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一体带电手法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953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机一体带电手法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人机一体带电手法按 摩仪。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医推拿是指术者或患者自我徒手接触身体,并运用各种手法 按摩、刺激肌肤以实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而目前医院及家庭大量流行使 用各种中低频电疗器、电振动按摩器等也很受患者欢迎。纯粹的手法按摩 较费力,且与电疗器械相比而言,其在兴奋感觉神经、刺激运动神经等方 面的作用效果都较差。
其中,电疗器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产生脉冲电流或直流电流并输出, 之后再将输出的脉冲电流或直流电流通过一对或数对电极接触人体进行 保健和治疗。而在使用电疗器时,均是通过输出电流的电流强度、频率的 不同变换组合,相应对不同的患者以及作用部位进行调整。但是,现有电 疗器的电极在接触人体的不同治疗部位进行治疗时,其电极在不同治疗部 位之间的变换不灵活,电极的固定不方便且治疗的舒适度差。
而广泛使用的另一类理疗器即电振动按摩器,则是用电动马达产生机 械振动,再相应带动与接触人体的振动按摩头动作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 的。对应地,在使用电振动按摩器时,均是通过电振动的振动强度、振动 频率的多种变换组合,相应对不同的患者以及作用部位进行调整,以最终 实现治疗与保健的目的。之后,随着电振动按摩器的进一步发展,又出现 了所谓的模拟手法推拿产品,但是实践证明,使用该类产品进行按摩的舒 适度及最终的实际效果均不如手法操作。
也就是说,自古以来,中医按摩就是徒手触体施术,电疗都是通过电
极触体进行通电治疗,其按摩和电疗均互不相干。目前巿场上也尚未发现 有电振动按摩器与中低频电疗器同机同步作用的产品,也没有将电脉冲、 电振动按摩和手法按摩合而为一的产品。理论和实践证明,电脉冲、电振 动按摩和手法按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不能同机同步协同搡作、取 长补短,则会影响整体疗效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 供一种人机一体带电手法按摩仪,其结构简单、使用操作简便且疗效显著, 将电脉冲、电振动按摩和手法按摩合而为一,能有效解决人体保健及多种 疾病的治疗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机一体带 电手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控制电路、脉冲发生器和置于医 者手部的电动振动器一,所述脉冲发生器和电动振动器一均由控制电路控 制进行同步动作,所述电动振动器一由振动驱动电路一和振动马达一组成, 所述脉冲发生器分别与置于医者手部的电极一和置于患者手部或者病变 区域相关的穴位或部位的电极二相接。
还包括置于患者手部或者病变区域相关的穴位或部位的电动振动器 二,所述电动振动器二由振动驱动电路二和振动马达二组成,所述电动振 动器二由控制电路控制并与脉冲发生器和电动振动器一进行同步动作。
所述控制电路为单片机控制电路,其包括单片机以及与其相连的晶振 电路和定时电路。
所述脉冲发生器为低频振荡脉冲电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产品结构简单、外型 美观、小巧便携且成本低、价格低廉;2、操作使用简便、安全且可使用 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便于推广普及;3、用途广泛,可用于推拿按摩、针 灸、理疗等的一切适应症,亦可用于各类保健;既可用于医院中的专业治
疗,也可用于一般的居家治疗保健,还可用于盲人按摩;4、疗效显著, 其依据中医经络学原理,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在经络上的传感性和低阻 性质,在电脉冲、电振动和手法按摩的三重作用下,疏通经络、平衡阴阳、 调和气血,将中医按摩、针灸、中草药、电疗和人体场能等五法合一,功 能互补,人机互动,最终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也就是说,其采用带 电按摩的方式,在带电按摩时,脉冲电流与手法按摩协同作用,强化了对 机体的瞬时和继发动力的作用,同时避免或减轻了常规电疗的继发抑制作 用;带电按摩与电脉冲共同作用使感觉神经兴奋并出现发麻感,并使得运 动神经受刺激引起肌肉颤动感,从而抑制交感神经,使局部血管扩张、血 液循环加速、营养代谢改善,加速了积存在病灶局部的积液病理致病性化
