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6656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烫伤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目前已有治疗烧伤、 烫伤的药,其西药制剂存在治疗时间长,愈合后创面留有疤痕,且治疗时患者痛苦比较大, 伤情严重时还要依靠植皮。中药制剂普遍存在疗效不确切,不能快速止痛,对于深度烧伤、 烫伤其愈合后效果更是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烧伤、减少疤痕增生的治疗烧伤的药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膏,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珍珠0. 3 5重 量份、大梅片5 8重量份、象皮3 10重量份、黄腊20 50重量份、黄丹5 10重量份、 麻油500 800重量份。本发明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膏优选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珍珠2 3重量 份、大梅片6 7重量份、象皮5 8重量份、黄腊30 40重量份、黄丹6 8重量份、麻 油500 800重量份。本发明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先将珍珠研碎,过120目筛,将500 800重量份的麻油放入锅内进行加热,冒烟后再加热15 40秒,然后依次加入珍珠粉 0. 3 5重量份、大梅片5 8重量份、象皮3 10重量份、黄腊20 50重量份、黄丹5 10重量份,搅拌均勻,继续加热至滴水成珠状即得本发明的药膏。本发明是发明人经过多年的苦心研究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药物组方中,珍珠长 于解毒生肌;象皮止血敛疮,尤善生肌长皮;大梅片外用清热消肿、具有迅速止痛的作用, 止痛作用长久;黄蜡可以起到封闭伤口的作用;麻油润湿润滑创面,除具有杀菌消除感染 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能使创面不干硬,减轻患者的痛苦。方中诸药配伍,其优点是创面吸收 快,止痛迅速,无感染,痊愈时间短,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愈后不留病理性疤痕、不需要植 皮,治疗成本低。可用于各类火烧伤、油烫伤、金属物烧烫伤、电烧伤、火药烧炸伤以及强酸、 强碱等化学药品损伤等。为表明本发明药物治疗烧伤的效果,对120例烧、烫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100例 病例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0个月。烧伤原因为水油烫伤54例,金属 烧烫伤20例,柴油、汽油烧伤16例,电击伤9例,化学烧伤10例,石灰水烫伤5例、其他烧 伤6例。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外科学》教材的新九分法及深度标准法进行烧伤面 积和深度的分类,将烧伤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类。其中120例病例中,轻度烧烫伤56例, 中度烧烫伤42例,重度烧伤22例。上述120例病例均使用本发明外用药物进行治疗,使用方法是将烧伤创面用生理盐水清洁后,用本发明的药膏涂患处,二十四小时后换药一次,七 天为一疗程。疗效判断标准为痊愈创面完全愈合,轻度一个疗程,中度两个疗程天,重度 五个疗程。有效超过痊愈时间愈合者为有效。无效在以上规定时间内烧伤创面无缩小, 未愈合者。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对120例治疗病例进行疗效判断和统计学统计,具体结果 见表1。表1 120例烧、烫伤病例治疗疗效统计结果
烧、烫伤 程度病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 率轻度56505198%中度42374198%重度22192195%合计12010611397%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但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1)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膏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珍珠粉0.3克大梅片6克象皮3克黄腊40克黄丹5克麻油500 克。(2)先将珍珠研碎,过120目筛,将麻油放入锅内进行加热,冒烟后再加热15秒,然 后依次加入珍珠粉、大梅片、象皮、黄腊、黄丹,搅拌均勻,继续加热至滴水成珠状即得本发 明的药膏。实用方法用生理盐水对烧伤处进行清洗后,用本发明的药膏涂患处薄薄一层, 二十四小时后换药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实施例2(1)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膏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珍珠粉1克大梅片7克象皮4克黄腊30克黄丹6. 5克
