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脚气的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4463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脚气的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脚气的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足癣,俗称"脚气",是一种由癣菌感染而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这种 病虽然说不会危及生命,但由于带给患者带来脚趾间皮肤搔痒,有的还会导致 足趾间皮肤糜烂,严重的甚至感染整个脚面,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现有治疗 脚气病的药物不能迅速被表皮吸收,疗效欠佳,疗程长,不能彻底根除病灶。 同时,还存在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脚气的纯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本散剂 能快速杀菌、祛湿、止痒,使用三、四次后,即可根除脚气。
技术方案
本发明药物是以下列组分为原料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乌梅8—12份 白矾 10—20份 孩儿茶20—30份
冰片4—6份 赤石脂20—30份 硼砂10—15份
制备方法-
取乌梅火锻存性,磨面装瓶备用;取白矾放入砂锅内加热炒,煎至海绵 状,磨面装瓶备用;取孩儿茶磨面装瓶备用;取赤石脂磨面装瓶备用;取硼砂 磨面装瓶备用;以上各药均过120目筛。冰片随用随配。
本发明工艺简单,药材易得,操作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经400余人试
验使用,仅有5人次无效,其余均在两次用药后痊愈。治愈率达97%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乌梅 IO份 白矾 15份 孩儿茶25份
冰片5份 赤石脂25份 硼砂12份
制作时
取乌梅火锻存性,磨面装瓶备用;取白矾放入砂锅内加热炒,煎至海绵 状,磨面装瓶备用;取孩儿茶磨面装瓶备用;取赤石脂磨面装瓶备用;取硼砂 磨面装瓶备用。以上各药均过120目筛。
使用时,将上述备药掺合后加冰片共研细、拌均匀,用干棉球沾药面撒 在患面处,轻者隔一天一次,重者一天一次,三次后即可痊愈。
病历l:李茂生,男,27岁,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小寨村人,患脚气10年, 曾用各种西药,疗效不佳,经常反复,后用此药,至今随访末见复发。
病历2:李红玉,男,31岁,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茶饭庄人,患脚气多年, 用新脚气膏无效,后改用此药二次,随访末见复发。
病历3:石珍花,女,53岁,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茶饭庄人,患脚气有8 年之久,用芋螟、脚癣一次净,抹上不痒,不抹则痒,反复发作,用此药二次, 未见复发。病历4:李广青,男,24岁,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小寨村人,该患者为司 机,经常穿皮鞋,两脚面形成水泡,抓破后流水,后用此药,至今随访未见复 发。
病历5:郭全江,男,56岁,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郭家岗人,患脚气多年, 曾用皮炎宁西药,治疗多次无效,后用此药痊愈。
病历6:王风先,女,36岁,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小寨村人,因患干性脚 气,症状是脚痒裂口,用此药无效。因为此药无法附着患处。
病例7:王运林,男,44岁,系林州市合涧镇小寨村人,因长期患有脚气,
脚趾间总流水,痒痒,有时用手抓,抓破就痛,流血,用过很多药物,效果不
佳,用本药3次后,所述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8:李玉周,男,38岁,系林州市合涧镇小寨村人,在患脚气二十余
年,不抓则痒,抓了就痛,用达克宁等药物后止痒,但未能根除,过后又发作,
用本药3次后,痊愈。
病例9:张元坤,男,57岁,系林州市合间镇小寨村人,常年在外打工,
换上脚气已有三十余年,症状是脚面流水,脚趾间痒痛,用过多种西药未能根 治,用本药两次后痊愈。
病例10:牛随昌,男,52岁,河南林州人,因患脚气多年,用过多种药
物未能治愈,用本药四次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脚气的散剂,其特征是以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原料制成的乌梅 8—12份白矾 10—20份 孩儿茶 20—30份冰片 4—6份 赤石脂 20—30份 硼砂10—15份。
2、 一种治疗脚气的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乌梅火锻存性,磨面装瓶 备用;取白矾放入砂锅内加热炒,煎至海绵状,磨面装瓶备用;取孩儿茶磨面 装瓶备用;取赤石脂磨面装瓶备用;取硼砂磨面装瓶备用;以上各药均过120目 筛,冰片随用随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脚气的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配方由乌梅、白矾、孩儿茶、冰片、赤石脂、硼砂等组成,是将上述诸药磨面后过120目筛,再与冰片混合使用。本发明工艺简单,药材易得,操作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经400余人试验使用,仅有5人次无效,其余均在两次用药后痊愈,治愈率达97%以上。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1518578SQ20091007379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6日
发明者李金学 申请人:李金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