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心脏良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病窦综合症和缺 血性心绞痛、冠心病为特征心脏疾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心功能不全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 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慢性心功能不全在早期,通 过代偿调节,尚能满足休息和活动时组织代谢的需要;在后期,即使通过充分代偿调节已不 能维持足够的心搏量和心排血量。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 瘀血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症,表现为心悸怔仲、气短乏力、呼吸困难、肢体水肿、肝脏肿痛 等。慢性心功能不全几乎是所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的最终归宿,临床发病率高,是重点研究的 医学难题之一。简单地说,心功能不全(心衰)就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不能满足身体各组 织器官对于心脏泵血的需求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患者来说,心功能不全(心衰) 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它是一种症候群,疲劳、气短、心悸、体重减轻、肌肉松弛萎缩,整日 卧床。是临床常见的综合症,其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亦高,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衰)基本病 因是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室负荷过重。慢性心功能不全西医常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洋地黄、非洋地黄类正 性肌力药物、血管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止剂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ick Sinus Syndrome,SSS,简称病窦综合症)是由窦房结及 其周围组织的病变,导致起搏功能和/或冲动传导障碍,产生一系列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1967年Lown在总结心律失常电转复律的并发症中,认为不能恢复维持窦性心律 的患者可能有窦房结起搏传导功能异常,并首先倡用“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一词。1968年 !^rrer认为下述情况应包括在此综合症1、持久的、严重的和难以预料的窦性心动过缓; 2、短时间窦性停搏伴有房性或结性心律;3、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引起心跳停止或室性心律 失常;4、一过性或慢性心房颤动伴心室率缓慢且可以排除药物所致;5、心房颤动经电转复 后,不恢复窦性心律;6、与药物无关的窦房阻滞。1972年Rubenstein将病窦综合症分为三 组1、心动过缓;2、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3、1或2同时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 心房颤动,即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BradyCardia-TachCardia Syndrome, BTS)。病窦综合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而不是一种疾病。病窦综合 症的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中并不太清楚,然而无症状性窦房结功能异常很常见,据报道正常 儿童中有65%存在窦房阻滞,在男性医学生中有存在窦房阻滞;在动态心电图中有 1. 4%的中年男性有窦房阻滞,在综合性医院12导联心电图发现有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 搏患者0. 4%。从几项植入永久性的心脏起搏器的统计,分析数字来看,此类病人在临床上 较多见。美国1981年的“世界心脏起搏述评”中指出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中52%是 病窦综合症。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节律分会共 同组织对2002至2005年全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调查结果表明在植入永久性的心脏起搏器中50. 1% -52. 0%是病窦综合症的患者。(见表1)表12002至2005年年各类起搏器适应症所占比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心脏良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麻黄 0-20 %、洋金花 2. 0 % -8. 0 %、蟾酥 0. 1 % -0. 3 %、肉桂 4. 0 % -22 %、冰片0-0. 3%、鹿茸 0-4%、附子 45. 0% -60%、人参4. 0% -22%、麝香 0-0. 3%、三七 0-10%和细 辛0-15% ;配方组合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心脏良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心脏良药 制剂形式为片剂、口崩片、含片、浓缩丸、胶囊剂、膏齐 、丸齐 、颗粒齐 、栓齐 、滴丸剂、口服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 和病窦综合症、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绞痛、冠心病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以及增加血氧分 压药物中的应用。
4.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心脏良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 步骤如下(下述均指重量百分)(1)将0-20%麻黄、2.0%-8.0%洋金花、4.0% -22%人参及0-10%三七的部分用 50%——95% (最佳60%-75%)的乙醇按常规方法提取获得提取物,三七用量为总三七 量的 40-70% ;(2)将4.0% -22%肉桂用水蒸汽除去挥发油后,与0-15%细辛、45. 0%-60%附子继续 用水按常规方法提取有效部分;(3)将0-0. 3%麝香、0-0. 3%冰片、0. -0.3%蟾酥用 50%-95% (最佳 60%-75%) 的乙醇溶解或提取,备用;把0-4%鹿茸和剩余的三七全部粉碎,与步骤(1)和步骤(2)所 得的提取物和有效部分混勻;(4)对于固体和半固体制剂挥发性成分用甘草炭等药用活性炭吸附后在成型的最后阶 段加入;对于液体制剂则用适量大孔树脂或将其乳化,用常规方法制成半固体剂型或口服 液。
5.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心脏良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 制备步骤如下将0-20%麻黄、2.0% -8.0%洋金花、4.0% -22%人参及0-10%三七、 4.0% -22%肉桂、0-15%细辛、45.0% -60%附子、0_4%鹿茸等全部用水煮提二次,每次提 取2-6小时,或干燥成粉或制成稠膏,备用。将0-0. 3%麝香、0-0. 3%冰片、0. -0. 3%蟾 酥用50% 95% (最佳60%-75%)的乙醇溶解或提取,备用;按常规的方法制成片剂、口崩 片、含片、浓缩丸、胶囊剂、膏剂、颗粒剂、栓剂、滴丸剂、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病窦综合症及缺心性心绞痛冠心病等症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于临床证明,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为心肾阴虚心脉瘀阻证其总有效率达88.89%,用于病窦综合症的总有效率达85%,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90%;本发明是一种能顺应心脏整体功能的多靶点心脏良药,方便、易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它是一种病症触发式的、动作顺应性作用方式的新药,能较好地调整心脏的连续性偶联功能,有利于心脏整体功能的全面恢复和再造;本发明的药物有如下特点起搏点弱时,兴奋起搏点;心肌收缩力弱时强心力;冠脉血流量小时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再造,功能恢复等;适用于各种心脏病,有利于心脏的全面、整体功能恢复。
文档编号A61K35/55GK102114127SQ20091004068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柯少彬 申请人:广东太安堂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