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口小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17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漱口小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护理病人的卫生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护理 老人及卧床病人用的漱口小盆。
技术背景
在现有技术中,医院或家庭的卧床病人无专用的漱口杯或盆之类的器皿, 只能使用普通的水杯或小面盆,由于病人常久卧床,单手握不住杯,发生摇晃、 倒翻之类的事常有发生,其次侧卧的病人即使将水喝入口中也无法吐尽,会从 嘴角流出弄脏被褥,生活质量极差。这是一个应该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老人及卧床病人进 行口腔护理或发生呕吐时用的漱口水或呕吐物不会外泄的漱口小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漱口小盆,其特殊之处是: 它由呈腰子形的底、向上发散性延伸的柱面和盆口所组成,所述盆口以发散性 延伸的柱面其外凸柱面段的中点为最高点向两侧呈S状圆滑过渡至发散性延伸 的柱面最侧端,所述盆口从两最侧端呈马鞍状圆滑连接。
所述发散性延伸的柱面其内凹柱面段中部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凹陷。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漱口小盆,其呈平底状易 放置,其内凹面柱段左右对称两凹陷与双手握盆的大拇指相吻合,双手拿小盆 不易翻倒,盆口在外凸柱面段呈S状、内凹柱面段呈马鞍状,其与人脸颊部及 颈部曲线切贴,完全能阻止漱口水或呕吐物沿脸颊或颈部下流。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提高了老人及卧床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大大减轻 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漱口小盆,它由呈腰子 形的底l、向上发散性延伸的柱面2和盆口3所组成,所述盆口以发散性延伸的 柱面其外凸柱面段的中点为最高点向两侧呈S状4圆滑过渡至发散性延伸的柱 面最侧端,所述盆口从两最侧端呈马鞍状5圆滑连接。所述发散性延伸的柱面 其内凹柱面段中部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凹陷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双手拿住内凹柱面段中部的左右对称两凹陷6,由于其
形状与大拇指的形状吻合,固拿得稳不易翻倒。当老人或卧床病人清理口腔或 呕吐时,小盆口的形状与人脸颊或颈部曲线切贴,可有效阻止液体沿着脸颊或 颈部下流。
上述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 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漱口小盆,其特征是它由呈腰子形的底、向上发散性延伸的柱面和盆口所组成,所述盆口以发散性延伸的柱面其外凸柱面段的中点为最高点向两侧呈S状圆滑过渡至发散性延伸的柱面最侧端,所述盆口从两最侧端呈马鞍状圆滑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漱口小盆,其特征是所述发散性延伸的柱面其内 凹柱面段中部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凹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老人及卧床病人用的漱口小盆。它由呈腰子形的底、向上发散性延伸的柱面和盆口所组成,所述盆口以发散性延伸的柱面其外凸柱面段的中点为最高点向两侧呈S状圆滑过渡至发散性延伸的柱面最侧端,所述盆口从两最侧端呈马鞍状圆滑连接。所述发散性延伸的柱面其内凹柱面段中部有左右对称两凹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呈平底状易放置,其内凹柱面段左右对称两凹陷与双手握盆的大拇指相吻合,双手拿小盆不易翻倒,盆口在外凸柱面段呈S状、内凹柱面段呈马鞍状,其与人脸颊部及颈部曲线切贴,完全能阻止漱口水或呕吐物沿脸颊或颈部下流。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提高了老人及卧床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61G9/00GK201299735SQ200820153960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3日
发明者徐人杰 申请人:徐人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