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内镜直视下的支架二次释放置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治疗人体非血管腔道 特别是幽门、十二指肠及结肠疾病的需置入人工支架的手术辅助器 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内镜直视下准确定位的支架二次释放置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支架置入法治疗人体非血管病变的方法已非常常见, 并已得到证实在某些疾病的治疗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 且具有手术风险低、微创性、病人痛苦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 并逐步由恶性疾病的治疗发展到良性疾病治疗的广泛应用中。
随着支架的发展,人们也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支架置入器,如中国
专利ZL99220256. 6、 ZL95239801. X和ZL01262333. 4等公开了多种介 绍支架置入器的专利。虽然其中也有涉及带有定位装置的支架置入 器,但均为一次性释放支架,这种一次性释放方式对于由于压縮和释 放引起长度变化的网状支架来说,定位失败的可能性依然很大。由于 网状支架被压縮装入输送系统时长度伸长,在这样伸长状态下即使定 位准确,释放后支架回縮逐步恢复原状,回縮后的支架也极有可能已 不处在最佳放置点,而当支架完全释放后要再调整其位置就非常困 难,需要其他器械的辅助或取出支架重新置入,这样便会给病人增加 痛苦,甚至造成伤害,也增加了医生操作的复杂程度。
虽然上述在先技术在理论上也可以通过外套管的分阶段后撤,减 少一次性释放所对于定位的影响,尤其是中国专利96227599.9号通 过在固定杆上设置刻度来控制外套管的后撤距离,但是由于手术现场 的环境复杂,尤其是在内窥镜下观察和估计移动距离比较困难,因此分段后撤距离难于把握,仍然难以实现精确定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支架置入器一次性释放支架特别是网状 支架的定位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内镜直视下准确定位的支架二次 释放置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内镜直视下的支架二次释放置入器,外管3固定在前手柄4的前 端,外管3末端装有标记环2,内管7固定于后手柄8的前端,内管 7穿过前手柄4插入外管3,支架10安装在外管3和内管7之间,在 安装支架10前端的内管7上安装有一渐细状的软头1,其特征在于 一游动手柄5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前手柄4和后手柄8之间的内管7 之上,所述的游动手柄5与所述的内管7之间为可脱卸式连接,所述 的游动手柄5与所述的内管7之间设有定位件。
进一歩,所述的定位件是卡扣。
更进一步,所述的内管7在安装支架10处装有一个橡皮头9。
再进一步,所述的前手柄4侧面带有注液口 6。
所述的外管3直径不一定小于内窥镜的工作腔道,但可在内窥镜 直视下进行支架10的输送释放,可视性强。
所述的标记环2可为蓝色等与工作环境对比较大的颜色,在支架 10第一次释放后调整位置定位时起到很好的参照作用。
所述的游动手柄5为可拆卸式,在操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从内管 7上将卡扣5卸下,达到支架10的完全释放。
如此,本实用新型只要根据每种支架的长度,配置特定的长度的 游动手柄,在手术过程中无需再进行观察和估算,就能够确保支架的 能够以准确的方式进行二次释放,定位准确、使用方便。使支架的准 确定位不再依赖于医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手术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 内镜直视下通过卡扣和标记环设计二次释放支架,定位准确。
2、 不需要做体外标志或皮下注射造影剂定位,操作简单。
3、 不需要再以X线影像配合下操作,医生接触射线少。
4、 操作方便,操作时间短,病人痛苦少。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将支架输送到病变部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将支架预定位后、将游动手柄后撤抵住后手柄的示意图。 图3是前手柄后撤抵住游动手柄前缘、使支架部分释放的示意图。
图4是将游动手柄脱卸后前手柄抵住后手柄、使支架完全释放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歩的说明。 参照附图图1、 2、 3、 4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支架输送、定位过程。
一种内镜直视下准确定位的支架二次释放置入器,外管3固定在 前手柄4的前端,外管3末端装有标记环2,内管7固定于后手柄8 的前端,内管7穿过前手柄4插入外管3,支架10安装在外管3和 内管7之间,在安装支架10前端的内管7上安装有一渐细状的软头 1 , 一游动手柄5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前手柄4和后手柄8之间的内 管7之上,所述的游动手柄5与所述的内管7之间为可脱卸式连接, 所述的游动手柄5与所述的内管7之间设有定位件。
所述的定位件可以选用卡扣或其他临时紧固件。所述的内管7在 安装支架10处装有一个橡皮头9。所述的前手柄4侧面带有注液口 6。
所述的外管3直径不一定小于内窥镜的工作腔道,但可在内窥镜 直视下进行支架10的输送释放,可视性强。所述的标记环2可为蓝色等与工作环境对比较大的颜色,在支架
10第一次释放后调整位置定位时起到很好的参照作用。
所述的游动手柄5为可拆卸式,在操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从内管 7上将卡扣5卸下,达到支架10的完全释放。
如图1,将支架10预安装在外管3和内管7之间,将游动手柄5 抵住前手柄4,用其上的卡扣锁定。游动手柄5与后手柄8之间的距 离约为被压縮后支架10减去其一个头部的长度。然后通过内窥镜工 作腔道沿导丝将支架10输送到病变部位,穿过狭窄段。软头1的渐
细设计便于通过管腔的狭窄部位,并且不会刮伤粘膜。
如图2,将支架10预定位后,将游动手柄5抵住后手柄8,用其
上的卡扣锁定。
如图3,后撤前手柄4直至抵住卡扣5锁定,这时支架10已被 部分释放,但支架IO近端头部部分仍在置入器中,橡皮头9可以起 到固定作用,防止支架10未释放部分脱出。
如图4,再次调整支架10的位置,可通过内窥镜观察标记环2 的位置(标记环恰好位于病变近端)精确定位,然后取下游动手柄5 继续后撤前手柄4直至支架10完全被释放。然后可根据需要通过注 液口 6对支架10置入管腔进行冲洗或注入药物等,最后退出置入器 即可。
权利要求1、内镜直视下的支架二次释放置入器,外管(3)固定在前手柄(4)的前端,外管(3)末端装有标记环(2),内管(7)固定于后手柄(8)的前端,内管(7)穿过前手柄(4)插入外管(3),支架(10)安装在外管(3)和内管(7)之间,在安装支架(10)前端的内管(7)上安装有一渐细状的软头(1),其特征在于一游动手柄(5)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前手柄(4)和后手柄(8)之间的内管(7)之上,所述的游动手柄(5)与所述的内管(7)之间为可脱卸式连接,所述的游动手柄(5)与所述的内管(7)之间设有定位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直视下的支架二次释放置入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件是卡扣。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镜直视下的支架二次释放置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7)在安装支架(10)处装有一个橡皮头(9)。
4、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镜直视下的支架二次释放置入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手柄(4)侧面带有注液口(6)。
专利摘要内镜直视下的支架二次释放置入器,外管固定在前手柄的前端,外管末端装有标记环,内管固定于后手柄的前端,内管穿过前手柄插入外管,支架安装在外管和内管之间,在安装支架前端的内管上安装有一渐细状的软头,一游动手柄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前手柄和后手柄之间的内管之上,所述的游动手柄与所述的内管之间为可脱卸式连接,所述的游动手柄与所述的内管之间设有定位件。可实现支架的二次释放,具有定位准确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F2/84GK201244105SQ20082016282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4日
发明者宾 吕 申请人:浙江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