与负压球 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持续负压吸引系统与负压球均适用的双腔胃管。
一种双腔胃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上设有标识插入深度的刻 度,所述的管体的内腔被隔膜分隔成主管腔和辅助管腔,主管腔和辅 助管腔在头部相通,形成共同管腔,在所述的共同管腔的侧壁开有侧 孔,所述的主管腔和辅助管腔在尾部分叉开,所述的辅助管腔的尾部 开口配有第一塞子。
进一步,所述的共同管腔的侧壁的侧孔对称排列。
更进一步,所述的主管腔的尾部开口配有第二塞子。
再进一步,所述的主管腔内插有金属导丝。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当主管腔与持续负压吸引系统连接时,将 第一塞子打开即可进行强制吸引;当主管腔与负压球连接时,将第一 塞子塞上,由于胃管与大气不再连通,处于一个封闭的气腔内,故能 保持负压,可以使用负压球吸引。可见,通过插拔第一塞子即可方便 地在持续吸引与负压球吸引之间切换,非常方便。
主管腔的堵塞主要表现为头部的侧孔的堵塞,这时可通过辅助管 腔进行冲洗,冲洗时的水压可将堵塞于共同管腔的侧孔上的堵塞物冲 刷开,以保持主管腔与胃部之间的畅通,当冲洗效果差时,还可将辅 助管腔接负压系统进行吸引。
一般而言,由于侧孔小于主管腔,侧孔起到筛子的作用,故主管 腔不易堵塞。当固态物质在主管腔内团接,导致主管腔堵塞时,可将 主管腔后的负压系统停止,对辅助管腔进行负压吸引,主管腔内的团 结堵塞物被倒吸,导致其松动,再对主管腔内进行负压吸引,可顺利 地将堵塞物吸出,恢复畅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方便地在持续吸引系统与负压球 吸引之间切换;(2)当主管腔发生堵塞时,可直接通过辅助管腔进行冲洗,当冲洗效果差时可以将辅助管腔接负压系统进行吸引;因此主
管腔与胃部之间畅通性更好。
(四)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l: 一种双腔胃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上设有标识插入
深度的刻度8,所述的管体的内腔被隔膜分隔成主管腔1和辅助管腔2, 主管腔1和辅助管腔2在头部相通,形成共同管腔3,在所述的共同管腔 3的侧壁开有侧孔4,所述的侧孔4对称排列,所述的主管腔l和辅助管 腔2在尾部分叉开,所述的辅助管腔2的尾部开口配有第一塞子5。
使用时,当主管腔l与持续负压吸引系统连接时,将第一塞子5打开 即可进行强制吸引;当主管腔l与负压球连接时,将第一塞子5塞上, 由于胃管与大气不再连通,处于一个封闭的气腔内,故能保持负压, 可以使用负压球吸引。可见,通过插拔第一塞子5即可方便地在持续吸 引与负压球吸引之间切换,非常方便。
主管腔l的堵塞首先表现为头部的侧孔的堵塞,这时可通过辅助管 腔2进行冲洗,冲洗时的水压可将堵塞于共同管腔3的侧孔4上的堵塞物 冲刷开,以保持主管腔l与胃部之间的畅通,当冲洗效果差时,还可将 辅助管腔2接负压系统进行吸引。
一般而言,由于侧孔4小于主管腔1,侧?L4起到筛子的作用,故主 管腔l不易堵塞。当固态物质在主管腔l内团接,导致主管腔l堵塞时,可将主管腔l后的负压系统停止,对辅助管腔2进行负压吸引,主管腔l 内的团结堵塞物被倒吸,导致其松动,再对主管腔l内进行负压吸引, 可顺利地将堵塞物吸出,恢复畅通。
本胃管的管体采用软质硅胶材料,质地柔软。
本发明所述的双腔胃管,能方便地在持续吸引系统与负压球吸引
之间切换;当主管腔发生堵塞时,可直接通过辅助管腔进行冲洗;当 冲洗效果差时可以将辅助管腔接负压系统进行吸引;因此,主管腔与 胃部之间不易堵塞,畅通性更好。相对于现有技术,适用面更为广泛, 性能也更加完善。
实施例二
参见图2: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主管腔1内还插 有金属导丝6,插入金属导6丝可加强胃管的硬度,便于患者在麻醉 状态或不能配合的情况下使用。当患者在清醒状态能配合时,只需抽 出金属导丝6使用即可。
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现方式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实施例三
参见图3: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主管腔l的 尾部开口还配有第二塞子7,当主管腔l发生堵塞时,也可从辅助管腔2 进行吸引,此时若使用负压球吸引时,需将与主管腔l尾部开口匹配的 第二塞子7塞上。
实施例三的其他结构与实现方式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腔胃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上设有标识插入深度的刻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的内腔被隔膜分隔成主管腔和辅助管腔,主管腔和辅助管腔在头部相通,形成共同管腔,在所述的共同管腔的侧壁开有侧孔,所述的主管腔和辅助管腔在尾部分叉开,所述的辅助管腔的尾部开口配有第一塞子。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同管腔 的侧壁的侧孔对称排列。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腔的尾部开口配有第二塞子。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腔内 插有金属导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腔胃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上设有标识插入深度的刻度,所述的管体的内腔被隔膜分隔成主管腔和辅助管腔,主管腔和辅助管腔在头部相通,形成共同管腔,在所述的共同管腔的侧壁开有侧孔,所述的主管腔和辅助管腔在尾部分叉开,所述的辅助管腔的尾部开口配有第一塞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方便地在持续吸引系统与负压球吸引之间切换;(2)当主管腔发生堵塞时,可直接通过辅助管腔进行冲洗,当冲洗效果差时可以将辅助管腔接负压系统进行吸引;因此主管腔与胃部之间畅通性更好。
文档编号A61M25/14GK101239218SQ200810059788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7日
发明者杜晓东 申请人:杜晓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