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内固定复位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18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脊柱内固定复位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内固定复位钳。
背景技术
近三十年来,内固定器械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脊柱外科的发展。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 统是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内固定器械之一。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安装过程中, 将棒子压入螺钉头部槽中往往比较困难,而且也是内固定安装过程中十分关键的操作,因 此设计一种辅助器械来将棒子安装入螺钉尾部的器械可以简化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 意义和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内固定复位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脊柱内固定复位钳,由外套筒6、内套筒8、加压钳9和内锁杆4组成。 外套筒6由两个半圆筒通过关节13连接组成,两个半圆筒连接处设有弹簧片IO,外套筒6的 头部设有齿ll,使用时可以钩在椎弓根钉头部的卡口上,外套筒6中部两侧对应设有伸出 的加压杆5,外套筒6的两侧中上部分别开有内套筒加压杆的槽12;内套筒8的外径从头部 到尾部逐渐增大,头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压棒齿14,中部两侧分别设有伸出的加压杆7,内 套筒8上的加压杆7插入位于外套筒6上的内套筒加压杆的槽12上,且加压杆7能在内套筒加 压杆的槽12内上下移动,使内套筒8连接外套筒6;内锁杆4位于内套筒6内,内锁杆4头部 呈六边形,在每一边上设有一个齿槽,内锁杆4的中部设有两个锥形增大部分,其外径与 内套筒8的内径一致;加压钳9的一端连接加压杆7或加压杆5。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外套筒的头部齿ll夹在椎弓螺钉l头部两侧的卡口上,椎弓 根钉的螺栓2拧入椎弓根螺钉1的头部,且通过椎弓根钉连接棒3使椎弓根钉的螺栓2与椎弓 根螺钉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复位时先将外套筒的头部齿夹在椎弓螺钉头部两侧的卡 口上,然后将内套筒顺着加压杆槽装入,此时将加压钳头部放于内、外套筒的加压杆之间 进行加压,即可将椎弓根钉连接棒3压入螺钉尾部的槽中,加压至满意位置后用内锁杆将 螺栓从内套筒中伸入进行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安装过程中,将棒子压入螺钉头部 槽中往往比较困难,而且也是内固定安装过程中十分关键的操作,而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 简便快捷地使连接棒压入螺钉头部进行锁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

图1为外套筒6视图A结构图示。
图2为外套筒6视图B结构图示。
图3为内套筒8结构图示。
图4为加压钳9结构图示。
图5为内锁杆4结构图示。
图6为内锁杆4头部六边形加六齿结构图示。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图示。
图中标号l为椎弓根螺钉,2为椎弓根钉的螺栓,3为椎弓根钉连接棒,4为内锁杆, 5为外套筒加压杆,6为外套筒,7为内套筒加压杆,8为内套筒,9为加压钳,IO为外套筒 弹簧片,ll为外套筒的齿(用于夹在螺钉头部的卡口上),12为内套筒加压杆的槽,13 为关节,14为内套筒压棒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l:本装置由外套筒6、内套筒8、加压钳9和内锁杆4组成。外套筒6由两个半圆 筒通过关节13连接组成,两个半圆筒的两边连接处分别设有一弹簧片IO,外套筒6头部有 齿ll,可以钩在椎弓根螺钉头部l的卡口上,外套筒6中部两侧设有两个伸出的加压杆5, 侧面各开一内套筒加压杆的槽12;内套筒8的外径从头部到尾部逐渐增大,头部的两侧各 有一个压棒齿14,中部两侧也有两个伸出的加压杆7;内锁杆4头部为六边形加六齿结构, 使螺栓在锁定及取出时不易滑丝,内锁杆4的中部有两个锥形增大部分,外径与内套筒8内 径一致。其中,外套筒6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内套筒8的结构如图3图示,加压钳9的结 构如图4图示,内锁杆4的结构如图5所示。本装置可采用不锈钢或铁制作,外套筒6高度为 15cm,内径为2cm,加压杆5直径为4鹏,长为8咖,位置在离外套筒头部5cm处,内套筒加压 杆的槽12长7cm;内套筒8高度为15cm,加压杆7的直径为4mm,长为11咖,位置在离内套筒 头部7cm处,尾部外径1.4cm (与根引根螺钉的长度一致),头部外径为2. 2cm (其形成的锥 形角度与外套筒夹持后的锥形角度一致),内径为10mm;加压钳9头部平行撑开,杆长为 5cm,头部连接杆长为5cm,手柄部长为15cm;内锁杆4长为20cm,直径为6mm,内锁杆中部 锥形增大部分直径为10腿。将上述部件按图l-图6所示方式连接,该领域技术人员均能顺 利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脊柱内固定复位钳,由外套筒(6)、内套筒(8)、加压钳(9)和内锁杆(4)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套筒(6)由两个半圆筒通过关节(13)连接组成,两个半圆筒连接处设有弹簧片(10),外套筒(6)的头部设有齿(11),外套筒(6)中部两侧对应设有伸出的加压杆(5),外套筒(6)的两侧中上部分别开有内套筒加压杆的槽(12);内套筒(8)的外径从头部到尾部逐渐增大,头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压棒齿(14),中部两侧分别设有伸出的加压杆(7),内套筒(8)上的加压杆(7)插入位于外套筒(6)上的内套筒加压杆的槽(12)上,使内套筒(8)连接外套筒(6);内锁杆(4)位于内套筒(6)内,内锁杆(4)头部呈六边形,在每一边上设有一个齿槽,内锁杆(4)的中部设有两个锥形增大部分,其外径与内套筒(8)的内径一致;加压钳(9)的一端连接加压杆(7)或加压杆(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内固定复位钳,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外套筒的头部齿(ll) 夹在椎弓螺钉(l)头部两侧的卡口上,椎弓根钉的螺栓(2)拧入椎弓根螺钉(1)的头部,且 通过椎弓根钉连接棒(3)使椎弓根钉的螺栓(2)与椎弓根螺钉(1)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内固定复位钳。由外套筒、内套筒、加压钳和内锁杆组成,外套筒由两个半圆筒通过关节连接组成,两个半圆筒连接处设有弹簧片,外套筒中部两侧对应设有伸出的加压杆,外套筒的两侧中上部分别开有内套筒加压杆的槽;内套筒的外径从头部到尾部逐渐增大,头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压棒齿,中部两侧分别设有伸出的加压杆,内套筒上的加压杆插入位于外套筒上的内套筒加压杆的槽上;内锁杆位于内套筒内,内锁杆头部呈六边形,在每一边上设有一个齿槽,内锁杆的中部设有两个锥形增大部分,其外径与内套筒的内径一致;加压钳的一端连接加压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B17/92GK201295285SQ20082015465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0日
发明者明 李, 贺石生 申请人:李 明;贺石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