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820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古人言,十人九胃病,人的体内一旦阴阳失调则百邪渐侵,人便会得病,人由于饮食失调,及七情六欲不顺,酗酒,抽烟,长期食用辛辣,饥饱过度至使脾胃不舒,消化不良。一旦病情加重便会产生胃窦炎,胃溃疡,胃黏膜脱落,胃出血,使整个肠胃功能整体失调,人变的消瘦,疲惫,很多病人会因此而恶变成癌症,从而彻底丧失工作、生活能力,使家庭与社会都蒙受巨大的损失。目前市场上的胃药种类繁多、效果各异,大多数的胃药都包含有十多味甚至数十味药材。虽然考虑了各味药材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影响和互补,但其对胃部疾病的疗效显得不够理想,仅能从表面上暂时控制胃痛、胃溃疡、胃出血,如丽珠得乐、胃舒平等,还不能真正从病理上解决病患者的痛苦,更难从药理上彻底解除肌体上的无限痛苦,恢复到健康状态。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方更趋简单合理、疗效更加显著的治疗胃病的中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该中药的组分含量如下三七10—50重量份,白芨10—50重量份,茯苓0—30重量份。进一步地,其中茯苳的重量份为10—30重量份。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化配伍,该中药的组分含量如下三七33重量份,白芨42重量份,茯苓18重量份。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治疗胃病的中药的组分含量如下三七30—50重量份,白芨30—60重量份,茯苓10—30重量份,大黄5—20重量份。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化配伍,该中药的组分含量如下-三七33重量份,白芨42重量份,茯苓18重量份,大黄7重量份。本发明是通过十余年来探索、试验和总结而得到的,摒弃了减弱胃部疗效的多余药材,调节出最能发挥各自药效、又能更好地相互引导的二味或三味中药药材的配方组合,除了能让出血病人迅速止血、止痛外,还具备对人体特定的修复,使溃疡者不再溃疡,使出血者不再出血,使胃痛患者不再疼痛。其基本药理是白芨对出血部位能起到迅速封堵的功效,白芨的微寒性质又能逐步消除溃疡部位的积热之毒,用于胃肠阴不足,消除热积而溃的后患,加上白芨特殊的淀粉质,可以被胃肠壁吸收和消化。大家知道,人身上因内热积聚而生疮疖,一旦热退阴生,创肿自然会消除,那创肿的痛苦也会随之消失。白芨的微寒,不至于损伤人体,但对创溃,痈、肿、疡,未成脓者可使之消散,己溃者可使之肌生。胃中的邪气,恶疮败疽,伤阴死肌,都可以用白芨来治疗。我们十余年的研究,彻底证实了胃出血、胃溃疡、胃痛在使用白芨后所产生的奇效,所以组方中,我们偏重于白芨。三七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广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出血症,以及血热妄行等病。三七和白芨配伍,成了有效的散疮毒、生新肌、止痛逆的药材。当胃痛难耐时,用三七可以镇痛和舒缓肌体。所以,胃痛患者及各种溃疡出血患者,使用三七和白芨的配伍,确能化腐朽为神奇。为什么要在配伍中添加茯苳呢?因茯苳擅长利水渗湿,它对于胃内停水,皮下水肿的消除,具有特殊的药理功效。人体一旦水湿停聚,则体内五行不能正常运行,水湿之淫毒,便会侵蚀肌体,胃肠是水湿容易聚集的区域,湿侵而腐,比如一段木头长期浸在水中,不久便会腐烂松垮一样。人体内邪淫之水不除,则影响肌体的正常运转,如停聚胃肠,则使百菌杂生,胃肠则难以健康。为此,我们选用茯苓逐除水淫,保持肌体的正常运转。加上白芨和三七的巧妙配伍,短则一周,慢则三个月,让胃肠功能恢复到健康状态,热去水退,肿疡消除。大黄的功效在于清热解毒、泻火通便、逐淤痛经。适用于壮热、腹痛、火热吐血、臃肿疮毒、瘀血肿痛、经闭、湿热黄疸等症状的病例。本发明兼收了各味药材的基本药理功效,并考虑到其中主辅药材的调配及相互间的药理影响,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得到本发明的配方。既具备了简单易行的配方组成又具备独特显著的胃部疗效,此配方将胃部的药理功效发挥到最佳,能以最快的时间治疗胃部的疾病。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中药的制备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按下述列表的含量配比称取各组分-<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其中l一5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为取三七、白芨干燥后各研取120目细粉,将上述粉剂按所需比重配伍混合后,在12(TC下高温灭菌IO分钟,然后在10(TC下保温30分钟,然后制成散剂,包装成型为胶囊颗粒或袋装成品,也可以压制成片剂或配制成药水剂。6—10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为取三七、白芨、茯苓干燥后各研取120目细粉,将上述粉剂按所需比重配伍混合后,在120。C下高温灭菌IO分钟,然后在100。C下保温30分钟,然后制成散剂,包装成型为胶囊颗粒或袋装成品,也可以压制成片剂或配制成药水剂。11一15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为先取大黄炒6-IO分钟,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取三七、白芨、茯苳干燥后各研取120目细粉,将上述粉剂按所需比重配伍混合后,在12(TC下高温灭菌10分钟,然后在IO(TC下保温30分钟,然后制成散剂,包装成型为胶囊颗粒或袋装成品,也可以压制成片剂或配制成药水剂。以下以各实施例的散剂包装成5克一袋,日服3袋,7天为一个疗程。与常用胃药丽珠得乐作疗效比较每个实施例及药丽珠得乐对应每个病症的药物治疗各取IOO个病例,以最常见的胃出血、胃窦炎、胃溃疡和胃黏膜脱落症状作为疗效比较的参考对象,跟踪记录相关疗效。如下表,列表中的数据为各类症状的治愈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根据实施例与常用胃药的疗效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治疗消化道出血、溃疡的药物对常见的胃部疾病有着显著地疗效,超出一般的胃病常用药。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的组分含量如下三七30-50重量份,白芨30-60重量份,茯苓0-30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中茯苓的重量份为10—30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的组分含量如下三七33重量份,白芨42重量份,茯零18重量份。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为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药水剂。5.—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的组分含量如下三七30—50重量份,白芨30—60重量份,茯苓10—30重量份,大黄5—20重量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的组分含量如下三七33重量份,白芨42重量份,茯苓18重量份,大黄7重量份。7.—种使用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为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药水剂。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该中药的组分含量如下三七10-50重量份,白芨10-50重量份,茯苓0-30重量份。本发明兼收了各味药材的基本药理功效,并考虑到其中主辅药材的调配及相互间的药理影响,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得到本发明的配方。既具备了简单易行的配方组成又具备独特显著的胃部疗效,此配方将胃部的药理功效发挥到最佳,能以最快的时间治疗胃部的疾病。文档编号A61K36/898GK101513500SQ20091004735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申请日期2009年3月10日优先权日2009年3月10日发明者靓梁,梁志强,耀翟,翟风雨申请人:梁志强;梁靓;翟风雨;翟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