学介质地排除,从而增强其活血化瘀和止痛的作用;另外,由于带电按摩
时,通过医者手掌与患者身体进行不断地接触与分离,其接触面积与点按 力度的大小都在随时变化,从而克服了常规电疗反复多次以固定频率和强 度的电流作用于人体,最终使得机体产生适应现象而失去预期治疗作用的
问题,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高疗效;5、使用方式灵活,舒适度 高,其釆用人手取代纯粹电极接触患者肌肤的带电按摩方式,通过医者的 按摩手法能够直接灵活控制脉冲能量且效果恰到好处,故能产生合乎理性 的刺激,使病体能够如医者所愿相应产生强直性肌肉收缩和从容弛缓等, 既减轻或免除了常规电疗中所遇到的电极接触部位出现的刺痛不适感,又 解决了电极变换的不便和固定的麻烦。总之,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中医 学中推拿按摩、针灸、气功、中草药疗法及现代电疗、理疗之间的界限, 打破了治疗中人、机分离的界限,使人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结合, 开创了医疗保健人机系统中人机合一、人机互动、医患互动、诸法合一、 功能互补的最优化新模式。治疗中发现,釆用本实用新型带电点按一定的 部位,可使面瘫的"歪嘴"立现"矫枉过正",可使内翻的脚掌瞬时外翻, 这对于青少年儿童弱视近视、瘫痪者及废用性肌肉萎缩的康复治疗来说, 创造了任何推拿、牵引、电疗包括电针治疗等都无法达到和取代的安全、
简便、高效、直观的治疗作用和效果。以青少年儿童弱视近视的治疗为例, 当采用本实用新型对眼病患者进行眼周穴位带电按摩治疗时,在儿童患者 中均会出现三大效应 一是眼内出现五彩闪光(在眼周或手、脚等部位穴
位点按时均可出现);二是耳朵发红、发热;三是鼻端发痒。可推测眼内
闪光可能是视网膜的视细胞直接受刺激产生冲动,因而生物电增强或谐 振,这正是弱视治疗显效的所在。而耳部发红、发热,可能是经络传感现
象,按摩眼周穴位约io余分钟,耳部眼区先发热,而后传遍全耳。鼻端
发痒,可能是任、督二脉通畅的表现,类似习练气功的反应。综上,本实 用新型将电脉冲、电振动按摩和手法按摩合而为一,能有效解决人体保健 及多种疾病的治疗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i一单片机; 4一电源; 7 —电极二; IO—振动马达一;
2 —晶振电路; 5—低频振荡脉冲电路; 8—振动驱动电路一; ll一振动马达二。
3—定时电路;
6—电极一;
9一振动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4、控制电路、置于医者手部的电动 振动器一和置于患者手部或者病变区域相关的穴位或部位的电动振动器 二,所述电动振动器一和电动振动器二均由控制电路控制进行同步动作且 二者均由振动驱动电路和振动马达组成。另外,还包括由控制电路控制并 与电动振动器一和电动振动器二进行同步动作的脉冲发生器。
本具体实施例中,控制电路为单片机控制电路,其包括单片机l以及 与其相连的晶振电路2和定时电路3。其中,晶振电路2提供单片机1工
作的基准频率。而单片机l分别与电动振动器一、电动振动器二以及脉冲
发生器相连,由单片机控制电路同时对上述三者进行控制且最终实现三者
的同步动作。具体是单片机1的两路控制信号输出端, 一路接电动振动
器一和脉冲发生器,另一路接电动振动器二。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电动
振动器一置于医者的手部,其由与单片机l相接的振动驱动电路一 8和振 动马达一 10组成;而电动振动器二置于患者的手部或者病变区域相关的 穴位或部位,其由与单片机1相接的振动驱动电路二 9和振动马达二 11 组成。而脉冲发生器为低频振荡脉冲电路5,其分别与置于医者手部的电 极一 6和置于患者手部或者病变区域相关的穴位或部位的电极二 7相接。
这样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单片机l模拟传统中医的手法按摩向电动振 动器一和电动振动器二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同时单片机1向脉冲发生器 发出控制信号,控制脉冲发生器、电动振动器一和电动振动器二三者同步 动作。由于电动振动器一置于医者的手部,这样电动振动器一通过医者的 手作用于患者的身体,与现有的电动振动器直接与患者的身体相接触相 比,其按摩的舒适度大大提高,其按摩效果和舒适程度与手法按摩大致相 同;另外,由于结合经络学原理,单片机控制电路模拟手法按摩相应对患 者不同病变区域的各种按摩手法要求,相应对电动振动器一进行控制,之 后再通过电动振动器一带动医者的手进行按摩,因而与传统的手法相比, 点按病变穴位或部位的位置更准确、点按力度恰到好处,而且省力,因而 按摩效果更好。
