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鼻窦炎散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窦炎散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鼻窦炎是耳鼻喉类疾病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由此增加了患病几率。目前治疗此种鼻
炎类疾病的方法很多例如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局部注射治疗、西医治疗、 纯中药治疗等,但是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使病人所受创伤大、痛苦多、治疗费 用高、 一般患者难以承受;目前一些治疗鼻窦炎的中成药及各种汤药,只是对 症治疗,治疗时间长、服用量大,虽然对鼻炎有一定的疗效,但主要还^到 緩解病情的作用,并没有根治且易复发;若采用内服西药通过肠胃吸收和人体 血液循环来作用于病灶部位,往往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此外,还 可以采用滴液类药物,但药液在病灶部位停留时间短,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因 此,以上方法存在着治疗效果不佳、易复发、治疗费用高、对人体容易造成潜 在副作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窦炎散及其制备方法,以克 月艮现有药物治疗鼻窦炎的效果较差、易复发、治疗费用较高、存在着副作用的 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鼻窦炎散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选取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白骨苋菜炭 30g-45g、 ^M^、6g-10g、煅头发10g-20g、野牛黄0.5g-1.0g、梅片0.5g-1.0g,把 成熟白骨苋菜晒干去除杂质,用火烧成炭,放阴凉处存放七天后,研细末;把 干净头发用铜鼎间接明煅,煅至酥脆为度,研极细末,放阴凉处存放七天后起 用;珠砂待水飞后,晒干起用;野牛黄、梅片与白骨苋菜炭同研成末再与其它
3药物濕*合。
本发明所述的鼻窦炎散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外敷鼻腔病灶区 以及药物的局部刺激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极高;具有开窍、清热解 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疏通呼吸的作用、无其他副作用、治疗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鼻窦炎散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选取以下重量配比的药 材白骨苋菜炭30g45g、 ^M^、6g-10g、煅头发10g-20g、野牛黄0.5g-1.0g、梅 片0.5g-1.0g。
以上各种药材制备方法如下把成熟白骨苋菜晒干去除杂质,用火烧成炭, 放阴凉处存放七天后,研细末;把干净头发用铜鼎间接明煅,煅至酥脆为度, 研极细末,放阴凉处存放七天后起用;珠砂待水飞后,晒干起用;野牛黄、梅 片与白骨苋菜炭同研成末再与其它药物混合。
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鼻窦炎散及其制备方法,其最优选药物重量配比 分别为白骨苋菜炭30g、珠砂6g、煅头发10g、野牛黄0.5g、梅片0.5g,按照 上述方法制备并混合而成,其4吏用方法、病例分析及药用效果如下
用法;药散外lta盖鼻腔内壁发炎处,每天3-5次,病轻者一般l-2个月疾 愈,病重者3-5个月瘙愈。
典型病例陈某,男,38岁,广东省潮安县浮洋镇人,鼻窦炎病史5年, 经治疗无明显效果。主要症状前鼻窦红肿,如黄豆大,遇冷打喷嚷,经常流 鼻洋,经常呼吸出现不畅。
疗效分析用药5天后症状明显改良,20天后症状基本消失,50天后症状 消失疾愈。在用药期间禁食牛肉、狗肉、芋、辣椒、鱿鱼、辛辣油腻食物及 酒类。
权利要求
1、一种鼻窦炎散,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混合而成白骨苋菜炭30g-45g、珠砂6g-10g、煅头发10g-20g、野牛黄0.5g-1.0g、梅片0.5g-1.0g。
2、 一种如权利要求l所述鼻窦炎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把成熟 白骨苋菜晒干去除杂质,用火烧成炭,;改阴凉处存^t七天后,研细末;再把千 净头发用铜鼎间接明煅,煅至酥脆为度,研极细末,放阴凉处存放七天后起用; 珠砂待水飞后,晒干起用;最后将野牛黄、梅片与白骨苋菜炭同研成末再与其 它药物混合。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鼻窦炎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骨苋菜炭、珠 砂、煅头发、野牛黄与梅片的最优选药物重量配比分别为白骨苋菜炭30g、珠 砂6g、煅头发10g、野牛黄0.5g、梅片0.5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窦炎散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选取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白骨苋菜炭30g-45g、珠砂6g-10g、煅头发10g-20g、野牛黄0.5g-1.0g、梅片0.5g-1.0g,把成熟白骨苋菜晒干去除杂质,用火烧成炭,放阴凉处存放七天后,研细末;把干净头发用铜鼎间接明煅,煅至酥脆为度,研极细末,放阴凉处存放七天后起用;殊砂待水飞后,晒干起用;野牛黄、梅片与白骨苋菜炭同研成末再与其它药物混合。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外敷鼻腔病灶区以及药物的局部刺激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极高;具有开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疏通呼吸的作用;无其他副作用、治疗方便。
文档编号A61K36/21GK101653464SQ200810147179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2日
发明者洵 卢, 卢锡义 申请人:卢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