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耳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40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中耳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配方,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中耳炎俗称;害耳,有急性和慢性的分别,有干性和湿性的不同,干 性的耳内疼痛,较重的有发烧的,湿性的耳内常流黄水或流脓。现有药物对于治疗中耳炎的 效果都不太理想,西医用药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和消毒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只能 治标,不能治本,难以治愈,疗效缓慢,时间长,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治疗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中耳炎的 中草药配方,不但治疗效果好,而且价格低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草药配方,其采用儿 茶、青代、月石、黄柏、黄莲、白矾、冰片、薄荷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含量为儿 茶8 18克、青代5 15克、月石5 15克、黄柏5 15克、黄莲2 12、白矾2 12、冰片 1 8克、薄荷5 15克。以上诸药共研为极细的粉末,对于患有湿性症状的患者,可将药末 少许用纸筒吹入耳内, 一曰三次,对于患有干性症状的患者,可用香油将药末调成液状,滴 入耳内,每次一至三滴,每日三次。湿性的用药开始一二天内,耳内脓液可能有增多的现象, 随后则减少, 一般症状用药一付既可痊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料成本低,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疗效可靠。该方法具有 取材容易、操作简便、临床效果确切等优点,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本发明组方中儿茶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血,消食,敛疮.治疮疡久不收口,口疮牙疳,湿疹 宫颈炎,外伤出血,痰热咳嗽及各种出血等.。青代;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祛薯定惊。月石; 清热,消痰,解毒,防腐。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齿龈炎,中耳炎,目 赤肿痛,汗斑。黄柏;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黄莲;清热泻火;燥 湿;解毒。白巩;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 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 火、虫伤。冰片;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 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薄荷;疏风,散热,
3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 瘾疹。以上诸药共用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泻火解毒、除痈消肿、消肿止痛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l: 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草药配方,其采用儿茶、青代、月石、黄柏、黄莲、白 矾、冰片、薄荷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含量为儿茶8 18克、青代5 15克、月石 5 15克、黄柏5 15克、黄莲2 12、白矾2 12、冰片1 8克、薄荷5 15克。以上诸 药共研为极细的粉末,对于患有湿性症状的患者,可将药末少许用纸筒吹入耳内, 一日三次, 对于患有干性症状的患者,可用香油将药末调成液状,滴入耳内,每次一至三滴,每日三次。 湿性的用药开始一二天内,耳内脓液可能有增多的现象,随后则减少, 一般症状用药一付既 可痊愈。
实施例2: —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草药配方,其采用儿茶、青代、月石、黄柏、黄莲、 白矾、冰片、薄荷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含量为儿茶11 15克、青代8 12克、月 石8 12克、黄柏8 12克、黄莲5 10、白矾5 10、冰片4 6克、薄荷8 12克。以上 诸药共研为极细的粉末,对于患有湿性症状的患者,可将药末少许用纸筒吹入耳内, 一日三 次,对于患有干性症状的患者,可用香油将药末调成液状,滴入耳内,每次一至三滴,每曰 三次。湿性的用药开始一二天内,耳内脓液可能有增多的现象,随后则减少, 一般症状用药 一付既可痊愈。
实施例3: —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草药配方,其采用儿茶、青代、月石、黄柏、黄莲、白 矾、冰片、薄荷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含量为儿茶12 14克、青代9 11克、月石 9 11克、黄柏9 11克、黄莲6 9、白矾6 9、冰片4 6克、薄荷9 11克。以上诸药共 研为极细的粉末,对于患有湿性症状的患者,可将药末少许用纸筒吹入耳内, 一日三次,对 于患有干性症状的患者,可用香油将药末调成液状,滴入耳内,每次一至三滴,每日三次。 湿性的用药开始一二天内,耳内脓液可能有增多的现象,随后则减少, 一般症状用药一付既 可痊愈。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草药配方,其采用儿茶、青代、月石、黄柏、黄莲、白矾、冰片、薄荷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含量为儿茶8~18克、青代5~15克、月石5~15克、黄柏5~15克、黄莲2~12、白矾2~12、冰片1~8克、薄荷5~15克。以上诸药共研为极细的粉末,对于患有湿性症状的患者,可将药末少许用纸筒吹入耳内,一日三次,对于患有干性症状的患者,可用香油将药末调成液状,滴入耳内,每次一至三滴,每日三次。湿性的用药开始一二天内,耳内脓液可能有增多的现象,随后则减少,一般症状用药一付既可痊愈。
2. 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草药配方,其采用儿茶、青代、月石、黄柏、黄莲、白矾、冰片、薄荷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含量为儿茶11 15克、青代8 12克、月石8 12克、黄柏8 12克、黄莲5 10、白矾5 10、冰片4 6克、薄荷8 12克。以上诸药共研为极细的粉末,对于患有湿性症状的患者,可将药末少许用纸筒吹入耳内,一日三次,对于患有干性症状的患者,可用香油将药末调成液状,滴入耳内,每次一至三滴,每曰三次。湿性的用药开始一二天内,耳内脓液可能有增多的现象,随后则减少, 一般症状用药一付既可痊愈。
3. 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草药配方,其采用儿茶、青代、月石、黄柏、黄莲、白矾、冰片、薄荷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含量为儿茶12 14克、青代9 11克、月石9 11克、黄柏9 11克、黄莲6 9、白矾6 9、冰片4 6克、薄荷9 11克。以上诸药共研为极细的粉末,对于患有湿性症状的患者,可将药末少许用纸筒吹入耳内,一曰三次,对于患有干性症状的患者,可用香油将药末调成液状,滴入耳内,每次一至三滴,每曰三次。湿性的用药开始一二天内,耳内脓液可能有增多的现象,随后则减少, 一般症状用药一付既可痊愈。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草药配方,其采用儿茶、青黛、月石、黄柏、黄连、白矾、冰片、薄荷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含量为儿茶8~18克、青黛5~15克、月石5~15克、黄柏5~15克、黄连2~12、白矾2~12、冰片1~8克、薄荷5~15克。以上诸药共研为极细的粉末,对于患有湿性症状的患者,可将药末少许用纸筒吹入耳内,一日三次,对于患有干性症状的患者,可用香油将药末调成液状,滴入耳内,每次一至三滴,每日三次。湿性的用药开始一二天内,耳内脓液可能有增多的现象,随后则减少,一般症状用药一付既可痊愈。
文档编号A61K36/756GK101461862SQ20081024985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翠 兰, 张燕萍, 王海燕, 王胜果, 贺秋美 申请人:王海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