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9534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cuo chiiang),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据学者们统计,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所以大家称其为"青春痘"是很贴切的。痤疮(青春痘)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痤疮(青春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影响美容,严重者可导致毁容,给年轻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本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重要。及时规范的诊治,可以避免或减少皮肤的损害。
痤疮(青春痘)的病因明确,是由厌氧性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引起,但它是多因素的疾病。首先,体内内分泌主要是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促使皮脂分泌活跃、增多。毛囊皮脂腺开口被阻塞是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在毛囊闭塞的情况下,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导致炎症,形成痤疮(青春痘)最基本的损害炎性丘疹。在闭塞的毛囊皮脂腺内部,大量皮脂、大量脓细胞把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形成结节、囊肿和粉瘤,最后破坏皮肤甚至形成疤痕。痤疮好发年龄在12 25岁之间,但也有10 13岁或30岁才初发的。另外,经常长痘痘也有遗传方面的因素,若双亲有这类烦恼,儿女也可会继承这种体质。痤疮常发生于脸部、前胸、背部等皮脂腺分布多的地区。
痤疮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
1. 黑头粉刺(Black-head):油脂堵塞住了洞口,在还未来得及排出洞外之前,与跌落在毛孔中的空气污染、尘屑.残妆混合在一起,经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的结果,形成了又黑又酸又硬的硬块,堵在毛孔的洞口,并且将它逐渐撑大。黑头粉刺多发在额头、鼻梁两侧和下巴。
2. 白头粉刺(white-head):已剥落,正在剥落和尚未剥落的死角质细胞,群聚在毛孔之上和四周,让涌出的油脂无法顺利排出,堆挤的结果,在皮肤表面形成了像小米粒般大小的小白点。白头粉刺较容易出现在脸颊和下颚处。
3. 青春痘(Pimple):有时,拥挤的毛孔再也承受不了这个饱和的压力,群聚在毛孔中的
油脂、细菌、死细胞、尘屑,蓄势待发,准备破囊而出。这时,随时等待备战的血液循环,
也运送了大量的白血球增援,因此,皮肤表面出现了充血、肿胀、疼痛的发炎反应。4.囊孢(cysts):如果油脂、细菌、死细胞、尘屑的组合物,成群结党,转入地下,蓄意破坏时,这个坚强的团队,就在真皮层的结缔组织间,四处流窜,攻击尚未阻塞的皮脂腺,最终造成真皮层的感染,在皮肤表面形成红肿,结块的大面积炎症反应。
一般情况下,痤疮多发生于炎热的夏天,这是由于随着天气温度的升高,皮脂腺的分泌也会增加,因而,到了炎热的夏天,许多人即便不抹油也会油腻腻汗渍渍的,痤疮发生的机会自然也就增多了。而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变得千燥而寒冷,皮脂腺分泌功能降低,皮肤对油脂的需求也增加,因而也就不会有过多的皮脂堵在毛孔。这就是痤疮夏天加重秋冬减轻的成因。
然而,皮脂腺分泌的多少,仅是痤疮形成的原因之一。体质偏酸、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脾胃有湿热、大肠有燥热等等因素,都可诱发痤疮。
中医认为痤疮属"肺风粉刺"、"面疱"等范畴,多为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郁于局部颜面,郁久化火致经络不通,痰凝血瘀,生成粉刺。郁久化脓,便会生成暗疮,久病入络,结聚成块,或过久损伤颜齒肌肤则成为结节、瘢痕。另外,患者素体阳热偏盛,加之过食辛辣油腻食物,使湿热积于胃肠,胃肠湿热不能下达,反而上逆,蒸蒸于肺,蕴阻于面,病久生痰,疲瘀互结肌肤而成。
中医将痤疮分为四种类型
1. 肺经蕴热型主要表现为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2. 脾胃湿热型主要表现为粉刺发作频繁,可以挤出黄白色的碎米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伴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3. 血瘀痰凝型主要表现为痤疮日久,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以及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涩。此型多见于长期慢性患者。
4. 气郁型主要表现为皮疹分布于面部及胸背,伴有胸闷不舒、两肋胀痛、喜生闷气,女性经期前面部皮损加重,乳房胀痛。
中医采用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活血化瘀,消炎软坚的方药治疗此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薏苡仁10-20份马齿苋5-15份百合25-30份生石膏10-20份黄吝20-30份蛇床子10-20份老君须10-15份
金银花5-IO份桑叶10-15份山药15-25份益母草15-25份丹参15-25份苍术10-30份人参叶10-20份
鱼腥草15-20份沙参20-30份桃仁5-15份连翘10-20份陈皮20-30份败酱草5-10份
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薏苡仁16份马齿觅ll份百合28份生石膏15份黄芩26份蛇床子16份老君须13份
金银花8份桑叶13份山药21份益母草22份丹参20份苍术22份人参叶16份