麻油 600 克。(2)先将珍珠研碎,过120目筛,将麻油放入锅内进行加热,冒烟后再加热20秒,然 后依次加入珍珠粉、大梅片、象皮、黄腊、黄丹,搅拌均勻,继续加热至滴水成珠状即得本发 明的药膏。实用方法用生理盐水对烧伤处进行清洗后,用本发明的药膏涂患处薄薄一层, 二十四小时后换药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实施例3(1)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膏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珍珠粉2克大梅片5克象皮5克黄腊20克黄丹7. 5克麻油700 克。(2)先将珍珠研碎,过120目筛,将麻油放入锅内进行加热,冒烟后再加热30秒,然 后依次加入珍珠粉、大梅片、象皮、黄腊、黄丹,搅拌均勻,继续加热至滴水成珠状即得本发 明的药膏。实用方法用生理盐水对烧伤处进行清洗后,用本发明的药膏涂患处薄薄一层, 二十四小时后换药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实施例4(1)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膏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珍珠粉3克大梅片8克象皮6克黄腊50克黄丹8克麻油 800 克。(2)先将珍珠研碎,过120目筛,将麻油放入锅内进行加热,冒烟后再加热30秒,然 后依次加入珍珠粉、大梅片、象皮、黄腊、黄丹,搅拌均勻,继续加热至滴水成珠状即得本发 明的药膏。实用方法用生理盐水对烧伤处进行清洗后,用本发明的药膏涂患处薄薄一层, 二十四小时后换药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实施例5(1)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膏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珍珠粉4克大梅片5. 5克象皮7克黄腊35克黄丹6克
麻油 550 克。(2)先将珍珠研碎,过120目筛,将麻油放入锅内进行加热,冒烟后再加热35秒,然 后依次加入珍珠粉、大梅片、象皮、黄腊、黄丹,搅拌均勻,继续加热至滴水成珠状即得本发 明的药膏。实用方法用生理盐水对烧伤处进行清洗后,用本发明的药膏涂患处薄薄一层, 二十四小时后换药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实施例6(1)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膏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珍珠粉5克大梅片6. 5克象皮8克黄腊45克黄丹7克麻油650 克。(2)先将珍珠研碎,过120目筛,将麻油放入锅内进行加热,冒烟后再加热40秒,然 后依次加入珍珠粉、大梅片、象皮、黄腊、黄丹,搅拌均勻,继续加热至滴水成珠状即得本发 明的药膏。实用方法用生理盐水对烧伤处进行清洗后,用本发明的药膏涂患处薄薄一层, 二十四小时后换药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典型病例1王X X,性别女,年龄2岁半,开封县柳园口乡人,在家人欲给她洗澡时,自己跳 入开水盆,其后背、臀部及双腿均被烧成大水泡。涂用本发明的药膏两个疗程,烧伤完全治 愈,没有留任何后遗症。典型病例2翟XX,性别男,年龄30岁,开封县袁房乡人,其胳膊、头部及面部被油烫伤,在 涂用本发明的药膏前,严重处已经溃烂感染,后经涂用本发明的药膏两个疗程,患处全部治 愈,未留疤痕。典型病例3王XX,性别男,年龄32岁,因工作不慎,手背触电,被电严重击伤,手背及胳膊 下部黑烂,手背骨外露,伤势特别严重。用本发明的药膏治疗六个疗程后,烧伤处痊愈,无瘢 痕。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珍珠0.3~5重量份大梅片5~8重量份象皮3~10重量份黄腊20~50重量份黄丹5~10重量份麻油500~80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 分制成的珍珠2 3重量份 大梅片6 7重量份 象皮5 8重量份 黄腊30 40重量份 黄丹6 8重量份 麻油500 800重量份。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珍珠研碎, 过120目蹄,将500 800重量份的麻油放入锅内进行加热,冒烟后再加热15 40秒,然 后依次加入珍珠粉0. 3 5重量份、大梅片5 8重量份、象皮3 10重量份、黄腊20 50重量份、黄丹5 10重量份,搅拌均勻,继续加热至滴水成珠状即得本发明的药膏。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膏,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珍珠0.3~5、大梅片5~8、象皮3~10、黄腊20~50、黄丹5~10、麻油500~800。其制备方法是先将珍珠研碎,过120目筛,将麻油放入锅内进行加热,冒烟后再加热15~40秒,然后依次加入珍珠粉、大梅片、象皮、黄腊、黄丹,搅拌均匀,继续加热至滴水成珠状即得本发明的药膏。本发明的药膏创面吸收快,止痛迅速,无感染,痊愈时间短,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愈后不留病理性疤痕、不需要植皮,治疗成本低。可用于各类火烧伤、油烫伤、金属物烧烫伤、电烧伤、火药烧炸伤以及强酸、强碱等化学药品损伤等。
文档编号A61K33/24GK101919885SQ20091006520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6日
发明者刘国强, 刘建伟 申请人:刘建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