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81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输氧器械,具体讲是一种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
技术背景
现在医院在为患者进行输氧治疗时都会对吸入患者身体内的氧气事先进行湿化处理,其 目的是防止患者吸入干燥的氧气而感到不舒服,从而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目前,中国国 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了一种名称为用于输氧的一体包装的一次性使用的输氧气器械的实 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包括湿化液容器(加湿袋)、氧气接入管、氧气多孔分流装置、湿化 液以及连接有鼻吸头的吸氧管;所述吸氧管与湿化液容器连接;所述氧气接入管的上端设有 与氧气源连接的接头,其末端与位于湿化液容器内的氧气多孔分流装置连通;所述氧气分流 装置是用医用海绵、多孔陶瓷、医用无纺布或其它带有细孔的医用材料制成,并以长条形横 置加湿袋内;所述氧气分流装置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氧气分割成吸气泡后进入湿化液中,这样 不仅可以避免因氧气连续快速进入湿化液时产生"水泡"噪音,同时可使氧气气泡充分与水 面接触,增强湿化效果,保持患者呼吸道湿润。尽管上述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具有较好的湿 化氧气的作用,但是它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之处
1、 所述的氧气分流装置是用医用海绵、多孔陶瓷、医用无纺布或其它带有细孔的医用材 料制成的,这不但增加了该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而且在湿化液的作用下或在包装、运输过 程中,作为氧气分流装置的医用海绵或医用无纺布经常会与湿化液分离而粘附在湿化液上方 的湿化液容器内壁上而失去分割氧气,避免因氧气连续快速进入湿化液时产生"水泡"噪音 的作用;
2、 当该实用新型采用多孔陶瓷作为氧气分流装置时,由于陶瓷的硬度要远远大于湿化液 容器的硬度,因此,当使用不当或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时,不但容易发生陶瓷碎裂 现象,而且还会发生陶瓷刺破湿化液容器的现象,从而大大縮短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加湿袋不会破裂,使用寿命长,
3能够更好地分割氧气,避免因氧气连续快速进入湿化液而产生"水泡"噪音,湿化效果更强 的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它包 括加湿袋、氧气接入管以及连接有鼻吸头的吸氧管;所述氧气接入管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氧气 源连接的接头I ;所述氧气接入管的下端与加湿袋顶部连接;所述吸氧管与加湿袋底部连接; 所述加湿袋内设有左氧气通道、右氧气通道、多个上氧气通道和多个下氧气通道;所述左氧 气通道的上端与氧气接入管连通,其下端与下氧气通道连通;所述右氧气通道的上端与上氧 气通道连通,其下端与吸氧管连通;所述上氧气通道和下氧气通道均与加湿袋的湿化液腔相 通。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技术采用医用海 绵、多孔陶瓷、医用无纺布或其它带有细孔的医用材料制成氧气分流装置不同,本实用新型 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中所述的加湿袋内本身设置有多个上氧气通道和多个下氧气通道,这 些上氧气通道和下氧气通道通过与左氧气通道和右氧气通道的配合,能够具有类似氧气分流 装置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不采用医用海绵、多孔陶瓷、医用无纺布或其它带有细孔 的医用材料来制成氧气分流装置的情况,不但使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也不 会使加湿袋发生破裂,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并能够更好地分割氧气,避免因氧气连续快速 进入湿化液而产生"水泡"噪音,使氧气湿化的效果更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氧气接入管上可设置一个过滤器。过滤器的设置可以 控制进入吸氧管前存在的细菌,从而放置对人呼吸道造成细菌感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氧气接入管上设有一个过滤器是指,所述氧气接入 管分为上氧气接入管和下氧气接入管;所述上氧气接入管的顶部与接头I连接,其底部连接
有接头n;所述下氧气接入管的顶部连接有接头ni,其底部与左氧气通道连通;所述过滤器 连接在接头n和接头ni之间。由于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现象而影响患者的吸氧
治疗,因此,将过滤器通过接头n和接头ni与氧气接入管和加湿袋可拆卸连接是为了能够在 过滤器发生堵塞现象时,可以对过滤器进行更换并继续使用加湿吸氧管,减轻患者负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改进,所述右氧气通道与吸氧管之间连接有一个控制氧气流通与否的阀门。阀门的设置可以控制氧气是否可以流向吸氧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改进,所述上氧气通道和下氧气通道的宽度均可优选为1. 2mm L6咖。1.2mm 1.6mm可以进一步更好地分割氧气,避免因氧气连续快速进入湿化液而产生 "水泡"噪音,从而使湿化效果达到最强。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接头I, 2、上氧气接入管,3、接头II, 4、过滤器,5、挂环,6、接头 III, 7、下氧气接入管,8、氧气接入管,9、加湿袋,10、左氧气通道,11、右氧气通道,12、 加湿液,13、阀门,14、下氧气通道,15、上氧气通道,16、上吸氧管,17、下吸氧管,18、 三通接头,19、调节环,20、鼻吸头,21、吸氧管,22、湿化液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包括加湿袋9、氧