鱼腥草18份沙参26份桃仁ll份连翘16份陈皮26份败酱草8份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收的载体,例如填充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维生素衍生物、淀粉等;通过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活血化瘀,消炎软坚之功效,用于脾胃湿热、血瘀痰凝、肺热血热所至痤疮等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l: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1) 生石膏15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 金银花80g、山药210g、丹参20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15 (6(TC)的清膏;
(3) 薏苡仁160g、鱼腥草180g、马齿苋110g、桑叶130g、沙参260g、百合280g、桃仁110g、益母草220g、连翘160g、黄芩260g、陈皮260g、蛇床子160g、苍术220g、败酱草80g、老君须130g、人参叶16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0 (60°C)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600g、乳糖200g,混匀,以80%乙醇湿法制粒即得。
5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
(1) 生石膏15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 金银花80g、山药210g、丹参20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5 (6(TC)的清膏;
(3) 薏苡仁160g、鱼腥草180g、马齿苋110g、桑叶130g、沙参260g、百合280g、桃仁110g、益母草220g、连翘160g、黄芩260g、陈皮260g、蛇床子160g、苍术220g、败酱草80g、老君须130g、人参叶16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0 (60°C)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500g,过筛,混匀,装入空胶囊内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
(1) 生石膏150g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 金银花80g、山药210g、丹参20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 (60°C)的清膏;
(3) 薏苡仁160g、鱼腥草180g、马齿苋110g、桑叶130g、沙参260g、百合280g、桃仁110g、益母草220g、连翘160g、黄芩260g、陈皮260g、蛇床子160g、苍术220g、败酱草80g、老君须130g、人参叶160g加8倍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0 (60°C)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淀粉300g,微晶纤维素100g及羧甲淀粉钠3g,以80%乙醇湿法制粒,压片,包衣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薏苡仁10-20份金银花5-10份 鱼腥草15-20份马齿苋5-15份 桑叶10-15份沙参20-30份百合25-30份 山药15-25份桃仁5-15份生石膏10-20份益母草15-25份 连翘10-20份黄芩20-30份 丹参15-25份陈皮20-30份蛇床子10-20份苍术10-30份败酱草5-10份老君须10-15份人参叶10-20份。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 成的薏该仁16份 马齿苋ll份 百合28份 生石膏15份 黄芩26份 蛇床子16份 老君须13份金银花8份 桑叶13份 山药21份 益母草22份 丹参20份 苍术22份 人参叶16份鱼腥草18份 沙参26份 桃仁ll份 连翘16份 陈皮26份 败酱草8份
3、 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可制成颗粒、胶囊及片 剂。
4、 一种如权利要求l-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 生石膏粉碎成极细粉备用;(2) 金银花、山药、丹参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 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15 (60°C)的清膏;(3) 薏苡仁、鱼腥草、马齿苋、桑叶、沙参、百合、桃仁、益母草、连翘、黄芩、陈皮、 蛇床子、苍术、败酱草、老君须、人参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 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20 (6(TC)的稠膏,加入上 述细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薏苡仁、金银花、鱼腥草、马齿苋、桑叶、沙参、百合、山药、桃仁、生石膏、益母草、连翘、黄芩、丹参、陈皮、蛇床子、苍术、败酱草、老君须、人参叶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活血化瘀、消炎软坚之功效,用于脾胃湿热、血瘀痰凝、肺热血热所至痤疮等症。
文档编号A61K9/48GK101549120SQ20081010342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日
发明者颜丽君 申请人: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