在实际治疗与保健中,以电动振动器一的按摩为主,电动振动器二的 按摩为辅,因而也可以将电动振动器二省去,只釆用置于医者手部的一个 电动振动器一;也可以将电动振动器一和电动振动器二都省去,只釆用与 脉冲发生器相接的电极一 6和电极二 7,再由医者徒手按传统中医手法按 摩的方式进行带电按摩。本具体实施例中,而电动振动器二的工作原理与
作用方式与电动振动器一大致相同,并且其与电动振动器一同步进行动 作,只是电动振动器二置于患者的手部或者病变区域相关的穴位或部位。
当电动振动器二置于患者的手部时,其与置于医者手部的电动振动器一的 工作原理和作用方式相同;而当电动振动器二置于患者病变区域相关的穴 位或部位时,其与现有电动振动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方式相同,作为按摩 的辅助手段。
与单片机1相接的低频振荡脉冲电路5,又分别与电极一 6和电极二
7相接,也就是说低频振荡脉冲电路5分别为电极一 6和电极二 7提供电 脉冲。其中,电极一6与电动振动器一都置于医者的手部,其电极一6通 过医者的手作用于患者的身体;另外,电极二7置于患者的手部或者病变 区域相关的穴位或部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
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人机一体带电手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4)、控制电路、脉冲发生器和置于医者手部的电动振动器一,所述脉冲发生器和电动振动器一均由控制电路控制进行同步动作,所述电动振动器一由振动驱动电路一(8)和振动马达一(10)组成,所述脉冲发生器分别与置于医者手部的电极一(6)和置于患者手部或者病变区域相关的穴位或部位的电极二(7)相接。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人机一体带电手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置于患者手部或者病变区域相关的穴位或部位的电动振动器二,所述 电动振动器二由振动驱动电路二 (9)和振动马达二 (11)组成,所述电 动振动器二由控制电路控制并与脉冲发生器和电动振动器一进行同步动作。
3. 按照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人机一体带电手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为单片机控制电路,其包括单片机(1)以及与其相连的晶 振电路(2)和定时电路(3)。
4. 按照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人机一体带电手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发生器为低频振荡脉冲电路(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机一体带电手法按摩仪,包括电源、控制电路、脉冲发生器和置于医者手部的电动振动器一,脉冲发生器和电动振动器一均由控制电路控制进行同步动作,电动振动器一由振动驱动电路一和振动马达一组成,脉冲发生器分别与置于医者手部的电极一和置于患者手部或者病变区域相关的穴位或部位的电极二相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型美观、小巧便携且成本低、价格低廉,操作使用简便、安全,将电脉冲、电振动按摩和手法按摩合而为一,疗效显著,打破了传统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气功、中草药疗法及现代电疗、理疗间的界限,打破了治疗中人机分离的界限,使人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结合,能有效解决人体保健及多种疾病的治疗问题。
文档编号A61N1/36GK201211318SQ200820029540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日
发明者杰 李, 李振清 申请人:李振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