气接入管8以及连接有鼻吸头20的吸氧管21;所述氧气接入管8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氧气源 连接的接头I 1;所述氧气接入管8的下端与加湿袋9顶部连接;所述吸氧管21与加湿袋9 底部连接;所述加湿袋9内设有左氧气通道10、右氧气通道ll、五个上氧气通道15和五个 下氧气通道14;所述左氧气通道10的上端与氧气接入管8连通,所述左氧气通道10下端与 下氧气通道14连通;所述右氧气通道11的上端与上氧气通道15连通,所述右氧气通道11 的下端与吸氧管21连通;所述上氧气通道15和下氧气通道14均与加湿袋9的湿化液腔22 相通;所述上氧气通道15和下氧气通道14的宽度均为1. 5;所述加湿袋9上连接有可用来 悬挂的挂环5,所述加湿袋9的湿化液腔22内装有加湿液12,本实用新型中的加湿液12采 用的是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无菌水、洗必泰溶液或者它们几种的混合液。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氧气接入管8上设有一个过滤器4;所述氧气接入管8分为上 氧气接入管2和下氧气接入管7;所述上氧气接入管2的顶部与接头I 1连接,所述上氧气接 入管2的底部连接有接头II3;所述下氧气接入管7的顶部连接有接头I116,所述下氧气接入 管7的底部与左氧气通道10连通;所述过滤器4连接在接头II3和接头III6之间。所述右氧气通道11与吸氧管21之间连接有一个控制氧气流通与否的阀门13;所述吸氧管21包括一
根上吸氧管16和两根下吸氧管17;所述上吸氧管16的一端通过阀门13与右氧气通道11连 通,所述上吸氧管16的另一端通过一个三通接头18与两根下吸氧管17连通;所述两根下吸
氧管17与鼻吸头20两接口连接;所述两根下吸氧管17上设有一个调节环19;所述调节环
19的作用是用来调整本实用新型中两根下吸氧管17和调节环19封闭形成的用来挂在患者脖 子上的套环的尺寸,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适合不同患者脖子的悬挂。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包括加湿袋(9)、氧气接入管(8)以及连接有鼻吸头(20)的吸氧管(21);所述氧气接入管(8)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氧气源连接的接头I(1);所述氧气接入管(8)的下端与加湿袋(9)顶部连接;所述吸氧管(21)与加湿袋(9)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袋(9)内设有左氧气通道(10)、右氧气通道(11)、多个上氧气通道(15)和多个下氧气通道(14);所述左氧气通道(10)的上端与氧气接入管(8)连通,其下端与下氧气通道(14)连通;所述右氧气通道(11)的上端与上氧气通道(15)连通,其下端与吸氧管(21)连通;所述上氧气通道(15)和下氧气通道(14)均与加湿袋(9)的湿化液腔(22)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接入管(8) 上设有一个过滤器(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接入管(8) 上设有一个过滤器(4)是指,所述氧气接入管(8)分为上氧气接入管(2)和下氧气接入管(7);所述上氧气接入管(2)的顶部与接头I (1)连接,其底部连接有接头II (3);所述下氧气接入管(7)的顶部连接有接头m (6),其底部与左氧气通道(10)连通;所述过滤器 (4)连接在接头II (3)和接头III (6)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氧气通道(11) 与吸氧管(21)之间连接有一个控制氧气流通与否的阔门(13)。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管(21) 包括一根上吸氧管(16)和两根下吸氧管(17);所述上吸氧管(16)的一端通过阀门(13) 与右氧气通道(11)连通,其另一端通过一个三通接头(18)与两根下吸氧管(17)连通; 所述两根下吸氧管(17)与鼻吸头(20)两接口连接;所述两根下吸氧管(17)上设有一个 调节环(19)。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氧气通道(15) 和下氧气通道(14)的宽度均为1.2mm 1.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无菌加湿吸氧管,包括上端设有接头I(1),其下端与加湿袋(9)顶部连接的氧气接入管(8)、连接有鼻吸头(20)的吸氧管(21)及与加湿袋(9)底部连接的吸氧管(21);加湿袋(9)内设有多个上氧气通道(15)、多个下氧气通道(14)以及与加湿袋(9)的湿化液腔(22)相通的上氧气通道(15)和下氧气通道(14);左氧气通道(10)上端与氧气接入管(8)连通,其下端与下氧气通道(14)连通;右氧气通道(11)上端与上氧气通道(15)连通,其下端与吸氧管(21)连通。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加湿袋不会破裂,使用寿命长,能够更好地分割氧气,避免因氧气连续快速进入湿化液而产生“水泡”噪音,湿化效果更强。
文档编号A61M16/16GK201329117SQ20082017148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吴志敏, 泉 岳 申请人:宁波天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